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天然的“興奮劑”,是自然的、戶外的、積極的、健康的。太陽心甘情愿地幫我們把身上的陰霾輕輕帶走,又在悄無聲息間為我們留下讓人舒服的暖意,日復一日地等著我們的到來和沒取。這個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如果不學著笑納,就實在太可惜了!
佛教中有個流傳千年、關(guān)于太陽的故事——“口角落日”。
話說從前有兩個得道的高僧,神通廣大,本領(lǐng)高超。一日兩人在山中修煉,其中一個因長時間誦經(jīng)感到疲乏,睡著了,另一個不小心踩了他的頭。被踩到頭的迷糊中大怒地說:“誰踩了我的頭?只要明早太陽升起,就把他的頭烤裂!”踩人的一聽,也十分惱怒地叫道:“器物放在一起還有相碰的時候,何況人和人?我又不是故意的,你說明天日出后讓我的頭裂,我偏不讓太陽出來!”于是第二天早上,太陽果然沒有升起來,全國各地一片漆黑,人人陷入恐慌和絕望之中。有一個隱士算出此事,向國王匯報了原委。國王立即集合了所有老百姓高舉著火把到山里,叩請高僧放出太陽。兩位高僧早已認識到賭氣造成的惡果,但苦惱于已發(fā)出的咒語收不回來。聰明的國王對被詛咒裂頭的高僧說:“你可以在頭上涂滿泥。”兩個高僧答應了,馬上將太陽放出來。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山河,一切是那么明亮,溫曖。就在這時,被詛咒裂頭的高僧頭上的泥殼被太陽炙烤,破得七零八落,人卻安然無恙。兩人也和好如初。
這只是一個小故事而已,卻被佛家人演繹出了對太陽的追逐和渴望。
之所以說到太陽,是因為總有些父母和我聊起讓孩子曬太陽的話題,孩子每天應該曬多長時間,什么情況下可以曬,什么時候不能曬,等等,問題層出不窮。家長們都知道曬太陽對孩子的身體有好處,比如可以調(diào)補正氣,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是,大多數(shù)人的認識僅局限于此。其實,曬太陽的好處和意義遠比我們想到的要廣博、深奧得多。身體是我們的形,精神才是主宰我們的魂,太陽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好處僅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則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古人最關(guān)注的兩大問題是生與死。關(guān)注生是一種永恒的渴望,而關(guān)注死,是希望能再生。因此,古人對具有長生不死以及死而復生能力的萬物非常崇拜。太陽每天清晨從東方升起,給自然以光叨和溫暖;傍晚從西邊落下,給自然以黑暗,具有死而復生的能力。人們便自然而然地對太陽產(chǎn)生了敬畏的心理,萌發(fā)出崇拜之感。
既然崇拜太陽,就必然要仔細觀察它了?!兑捉?jīng)》中所提到的“陰陽”二字就是對太陽的運動、對生與死的形象描述。白天,太陽升起,即為生,光芒四射,自然界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與活力;黑夜,太陽落山,即為死,光芒被遮蔽,自然界呈現(xiàn)出一派死氣與蕭條。古人很自然地形成了萬事萬物是以太陽的生與死,即陰與陽的變化而變化的觀念,將太陽上升到宇宙主宰的地位。
研究到了深處,精妙之處也就隨之而至。借助于太陽升落、運行的規(guī)則,古人確定了東西方位和晝夜之別,并形成了最基本的行為模式,即所謂的“口出而作,口落而息”。所有人均按此規(guī)律日復一日地勞作生活。我有個研究中國史的朋友以前曾說過,華夏民族的得名源于“日華之華”,指華族就是崇拜太陽、光明和勤勞的民族。這個說法,我很贊同。從老袓宗們開始,通過勤奮耕耘、踏實勞作來獲得豐收就是我們民族生存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一定要不斷地克服來自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其他不利因素的挑戰(zhàn),需要積極樂觀地應對。我們的老祖宗們就好像峭壁上的蘭花一樣,始終在風雨中自尋快樂,自得逍遙。所以當時許多的流派思想乂滲透出了用太陽類比的東西,比如在道家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凡是正面的、表現(xiàn)積極性的都屬于陽,無論是公平、善良、正義、光明、和平、勤奮、勇敢或是熱情。
講了一大通古人對待太陽的態(tài)度,真正想表達的是讓大家了解太陽帶給我們的好,無論是身體上或精神上的。不過,好的東西總是讓人心生向往卻又略懷怯意。比如很多父母就曾顧慮重重地提起讓孩子曬太陽的閑惑:會不會把孩子曬黑了,哂暈了,曬壞了?
一般都會告訴他們,只要天氣允許,不是過于強烈的光線,就應該常把孩子帶到戶外接受陽光的照射,盡情地感受太陽的撫愛。時間上,每天應不少于兩小時,衣服不要遮掩太嚴,讓皮膚暴露在陽光下,自巾自在,充分感受其沐浴才好。邊曬太陽還可以邊散步、做游戲等。這個建議對孩子身體的好處,我不想啰嗦了。誰也不能否認,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孩子,如果缺少太陽這個天然的“興奮劑”,是可能出問題的。
少了陽光,孩子就會僵化、脆弱、萎靡甚至抑郁,無法得到更多身體上的健康和精神上的開心。缺少太陽的引導和照耀,孩子無法認識宇宙間最強大神奇的力量,可能會變得狹隘、膽怯,少了探索、成長的信心。再有,缺少太陽的愛撫與呵護,孩子無法感受世間最無私的溫暖和關(guān)愛,也可能變得漠然,失去關(guān)心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所以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陽光。無論是一朵嬌嫩的小花兒,還是一株隨心的小草兒,這些小家伙們都離不幵太陽這個共同的守護神明。
不僅是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多曬曬太陽。自然的、戶外的、積極的、健康的,太陽心甘情愿地幫我們把身上的陰霾輕輕帶走,又在悄無聲息間為我們留下讓人舒服的曖意,日復一日地等著我們到來和汲取。這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如果不學著笑納,就實在太可惜了!
所以,有空時,多曬曬身體,哂哂心靈。偶爾長蟲了,發(fā)霉了,只要到太陽底下曬曬就好了。
1 降低癌癥風險卵巢癌發(fā)病的危險較低,因為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時間長,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高,比后者更利于抗癌。
2 增強免疫力曬太陽有補陽氣、補正氣的功效。中醫(yī)有“采日精”的說法,就是采集陽光以生發(fā)清陽之氣。人體內(nèi)正常的臟腑功能全靠陽氣來支撐,陽氣充盈,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提高。
3 預防近視缺乏陽光照射可能是導致近視的原因之一。陽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可幫助避免眼軸變長,進而防止進入眼睛的光線在聚焦時出現(xiàn)焦點扭曲,降低近視風險。
4 降壓又防腦退化讓皮膚接受陽光照射可降低血壓,從而降低人們患上中風和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這是因為陽光能改變一氧化氮在血液和皮膚中的含量,進而降低血壓水平。
缺乏維生素D的老人較一般人患腦退化癥的幾率高出五成。嚴重缺乏維生素D的老人,患腦退化癥風險大增125 %。
我們經(jīng)常說一個人沒有陽氣,主要是指人體內(nèi)陰氣太盛,對病毒的抵抗力不行,很容易生病。陽氣與陰氣是兩個對立的面。陽氣就象人身體的守護神,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所以說,陽氣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樣提高人體內(nèi)的陽氣?
第一:通過食療提高人體內(nèi)的陽氣
1、
山藥羊肉粥。山藥有溫補脾胃的效果,羊肉有補腎的功效。特別適合一些陽氣虛弱,面色無華、腰酸怕冷的人。而且山藥羊肉粥特別容易消化,可以很好地保護我們的胃。
2、 桂圓栗子粥。桂圓是有一定滋補效果的食品,而栗子也是補腎的。對于一些貧血腎虛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3、 仙人粥。仙人粥由三種食材組成,粳米、紅棗和首烏汁,用這三種食材熬成的粥營養(yǎng)豐富。對于一些因為腎虧而導致的掉發(fā),失眠有一定的療效。
第二:多曬太陽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補陽氣的方法。但是太陽不是隨便曬,而是要背對太陽。讓陽光照曬人體背部的一條叫做“督脈”的經(jīng)絡(luò)。背是最容易受涼的地方,但是如果痛暖和了,全身就暖和了,人體內(nèi)的陽氣就足了。
第三:按摩穴位
按摩穴位不但有提高人體抵抗力、治病的作用,而且還有激發(fā)人體內(nèi)陽氣的功效。一般來說,主要按人體的4個穴位就可以。為主管頭暈頭痛,失眠的風池穴;主治尿頻、腹脹腹瀉的關(guān)元穴;治療腰腿疼痛的腎俞穴;主治胸悶、心悸的勞宮穴。
第四:堅持每天晚上泡腳
泡腳對身體的好處,很多人都知道。泡腳既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而且還可以刺激腳底的各個穴位,達到提高人體陽氣的作用。但是泡腳也是有要求的,最好是在晚上9點左右泡腳最好。這是因為這個時候剛好是人體內(nèi)腎氣最弱的時候。這個時候泡腳,是補腎的最佳時期。
體內(nèi)陽氣充足的人,一般看起來精神比較飽滿,生命力旺盛,面色紅潤有氣色。而陽氣不足的人,身體往往比較虛弱,容易生病,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比較低,遇上換季的時候,比如秋冬季,可能比別人更加要注意防寒保暖。
通過相關(guān)研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體內(nèi)陽氣不足的人,多有這4大共同特征,對照看你有沒有,
陽氣不足有哪些表現(xiàn)?教你5招補足陽氣,照著做,來年春季少生病
怕冷、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是陽氣不足的典型表現(xiàn)。因為體內(nèi)陽氣不足的時候,血液循環(huán)會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血液循環(huán)不暢,手腳等位于身體末端的部位,就可能出現(xiàn)缺乏營養(yǎng)的現(xiàn)象,進而出現(xiàn)手腳冰涼的情況。
容易有疲勞無力感
體內(nèi)陽氣不足,血液循環(huán)受到影響,那么就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zhì)及時到達身體各個部位,器官功能因此而下降,人就容易有疲勞感。
食欲下降
陽氣不足的話,很可能導致脾胃變得虛弱,進而影響自身消化能力,變得胃口差。
免疫力相對低下
陽氣不足,自然給外邪入侵身體提供了機會,自身抵抗力下降,寒氣入侵,也就容易生病,
以上是陽氣不足的人可能會有的4種常見表現(xiàn),如果你占有2條以上,就要抓緊“補陽”了。
陽氣旺盛的人,體內(nèi)元氣比較充足,氣血運行通暢。天氣變涼時,一般抗寒能力比較強,并不會因為天氣的變化,而感到手腳冰涼,也不容易著涼感冒,或者生病。
那么,平時又該如何補充陽氣呢? 這里教你5招,照著做,讓你來年少生病,氣色也變好不少。
多吃溫補食物
對大多數(shù)人來講,想要有效補充陽氣,食補或許是最適合的,既可以為身體補充能量,還能改善陽氣不足這一問題。飲食上可以多吃些具有溫補效果的食物,比如生姜、茯苓和山藥等等。少吃生冷食物,許多人之所以有陽氣不足的問題,與自身愛吃生冷食物離不開聯(lián)系。
多運動
運動是強身健體,激發(fā)陽氣的即簡單又能快速看到效果的方式,但陽氣不足不是突然出現(xiàn)的,所以想要補回時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堅持下去很重要。許多人知道運動對身體好, 但總是堅持不了幾天,就暫停運動了。
這里希望大家,堅持下去,不僅能夠補充陽氣,還能夠加快自身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肌肉力量,增強免疫力等等,讓你身體隨時保持應有的活力和生命力。
多曬太陽
曬太陽也是“補陽”方式,但曬太陽有一定講究。大家最好在光照不是特別強烈的時候曬,并且在室外曬,不要在室內(nèi)。曬太陽時長保持在20分鐘,曬太陽不要涂防曬,否則作用是不明顯的。還有曬太陽的時候,建議背對太陽,著重曬背部和面部,既可以防止皮膚曬傷,背部又是我們多條經(jīng)絡(luò)途徑的地方,能夠更好的補充陽氣。
多泡腳
補充陽氣也可以多泡腳。每晚睡前堅持泡腳,幫助你放松緊張了一天的神經(jīng),釋放壓力,腳底還有眾多重要穴位,有多條經(jīng)絡(luò)經(jīng)過,也有我們多個器官的反射區(qū)。陽氣不足的人經(jīng)常泡腳,泡的時候,順便按摩下雙腳,有助于溫暖身體,促進全身上下血液循環(huán),進而使陽氣得到更好的補充。不過泡腳最好在飯后30分鐘進行,不要飯后立刻泡,每次泡30分鐘左右就好,感覺身體有一股熱流涌進時,就可以停止了。
長期陽氣不足,身體很容易出現(xiàn)亞 健康 狀態(tài),而現(xiàn)在身體屬于亞 健康 的人又那么多,希望你不要做其中的一員,發(fā)現(xiàn)陽氣不足,盡早調(diào)理,還是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的。
以上所講,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220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藿香的功效有哪些,能夠促進健康
下一篇: 推薦萊菔子的吃法,這樣使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