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蓮子湯具有潤肺養(yǎng)陰、補脾益胃、清心除煩等功效,詳情如下:
1、潤肺養(yǎng)陰
麥冬性微寒,歸肺經(jīng),具有潤肺養(yǎng)陰的功效,和蓮子一起煎湯能夠緩解肺燥干咳、陰虛勞嗽、痰中帶血、喉痹咽痛等癥狀,適合肺陰虛者飲用。
2、補脾益胃
蓮子歸脾經(jīng),具有補脾益胃的功效,和麥冬一起煎湯能夠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虛泄瀉、腸燥便秘等癥狀。
3、清心除煩
麥冬、蓮子歸心經(jīng),一起煎湯后服用可以起到清心除煩的作用,對于心悸失眠、神煩少寐、心神不安等病癥有一定的調(diào)理效果。
除以上相對常見的功效外,麥冬蓮子湯還具有益腎澀精、生津、止帶等功效。麥冬蓮子湯需要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服用,胃有痰飲濕濁者、外感風(fēng)寒咳嗽者禁忌服用。另外,患者服用期間需要清淡飲食,不宜食用過多辛辣燥熱的食物,以免影響藥效的發(fā)揮,不利于病情恢復(fù)。
麥門冬的外觀較為奇特,它不僅是一種具有保健效果的食材,更是一種可用于治療多種病癥的藥材。雖然很多人都聽說過麥門冬,但是對于具體的關(guān)于麥門冬的功用與禁忌,可能并不是很了解,為此搜羅了相關(guān)的資料,將為大家展開具體的介紹,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麥門冬的功效
服用麥門冬可以清心除煩
麥門冬能夠用于清心除煩,對于內(nèi)熱擾心之證,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等癥患者有良效。還適合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的病人服用,此類病人服用能夠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服用麥門冬可以養(yǎng)陰潤肺
麥門冬對于我們的肺部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養(yǎng)護作用,可以用于治療陰虛肺燥,干咳、燥咳,勞熱咳血等病癥。
服用麥門冬可以益胃生津
麥門冬可以用來治療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饑,陰虛腸燥,大便秘結(jié)等病癥。
蓮子麥冬百合湯
原料:選用三十克蓮子、三十克百合、十二克麥冬、冰糖適量。
做法:
1、先把備好的百合、麥冬洗凈后一起放入鍋中,煎汁1碗,把渣去除。
2、再把百合、麥冬汁同蓮子再入鍋中,加冰糖適量煮湯,調(diào)入冰糖稍燉即成,喝湯。每天服用一劑,兩個星期為一個療程。
功效:蓮子麥冬百合湯可以補中養(yǎng)神,益氣延年,清痰火,補虛損,清養(yǎng)肺之陰,生津潤燥,清心安神。能夠用于輔助治療肺熱咯血,心悸失眠等病癥。
麥門冬的食用禁忌
麥門冬雖然治病功效非常突出,但是如果出現(xiàn)了虛寒泄瀉、濕濁中陰、風(fēng)寒或寒痰咳喘的病癥時要禁服。
麥門冬可以做成很多種治病的食療方,不僅能夠使病癥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也不會帶來副作用,當(dāng)然這建立在正確的使用基礎(chǔ)上,服用麥門冬需要聽從專業(yè)的醫(yī)生指導(dǎo),并且要結(jié)合自己的病情需要,不可以盲目的亂用,有一些禁忌的人群是需要避免服用麥門冬的。
藥源相關(guān)
麥冬成品
【來源考證】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①《吳普本草》:“麥門冬,生山谷肥地,葉如韭,肥澤叢主,采無時,實青黃。”
②《別錄》:“麥門冬,葉如韭,冬夏長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間久廢處。二月、三月、八月、十月
麥冬
采,陰干。”
③陶弘景:“函谷即秦關(guān),而麥門冬異于羊韭之名矣,處處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實如青珠,根似穬麥,故謂麥門冬,以肥大者為好?!?br>④ 《本草拾遺》:“麥門冬,出江寧,小潤;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蔥,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種,功用相似,其子圓碧。”
⑤《本草圖經(jīng)》:“麥門冬,今所在有之。葉青似莎草,長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黃白色,有須根,作連珠形,四月開淡紅花,如紅蓼花,實碧而圓如珠?!?br>⑥《綱目》:“麥門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種蒔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于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糞及蕓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曬收之。其子亦可種,但成遲爾。浙中來者甚良,其葉似韭而多縱文,且堅韌為異?!?br>⑦《增訂偽藥條辨》:“按麥門冬,出杭州筧橋者,色白有神,體軟性糯,細長皮光潔,心細味甜為最佳。安徽寧國、七寶,浙江余姚出者,名花園子,肥短體重,心粗,色白帶黃,略次,近時市用,以此種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實,質(zhì)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陽縣等處亦出,名采陽子,中勻,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蘇大、曰超級大等名目,以枝頭分大小耳?!?br>【別稱】麥門冬、麥冬、杭麥冬、浙麥冬、寸冬、寸麥冬、炙麥冬、朱麥冬、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鮮麥冬;
【藥方名】朱砂拌麥門冬等處方中寫麥門冬、麥冬、寸冬指生麥冬。為原藥材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入藥者。炙麥冬為凈麥冬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藥者。減緩寒涼,養(yǎng)陰而不膩胃。朱麥冬又名朱寸冬、辰麥冬、辰寸冬。為凈麥冬噴水少許微潤,將朱砂細粉撒布均勻,使朱砂粉與麥冬粘連一塊而入藥者。偏于鎮(zhèn)驚安神。鮮麥冬為其鮮品洗凈入藥者。[4]
【商品名】浙麥冬:又名杭麥冬、筧麥冬。為產(chǎn)于浙江杭州筧橋一帶者,后泛指產(chǎn)于浙江者。品質(zhì)最優(yōu),為地道藥材。主產(chǎn)于浙江余姚、杭州、慈溪、蕭山等地。
川麥冬:又名川冬,主產(chǎn)于四川綿陽地區(qū),以涪江沖積平原所產(chǎn)麥冬為佳品,又稱涪城麥冬,銷全國并有出口。
連心麥冬:不抽去心者。去心麥冬:為抽去心者。均以個大、肥壯、半透明、質(zhì)柔、色黃白、有香氣、嚼之發(fā)粘、干燥無須根者為佳。
【藥物來源】該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f)Ker-Gawl.的干燥塊根。夏季采挖,洗凈,反復(fù)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干燥。
根。葉叢生于基部,狹線形,長10~30厘米,寬因品種不同粗細有異?;ㄇo常低于葉叢,稍彎垂,花淡紫色總狀花序,花生于苞片下,每個苞片內(nèi)1-2朵,花期5~8月。果黑藍色。該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的干燥塊根。夏季采挖,洗凈,反復(fù)暴曬揉搓、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干燥。
【性狀】該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有細縱紋。質(zhì)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軋扁,干燥。
【貯藏環(huán)境】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藥物性狀】該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質(zhì)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規(guī)定:該品采用冷浸法測定,水浸出物不得少于60.0%。含水分不得過18.0%??偦曳植坏眠^5.0%。含麥冬總皂苷以魯斯可皂苷元(C27H4204)計,不得少于0.12%,該品按干燥品計算。
藥性論述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塊根,臨床常用品有去心與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說最早見于陶弘景《名醫(yī)別錄》,謂麥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煩。然后世醫(yī)家反對者眾多,如吳鞠通每用麥冬則注明不去心,謂麥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經(jīng)之熱。筆者認為似無爭論之必要,由于中國各地用藥習(xí)慣不同,可入鄉(xiāng)隨俗,不必苛求。如欲用其入心清熱,可用朱砂拌之,稱為辰麥冬。
清養(yǎng)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
麥冬
1、清心除煩:適于內(nèi)熱擾心之證。
a、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
b、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
c、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yǎng)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干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饑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jié)者。
【藥物功效】
1.養(yǎng)陰清熱治療陰虛內(nèi)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
2.潤肺止咳 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20克;或6~12克入丸、散。清養(yǎng)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
【注意事項】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fēng)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蘘?!?br>②《藥性論》:“惡苦芺[音ǎo]。畏木耳?!?br>③《綱目》:“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br>④《雷公炮制藥性解》:“忌鯽魚。”
⑤《本草經(jīng)疏》:“虛寒泄瀉、痘瘡虛寒作瀉、產(chǎn)后虛卓泄瀉者,咸忌之?!?br>
⑥《藥性纂要》:“胃寒而多濕痰者勿用?!?br>⑦《本經(jīng)逢原》:“風(fēng)熱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誤用?!盵5]
1、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藥毒性很小。
2、有報道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
3、麥冬性寒質(zhì)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于有陰虛內(nèi)熱、干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于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臨床將麥冬當(dāng)作補品補益虛損應(yīng)注意辨證,用之不當(dāng)會生濕生痰,出現(xiàn)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yīng)。
【臨床應(yīng)用】
1.陰虛燥咳、咯血等:麥冬、天冬、川貝各9g,沙參、生地各15g,水煎服。
2.熱病心煩不安:麥冬、梔子、竹葉各9g,生地15g,蓮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狐h參、麥冬、知母各9g,竹葉、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獲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縮性胃炎:黨參、麥冬、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g,烏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陰虛內(nèi)熱、津少口渴 :麥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6]
【付方】[7] 麥冬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麥冬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jié)核。
麥冬配元參,一清一滋,金水相生,養(yǎng)陰潤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苔花剝者有效。
麥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功能養(yǎng)陰斂汗,用治陰虛汗多,心悸,肺虛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1、麥冬治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15克,麥冬15克,玉竹10克,生甘草5克,冬桑葉7.5克,扁豆7.5克,花粉7.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溫病條辨》沙參麥
即將成熟的麥冬
冬湯)
2、麥冬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腳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參25克,麥門冬(去心)15克,五味子10克(碎)。水煎,不拘時溫服。(《千金方》生脈散)
3、麥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麥門冬汁五合,生刺薊汁五合,生地黃汁五合。相和,于鍋中略暖過,每服一小盞,調(diào)伏龍肝末5克服之。(《圣惠方》麥門冬飲子)
4、麥冬治燥傷胃陰:玉竹15克,麥冬15克,沙參10克,生甘草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辮》玉竹麥門冬湯)
5、麥冬治衄血不止:麥門冬、生地黃,每服50克,水煎。(《濟生方》麥門冬飲)
6、麥冬治瘧傷胃陰,不饑,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fù)者:麥冬五錢(連心),火麻仁四錢,生白芍四錢,何首烏三錢,烏梅肉二錢,知母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溫病條辨》麥冬麻仁湯)
7、麥冬治齒縫出血成條:人參八分,茯苓、麥冬各一錢。水煎溫服。(蘇軾麥門冬湯)
8、麥冬治陽明溫病,無上焦癥,數(shù)日大便不通,當(dāng)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元參一兩,麥冬八錢,生地八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溫病條辨》增液湯)
9、麥冬治骨蒸肺痿,四肢煩熱,不能食,口干渴: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先以水二盞,煎小麥一合,至一盞半,去麥入藥,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食后各一。(《圣濟總錄》麥門冬湯)
陽作仁原創(chuàng)麥冬花葉圖冊(20張)
10、麥冬治消渴,喉干不可忍,飲水不止,腹?jié)M急脹:麥門冬(去心,焙),烏梅(去核取肉,炒)各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疊,煎至半盞,去滓,食后溫服,日三。(《圣濟總錄》麥門冬湯)
11、麥冬治肺癰涕唾涎沫,吐膿如粥:麥門冬(去心,焙)二兩,桔梗(去蘆頭)五兩,甘草(炙,銼)三分。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青蒿心葉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稍輕者粥飲調(diào)下亦得。(《圣濟總錄》麥門冬湯)
12、麥冬治患熱消渴:黃連一升(去毛),麥門冬五兩(去心)。上二味,搗篩,以生地黃汁、栝樓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頓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飲下,日再服,漸漸加至三十丸。(《外臺秘要方》)
13、麥冬治虛熱上攻,脾肺有熱,咽喉生瘡:麥門冬一兩,黃連五錢。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麥門冬湯下。(《普濟方》麥門冬丸)
14、麥冬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麥門冬湯)
蓮子心是睡蓮科植物蓮的成熟種子的綠色胚芽取出,曬干制得。那么你想知道是什么嗎?下面由我跟你詳細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蓮子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蓮子心的功效
清心,去熱,止血,澀精。治心煩,口渴,吐血,遺精,目赤腫痛。
蓮子心主要成分:含蓮心堿、異蓮心堿、甲基蓮心堿、荷葉堿、前荷葉堿、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靈、去甲基烏藥堿。又含木犀草甙、金絲桃甙、蕓香甙等黃酮類
其中前荷葉堿、牛角花,素、甲基紫堇杷靈有帶苦性,因而蓮子心是苦的,成熟的蓮子心會苦一些.
蓮子心:蓮子心是蓮子中央的青綠色胚芽,味苦,有清熱、固精、安神、強心的功效。將蓮子心2克用開水浸泡后飲用,可治療高燒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和夢遺滑精等癥。也用于治療高血壓、心悸和失眠。
蓮子心的作用
1、降壓作用、從蓮子心提出蓮心堿結(jié)晶,有短暫降壓之效,改變?yōu)榧句@鹽,則出現(xiàn)強而持久的降壓作用。氧位甲基-蓮心堿硫酸甲酯季銨鹽對迷走神經(jīng)節(jié)阻滯作用強而持久,但并不是通過迷走神經(jīng)而致持久降壓;脊髓貓和狗頭交叉回圈試驗都指出其降壓機理主要是外周作用。蓮子心非結(jié)晶生物堿Nn-9,具有較強降壓作用。麻醉貓靜脈注射1~2毫克/公斤,可降低原血壓水平約50%,維持2~3小時;狗血壓于半小時即恢復(fù);兔子不降壓。有快速耐受性。經(jīng)進一步實驗,證明此生物堿降壓機理主要是釋放組織胺,使外周血管擴張,其次與神經(jīng)因素也有關(guān)。
2、對心血管作用:蓮心非晶性生物堿Nn-9對麻醉貓靜脈注射1~2mg/kg,能降代血壓50%,維持2~3小時;同樣劑量,對狗的降壓作用只能持續(xù) 30分鐘;對兔無降壓作用,對貓和狗的降壓作用有快速耐受性。Nn-9的降壓機制主要是釋放組胺,使外周血管擴張,其次與神經(jīng)因素也有關(guān)。蓮心堿 10mg/kg給麻醉貓靜脈注射,亦有短暫的降壓作用,在10~20分鐘即恢復(fù);但如改成季銨堿則出現(xiàn)強而持久的降壓作用。從實驗結(jié)果睦,結(jié)晶性的蓮心堿并非主要降壓成分,而非晶性生物堿Nn-9具有較強的降壓作用。
3、對平滑肌作用:去甲基衡州烏藥堿則具有顯著的平滑肌松弛作用。
蓮子心的食用方法:
1、脾益胃散:蓮子肉、芡實、扁豆、薏苡仁、山藥、白術(shù)、茯苓各120克,人參15克***或黨參60克***。共炒研末。臨用時可加適量白糖。每次用15~30克,以溫開水沖調(diào)服。
2、蓮子百合麥冬湯:蓮子15克***帶心***,百合30克,麥門冬12克。加水煎服。
3、蓮肉糕:蓮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g,炒香;茯苓100g***去皮***。共研為細末,白糖適量,一同攔勻,加水使之成泥狀,蒸熟,待冷后壓平切塊即成。源于《士材三書》。茯苓為補脾利溼藥,與蓮子肉、糯米同蒸糕食,則補脾益胃之功尤著。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大便稀溏等。
4、紅棗銀耳蓮子湯:紅棗100克,白木耳50克,蓮子100克,紅糖適量。將紅棗、白木耳、蓮子洗凈后泡水。鍋中加適量的水,放入3種材料,煮熟后,加糖調(diào)味。
本方用帶心蓮子以清心寧神,百合、麥門冬亦有清心寧神之效。用于病后余熱未盡,心陰不足,心煩口乾,心悸不眠等。
5、蜜汁紅蓮:是將蓮子與紅棗先用文火燉1小時,再加入白糖、豬板油,文火燜至汁干食用。配上銀耳可調(diào)制成蓮子銀耳湯;配上人參和適量冰糖隔水蒸燉,為蓮肉人參湯;配上桂圓再加紅棗、糯米共煮,可熬成蓮子桂圓湯。
6、蓮子紅棗湯:蓮藕兩大截去皮切塊洗凈瀝干;紅棗4兩、蓮子2兩用水浸泡至軟后撈起;將藕塊和紅棗、蓮子加冰糖適量水煮1個半小時,至食材軟透。
蟲草花石斛湯
材料:瘦肉-----250克、蟲草花---50克、石斛-----30克、百合------20克、麥冬------10克、蜜棗------1個、鹽--------1小匙
步驟1、將瘦肉洗凈,切成塊。
2、將蟲草花、石斛、百合、麥冬、蜜棗等材料洗凈。
3、湯煲內(nèi)加入適量的水,將所有煲湯的材料一起放入。
4、蓋上鍋蓋,開大火燒。
5、大火燒開后,表面會有一層浮沫,用湯勺將浮沫撇去。
6、再開小火慢慢煲1.5個小左右,關(guān)火前5分鐘加鹽,好了,享用美味養(yǎng)生的靚湯吧。
蓮子麥冬百合湯
原料:蓮子、百合各30克,麥冬12克,冰糖適量。
步驟1.將百合、麥冬入鍋中,煎汁1碗,去渣。
2.百合、麥冬汁同蓮子再入鍋中,加冰糖適量煮湯,調(diào)入冰糖稍燉即成,飲湯。每日1劑,以2周為1療程。
蓮子麥冬百合湯的功效:蓮子,補中養(yǎng)神,益氣延年。《本草拾遺》記載蓮子可“清痰火,補虛損”。麥冬,性寒,味甘、微苦,能清養(yǎng)肺之陰,生津潤燥。百合,清心安神,可治肺熱咯血,心悸失眠。三者合用,可治一切虛熱諸證如咯血、吐血、盜汗、心煩口干、低熱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389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茉莉花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 女人喝白毛藤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