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老穴位位置圖
人體由于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機能都會減弱
,并且還會相繼出現(xiàn)一些基礎(chǔ)的疾病
,老年人很容易出現(xiàn)一系列不良的身體情況
,這些情況并不是都因為疾病導致的,身體的各個器官出現(xiàn)了衰老從而出現(xiàn)體虛
,腰酸背痛等一系列不良的現(xiàn)象,對于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局部的穴位按摩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
,下面就為大家來講解一下養(yǎng)老穴的位置以及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
養(yǎng)老穴是中醫(yī)上一個常用的穴位
,這個穴位在手掌尺骨莖突橈骨的側(cè)面骨縫凹陷處,尺骨莖突上方也就是把手面朝下
,用手指尋找尺骨和橈骨末端的部位
,這個位置也就是養(yǎng)老穴的大致位置,用手觸摸有孔隙感
,也稱為手部的太陽穴
。
老穴位位置圖.png)
養(yǎng)老穴對人體的理療作用是非常好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充養(yǎng)陽氣
,對于一些體寒的人群來說經(jīng)常按摩這個地方對身體的體質(zhì)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另外對于一些眼部有問題人群,比如老花眼等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年齡的增長導致腰酸背痛
,手臂的酸痛和腰痛等一系列的癥狀,按摩這個穴位都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可以用手指來按摩
,也可以使用針灸來進行按摩。
對于一般的人群來說按摩這個穴位并沒有什么需要特別禁忌的
,常規(guī)按摩即可
,但是在針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經(jīng)專業(yè)人士來進行操作,否則由于一些不恰當?shù)牟僮骱苋菀讓е戮植可窠?jīng)受到損傷
,或者是由于皮膚出現(xiàn)了破損導致感染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對人體產(chǎn)生不良的損傷
,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老年人由于體質(zhì)低下
,出現(xiàn)任何不適之后應(yīng)該及時的去醫(y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以免延誤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人群
,并且大部分的人群由于年齡的衰老身體會出現(xiàn)一些基礎(chǔ)疾病
,在這個時候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保健之外,應(yīng)該每隔一段時間去醫(yī)院檢查身體,明確自身的健康狀態(tài)
,在日常生活中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
,多吃一些粗糧和蔬菜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對于老年人的便秘具有非常良好的改善作用
,保證自身的心情愉悅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有些情況下情緒可能左右著一個人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考研穴位按部位記憶方法
考研穴位知識點是?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純?nèi)容
,并且知識點很多,記憶起來就會經(jīng)常搞亂了
, 你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技巧考研快速記憶嗎?下面由我給你帶來關(guān)于考研穴位按部位記憶方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考研穴位按部位記憶方法 一、頸部:10個腧穴
1
、廉泉(任脈):仰靠坐位
,在頸部,喉結(jié)上方
,舌骨上緣凹陷處,前正中線上
。
2
、天容(小腸):在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中
,下頜角后方
。
3、天牖(三焦):在頸部
,胸鎖乳突肌后緣凹陷中
,乳突后方直下,平下頜角
。
4
、人迎(胃經(jīng)):在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
,平喉結(jié)
,頸總動脈搏動處。
5
、扶突(大腸):在頸部
,胸鎖乳突肌前、后緣中間
,平喉結(jié)
。
6、天窗(小腸):在頸部,胸鎖乳突肌后緣
,平喉結(jié)
。
7、水突(胃經(jīng)):在頸部
,胸鎖乳突肌前緣
,人迎與氣舍連線中點。
8
、天鼎(大腸):在頸部
,胸鎖乳突肌后緣,扶突與缺盆連線中點
。
9
、氣舍(胃經(jīng)):在頸部,鎖骨胸骨端上緣
,胸鎖乳突肌胸骨頭
、鎖骨頭之間凹陷處。
10
、缺盆(胃經(jīng)):在頸部
,鎖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旁開4寸
。
二
、肩部:12個腧穴
1、肩髃(大腸):在肩部
,三角肌上
,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
2
、肩髎(三焦):在肩部,肩髃后方
,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
,肩峰后下方凹陷處。
3
、肩貞(小腸):在肩關(guān)節(jié)后下方
,臂內(nèi)收,腋后紋頭直上1寸
。
4
、臑俞(小腸):在肩部,腋后紋頭直上
,肩胛岡下緣凹陷處
。
5
、天宗(小腸):在肩胛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
,平胸四
,肩胛岡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處。
6
、秉風(小腸):在肩胛部
,岡上窩中央,天宗直上
,舉臂凹陷處
。
7、曲垣(小腸):在肩胛部
,岡上窩內(nèi)側(cè)端
,臑俞與胸二連線中點。
8
、肩外俞(小腸):在背部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
9
、肩中俞(小腸):在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
,旁開2寸
。
10、肩井(膽經(jīng)):在肩部
,前直乳中
,大椎與肩峰端連線中點
。
11
、天髎(三焦):在肩胛部,肩胛骨上角處
,肩井與曲垣連線中點
。
12、巨骨(大腸):在肩部
,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處
。
三、背腰部:53個腧穴
(一)督脈:14個
1
、長強:在會陰部
,尾骨端下,尾骨與肛門連線中點
。
2
、腰俞:在骶部,后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
3
、腰部:四陽關(guān)、二命門
、一懸樞
4
、背部:十一脊中、十中樞
、九筋縮
、七至陽、六靈臺
、五神道
、三身柱、一陶道
5
、大椎:在背部
,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線上
。
(二)膀胱經(jīng)一線:25個
1
、背部:一大杼、二風門
、肺三
、厥四、心五
、督六
、膈七、九肝
、十膽
、十一脾、十二胃
2
、腰部:一焦
、二腎、三氣海
、四大腸
、五關(guān)元
3、骶部:一小腸
、二膀胱
、三中膂、四白環(huán)
,一上
、二次
、三中、四下髎
4
、會陽:在骶部
,尾骨端旁開0.5寸。
(三)膀胱經(jīng)二線:14個
1
、背部:二附分
、三魄戶、四膏肓
、五神堂
、六譩譆、七膈關(guān)
、九魂門
、十陽剛、十一意舍
、十二胃倉
2
、腰部:一肓門、二志室
3
、骶部:二胞肓
、四秩邊
四、胸腹部:79個腧穴
(一)任脈:22個
1
、會陰:在會陰部
,男性當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中點,女性當大陰唇后聯(lián)合與肛門連線中點
。
2
、曲骨:在下腹部,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處
,前正中線上
。
3、臍下:四中極
、三關(guān)元
、二石門
、寸半氣海
、一陰交
4、神闕:在臍區(qū)
,臍中央
。
5、臍上:一水分
、二下脘
、三建里
、四中脘、五上腕
、六巨闕
6
、鳩尾:在上腹部,胸劍結(jié)合下1寸
,前正中線上
。
7、中庭:在胸部
,胸劍結(jié)合中點處
,前正中線上。
8
、膻中:在胸部
,平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上
。男性當兩乳頭連線中點
。
9、肋間:三玉堂
、二紫宮
、一華蓋
10、璇璣:在胸部
,胸骨上窩下1寸
,前正中線上。
11
、天突:在胸部
,胸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上
。
(二)旁開半寸:11個
1
、臍下(腎經(jīng)):五橫骨、四大赫
、三氣穴
、二四滿、一中注
2
、肓俞(腎經(jīng)):在腹中部
,臍中旁開0.5寸。
3
、臍上(腎經(jīng)):二商曲
、三石關(guān)、四陰都
、五通谷
、六幽門
(三)旁開2寸:18個
1
、俞府(腎經(jīng)):在胸部,鎖骨下緣
,前正中線旁開2寸
。
2、肋間(腎經(jīng)):五步廊
、四神封
、三靈墟、二神藏
、一彧中
3
、臍上(胃經(jīng)):六不容、五承滿
、四梁門
、三關(guān)門、二太乙
、一滑肉
4
、天樞(胃經(jīng)):在腹中部,臍中旁開2寸
。
5
、臍下(胃經(jīng)):一外陵、二大巨
、三水道
、四歸來、五氣沖
(四)旁開3.5寸:1個
1
、沖門(脾經(jīng)):在腹股溝外側(cè)
,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旁開3.5寸,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cè)
。
(五)旁開4寸:12個
1
、氣戶(胃經(jīng)):在胸部,鎖骨下緣
,前正中線旁開4寸
。
2、肋間(胃經(jīng)):一庫房
、二屋翳
、三膺窗、四乳中
、五乳根
3
、期門(肝經(jīng)):在胸部
,乳頭直下
,平第六肋間隙
,前正中線旁開4寸。
4
、日月(膽經(jīng)):在胸部
,乳頭直下,平第七肋間隙
,前正中線旁開4寸
。
5、腹哀(脾經(jīng)):在上腹部
,乳頭直下
,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
6
、大橫(脾經(jīng)):在腹中部,乳頭直下
,臍中旁開4寸
。
7、腹結(jié)(脾經(jīng)):在下腹部
,乳頭直下
,臍中下1.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
8
、府舍(脾經(jīng)):在下腹部,乳頭直下
,臍中下4寸
,沖門上方0.7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
(六)旁開5寸:1個
1
、天池(心包):在胸部,乳頭外1寸
,平第四肋間隙
,前正中線旁開5寸。
(七)旁開6寸:6個
1
、中府(肺經(jīng)):在胸前壁外上方
,云門下1寸,平第一肋間隙
,前正中線旁開6寸
。
2、云門(肺經(jīng)):在胸前壁外上方
,肩胛骨喙突上方
,鎖骨下窩凹陷處
,前正中線旁開6寸。
3
、肋間(脾經(jīng)):五食竇
、四天溪、三胸鄉(xiāng)
、二周榮
(八)側(cè)胸腹部:8個
1
、淵腋(膽經(jīng)):在側(cè)胸部,舉臂
,腋中線下3寸
,平第四肋間隙。
2
、輒筋(膽經(jīng)):在側(cè)胸部
,淵腋前1寸,平乳頭
,第四肋間隙中
。
3、大包(脾經(jīng)):在側(cè)胸部
,腋中線上
,平第六肋間隙。
4
、章門(肝經(jīng)):在側(cè)腹部
,第十一肋游離端下方。
5
、京門(膽經(jīng)):在側(cè)腰部
,第十二肋游離端下方,章門后1.8寸
。
6
、帶脈(膽經(jīng)):在側(cè)腹部,平臍中
,與第十一肋游離端下方垂直
,章門下1.8寸。
7
、五樞(膽經(jīng)):在側(cè)腹部
,髂前上棘前方,臍中下3寸
。
8
、維道(膽經(jīng)):在側(cè)腹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
。
五
、手部:17個腧穴
(一)指甲角:6個
1、少商(肺經(jīng)):在手拇指末節(jié)橈側(cè)
,距指甲角0.1寸
。
2
、商陽(大腸):在手食指末節(jié)橈側(cè)
,距指甲角0.1寸。
3
、中沖(心包):在手中指末節(jié)尖端中央
。
4、關(guān)沖(三焦):在手環(huán)指末節(jié)尺側(cè)
,距指甲角0.1寸
。
5、少沖(心經(jīng)):在手小指末節(jié)橈側(cè)
,距指甲角0.1寸
。
6、少澤(小腸):在手小指末節(jié)尺側(cè)
,距指甲角0.1寸
。
(二)手掌:2個
1、勞宮(心包):在手掌心
,第二
、三掌骨之間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
2
、少府(心經(jīng)):在手掌面,第四
、五掌骨之間
,握拳屈指時小指尖處。
(三)手背:9個
1
、魚際(肺經(jīng)):在手拇指本節(jié)后凹陷處
,約當?shù)谝徽乒侵悬c橈側(cè),赤白肉際處
。
2
、合谷(大腸):第一、二掌骨之間
,第二掌骨橈側(cè)中點處
。
3、二間(大腸):微握拳,在食指本節(jié)前
,橈側(cè)凹陷處
,赤白肉際。
4
、三間(大腸):微握拳
,在食指本節(jié)后,橈側(cè)凹陷處
。
5
、液門(三焦):在手背部,第四
、五指間
,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
6
、中渚(三焦):在手背部,環(huán)指本節(jié)后
,第四
、五掌骨間凹陷處。
7
、前谷(小腸):微握拳
,在手掌尺側(cè),小指本節(jié)前
,掌指橫紋頭
,赤白肉際處。
8
、后溪(小腸):微握拳
,在手掌尺側(cè),小指本節(jié)后
,遠側(cè)掌橫紋頭
,赤白肉際處。
9
、腕骨(小腸):在手掌尺側(cè)
,第五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凹陷處,赤白肉際
。
考研穴位按部位記憶技巧 六
、腕橫紋:6個腧穴
1、陽谷(小腸):在腕背橫紋尺側(cè)
,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凹陷處
。
2
、陽池(三焦):在腕背橫紋中,指伸肌腱尺側(cè)緣凹陷處
。
3
、陽溪(大腸):在腕背橫紋橈側(cè),拇指向上翹起時
,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凹陷處
。
4、太淵(肺經(jīng)):在腕掌側(cè)橫紋橈側(cè)
,橈動脈搏動處
。
5、大陵(心包):在腕掌側(cè)橫紋中點
,掌長肌腱與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
。
6
、神門(心經(jīng)):在腕掌側(cè)橫紋尺側(cè)
,尺側(cè)腕屈肌腱橈側(cè)緣凹陷處。
七
、前臂部:21個腧穴
(一)前臂內(nèi)側(cè):9個
肺經(jīng)(3個)
1
、經(jīng)渠:在前臂掌面橈側(cè),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
,腕橫紋上1寸
。
2、列缺:在前臂橈側(cè)緣
,橈骨莖突上方
,腕橫紋上1.5寸,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
3
、孔最:在前臂掌面橈側(cè),尺澤與太淵連線上
,腕橫紋上7寸
。
心包經(jīng)(3個)
1、內(nèi)關(guān):在前臂掌側(cè)
,曲澤與大陵連線上
,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
。
2
、間使:在前臂掌側(cè),曲澤與大陵連線上
,腕橫紋上3寸
,掌長肌腱與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
。
3、郄門:在前臂掌側(cè)
,曲澤與大陵連線上
,腕橫紋上5寸,掌長肌腱與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
。
心經(jīng)(3個)
1
、陰郄:在前臂掌面尺側(cè),尺側(cè)腕屈肌腱橈側(cè)緣
,腕橫紋上0.5寸
。
2、通里:在前臂掌面尺側(cè)
,尺側(cè)腕屈肌腱橈側(cè)緣
,腕橫紋上1寸。
3
、靈道:在前臂掌面尺側(cè)
,尺側(cè)腕屈肌腱橈側(cè)緣,腕橫紋上1.5寸
。
(二)前臂外側(cè):12個
大腸經(jīng)(5個)
1
、偏歷:在前臂背面橈側(c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腕背橫紋上3寸
。
2、溫溜:在前臂背面橈側(cè)
,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腕背橫紋上5寸。
3
、下廉:在前臂背面橈側(cè)
,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
。
4
、上廉:在前臂背面橈側(c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肘橫紋下3寸
。
5、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橈側(cè)
,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肘橫紋下2寸。
三焦經(jīng)(5個)
1
、外關(guān):在前臂背側(cè)
,陽池與肘尖連線上
,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
2
、支溝:在前臂背側(cè),陽池與肘尖連線上
,腕背橫紋上3寸
,尺骨與橈骨之間腕橫紋上3寸。
3
、會宗:在前臂背側(cè)
,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cè)
,尺骨橈側(cè)邊緣
。
4、三陽絡(luò):在前臂背側(cè)
,腕背橫紋上4寸
,尺骨與橈骨之間。
5
、四瀆:在前臂背側(cè)
,陽池與肘尖連線上
,肘尖下5寸
,尺骨與橈骨之間。
小腸經(jīng)(2個)
1
、養(yǎng)老:在前臂背面尺側(cè)
,尺骨小頭近端,橈側(cè)凹陷處
。
2
、支正:在前臂背面尺側(cè),陽谷與小海連線上
,腕背橫紋上5寸
。
八、肘橫紋:5個腧穴
1
、曲池(大腸):在肘橫紋外側(cè)端
,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