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的一些壞習慣會給身體招來濕氣,如大便排不干凈、起床感覺身子沉重、吃飯沒有胃口、臉上和頭發(fā)愛出油等等,這些都是體內濕氣重的信號。濕氣是怎么來的呢?下面小編帶你去解決關于體內濕氣相關的一些問答。
我們看中醫(yī),常聽大夫說病人體內濕氣太重,體內濕氣是怎么來的呢?
從人體構造來看,水的比重占70%-80%。臟腑經(jīng)絡和組織的活動都離不開水的攝取、運行、代謝,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影響都會產(chǎn)生水濕,如脾胃吸收水有障礙則會腹瀉。外部環(huán)境對人體吸收濕氣的影響也很大,例如三伏天就是濕氣多的一個主要原因,而我們以下這些不好的習慣也會加重濕氣的產(chǎn)生。
1、貪涼:
冰激凌等生冷食物吃太多會導致體內寒氣增加,給“濕邪”入侵創(chuàng)造機會。
2、不吹干頭發(fā)就睡:
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發(fā)濕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里,甚至頭發(fā)不吹干就睡覺,導致“濕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
3、對著空調吹:
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后,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濕氣會借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現(xiàn)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fā)不出來淤積體內。
4、睡眠差:
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癥狀,表明體內濕氣過重。
5、喝大酒:
啤酒燒烤是很多人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別忘了酒助“濕邪”,盡量少碰。
6、老坐著:
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響濕氣的排除。
7、穿得少:
“只要風度,不要溫度” 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
溫馨提醒:我們以后的生活習慣一定要規(guī)避這些壞毛病,因為這些會給身體帶來的很大的壞處。平時的洗漱、睡覺、穿衣出行等等,都是我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開始,從小事做起,影響家人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希望此文能給大家?guī)砗艽蟮暮锰?,遠離濕氣,親近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20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生活中注意細節(jié)能保護皮膚,擁有水嫩肌···
下一篇: 服用辣木葉也有副作用,這些情況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