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日月穴,位于我們乳頭正下方,第七肋間隙中,那么,日月穴位的準確位置在哪?下面我們來看看日月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日月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日月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尋找方法:
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日月穴位于上腹部,乳頭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處“期門”之下,第七肋間隙中。(或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主治癥狀:
日月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jīng)上的一個主要穴道之一,其主治癥狀為:可以防止肌肉老化,增強性能力的指壓穴道之一。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日月穴 Rì yuè(GB24)
〖取穴方法〗人體日月穴位于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7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有肋間內、外肌,肋下緣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肌;有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間神經(jīng)。
〖主治疾病〗脅肋疼痛,脹滿,嘔吐,吞酸,呃逆,黃疸。
〖人體穴位配伍〗 配膽俞穴治膽虛;配內關穴、中脘穴治嘔吐、納呆;配期門穴、陽陵泉穴治膽石癥;配支溝穴、丘墟穴治脅脹痛;配膽俞穴、腕骨穴治黃疸。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陰、少陽之會。膽經(jīng)募穴。
〖別名〗神光。
〖穴義〗膽經(jīng)氣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名解〗
(1)日月。日,太陽穴也,陽也。月,月亮也,陰也。日月名意指膽經(jīng)氣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本穴物質一為輒筋穴傳來的弱小寒濕水氣,所處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氣的陰陽寒熱分界之處,故名日月。
(2)膽經(jīng)之募。乃本穴的氣血物質性寒收引,穴外的天部水氣因而匯入穴內并循膽經(jīng)而傳,本穴有收募充補膽經(jīng)氣血的作用,故為膽經(jīng)募穴。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之人部的水濕風氣。
〖運行規(guī)律〗循膽經(jīng)下傳京門穴。
〖功能作用〗收募膽經(jīng)氣血。
〖治法〗寒則補之或灸,熱則瀉針出氣。
日月穴定位和主治_醫(yī)學教育網(wǎng)日月Rìyuè
【定位】在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7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有肋間內、外肌,肋下緣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挥欣唛g動、靜脈;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間神經(jīng)。
【主治】脅肋疼痛,脹滿,嘔吐,吞酸,呃逆,黃疸。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索整理
【配伍】配膽俞治膽虛;配內關、中脘治嘔吐、納呆;配期門、陽陵泉治膽石癥;配支溝、丘墟治脅脹痛;配膽俞、腕骨治黃疸。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足太陰、少陽之會。膽經(jīng)募穴。
日月日月 Rìyuè《脈經(jīng)》
日月-體表圖(點擊放大)
【定位】在上腹部,當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在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有肋間動、靜脈;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間神經(jīng)。
【主治】脅肋疼痛,脹滿,嘔吐,吞酸,呃逆,黃疸。
【操作】斜刺0.5~0.8寸。
【配伍】配膽俞治膽虛;配內關、中脘治嘔吐、納呆;配期門、陽陵泉治膽石癥;配支溝、丘墟治脅脹痛;配膽俞、腕骨治黃疸。
【附注】(1)膽的募穴。(2)足少陽、足太陽經(jīng)交會穴。
道醫(yī)培訓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24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柚子皮有哪些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