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是由于機體對外來的刺激做出過激反應的一種癥狀,導致過敏的原因有很多,過敏導致的癥狀也很多,如發(fā)燒,身上起紅疹等等。過敏導致的休克是過敏反應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如果不及時救治,很可能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威脅我們的生命安全。那我們平時應如何處理過敏性休克呢?
1.立即停止進入并移除可疑的過敏原、或致病藥物。結(jié)扎注射或蟲咬部位以上的肢體以減緩吸收,也可在注射或受螫的局部以0.005%腎上腺素封閉注射。平臥、吸氧,保持呼吸道暢通。
2.立即給0.1%腎上腺素,先皮下注射,緊接著作靜脈穿刺注入,繼以5%葡萄糖液滴注,維持靜脈給藥暢通。腎上腺素能通過β受體效應使支氣管痙攣快速舒張,通過α受體效應使外周小血管收縮。它還能對抗部分Ⅰ型變態(tài)反應的介質(zhì)釋放,因此是救治本病的首選藥物,在病程中可重復應用數(shù)次。一般經(jīng)過1~2次腎上腺素注射,多數(shù)病人休克癥狀在半小時內(nèi)均可逐漸恢復。反之,若休克持續(xù)不見好轉(zhuǎn),乃屬嚴重病例,應及早靜脈注射地塞米松,琥珀酸氫化考的松。也可酌情選用一批藥效較持久,副作用較小的抗休克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間羥胺)等。同時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并及時補充血容量。
3.抗過敏及其對癥處理,常用的是撲爾敏或異丙嗪,由于處于過敏休克疾患時,病人的過敏閾值甚低,可能使一些原來不過敏的藥物轉(zhuǎn)為過敏原。故治療本病用藥切忌過多過濫。
過敏性休克可以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體質(zhì)有易過敏的癥狀,在平時就應該避免和過敏源過多接觸,以防引起過敏反應。如果身邊有人不幸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的癥狀,我們可以參照上述的方法先進行急救,再及時送到醫(yī)院救治。
針灸培訓兒童注射疫苗如果發(fā)生過敏性休克,應使兒童平臥、頭部放低、保持安靜、注意保暖;并立即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小兒為0.01毫升/公斤,如體重不明,用量為:2歲以下0.0625毫升(1/16支),2-5歲0.125毫升(1/8支),5-11歲0.25毫升(1/4支)。
過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zhì)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后,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nèi)觸發(fā)的一種嚴重的全身性過敏性反應,多突然發(fā)生且嚴重程度劇烈,若不及時處理,??晌<吧@ハx刺傷及服用某些藥品(特別是含青霉素的藥品)是最常引發(fā)過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貝類、蛋和牛奶)也會引起嚴重過敏性反應。
過敏性休克所致死亡可發(fā)生在幾分鐘內(nèi),迅速處理十分重要。開始治療的關(guān)鍵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和維護有效的呼吸與循環(huán)功能。
1.立即停止進入并移除可疑的過敏原、或致病藥物。
2.確?;颊邭獾篱_放,給氧。如果出現(xiàn)威脅生命的氣道阻塞,立即氣管插管或床旁氣管切開。
3.立即給腎上腺素,小兒0.01mg/kg,最大劑量0.5mg/次,皮下注射,必要時每隔15分鐘重復1次;成人首次0.5mg,皮下或肌注,酌情重復。腎上腺素能通過β-受體效應使支氣管痙攣快速舒張,通過α-受體效應使外周小血管收縮;它還能對抗部分Ⅰ型變態(tài)反應的介質(zhì)釋放,因此是救治本病的首選藥物。如果出現(xiàn)低血壓或?qū)ζ鹗嫉哪I上腺素劑量無反應,靜脈給入1:10000腎上腺素,輸入生理鹽水20ml/kg;如果低血壓持續(xù)存在,予腎上腺素或多巴胺靜脈滴注。
4.糖皮質(zhì)激素,療程不超過3~5日,或地塞米松,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滴,一般用藥1~3日。
5.沙丁胺醇擴張支氣管,吸入腎上腺素治療哮喘。
6.抗過敏及其對癥處理,常用的是撲爾敏或異丙嗪。
7.監(jiān)測生命體征,最少觀察24小時,臨床表現(xiàn)嚴重需住院治療。
1.一般處理
(1)體位取平臥位,或自然體位,下肢稍抬高。
(2)給氧可鼻導管法給氧,流量4~6L/min,必要時面罩加壓供氧。
(3)建立輸液通道為保證補充血容量和給藥,宜建立兩條靜脈通道。
(4)適當鎮(zhèn)靜對有躁動不安,可給予安定10mg肌注。如有劇烈疼痛而病因已明確者可用杜冷丁50~100mg,肌注。
(5)控制體溫過低者注意保暖,體溫過高(39℃以上),應采取降溫。
(6)注意病情變化,加強護理密切觀察病人注意中樞神經(jīng)、心、肺、腎等功能情況;根據(jù)尿量、癥狀、體征及實驗室結(jié)果,及時全面分析,隨時采取相應措施。
2.感染性休克的治療
1)應用有效抗生素:在病原菌未確定之前,有側(cè)重地選擇對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陽性菌均有效的兩種以上廣譜抗菌的聯(lián)用。靜脈給藥,劑量要充足。若細菌培養(yǎng)陽性,根據(jù)菌種、藥敏選用有針對性的抗生素。
2)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
(1)補充血容量的目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體液分布失調(diào),常致有效血容量減少,靜脈補液的目的在于補充有效循環(huán)血量與組織灌流量糾正休克;此外亦為使用血管擴張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2)血容量的補充方法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多采取靜脈輸入法,個別危重休克者還需采取動脈輸入法,關(guān)于輸入液體的組成、量和時間,根據(jù)病情輕重未決定。一般分三個階段:①快速輸入階段:用于休克開始治療階段。微血管痙攣期:成人一次輸入總量為300~400ml,可采取靜脈快速滴注或緩慢注射法。以輸入生理鹽水,葡萄糖鹽水或6%右旋醣酐(或低分子右旋醣酐)為宜;若伴有代謝性酸中毒可用2∶1溶液,或5%碳酸氫鈉溶液200ml,其余的給予生理鹽水。為避免發(fā)生心力衰竭,必要時可于輸液后靜脈緩注毒毛旋花子甙K0.125~0.25mg。微血管擴張期:成人一次輸入總量為500ml,此際病多較重,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故快速輸液階段應先輸入堿性液體,糾正酸中毒。一般可先給予5%碳酸氫鈉溶液5mg/kg/次。其余用6%右旋醣酐(或低分子右旋醣酐)或全血,爭取在一小時左右輸完。②繼續(xù)輸入階段:若經(jīng)快速輸液后,若病情好轉(zhuǎn)應繼續(xù)靜脈滴注生理鹽水,葡萄糖鹽水2∶1溶液或6%右旋醣酐(或低分子右旋醣酐),直至休克癥狀明顯改善為止。此階段輸入量,成人約在1000毫升左右。③維持輸入階段:當休克明顯改善后,應輸入維持機體正常生理需要的液體。全日液量成人約2500~3000ml,一般應輸至患者休克癥狀消失、能進食為止。這里必須指出:休克改善后,應停止輸入含鈉等張液體,以免致腦細胞內(nèi)水分潴留而發(fā)生腦水腫或腦疝;休克或休克糾正后無尿時,不應輸入氯化鉀,以免發(fā)生高鉀中毒。
3)升壓藥物的應用
(1)血管擴張藥適用于微血管痙攣期及微血管衰竭期,應用前先補足血容量,適當糾正酸中毒。幾種常用藥物:異丙腎上腺素:1mg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0ml,靜滴,每分鐘30~40滴;根據(jù)血壓、心率、調(diào)整滴速。病情好轉(zhuǎn)后,持續(xù)用藥至病情穩(wěn)定1~2日后停用。
阿托品:成人每次1~2mg用5%~10%葡萄糖液20ml稀釋后,在5~10分鐘內(nèi)靜注完。每10~30分鐘1次,直至病人面色潮紅,四肢轉(zhuǎn)暖,瞳孔散大,血壓上升,再逐漸減量。血壓正常后4小時即可停藥。
多巴胺:常用量為2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300ml靜滴,自小劑量開始。應用多巴胺過程中需適當補充血容量,停藥后逐步減少劑量再停用,以防發(fā)生低血壓。
(2)血管收縮藥適應于在微血管擴張期,微血管痙攣期應用一切合理措施,并用血管擴張藥后血壓仍不回升者。其禁忌證有:休克進入微循環(huán)衰竭期;休克伴有尿少或腎功能不全者;當休克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時,絕對禁用。幾種常用藥物: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常用2~8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靜滴。藥物濃度和靜滴速度根據(jù)升壓效果和每日輸液量而定,隨著休克糾正的穩(wěn)定酌情增減。靜注本藥如有外漏或外滲時,立即做局部處理。重酒石酸間羥胺(阿拉明):常用量為20~100mg加于5%~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內(nèi),靜滴,速度為每分鐘20~30滴,以后隨升壓效果,決定用量和靜滴速度。亦可用本藥肌注,每次10~20mg,每0.5~2小時1次。本藥升壓作用較緩而持久,能增加腦、腎及冠狀動脈的血流量。
甲氧胺(美速克新命):一般肌注,急診時采用靜注或靜滴。肌注每次10~20mg,每隔0.5至2小時1次;或5~10mg加5%~10%葡萄糖溶液20ml中緩慢靜注,每次量不可超過10mg等,其藥濃度及量根據(jù)血壓變動而定。
腎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0.25~1mg,或1mg稀釋于9ml生理鹽水中,每次緩慢靜注0.3~0.6ml,主要用于過敏性休克,忌用于出血性休克,氯仿、環(huán)丙烷及洋地黃等中毒引起的循環(huán)衰竭。
4)右旋糖苷40的應用:右旋糖苷40可擴充血容量,消除紅細胞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適用于休克病人。當休克病人出現(xiàn)明顯的肢端發(fā)冷、紫紺及毛細血管充盈延遲時,多表現(xiàn)有微循環(huán)血液淤滯現(xiàn)象,是應用本藥最好的適應證。
一般先給右旋糖酐40快速靜滴500ml,(成人)在0.5~1小時內(nèi)滴完,成人一般在24小時內(nèi)可用1000ml;注意有出血傾向的慎用。心功不全者,不宜輸入過多和過快。
5)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應用:休克時,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可改善機體反應能力,抑制機體對炎癥的全身性反應,提高升壓藥的效果。
重癥休克可靜脈滴氫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每日2~3次。癥狀改善后,即行減量。
6)治療過程中:可根據(jù)心功能情況應用強心藥。防治肺水腫、腦水腫發(fā)生。
3.過敏性休克的治療
(1)停用或停食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或食物。
(2)對因注射某種藥物或叮咬引起的過敏反應??删植坷浞螅亩私Y(jié)扎。
(3)保持呼吸道通暢。
(4)吸氧。鼻導管給氧,以3~5L/min的流量為宜。
(5)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應用危重病人氫化可的松1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于5%葡萄糖溶液40ml中靜注。亦可靜脈滴注。
(6)腎上腺素的應用立即皮下或肌注0.1%腎上腺素0.5~1ml。危急病人可先自靜脈注入0.1%腎上腺素1ml。再繼以肌注1ml。注射首次劑量不見效,可于10~15分鐘內(nèi)重復注射。
(7)鈣制劑應用常用10%葡萄糖酸鈣或5%溴化鈣溶液10~20ml靜脈緩慢注射;必要時可減半量再注射1次。
(8)抗組胺藥物及其它藥物的應用①抗組胺藥物:常用藥物有鹽酸苯海拉明、異丙嗪、氯苯那敏、賽庚啶,息思敏等可根據(jù)病情選擇用藥品種及給藥途徑。②氨茶堿適用于伴有支氣管痙攣的過敏性休克。水楊酸類藥物可抑制抗原抗體的結(jié)合,或抑制抗原抗體結(jié)合所引起的酶活性。
(9)補充血容量參考有關(guān)章節(jié)。
(10)對癥治療出現(xiàn)喉水腫、腦水腫、肺水腫、心跳驟停等做出相應處理。
4.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療
(1)補充血容量補充血容量的原則是在充分補足晶體溶液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情況給予輸血。應按輸血200ml同時補充細胞外液500ml。即1∶2∶5進行輸血、輸液(血漿、白蛋白、右旋糖酐、代血漿及平衡液等)。輸入量一般在出血小于750ml可不予輸血,只給平衡液或其它液體,出血750~1000ml,可酌情輸血,主要給代血漿500ml,平衡液1000ml以上;出血1000~3000ml,輸血應達出血量的70%以上。同時輸入平衡液體2000ml左右。輸液成分,以失血為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以輸入全血為主。以喪失血漿為主的休克,則以輸入血漿或人體白蛋白為主。亦可暫時先用右旋醣酐。失水引起的休克,一般選用生理平衡液。5%葡萄糖鹽水、血漿和復方氯化鈉溶液等。
注意有酸中毒時,可根據(jù)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或血氣分析調(diào)節(jié)碳酸氫鈉用量。有心功能減退、大量輸液后,應適當給予強心劑,防止心臟前負荷過重而發(fā)生急性心衰。
(2)合理應用血管活性藥物補充血容量后周圍循環(huán)不
見好轉(zhuǎn)者可用血管擴張藥,如多巴胺20mg溶于生理鹽水
500ml靜滴。
(3)積極防治急性腎功能衰竭,及時應用各種利尿劑。
5.神經(jīng)性休克的治療
1)有劇痛時,應止痛、鎮(zhèn)靜
(1)嚴重疼痛的重度休克病人,給予咖啡10mg皮下注射或哌替啶50~100mg肌注。有呼吸抑制、昏迷病人不宜應用此類藥物。
(2)煩躁不安,可肌注安定10mg肌注或靜注,也可肌注苯巴比妥鈉0.1肌注。
2)腐蝕性毒物引起的大面積組織損傷:因血漿大量喪失造成休克,應補充血漿和右旋糖酐等以補充血容量,以維持水和電解質(zhì)的平衡。
3)應用升壓藥物:神經(jīng)性休克為血管擴張型,故在補充血容量后,須用縮血管升壓藥。如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等。
4)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作用:一般用氫化可的松100~300mg/d分次靜滴;或用地塞米松20~40mg/d,分次肌注或加入液體靜滴。對重度休克病人有輔助治療功效。
5)防治感染:腐蝕性毒物造成組織損傷常有繼發(fā)感染,可選用對腎功能影響較小的抗菌藥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523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腦垂體分泌激素分析
下一篇: 肌肉纖維化的原因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