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訂閱號 查看往期內(nèi)容--
糖尿病是冠心病人的親密戰(zhàn)友,和高血壓是難兄難弟,所以我就不能不嘮叨幾句。我們今天討論一個話題是糖尿病與家庭的關系。
你可能會問
為什么糖尿病的家庭會有多個糖尿病的病人?
家庭真的是糖尿病發(fā)病的溫床嗎?
家庭成員可以為糖尿病患者做些什么?
糖尿病的預后與家庭有關系嗎?
1
相同基因決定容易得相同的病
父母子女之間,有一半的基因是相同的,基因不能決定生不生病,但是可以決定容易不容易生病,糖尿病的父母雖不一定生下糖尿病的兒女,也就是說,對糖尿病來說, 不一定會“龍生龍,鳳生鳳”,但是,父母有糖尿病的,則后代更容易得糖尿病。所以說,糖尿病與父母有關,又與父母無關。
究竟基因在糖尿病發(fā)病中起多大的決定作用,目前尚沒有定論,目前的觀點是遺傳對發(fā)病的影響略高于環(huán)境。如果父母雙方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患糖尿病的幾率,為普通人的15倍左右。
2
吃同一個鍋的東西容易得同樣的病
夫妻兩個都會成為糖尿病人,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這里牽涉到的是相似的生活方式,相同的飲食。無論兩口子原來的口味多么不同,絕大多數(shù),都會向中間走,變得幾乎一樣,吃進去的調(diào)味料也是一樣的。很多情況,夫妻倆的生活習慣比如是否坐得時間長,是否不愛活動,有很多相似性。
這些生活習慣根深蒂固地影響人的身體與健康,可能就是出現(xiàn)一家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同樣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3
糖尿病的治療,全家一起來
糖尿病的治療是個人問題,也是家庭問題,糖尿病患者幸與不幸,家庭成員舉足輕重,所以今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糖尿病日的主題:糖尿病與家庭
1.監(jiān)督與協(xié)助:要控制好血糖,患者自我管理固然是第一位的。但是,作為休戚與共的家人,關心與關注的程度會對患者結局的影響也舉足輕重。家庭成員可以在進食、服藥、活動控制、血糖監(jiān)測等方面發(fā)揮較大的督促與協(xié)助作用。
2.休戚與共,共克時難:家庭成員除可以監(jiān)督患者血糖監(jiān)測、及時服藥外,如果能夠一起建立共同的良好飲食習慣,不僅可以減輕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不適應,也可以降低家庭成員本人患糖尿病的機會,也就是說:幫助別人,成長自己。
3.一起鍛煉,共同成長:好習慣不是可輕易就能建立來的,外圍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家人一起陪同鍛煉,患者能更好地堅持。
4.緊急時第一救援隊:一旦發(fā)生低血糖,家庭成員是第一梯隊救援者,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員一定要會認出低血糖反應,并及時給患者進食?;蛱峁┚戎?/p>
總之,家庭成員對糖尿病患者多一點關心和照顧,共同掌握糖尿病相關知識,討論參與患者自我管理,將是糖尿病患者幸福的源泉。另外,作為糖尿病高風險人群糖尿病患者親屬,在參與患者病情管理的同時,自己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文章來源 / 衷大夫在線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味蕾也開始了大肆的覓食,很多人喜歡暴飲暴食,有的人喜歡吃甜品,有的人喜歡吃麻辣食品,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己最喜歡的味覺,所以疾病也就由此而來了。
但是還有一小部分人這樣的情況就不會出現(xiàn),其實這只是一個偶然,就拿糖尿病來說,這種疾病也是因人而異但是最喜歡這六類人群了。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這5類人“榜上有名”,趕緊看看有你嗎?
1.糖尿病家族史
2.肥胖人群
患有肥胖的人的糖尿病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特別是向心性肥胖的人,也就是肚子大的人容易患糖尿病,這是因為肥胖的人容易發(fā)生胰島素抵抗,也就是體內(nèi)胰島素的敏感程度下降,糖尿病本身就屬于一種代謝性的疾病而肥胖也是屬于代謝性的疾病,所以時間久了就容易發(fā)生血糖升高。
3.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生活方式不好會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比如:暴飲暴食,喜歡吃甜品,短期內(nèi)容易攝入較高熱量的食物,這樣就容易誘發(fā)肥胖,也會誘發(fā)糖尿病。
4。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
5.代謝異常的人群
代謝異常的人群包括:合并有高血壓、血脂代謝紊亂、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人,就容易發(fā)生糖尿病。
由此可見發(fā)生糖尿病的人并非偶然,很多因為都會決定你以后會不會發(fā)生糖尿病,所以生活中無論你會不會發(fā)生這樣的疾病,都需要注意預防,飲食上不要偏食,經(jīng)常參加 體育 運動,控制好自己的體重,積極治療一些代謝性的疾病,預防并發(fā)癥糖尿病的發(fā)生。
有遺傳的可能,但是概率不是很大,主要還后天的 糖尿病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傳統(tǒng)學說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一、遺傳因素 舉世公認,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遺傳學研究表明,糖尿病發(fā)病率在血統(tǒng)親屬中與非血統(tǒng)親屬中有顯著差異,前者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裥偷牟∫蛑羞z傳因素的重要性為50%,而在糖尿?、蛐椭衅渲匾赃_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遺傳因素明顯高于糖尿?、裥?。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來,中、外學者確認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認為伴隨著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tài),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三、肥胖因素 目前認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誘發(fā)因,約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發(fā)病前均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與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正比,有基礎研究材料表明:隨著年齡增長,體力活動逐漸減少時,人體肌肉與脂肪的比例也在改變。自25歲至75歲,肌肉組織逐漸減少,由占體重的47%減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別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四、長期攝食過多 飲食過多而不節(jié)制,營養(yǎng)過剩,使原已潛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島素β細胞負擔過重,而誘發(fā)糖尿病?,F(xiàn)在國內(nèi)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體越豐滿,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來,隨著對糖尿病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從分子生物學、電鏡超微結構、免疫學、生理生化學等多角度進行控索,對糖尿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又有了新的認識。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與病毒感染有顯著關系,感染本身不會誘發(fā)糖尿病,僅可以使隱形糖尿病得以外顯。六、妊娠 有關專家發(fā)現(xiàn)妊娠次數(shù)與糖尿病的發(fā)病有關,多次妊娠易使遺傳因素轉弱誘發(fā)糖尿病。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學認為糖尿病是由幾種基因受損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類第六對染色體短臂上的HLA-D基因損傷;Ⅱ型糖尿病—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線粒體基因損傷??傊还苣姆N類型的糖尿病,也不論是因為遺傳易感而發(fā)病,還是環(huán)境因素、病毒感染發(fā)病,歸根結底都是基因受損所致。換言之糖尿病是一種基因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64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血熱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