目錄外陵穴位位置圖外陵穴的名詞解釋外陵穴的穴位解剖外陵穴的功效與作用外陵穴的穴位配伍外陵穴的療法及注意事項外陵穴的日常保健方法外陵穴,這個位于我們身體下腹部位置的穴位,出自于《針灸甲乙經(jīng)》一書中。外陵穴具有緩解腹部疼痛和腹瀉、痛經(jīng)的病癥的作用,亦有治療痢疾和疝氣的功效。本篇,我們就來與大家一起學習與外陵穴有關(guān)的知識,希望對這個穴位的學習,能夠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健康指導作用。
外陵穴位位置圖
外陵穴的位置:位于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
外陵穴的名詞解釋
1、外陵穴:經(jīng)穴名。出《針灸甲乙經(jīng)》。屬足陽明胃經(jīng)。
2、穴義:胃風吹揚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3、名解:外,指本穴氣血作用的部位在經(jīng)脈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
4、該穴名意指胃經(jīng)的脾土微粒輸送胃經(jīng)之外。
5、本穴物質(zhì)為胃經(jīng)上部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 諸穴,胃經(jīng)下部氣沖穴等穴傳來的天部風氣及風氣中夾帶的脾土塵埃,上下風氣交會后在本穴形成了一個風氣場的駐點,隨風氣揚散的脾土微粒則隨著在本穴的風停氣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積的土丘,故本穴名為外丘穴。
外陵穴的穴位解剖
當腹直肌及其鞘處;布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jīng)分支(內(nèi)部為小腸)。
外陵穴的功效與作用
1、緩解治療腹痛、腹脹、泄瀉、痢疾、痛經(jīng)、疝氣等。
2、按摩外陵穴的功效:沉降胃經(jīng)經(jīng)氣中的脾土塵埃。
外陵穴的穴位配伍
1、外陵穴配子宮穴、三陰交穴:治痛經(jīng)。
2、外陵穴配天樞、足三里、中脘:可用于緩解胃痛。
3、外陵穴配闌尾、足三里:適用于闌尾炎。
外陵穴的療法及注意事項
1、【外陵穴的治法原則】: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2、【外陵穴的針刺方法】:外陵穴,直刺1—1.5寸。
3、【外陵穴的艾灸方法】:外陵穴,艾條灸5—15分鐘,外陵穴,艾炷灸3—7壯。孕婦不可灸。
4、【【外陵穴的方例】:女性絕育術(shù)針麻:外陵、氣沖。女性絕育術(shù)的針麻中,可取外陵,刺達筋膜后上提,再以15°角沿皮透刺向?qū)?cè)外側(cè)外陵5—7寸;氣沖也同樣刺法,然后應用電針25—30分鐘后出針,進行手術(shù)。
外陵穴的日常保健方法
宮頸疾病、子宮肌瘤等子宮體的疾病,大家都可以嘗試兩外陵穴。可以嘗試拿老茄子貼,就是比較老的茄子,切開,放空氣里幾個小時,自動就會干一些,然后直接貼在兩外陵穴上,用膠布固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185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淡豆豉也有禁忌,這些人要避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