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惡心的現(xiàn)象, 比如頭暈、睫毛、身體一個器官的疼痛等癥狀。在這些情況下, 如果我們能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按摩, 可以迅速緩解身體的疼痛, 有時面對一些緊急癥狀也能應付。按摩效果好, 按摩能使人的健康指數(shù)上升, 讓一些大大小小的疾病遠離你的身體。
今天的小系列給你帶來穴位按摩治療疾病的作用, 下面看具體介紹它的小部分。
1、點壓楊嶺泉穴位治療膽囊絞痛
膽囊炎或膽結石發(fā)作時, 腹部會產生劇烈疼痛, 如果遠離醫(yī)院, 患者可以再次在右腿下的骨頭找到疼痛的地方, 然后輕輕按下這個穴位, 可以緩解疼痛。
兩只手拇指分別按這個穴位, 持續(xù)按摩 2分鐘, 可以得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2、點壓到楊穴位緩解心絞痛心絞痛發(fā)作時經常伴有胸部壓迫、窒息, 病情十分危急。此時可以拿著一枚五點硬幣, 硬幣的邊緣壓在楊穴位上 (位于胸椎的后部, 患者的臥頭朝下手臂, 兩側的肩關節(jié)角度下部與背部連接中間點的是這個洞), 每次按 3-6, 心絞痛可以如果每天有3-4 次的常規(guī)壓力到楊穴位, 可以有效地防止心絞痛發(fā)作
3、穴位壓力三陰穴位治療腎絞痛是由泌尿系結石引起的手術急癥。病人因劇痛而痛苦。
此時, 你可以用拇指點壓摩擦壓三陰交叉口 (腳踝3英寸以內), 反復按摩 3-5分鐘, 可以緩解腎絞痛。
4、點壓勞埃德宮穴位治療血壓突然升高高血壓患者會因憤怒、憤怒或激動而急劇上升, 這對患者的生命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此時, 你可以按下寺miao穴位 (指尖緊握的拳頭), 可以控制血壓, 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方法是: 用拇指從勞動宮點壓力開始, 一個接一個按到每個指尖, 左右換壓, 按保持平靜, 呼吸均勻。
5、穴位按壓河豚穴位治療暈厥中暑、中風、塌陷等原因暈厥, 患者突然暈厥, 不省人事, 面色蒼白, 出汗, 病情緊急, 可使用拇指捏患者河豚穴位 (虎嘴), 持續(xù) 2-3分鐘,暈厥很快就消失了然后去醫(yī)院接受對癥治療。
6、點壓腳后跟停止鼻出血在分娩、外出等情況下, 很容易出現(xiàn)鼻出血。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 遠離醫(yī)院和遠處, 可以快速捏腳后跟 (腳踝和骨下垂), 左鼻出血捏右腳腳后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腳后跟, 可以起到止血作用。
道醫(yī)培訓愛護心臟是非常必要的,在中醫(yī)里面長按3個穴位對心臟有幫助,分別是:內關穴,天泉穴,神門穴。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意思是說某條經絡上的穴位可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部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癥。這就是說,與心臟直接聯(lián)絡的經絡上的穴位,對心臟都會起作用。
膻中穴位于連個乳頭連線中間,很好找。作用:這個穴位很敏感,用拇指揉一揉就能感覺到疼痛,所以按揉的時候力度要柔和;一般疼痛會持續(xù)1-2天。一般遇到心絞痛或心肌缺血,可以針刺、按壓內關穴,有助減輕癥狀。而另一個穴位——魚際穴則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如果出現(xiàn)跟肺有關的不適癥狀,如咳嗽、按壓魚際穴有助緩解。
至陽在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處。這個穴位緩解心絞痛是非??斓摹S么竽粗疙斨@個穴位直到局部有酸痛的感覺,一會兒就好了。少海穴。少海穴是心臟的合穴,經絡的深匯穴位。合穴是臟腑在四肢的投影。心臟的水穴,可以治療心臟的火病。如口腔潰瘍,心煩氣躁,失眠多夢等心火旺盛的癥狀。
中醫(yī)按摩強心具體方法是這樣的:兩手重疊放在左胸,用手心對應心臟部位,先感覺我們心臟的跳動,然后隨著心臟跳動節(jié)律,輕輕按摩,同時要輕咬舌尖。曲澤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在治療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個要穴。在五行中,心包經屬火、曲澤穴屬水,因此,常按此穴有清心瀉火、除煩安神的作用。有心臟病可以去按摩推拿的,心臟病患者處于病情的穩(wěn)定期,可以最做一些輕微的按摩推拿,不易推拿按摩力度過大,不易做扳法,以免幅度過大,心速加快誘發(fā)心臟病。
心臟不好的人,需要記住四個穴位
1、心絞疼痛一內關穴
內關穴是治療心血管病的首選穴位,對心疼,胸悶,心動過速及過緩,心律不齊,冠心病,心絞疼都有很好的效果,刺激內關穴對心臟疾病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
2 、心動過速一伏兔穴
形容心跳快,心慌時,往往會說像懷里揣個兔子。正常情況下,成年人心跳60一80之間,在安靜情況下如果心跳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這時就可以按摩伏兔穴。
3、胸悶煩熱一曲澤穴
找到曲澤穴后,要重點按摩,直至痛感消失。
4、胸悶氣短一天泉穴
天泉穴的意思就是心臟之血會像高山流水,源源不斷供給全身,心臟供血不足就可以按摩天泉穴。
注:找穴位請查看人體穴位圖
心臟不舒服按哪個穴位好?
現(xiàn)在很多中老年人都對中醫(yī)特別感興趣,都感覺中醫(yī)特別神奇。尤其是對于中醫(yī)的經絡穴位,很多疾病通過針灸或者按摩穴位就能夠立竿見影改善癥狀。這些都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患有心臟疾患的病人,經常會出現(xiàn)胸痛、胸悶、心慌氣短等癥狀。如果癥狀不太嚴重,可以在口服藥物的同時,按摩相應的穴位就能夠幫助患者盡快緩解癥狀。
那應該按摩哪些穴位呢?
我們人體有十二經絡,每條經絡都對應著相應的臟腑。每個臟腑出現(xiàn)問題,都會在相應的經絡上表現(xiàn)出來,這條經絡上的穴位就會出現(xiàn)疼痛。按摩這些疼痛的穴位就能夠有效的改善癥狀,沒有痛點的穴位我們就不要去按摩。所以,心臟不舒服我們首先要探查手少陰心經和心包經上的穴位。
每條經絡上都有易堵穴位,而且這些穴位大都在我們的四肢上。所以我們在探查時沒有必要把整條經絡上的穴位都要查一遍。
心經的易堵點包括少海穴、神門穴、通里穴、陰郄穴、靈道穴。在這幾個穴位上按摩就可以改善心臟供血不足的問題。我們可以在以上穴位上按揉或者用指節(jié)敲擊,哪個穴位有疼痛感,就按摩哪個穴位3-5分鐘,等到疼痛感減輕了,心臟不舒服的感覺也會改善。
檢查完了心經的穴位,我們就要檢查心包經。心包經的易堵點有天泉穴和郄門穴,在這兩個穴位上查找敲擊或者按揉。哪個穴位疼痛就按摩哪個穴位,每次3-5分鐘。就能夠改善胸悶氣短胸痛的癥狀。
我的建議
雖然按摩穴位確實能夠緩解心臟不舒服的癥狀,但是,如果感覺癥狀較重,還是要及時就診,因為心臟疾患發(fā)病迅速危險性高,千萬不能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穴位按摩還是作為日常保養(yǎng)比較好,等到疾病發(fā)作時再去進行穴位按摩,恐會延誤病情。
某“大師”,也是博士生導師,最近一直出現(xiàn)在各大平臺,一直推廣各種中醫(yī)保健知識。
我們要把我們的傳統(tǒng)中醫(yī)的長處發(fā)揚光大,為更多的老百姓服務,這一點毋庸置疑;好的中醫(yī),真的中醫(yī)確實能給老百姓帶來好處,能解決一部分問題。我們老百姓更無需糾結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只要能解決問題都是好醫(yī)。
如同最出名的一句話:白貓黑貓,抓住老鼠都是好貓!
我也也可以借用:中醫(yī)西醫(yī),能治病就是好醫(yī)!
我們今天只就事論事,那些自卑的人們千萬不要一看到中醫(yī)二字,就覺得有人在黑中醫(yī),不問青紅皂白就開始大罵。
我們說且只僅僅說心臟不舒服按摩穴位行不行,這一個問題,而非討論中西醫(yī)如此大的話題。
再說這位博士生導師,曾經在多個平臺不止一次說過:按摩可以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他說,他記得他老師在20年前,用按摩穴位的方法治療過一個心絞痛患者效果特別好。
這就是他認為按摩可以治療心絞痛的一個有力證據(jù)。
那么我們先抱著虛心的態(tài)度,請教博導幾個問題:
一、請教這位博士生導師幾個問題,請您看到一定給老百姓一個解釋
1、您都差不多70歲左右,您老師20年前說的話,您還記憶猶新,真是位好學生,當然更是位好老師,要不怎么是博士生導師呢??墒钦垎柦淌?,您為什么不說自己的親身治病經歷,每每講到按摩穴位治療心絞痛,都舉例說自己的老師怎么樣,而且是20年前的事情?您自己難道平時不用按摩穴位治療心絞痛嗎?您都是博士生導師,難道不看病人嗎?
2、20年前說的話,我們假設您說的非常真實,那么我們再問問,您怎么確定哪個病人就一定就是心絞痛呢?心絞痛有很多表現(xiàn),包括胸痛、心前區(qū)疼痛、胸悶憋氣、牙疼、頭疼、后背疼痛等等。再說就算是胸痛也有幾十種可能。您又不是當時的執(zhí)行人,當時或許就是胸痛,就以為是心絞痛,就按摩了,患者就緩解了。如果當時不是心絞痛,或許不按摩也能緩解。再說就算是真正的心絞痛,本身每次發(fā)作也就幾分鐘,真正的心絞痛不按摩也能緩解。憑什么就說是按摩治好了心絞痛呢?證據(jù)何在?
3、評價一件事,尤其醫(yī)學,是面向大眾的,面向幾乎所有人的。您憑一個20年前的病例,而且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病例,就宣傳按摩穴位能治療心絞痛。請問誰給您的勇氣,您連最起碼的科學方法都沒有。我們認定且宣傳一種有效的急救或救治方法,那必須是經過臨床考驗,經過一定數(shù)據(jù)檢驗的,而絕對20年前聽來的一個病例。就好比買彩票能中500萬,確實有人中500萬,然后您就宣傳買彩票肯定能中500萬,豈不知,中500萬的人寥寥無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心臟病的人并非只是20年前的一個故事。
二、心臟不舒服,有很多可能,可能是心臟病,也可能不是心臟病
心臟不舒服不代表就一定是心臟病,很多別的疾病也會導致心臟部位的不舒服,有人就以為是心臟病。就連心臟醫(yī)生也不能根據(jù)簡單的癥狀表述,就判斷是心臟病還不是心臟病。心臟科醫(yī)生也需要結合癥狀、病史、查體、檢查,最后全面評估是不是心臟病。就好比心絞痛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心前區(qū)疼痛,可是心前區(qū)疼痛可能是主動脈夾層、肺栓塞、氣胸、肋軟骨炎、胸膜炎等等幾十種疾病。甚至有可能就不是疾病,就是神經性疼痛,都有可能,所以要先弄清心臟不舒服是不是心臟病。
三、就算是心臟病也有很多種疾病,莫非一招制敵
就算是真正的心臟病,也有很多,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瓣膜病、心衰等等心臟病。首先這些疾病,通過按摩肯定無效,就算目前正規(guī)的治療,最好的結果也是控制,有部分還需要手術。
我們還是舉例說明:
1、急性心肌梗死,按摩有效嗎?
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第一時間開通血管,除此之外,別的辦法都是徒勞的,都是危險的,都會貽誤戰(zhàn)機,耽誤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2、急性左心衰,按摩有效嗎?
急性左心衰發(fā)作,任何口服藥物都沒有效果,必須立刻去醫(yī)院搶救,才有獲救的希望,否則就是死亡。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有很多種,我們不能否則按摩就一定無效,但目前沒有公認的按摩方法,只有室上性心動過速,初期發(fā)病,可以通過憋氣、按壓眼球、刺激惡心等辦法能中止室上性心動過速。別的心律失常都不好說,因為病因不同,性質不同。比如室速、室顫都只能電擊除顫才能救命。比如嚴重的緩慢心律失常,只能起搏器治療。
或許個別非器質性心臟病導致的早搏、心慌等等問題,可以通過按摩起到一定的緩解,但目前沒有更多的數(shù)據(jù)。
四、心臟不舒服怎么辦?
心臟病不舒服,首先得弄清楚是不是心臟病,是哪一種心臟病,才能給出準確的緩解建議,和治療建議。有人說心臟難受,難道就看著,等著120嗎?
當然不是,采取最舒服的姿勢,可以測測血壓,摸摸脈搏;如果是明確的冠心病,可以給硝酸甘油含服,或擔心硝酸甘油副作用,或血壓低,可以給速效含服。
我總舉一個例子,大半夜孩子哭泣,你一直喂奶給他,可是他一直哭,后來媽媽給孩子換了尿布,孩子不哭了。同樣是哭,我們必須找到原因,才能解決,而不是孩子哭了就是孩子餓了。疾病更是復雜,同樣的表現(xiàn)有無數(shù)種可能,錯誤的處理經常會適得其反,導致病情加重。
比如胸痛以為是心肌梗死,吃了阿司匹林,結果是主動脈夾層,無疑雪上加霜;比如心肌梗死了,一直按摩,不開通血管,不但無濟于事,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加速死亡。
治病求醫(yī),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治病求因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原則,是最起碼的科學方法,而不是自以為心臟不舒服,就去按摩穴位。
當然,按摩保健在保健方面是有益的,但保護心臟,千萬別只指望按摩,保護心臟的唯一辦法就是:
遠離煙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低鹽低油低糖飲食減避免熬夜減少壓力這些 健康 生活。
積極控制三高,明確冠心病的人需要加上阿司匹林和他??!這樣才能預防冠心病,預防心肌梗死。
突發(fā)心肌梗死,唯一救命的辦法就是第一時間撥打120,第一時間開通血管!
心臟疾病,取內關、膻中就可以。
可以緩解疼痛的穴位
可以緩解疼痛的穴位,生活中,每一個人身材都會有一下毛病,而這些毛病會讓人很疼痛,而疼痛是很令人難受的。那么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讓人在疼痛的時候,可以緩解疼痛?下面是關于可以緩解疼痛的穴位的內容。
可以緩解疼痛的穴位1疼痛令人難受,偏偏疼痛的種類又多,頭痛、筋骨扭傷痛、月經痛、腰酸背痛、牙痛等等,很多人都無法忍受這些難熬的疼痛,選擇吃止痛藥。其實,在中醫(yī)的針灸科里有六大治痛要穴,只要記住這六個穴位的位置,以后面對惱人的疼痛就可以不吃止痛藥,而自己解除疼痛。
一些特定穴位可以解除人的疼痛有科學研究的證實,維也納大學附屬醫(yī)院麻醉與重癥治療科醫(yī)學博士賀拉夫從中醫(yī)理論中,找到五個止痛的穴位點,他做了實驗,在救護車運送外傷患者的過程按壓穴位,希望能在藥物介入前透過穴位按摩替?zhèn)咧雇础?/p>
研究結果發(fā)表在《麻醉與鎮(zhèn)痛》期刊,在抵達醫(yī)院前,按壓穴位那組的患者不僅疼痛明顯降低,而且傷患的焦慮減輕、心跳趨于穩(wěn)定,滿意度也較高。實例證實穴位按摩可以有相當程度的緩解疼痛。
中醫(yī)從各大經絡通過的位置找出人體的穴脈,以下是可以解除疼痛的6大穴位。
1、合谷穴
合谷穴是中醫(yī)臨床常用來治痛的要穴。它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道,可治療臉部五官的痛癥:頭痛、眼睛痛、牙痛、喉嚨腫痛等。頭痛按合谷穴,臨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針刺合谷上方。合谷穴還能治療身體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如果無法找到正確的合谷穴,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頭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側按左手、右側按右手。其實合谷穴附近還有二間、三間、陽溪、偏歷等穴,只要按手的虎口即可止痛。
合谷穴的位置:把手指并攏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點壓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有酸麻脹痛的感覺即表示壓的位置正確。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顧名思義,按了此穴一天可以走三里路。換言之,足三里能緩解膝腿疼痛,沒辦法走路的人,按壓后可以讓雙腿變得比較有力,也可緩解走路后下肢疲勞。
它位于足陽明胃經,腸胃問題,胃痛、胃痙攣、脹氣、消化不良、十二指腸潰瘍、便秘、肚子痛等癥狀,都可以按足三里穴,它是調理腸胃功能的保健要穴。
足三里穴位置:膝蓋外側有個有個凹陷處下方三吋(約四指寬)的位置。
3、三陰交穴
三陰交是三條陰經交會處: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處,它主要調理肚臍以下的疼痛,如經痛、產痛、更年期綜合癥……等皆可按壓。中醫(yī)師提醒,該穴有刺激子宮收縮的效果,懷孕期間最好避免按壓。
三陰交位置:腳踝內側最高點往上三吋(四指幅寬)的地方。
4、 委中穴
一些搬重物、坐姿不良的上班人士易腰酸背痛。按壓經過的委中穴,可治療腰、脊、背等疼痛,坐骨神經痛及背側下肢活動不便也可按委中。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側,膝窩中央兩條筋之間的位置。
5、內關穴
按壓內關穴能夠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緩心絞痛、心律不整。此外,內關穴是聯(lián)絡三焦經的絡穴,所以它能調節(jié)三焦氣機、活血止痛;同時它又與奇經八脈中分布于胸腹的陰維脈交會,因此可治胸中諸疾,如咳嗽、氣喘、嘔吐、胃痛等癥狀。按壓內關穴還能達到安寧心神,消除緊張心情。
內關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內側會有兩條筋浮起來,在兩筋之間,手腕橫紋上兩吋(三指幅寬)的位置。
6、陽陵泉
陽陵泉穴在足少陽膽經上, 一般外傷或筋骨方面如拉傷、關節(jié)炎、五十肩、肩頸酸痛、運動傷害、扭挫傷、落枕,通常只要將陽陵泉疏通,筋就自然松了。
陽陵泉位置:小腿外側,腓骨小頭下方凹陷處。
下次哪兒感覺痛得難受,別急著吃止痛藥,先按按身體的止痛穴位,讓自己緩解一下疼痛,可以免去吃止痛藥。
可以緩解疼痛的穴位2 頭痛
揉兩眉間
無論感冒還是心煩,頭疼總是緊緊相連。
緊鎖眉頭時,不妨輕輕舒展,可有助于舒緩頭疼。頭疼時,不妨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揪揉這個部位皮膚,以局部感覺微麻、發(fā)脹為宜,如果真有疾患,這個地方會出現(xiàn)一個紅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樣。一般揪揉2分鐘即可。動作宜慢不宜快,但要稍微有點力度。一般的頭痛立刻能見效。
這兒有個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脈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這個部位有助于推動督脈氣血運行,緩解頭痛、鼻部不適等癥狀。
背痛
手助后腰暖
如果腰酸背痛,不妨嘗試一下雙手搓搓后腰,你會發(fā)現(xiàn)腰酸背痛的癥狀有所改善。先將兩手對搓發(fā)熱,緊貼后背脊柱兩側的腰眼處,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腰部是中醫(yī)所指的“帶脈”(環(huán)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后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經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自然有助于緩解腰酸背痛啦。
牙痛
按虎口下關
牙痛讓人坐臥不安,這時不妨按壓一下這兩個部位:一個是在百姓常說的“虎口”附近,中醫(yī)的合谷穴也在這個位置。揉壓“虎口”時,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發(fā)揮此穴道療效。
但要注意,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刺激。另一個是在面部,耳朵前方,顴骨下方的凹陷處。感覺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關節(jié)按壓這個部位,也是下關穴所在。中醫(yī)認為手陽明經的脈絡入下排牙齒,足陽明經的脈絡入上排牙齒,合谷、下關兩個穴位都是陽明經穴,按摩這兩個地方能有助止牙痛。
肩痛
提揉肩上“井”
很多人經常幫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標準動作是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氣血,還有一個原因是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輔助治療肩膀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高血壓、落枕等癥狀。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辦法。
具體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雙手虎口張開,四指并攏,搭在被按摩者雙肩井部位,四指與拇指相對用力做有節(jié)律的拿捏動作。如果再用空心拳幫老人捶捶后背,效果會更好。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過重、過久,尤其血壓高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心痛
手腕上“玄關”
手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處,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鑰匙”,是內關穴所在。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絡”穴,是中醫(y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的核心用穴,幾乎所有與心臟異常有關的癥狀均可使用。
心臟不好者若突發(fā)心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還可按內關穴,對其行點、按能活血通絡,止痛。一般需按5分鐘。僅作輔助治療以及急救使用。
胃痛
點按足三里
氣血虛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點就會引起腸胃脹痛。中醫(yī)認為,通過穴位按摩,可起到調整胃的機能、鎮(zhèn)痛、降逆氣化濁氣的養(yǎng)生功效,進而緩解胃痛胃脹等不適癥狀。足三里穴位于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于四個手指并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痛經
腳背對點按
痛經讓許多女孩子痛苦。按摩哪個部分能緩解痛經?答案就在腳背上,在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這是太沖穴的位置。按揉這個點,具有明顯疏肝止痛作用,有助治療痛經。
具體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35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