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種病癥,對這種病癥及時治療的話,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感冒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種類,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通過一些食療方也可以有效改善感冒這種癥狀,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講解有關于不同的感冒選擇的食療方,希望能對各位提供一些參考。
1、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主要發(fā)生在秋冬季,倒是由于受涼所引起的,這種感冒的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無汗、頭疼、四肢酸疼、鼻塞流清涕等。中醫(yī)治療一般以辛溫解表為主,可選用的成藥有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等。除對癥治療,采用食療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推薦食療-香菜蔥白湯:選用十五克香菜,十五根蔥白,九克生姜。將香菜、蔥白、生姜洗凈、切碎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一刻鐘鐘,去渣取汁飲服即可。服用香菜蔥白湯可以發(fā)表散寒。每日2次,連服2~3日,對于感冒的癥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2、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主要表現(xiàn)為:喉嚨疼,有膿涕,發(fā)熱、口渴,便秘。多是便秘兩天后,開始喉嚨痛,然后出現(xiàn)感冒癥狀,治療當然先通便,配合清熱解表藥物來治療效果比較明顯。
推薦食療-薄荷粥:選用三十克鮮薄荷,六十克粳米,冰糖少許。水煎薄荷五分鐘,去渣取汁,用粳米熬粥,再加入薄荷汁稍煮一會兒,加入冰糖調(diào)化。服用薄荷粥能夠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可以疏風解表,清利頭目。
3、氣虛感冒
必須感冒多發(fā)于老年人或者體質(zhì)比較虛弱的人群,這類感冒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不高,但是反復發(fā)作,而且會怕冷,流鼻涕,胃口不好。
推薦食療-黃芪鯽魚湯:選用一條鯽魚,十五克黃芪,六克白術,三克防風,蔥、姜、鹽適量。將上述中藥煎汁去渣。取藥汁加水至1500毫升,放鯽魚燉煮,調(diào)味即可,吃魚喝湯。服用這道黃芪鯽魚湯能夠益氣固表,對于氣虛、容易感冒的中老年人非常適合服用。
如果出現(xiàn)了感冒的話,那么可以根據(jù)感冒的情況來選擇上述介紹的這些食療方進行服用,通常來說都是比較有療效的,但是如果感冒的癥狀比較嚴重的,那么是需要到醫(y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的。平時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保暖,保持個人衛(wèi)生潔凈,預防感冒的出現(xiàn)。
很多寶寶都會出現(xiàn)動不動就感冒,生病的事,很多媽媽都是小心翼翼的護理寶寶,但是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狀況發(fā)生,惹得媽媽很是頭疼,但是,她們又不敢給寶寶吃藥,因為很多藥中含有激素,她們怕對寶寶的發(fā)育有影響,所以她們想知道,小兒感冒的食療方法。
小兒感冒的食療方法
1.風寒感冒
可以在熱粥或熱湯中加入蔥白5節(jié),生姜3片,紅糖30克煮沸10分鐘,趁熱服下后,蓋被發(fā)汗即可。不宜多吃寒涼的食物:如,柿子、螃蟹、雞肉、鴨肉、豬肉、香蕉、西瓜等。
2.風熱感冒
金銀花20克、菊花20克、薄荷10克、蜂蜜30克煮沸,開鍋后10分鐘食用。不宜多吃溫補氣血的食品,如:桂圓、大棗、荔枝、羊肉、海參,甲魚。
3.暑濕感冒
白扁豆20克、香薷15克加水煎20分鐘,一天3次口服。也可以用西瓜汁和番茄汁合并飲用。不宜多吃的食品:不能用姜、蔥、紅糖之類的食物、生冷、油膩等不好消化的食物。
感冒飲食治療原則及要求
1、飲食宜清淡稀軟:因感冒患者脾胃功能常受影響,稀軟清淡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可減輕脾胃負擔。故宜食白米粥、牛奶、玉米面粥、米湯、爛面、蛋湯、藕粉糊、杏仁粉糊等流
質(zhì)或流質(zhì)飲食。
2、宜多飲開水:感冒者常發(fā)熱、出汗,體內(nèi)喪失水分較多。大量飲水可以增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體內(nèi)代謝廢物的排泄,使體溫得到及時的散發(fā)。因此,沒有胃病的感冒者,飲用淡綠茶水,則效果更好。茶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且兼發(fā)汗、健胃的功效,還能清消內(nèi)熱。
3、宜多吃水果、蔬菜:蔬菜、水果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補充大量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補充感冒食欲不振所致的能量等供給不足。風寒感冒,可多食生姜、蔥白、
香菜等;風熱感冒,宜多食油菜、莧菜、蕹菜、菠菜等;暑濕感冒,宜多食茭白、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等;邪熱稍平時,則宜多食西紅柿、藕、柑橘、蘋果、杏、枇杷、甘蔗、荸薺等。
4、忌飲食不節(jié):食物與藥物一樣,有“四氣”、“五味”的屬性,不同類型的感冒,應選用不同的食物。如隨便食用,飲食不節(jié),不僅對感冒不利,還會使感冒遷延難治。如風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飲等,因寒性收引,使粘膜、血管收縮,加重鼻塞、咽痛等癥狀。風熱感冒發(fā)熱期,應忌用油膩葷腥及甘甜食品,因這些食品有礙脾胃之運化,生痰釀濕而引起咳嗽、
咳痰,對感冒脾胃呆滯者不利,故大魚大肉、糯米甜食、油炸糕等不宜服食;風熱感冒恢復期,也不宜食辣椒、狗肉、羊肉等辛熱的食物,以免傷氣灼津、助火生痰。暑濕感冒,除忌
肥膩外,還忌過咸食物如咸菜、咸帶魚等,因過咸凝濕生痰,刺激氣管引起咳嗽加劇,不利于感冒康復。
5、忌飲酒和濃茶:酒,尤其是高度數(shù)烈性酒,可使全身血管擴張,興奮大腦中樞,影響睡眠,引起頭痛,降低抗病能力。
養(yǎng)生之道網(wǎng)導讀:感冒了,不要急著吃藥,喝碗熱粥就能幫你緩解癥狀。那么感冒了喝什么粥好呢?針對不同的感冒癥狀,喝的粥也不一樣。到底感冒了喝什么粥好?小編推薦針對四種感冒類型的養(yǎng)生粥!
感冒了喝什么粥好?
對于大多數(shù)感冒,可以通過喝熱粥蓋被子發(fā)汗來治療,而不是隨便買些感冒藥來吃。感冒時多喝熱粥,有助于發(fā)汗、散熱、祛風寒,促進感冒的治愈。同時,感冒后胃口較差,腸胃消化系統(tǒng)不好,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中醫(yī)把感冒分為暑熱型、內(nèi)熱外寒型、風寒型和風熱型四種。小編介紹不同感冒類型的食療方。
一、風熱感冒:
1、紅蘿卜馬蹄粥
做法:紅蘿卜150克,馬蹄(荸薺)250克,大米50克。紅蘿卜切片,馬蹄去皮拍裂,與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后,以少許糖或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可清熱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潤腸通便,適用于風熱感冒。
2、薄菊粥
做法:薄荷、菊花各9克,桑葉、淡竹葉各6克。水煎,沸后5分鐘,去渣取藥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
功效: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菊花、桑葉、淡竹葉制粥,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3、粉葛豆鼓粥
做法:準備10克粉葛根、10克淡豆鼓、3根蔥白莖、10克麥冬、50克粳米。首先將粉葛、淡豆鼓和麥冬都放進砂鍋當中,然后再加500毫升清水,然后煮沸5到10分鐘,取汁液,再將汁和洗凈的粳米一起煮粥,在即將煮好之前將蔥白洗凈切好放入即可。
功效:此粥中的材料有助解表祛邪,還可養(yǎng)陰和胃,適合風熱感冒患者食用。
4、桑葉枇杷粥
做法:準備18克桑葉、10克枇杷葉、100克甘蔗、30克生茅根、6克薄荷、60克粳米。將藥物切碎,然后放在一起加適量的水煎煮,煮好之后取藥汁,接著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每天一劑,連續(xù)服用3天。
功效:此方有著清熱生津、肅肺止咳、益胃,適合外受風熱的人食用。
5、發(fā)汗豆鼓粥
做法:準備20克豆鼓、6克荊芥、6克防風、3克山梔、60克生石膏、3片生姜、2莖蔥白和100克粳米。把所有的藥材放進砂鍋當中加水煎煮約5到10分鐘,然后取汁液,再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
功效:此粥有著辛涼解熱的功效,一些有風熱癥狀重、高熱不退、頭痛無汗、咽干口渴等癥的人適合食用。
二、暑熱感冒:
1、香薷粥
做法:香薷5克,粳米50克,綠豆50克,白糖適量。先取香薷加適量水煎沸,去渣留汁備用。后將米與豆加水同煮粥,熟時加入香薷藥汁再煮沸即可。一天內(nèi)分2~3次溫食。
功效:可防治夏季輕度感冒,能清暑熱。香薷又稱香戎、蜜蜂草,其味辛、性微溫,具有發(fā)汗解暑、行水散濕、溫胃調(diào)中之功效,適用于夏季感冒、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或兼有腹痛吐瀉、小便不利等。
2、鮮蘆根粥
做法:鮮蘆根30克,粳米50克。先將蘆根切成段,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取汁納粳米,以米熟為度,之后加冰糖適量食之。
功效:緩解暑熱感冒癥狀。
三、風寒感冒:
1、防風粥
做法:防風(在藥店可以買到)15克,蔥白2根,生姜3片,大米50克。先將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防風、蔥白和生姜,可適量加鹽。
功效: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適用于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fā)熱、骨節(jié)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病癥。
2、神仙粥
做法:生姜6克,糯米100克,加入適量的水煮粥。粥將成時放入洗凈切碎的連須蔥白30克,繼續(xù)煮三五分鐘,再加入米醋10毫升,再稍煮,趁熱服用。服后宜蓋被靜臥,微出汗。
功效:很適合風寒感冒初期的患者。其中,蔥白和生姜都有辛溫解表、驅(qū)寒溫陽的功效。
3、荊芥粥
做法:荊芥9克,薄荷3克,淡豆豉9克,加水煮開,沸后5分鐘,去渣取藥汁,加入糯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溫熱服食。
功效:可發(fā)汗解表,清熱利咽,退熱除煩,適用于傷風感冒,發(fā)熱惡寒,頭痛,咽痛,心煩,失眠等。
4、生姜蘇葉粥
做法:蘇葉10克、生姜3片,將白粥熬好后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
功效:生姜是對付發(fā)燒、打噴嚏、咳痰等癥狀的最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補氣、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fā)散風寒的效果,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風寒感冒喝生姜蘇葉粥很有效。
5、紫蘇杏仁粥
做法:蘇葉10克,杏仁(去皮、尖)5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棗3枚。先用粳米洗凈煮粥,待臨煮熟時,加入蘇葉、杏仁、生姜、大棗,趁熱喝粥。
功效:紫蘇葉辛、溫,可解表散風寒,又可理氣寬中;生姜、大棗可調(diào)和營衛(wèi);杏仁下氣止咳;粳米甘、平,健脾胃。合用可起到解表散寒、和胃、理氣止咳的功效。
四、流行性感冒:
1、白蘿卜茶葉粥
做法: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食鹽適量。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熬粥,再將茶葉用開水泡5分鐘后倒入粥內(nèi)。
功效:治流行性感冒。白蘿卜能夠清熱化痰,茶葉可以清肺熱,有理氣開胃,止咳化痰之功效。
四款治療感冒的食療方:姜蔥豆豉豆腐湯、薏米扁豆粥、紅薯姜湯、川芎白芷燉魚頭
1、姜蔥豆豉豆腐湯
食材:淡豆豉15克、蔥5條、豆腐1塊、精鹽適量,黃芪18克、白術15克、西洋參12克、生姜4片
烹制方法:
各物分別洗凈。藥包裹好;蔥切段。豆腐煎至微黃后,一起放入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滾沸后改中火滾30分鐘,再改文火煮1小時,下蔥白,滾后撈出藥包,放入精鹽調(diào)味。宜趁熱飲,此量可供3 ~ 4人用。
功效:淡豆豉、蔥白都有解表發(fā)汗的作用,生姜則能散寒、溫胃、解毒,再加上可清熱、生津、解毒、解酒的豆腐,在感冒初起時這湯有助于紓解喉嚨癢、打噴嚏、流鼻涕等不適癥狀,可以很快驅(qū)寒發(fā)汗而使感冒得到緩解和痊愈。
2、薏米扁豆粥
制法:以薏米及扁豆各半碗煮成粥,每天早晚餐各喝一碗。
功效:薏米扁豆可強健脾胃去濕氣,能促進腸胃吸收,還可加強體力以對抗感冒病毒。
3、紅薯姜湯
制法:把一個大地瓜削皮后切成小塊,一塊生姜切成薄片,加水六碗煮熟后,再加適量紅糖,每天早晚飯后喝一杯。
功效:地瓜補充營養(yǎng),生姜可去寒,比較適用于風寒感冒。
4、川芎白芷燉魚頭
材料:鳙魚(黑鰱、花鰱)頭1個。藥材:川芎、白芷各6克。調(diào)料:蔥10克,胡椒粉3克,生姜5克,雞精適量。
做法:鳙魚頭去鰓,洗凈。將洗凈的鳙魚頭同川芎、白芷、蔥、胡椒粉、生姜等一起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加入適量料酒、雞精、鹽,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加雞精調(diào)味即可。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止痛。適用于外感風寒、頭痛、頭風、牙齦腫痛等。注意:川芎、白芷為辛溫性烈之品,易傷陰助熱,且氣味濃烈難于食用,須控制用量。
擴展資料
冬季感冒的飲食原則
感冒之后,往往食欲減退,有發(fā)熱時更為突出?,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發(fā)熱時各種消化酶被破壞或活性低,導致了病人不想吃東西。
如果硬是多進食,常會出現(xiàn)脫腹飽脹等消化不良的表現(xiàn),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不利于機體集中力量抗御外邪,有可能延緩感冒的痊愈,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感冒病人以少食為佳。
感冒的病人提倡多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面條等,避免吃煎炸、油膩食物。有的人甚至提出“禁食療法”,即感冒以后停止進食,只喝湯水,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這種方法不是每人都適用,對平時體質(zhì)壯實、感冒較輕的病人可以一試。請別忘了要有足夠的能量貯備,否則就會事與愿違。
感冒時的飲食,要注意營養(yǎng)平衡,同時還要容易消化。蛋白質(zhì)類食物如肉、蛋類不宜過多;油膩食物,如煎、炸類的更要少食,而應以碳水化合物類食物為主,可喝些粥類,也需多進食些蔬菜和水果,以盡可能多地攝入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人民網(wǎng)-感冒不舒服怎么辦?四款食譜緩解感冒癥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291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可以防治感冒的三種水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