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泄障礙所致的一組代謝紊亂性疾病,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重要標志。那么痛風飲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適量攝入蛋白質
蛋白質攝入量過多會使嘌呤合成增加,并且蛋白質代謝產生含氮物質,可引起血壓波動。牛奶、雞蛋不含核蛋白,含嘌呤很少,可作為蛋白質的來源。應改善動物性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高的豬肉,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類以及魚類。
二、限制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
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容易導致動脈硬化,高脂肪還有阻礙肝腎排泄尿酸的作用,使尿酸升高。烹調時以植物油為主,因植物油含維生素E和較多亞油酸,對預防血管破裂有一定的作用,如菜油、花生油、橄欖油、茶油或芝麻油、玉米油等。
少吃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各種蛋黃、蝦子、肥肉、魷魚、墨魚、牛油、奶油等。
建議每日脂肪攝入總量控制在50克左右,包括烹調油20克。烹調方法采用蒸、煮、燉、汆等用油少的方法。
三、避免超重或肥胖
甜食含糖量高,可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引起血脂升高及肥胖。因此要控制熱量攝入,使體重達到理想體重,既預防肥胖,又減少了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壓、痛風等危險因素??蛇m當多攝入高纖維的食物,如糙米、標準粉、玉米、小米等等,對防治痛風有利。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包括糖果、甜點、含糖飲料。
四、限制鹽的食取
食鹽攝入過多,會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促使腎小動脈硬化的過程加快。適當減少鈉鹽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鈉水潴留。每天吃鹽量應控制在2~3克。與此同時可以食用專門的低鈉鹽。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3毫升醬油相當于1克鹽。咸菜、腐乳、咸肉、腌制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菜、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五、增加含鉀豐富食物
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有對抗鈉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促進尿液中的尿酸溶解,減少尿酸沉淀,增加尿酸排出量,防止尿酸性結石形成。
含鉀豐富的有:
①動物肉類,包括瘦肉、魚、禽類等。
②水果類,包括香蕉、獼猴桃、棗、桃、梨、柿子、菠蘿、橘子、柑橙等。
③蔬菜類,包括土豆、西蘭花、西芹、茄子、芥菜、蒜苗、海帶、紫菜、莧菜、油菜及白菜等。
針灸培訓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578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粗鹽熱敷肚子的原理和好處有哪些?
下一篇: 常用足三陽經除病大穴你是否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