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出現一些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時候也是會出現一些意外的,導致我們人體出現受傷的情況,嚴重的還會引發(fā)腫痛的癥狀,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化瘀止血的好方法,其實許多的中藥藥材都是具有很不錯的化瘀止血的功效的,那么哪些藥材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茜草
茜草這種藥材相信大家都是聽說過的,當然,茜草這種藥材的藥用價值是比較高的,并且對于幫助我們治療碰傷擦傷或者是一些腫痛的癥狀效果是非常不錯的,茜草具有非常不錯的化瘀止血,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jié)痹痛、跌撲腫痛。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熱證出血、經閉腹痛、跌打損傷。配烏賊骨止血力更強。
三七
三七,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采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干燥。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這些癥狀,另外,三七還能夠治療外傷出血的情況,在生活中適當的服用一些三七,也是可以起到預防胸腹刺痛,跌撲腫痛的作用,但是大家要注意三七的服用禁忌,尤其是孕婦朋友們千萬不要服用三七,不然會引發(fā)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的。
上面我們就哪些藥材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這個問題做了詳細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茜草以及三七等等這些比較常見的中藥藥材,都是有著非常不錯的化瘀止血的功效,所以我們如果在生活中出現了受傷的情況,那么我們可以適當的敷用這些藥材來緩解病情的,還能夠幫助我們增強身體的體質,好處是非常多的。
活血化瘀的中藥
活血化瘀,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如果淤血不清楚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所以我們會常常買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例如正骨水等等,或者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或者中藥,所以今天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都有哪些活血化瘀的中藥?
活血化瘀的中藥
一、益母草
益母草的味道偏苦,不僅有調節(jié)月經的功效,還有活血的作用,還可以具有祛瘀和止痛的作用,對我們身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
二、當歸
當歸在中醫(yī)看來是溫和的,服用它有很好的活血和補氣血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有降血脂和降血壓的作用,對一些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有好的治療效果。
三、山楂
山楂可能人們覺得它只有消食的作用,其實它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適當的服用山楂可以起到降血壓和抗菌鎮(zhèn)靜的作用,不過山楂雖好,但是也不能過量。
四、生蒲黃
生蒲黃這款藥材藥性偏涼,所以服用之后會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女生在分娩之后服用的的話可以很快的恢復健康,但是懷孕的朋友就不要服用了
以上就時介紹給大家的幾款活血化瘀的中藥,要根據自己得體質來選擇適合的藥材,避免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
活血化瘀的中藥
5、虎杖:
苦寒,歸肝膽肺經。
功能:活血止痛,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瀉下通便。
主治:(1)用于經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證。
(2)用于濕熱黃主治:疸、淋濁帶下等證。
(3)用于水火燙傷、瘡癰腫毒、毒蛇咬傷等。
(4)用于肺熱咳嗽、熱結便秘。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6、雞血藤:
苦甘溫,歸肝經。
功能:行血補血,舒經活絡。
主治:(1)用于月經不調、經行不暢、痛經、閉經等證。
(2)用于風濕痹痛、關節(jié)酸痛、手足麻木、肢體癱瘓等證。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7、益母草:
苦辛微寒,歸肝心腎經。
功能:活血調經,利水消腫。
主治:(1)婦女血分瘀熱,閉經、痛經,產后瘀阻腹痛。也治外傷瘀腫作痛。
(2)用于水腫小便不利。近年用治腎炎水腫。
(3)可治瘡毒、乳癰。多外用,或內服。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8、澤蘭:
苦辛微溫,歸肝脾經。功能:活血調經,祛瘀消癰,利水消腫。
主治:(1)婦科經產瘀血病證的常用藥。
(2)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及瘡癰腫毒。
(3)水腫、腹水。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9、月季花:
甘淡微苦平,歸肝經。
功能:活血調經,疏肝解郁,消腫解毒。
主治:(1)肝血郁滯之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及胸脅脹痛。
(2)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癰疽腫毒,瘰疬。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10、凌霄花:
辛微寒,歸肝心包經。
功能:破瘀通經,涼血止血。
主治:(1)血瘀經閉、癥瘕積聚及跌打損傷,可與當歸、紅花、赤芍等同用。
(2)風疹、皮癬、皮膚瘙癢、痤瘡。
(3)便血、崩漏。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11、劉寄奴:
味辛微苦,性溫,歸心肝脾經。
功能:破瘀通經,止血消腫,消食化積。
主治:(1)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惡露不盡,癥瘕。
(2)跌打損傷。金瘡出血。風濕痹痛。便血。尿血。癰瘡腫毒。
(3)食積腹痛。泄瀉痢疾。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12、王不留行:
苦平,歸肝胃經。
功能:活血通經,下乳消腫,利尿通淋。
主治:(1)血瘀經閉,痛經,難產。
(2)產后乳汁不下,乳癰腫痛。
(3)熱淋,血淋,石淋。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xxxxx藥物功效比較:
1、益母草、澤蘭
均能活血調經,祛瘀消癰,利水消腫,常用于婦科經產血瘀病癥及跌打損傷,水腫等證。
益母草辛散苦泄之力較強,性寒又能清熱解毒,其活血,解毒,利水作用均強于澤蘭。
2、紅花、桃仁、澤蘭
共同點:1)活血通經:血瘀經閉、痛經、產后淤滯腹痛。二藥為伍,相互促進、活血通經、祛
瘀生新、消腫止痛力增強。
2)消腫止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
紅花消腫止痛力強。多用可破血,少用則養(yǎng)血,有出血傾向者不宜多用。
桃仁破血祛瘀力強。潤腸通便:腸燥便秘。
澤蘭利水消腫:產后水腫、浮腫、腹水。
三、活血療傷藥
本類藥物善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止血生肌斂瘡。故主要適用于跌打損傷瘀腫疼痛,骨折筋損,金瘡出血等傷科疾患。也可用于其他一般血瘀病證。
因肝主筋、腎主骨,使用本類藥物治骨折筋損之證時,還須配伍補肝腎強筋骨之品,以促進骨折傷損的愈合復原。
1、血竭:
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脾經。
功能:內服活血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斂瘡。
主治:(1)淤血經閉、痛經,產后瘀阻。
(2)癥瘕痞塊,胸腹刺痛。
(3)跌打損傷,淤血腫痛。
(4)外傷出血,潰瘍不斂。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2、蘇木:
甘咸微辛平,歸心肝脾經。
功能:活血療傷止痛,祛瘀通經。
主治:(1)適用于血滯經閉,產后瘀阻腹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2)胸痹絞痛,胃脘刺痛。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3、骨碎補:
苦性溫,歸肝腎經。
功能:活血止痛續(xù)傷,補腎強骨。
主治:(1)腎虛腰痛。足膝痿弱。耳聾。牙痛。久泄。遺尿。
(2)跌打骨折及斑禿。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4、馬錢子:
苦性寒,大毒,歸肝脾經。
功能:散結消腫,通絡止痛,強筋,解毒。
主治:(1)風濕痹痛。肌膚麻木。肢體癱瘓。跌打損傷。
(2)骨折腫痛。癰疽瘡毒。頑癬等。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5、自然銅:
辛平,歸肝經。
功能:散瘀止痛,接骨療傷。
主治:跌打損傷,筋傷骨折,淤血腫痛。可與當歸、紅花、赤芍、蟄蟲等藥同用。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6、土鱉蟲:
味寒咸,小毒,歸肝經。
功能:破瘀血,續(xù)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
主治:(1)治療血瘀經閉、產后淤滯腹痛需配伍大黃、桃仁。癥瘕積聚需配伍柴胡、鱉甲。
(2)跌打損傷、筋傷骨折,外傷常用??烧{酒內服,也可外敷(研末).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xxxx藥物功效比較:
蘇木、骨碎補
均可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傷、淤滯腫痛。
蘇木祛瘀通經:婦科血瘀經閉、痛經、產后淤滯腹痛。
骨碎補補腎強骨:腎虛腰痛腳弱、耳聾耳鳴。二藥可配合使用。
四、破血消癥藥
本類藥物藥性強烈,能破血逐瘀而消癥積。尤以蟲類藥占多,主治痹血程度較重的癥瘕積聚為其特點,亦可用于血瘀經閉、瘀腫疼痛、偏癱等癥。主要功效破血、消瘀、攻堅。
應用時常配行氣破氣藥以加強祛瘀消癥之效,或配攻下藥以攻逐瘀血。本類藥物藥性峻猛,且大多有毒,易耗血、動血,耗氣、傷陰,所以凡出血證,陰血虧虛、氣虛體弱及孕婦,當忌用或慎用。
1、莪術:
苦辛溫,歸肝脾經。
功能:破血祛瘀,消積止痛。
主治:(1)血祛瘀,婦女閉經,或痰濕淤血凝結而成的癥瘕癖塊。
(2)適于飲食失調,脘腹?jié)q滿疼痛之證。適當配伍,虛證、實證均可。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2、三棱:
苦辛平,歸肝脾經。
功能: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主治:(1)癥瘕積聚及氣滯血瘀引起的`閉經。
(2)適于食積氣滯,脘腹脹痛,可與消食行氣藥同用。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3、水蛭:
咸苦平,有小毒,歸肝經。
功能:破血逐瘀消癥。
主治:(1)傷寒蓄血發(fā)狂,少腹?jié)M痛,伍破血藥。
(2)淤血堅結,癥瘕痞塊,配軟堅散結藥。
(3)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干血成癆,腹?jié)M消瘦等癥。
(4)跌打損傷,淤血腫痛。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4、虻蟲:
味苦性微寒,有毒。常與水蛭同用
功能:破血逐瘀、消癥通經?!澳芄フ鏆膺\行不到之血”
主治:(1)瘀滯閉經者,可用本品配水蛭、桃仁、紅花、川芎、三棱、莪術、當歸、赤芍等
(2)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可配丹皮、骨碎補、續(xù)斷、乳香、沒藥等同用。
中藥分類——活血化瘀藥
藥物功效比較:
1、莪術、三棱均能破血破氣、消積止痛,常相須而用,主治癥瘕積聚、氣血瘀滯之心腹瘀痛、經閉、痛經及食積腹痛。
破氣消積,二藥配伍,氣血兼顧,活血行氣,化積消癥之力增強。
莪術:血中之氣藥,長于破血中之氣。(偏于破氣)
三棱:氣中之血藥,善破氣中之血。(偏于破血)
2、水蛭、虻蟲
同為動物藥,有毒。均具有破血逐瘀消癥功能,可治療癥瘕積聚、血瘀經閉、跌打損傷等
虻蟲治療血瘀經閉可配伍水蛭、大黃。治療跌打損傷可配伍丹皮、乳香、沒藥。
水蛭與虻蟲雖都有破血逐瘀作用,但水蛭藥力較緩而作用持久,偏入肝經、膀胱經,逐瘀效果較好。虻蟲破
血力較水蛭更猛峻,遍行經絡,通利血脈,服后即可致瀉,(藥力過后即止),逐瘀效果不如水蛭較穩(wěn)。
活血化瘀藥的藥理
1、改善血流動力學:
活血化瘀藥一般都有擴張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各個活血化瘀藥,擴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對股動脈的擴張作用,以水蛭、益母草、莪術、桃仁的作用較突出,其中除益母草外,其他均屬破血散結藥,說明在活血化瘀藥中,對于股動脈,以破血散結藥的擴血管作用最強。延胡索、丹參、川芎等則對
冠狀動脈的擴張作用更為突出。
冠心病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典型的血瘀癥狀,大致包含在“絞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疇中?;钛鏊幹委煿谛牟【哂辛己茂熜?。已證明許多活血化瘀藥有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作用,如川芎、丹參、紅花、益母草、當歸、赤芍、延胡索等。
2、改善血液流變學和抗血栓形成:
1)改善血液流變學。活血化瘀藥及其復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的濃(指血液的濃度增高,表現為血球
壓積增加,血漿蛋白、血脂等濃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現為全血和血漿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現為血漿纖維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細胞聚集性增加,表現為紅細胞和血小板在血漿中電泳緩慢,血小板對各種因素誘導的凝集性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加快等)狀態(tài),其中以養(yǎng)血活血和活血祛瘀類作用更為明顯。各種不同原因的血瘀證,經活血化瘀藥物治療后,血液流變學的各項指標好轉。其中以丹參、川芎、益母草、蒲黃等作用更為明顯。
2)抗血栓形成。血瘀證常表現為血栓閉塞性疾病,如心肌粳塞、腦血栓形成、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視網膜血管阻塞等。實驗證明,許多活血化瘀藥都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如益母草、當歸、三棱、澤蘭、莪術等。
xxxx作用機理:
1)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瘀患者血液的濃、粘狀態(tài),引起血流緩慢,血小板易于在血管內膜損傷處粘著,活血化
瘀藥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減少了血小板的粘著和聚集,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如
赤芍、雞血藤、當歸、川芎、紅花、益母草、水蛭、三棱、莪術等都有這種作用。
2)增加纖溶酶活性。某些活血化瘀藥,如益母草、赤芍、丹參、桃仁、紅花等,可通過增加纖溶酶活性,促進
已形成的纖維蛋白溶解而發(fā)揮其抗血栓形成作用。
3、改善微循環(huán):
微循環(huán)一般是指微動脈與微靜脈間的微血管血液循環(huán)。祖國醫(yī)學早有“久病入絡為血瘀”的理論,現代研究
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環(huán)障礙的表現,如微血流緩慢和瘀滯,甚至血管內凝血,微血管變形(管襻扭
曲、畸形、頂端擴張等)。微血管周圍滲血和出血。微血管縮窄或閉塞等。許多活血化瘀的藥都具有改善微循
環(huán)的作用,如川芎、丹參、姜黃、紅花、當歸、益母草等以及以活血化瘀藥為主組成的復方類藥物。
xxxxx作用機理:
1)改善微血流。治療后微循環(huán)改善常首先表現為微血流改善,使流動緩慢的血流加速,這可能主要是血液流變
學特性,血液的濃、粘、凝、聚傾向改善而產生的間接影響。
2)微血管形態(tài)改善。表現為微血管痙攣解除,循環(huán)內紅細胞的瘀滯和匯集減輕、微血管瘀血減少或消失,微血
管輪廓清晰,形態(tài)趨向正常。
3)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圍滲血減少或消失。
4、抗炎作用:
活血化瘀對各種炎癥的早期及不同類型的炎癥浸潤均有明顯療效,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是由于它降低炎癥
區(qū)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了炎性滲出。同時由于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促進了炎性滲出物的吸收所
致。此外,有些活血化瘀藥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如丹參、赤芍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
長,赤芍、川芎能抑制腸道致病菌的生長。
5、對子宮平滑肌的影響:
具有活血調經功能的活血化瘀藥常具有加強子宮收縮的作用,如益母草、紅花、蒲黃等用于經閉、經行不
暢、產后惡露不凈等。
6、鎮(zhèn)痛:
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癥狀。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藥,如延胡索、乳香、沒藥等確具有較強的鎮(zhèn)痛作用。不同
類型的活血化瘀藥鎮(zhèn)痛作用的比較,其中以祛瘀止痛類較為突出,應該指出活血化瘀緩解疼痛不一定都通過
鎮(zhèn)痛作用。例如改善器官供血也可消除缺血器官的疼痛。
7、抑制組織異常增生:
血瘀證可見于硬皮病、瘢痕組織、腸黏連、盆腔炎、食道狹窄等疾病,出現良性的異常組織增生,活血化瘀
藥可通過抑制膠原合成,促進其分解,并使增生變性的結締組織轉化吸收等作用,抑制組織異常增生。
活血化瘀藥注意事項
1、活血祛瘀藥適用于各種瘀血阻滯病癥,但要性各有偏勝,需根據具體病情適當選用,隨證配伍,以標本兼
顧。如寒凝血瘀者,配溫里散寒藥。熱搏血分,熱瘀互結者,配清熱涼血,瀉火,解毒藥。風濕痹阻,經脈
不通者,配祛風濕藥。癥瘕積聚,配軟堅散結藥。如瘀滯瘡瘍,癰疽腫毒者,可配清熱藥同用。
3、活血祛瘀藥每有傷血之虞,故應用時必須注意用量,并宜適當佐以養(yǎng)血藥同用。
4、久瘀體虛或因虛而瘀者,配補益藥。再則,為了提高活血祛瘀之效,常與理氣藥配伍同用。因“氣為血
帥”、“氣滯血亦滯”、”氣行則血行”。
5、月經過多、孕婦對于活血祛瘀藥應忌用或慎用。
;
隨著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身體的調理,活血化瘀類的中藥便成了炙手可熱的 養(yǎng)生 藥品,與西藥相比,中藥材更能從里調理其血瘀體質,是一種治標又治本的藥。而且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中藥要比西藥相對安全,不用擔心太多的副作用,因為中藥講究一人一方,配方一般都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而掌握其用法用量。
“活血化瘀”是一個中醫(yī)名詞,活血化瘀的中藥指的就是那些服用之后能夠疏通身體中的血脈,去除淤積血瘀功效的藥材。常見的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很多,有一味藥被人們所熟知,那就是三七,三七有著行血而不破血的作用,最適合腦栓塞和淤血型心臟病患者使用。不過除開三七,還有這5種活血祛瘀藥,堪稱活血“圣藥”。
1.益母草
益母草味苦性涼,入心、肝經,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等功效,尤其對女性具有顯著的調理作用,可治療月經不調、難產、產后血暈、瘀血腹痛、尿血、癰腫瘡瘍等多種癥狀,可內服或外敷。益母草祛瘀、止痛效果強大,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夠很好地擴張身體中的血管,可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
2.藏紅花
喜歡看古裝宮廷劇的人都清楚,藏紅花可是后宮娘娘爭斗的一大利器,可以使孕婦墮胎,但藏紅花就只是墮胎藥嗎?這一認識未免偏頗。之所以藏紅花具有墮胎的作用,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其活血通經的功效,服用之后能夠有效地減慢心率,同時增加血液流量,并且對于血小板的凝集情況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情況下使用量應該控制在3克到10克之間,所以對于孕婦來說是禁止服用的。同時,藏紅花還具有止痛祛瘀的功效,適合治療因血瘀而導致的身體疼痛。
3.澤蘭
澤蘭是一味溫性的中草藥,其入藥部位是毛葉地瓜兒苗的地上部分,在夏天和秋天采集后,炮制入藥。澤蘭性辛溫,可入肝經和脾經,具有活血、調經、消腫、祛瘀等功效,服用適量的澤蘭可以調理患者身體器官,促進身體內血液的流動,從而有利于預防血管疾病的產生。尤其適用于血瘀質的女性患者,可以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癥狀,同時對于產后惡露不下的女性也可以使用。
4.當歸
我國中醫(yī)學者認為,當歸性溫,具有很好的活血和補血的作用,適合血瘀質的患者服用。同時,部分女性易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情況,也可以服用當歸,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作用。此外,當歸不僅可以用來泡水飲用,也可以用來泡腳,人們的腳上有很多的穴位,通過足部吸收營養(yǎng),同樣可以起到通經活絡、補腎益氣、排濕保暖的作用,并且還對關節(jié)炎等癥狀有很顯著的療效。
5.大血藤
大血藤主要的產地在南方,收獲的季節(jié)是秋冬,其入藥部位是其藤莖,經過干燥炮制后方可入藥,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等功效,可治療因為淤血導致的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的情況。此外,大血藤性味平還能治療風濕痹痛以及大腸濕熱疼痛不止的情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268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生發(fā)烏發(fā)吃什么,推薦養(yǎng)發(fā)的食譜(吃什···
下一篇: 教你幾招可以有效改善落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