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的寶寶想要拉大便,我們作為家長的怎樣才能判斷出寶寶是否想拉大便,而且排出的大便屬于哪些類型的,對寶寶身體有沒有什么影響。
一般來說,寶寶的消化系統(tǒng)和排泄系統(tǒng)還沒有成熟,有的時候排出的有點硬硬的,有的是顏色有點黃或者綠的,只要父母多觀察一下自己家的寶寶,每次在寶寶排泄的時候留心下,因為每種情況不一樣。
如果寶寶排出的大便很臭,有一些泡沫,而且看清來油膩膩的,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因為寶寶消化不良,蛋白質吃多了會發(fā)出臭味,糖攝入過多大便會有泡沫狀,如果寶寶吃了一些不能消化的脂肪,排出的大便會有油狀。所以,如果寶寶有消化不良這塊,最好可以在蛋白質、糖和食物中是否含有不易消化的脂肪要注意,在飲食上控制好,喂食的時候最好適當減少。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家的總是拉肚子,而且拉出的大便很稀,次數(shù)又很多,水樣或者湯一樣。那么我們要控制好寶寶的飲食,要定時、定量,而且平時要注意寶寶的腹部保暖,如果情況很嚴重或者還是沒有好轉的話最好把寶寶帶去醫(yī)院看看。
如果寶寶拉出的大便干燥,而且很難排出來,排便有困難,那么這就是便秘了。便秘的寶寶是因為吃的奶粉中含的蛋白質和脂肪過多,而且蛋白質不易消化,容易和鈣結成塊狀,所以寶寶在拉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疼痛感覺。
生娃后的媽媽們,除了是“飼養(yǎng)員”,更是“鑒屎大師”。
寶寶拉的每一坨便便,都承載著媽媽們的苦樂哀愁。
一眼就能從便便的形態(tài)、顏色、氣味等來判斷寶寶健康狀態(tài),更是媽媽初入門必備技能之一。
有的幼崽能吃能拉,是令人省心的娃。
然而還有的娃,只進不出,三五天也沒拉出個屁,令老母親那是一個“望屎興嘆”!
就拿寶寶便便問題之一的“便秘”來說,可就愁壞了不少媽媽呢!
便便的分類
沒錯!即使是作為便便,那也必須“屎有屎樣”!
雖然“黃金便”是每個媽媽的追求,但不同階段或者不同喂養(yǎng)方式的寶寶便便在形狀、顏色和氣味等也不盡相同也是不同的哦!
以下這幾種情況寶寶的便便都是正常的:
正常現(xiàn)象無須過多擔心
▲圖片來源: 見圖片水印
正?,F(xiàn)象以及應對方法
▲圖片來源: 見圖片水印
以下這幾種情況是不正常的便便:
▲圖片來源: 見圖片水印
便秘的判斷
有些媽媽可能寶寶兩三天沒拉便便或是寶寶拉屎比較費勁,就認為孩子便秘了。
實際上,對于便秘不能單純看排便次數(shù)的多少,得同時滿足排便困難、糞便干結這兩個條件的,才叫便秘。
因此,就算寶寶很多天才排一次便便,但是正常吃吃喝喝,也沒有難受的表現(xiàn),排便不費勁,大便不干燥,那就不叫便秘。
相反,如果寶寶一天拉幾次,但每次都排便困難,大便干結,那也叫便秘。
▲圖片來源: 網絡
上圖中第四種像香蕉般表面較光滑,便便就是大家心中最完美的便便了,媽媽們記住了嗎?
▲圖片來源: 網絡
千呼萬喚“屎”不出?
對于便秘的寶寶,每次排便費勁,干結的大便甚至還可能會導致肛門疼痛、撕裂等,這些都會加劇寶寶對排便的恐懼。
然而大便在腸道呆的越久,就越干燥,也就越難排出。久之,就變成了惡性循環(huán)。
▲圖片來源:soogif
便秘該怎么辦呢?其實不管是用開塞露還是多喝水,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沒有什么效果。
下面介紹幾種幫助寶寶順利排便的方法給媽媽們!
補充膳食纖維
改善寶寶的飲食結構,多給寶寶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瓜果蔬菜,比如雜糧、燕麥、紅薯等都富含纖維素。
蔬菜有西藍花、豆苗、豌豆、甜玉米粒、蘑菇等。
在水果當中,獼猴桃、火龍果、藍莓、草莓、西梅等是不錯的選擇。
纖維素攝入足夠了,刺激了腸胃蠕動,那么大便也就更容易排出來啦!
另外,給寶寶沖奶粉的時候記得按說明沖調哦,奶粉太濃也有可能會導致寶寶便秘哦!
▲圖片來源:Pexels
益生菌
由前面「便便的一生」中的圖片可知,便便在形成的過程中,細菌的作用也功不可沒。
因此便秘除了纖維素攝入不足外,還有可能是因為腸道菌群失衡而導致的。可以帶寶寶去做個腸道菌群檢測,咨詢醫(yī)生看寶寶是否需要補充益生菌。
多運動
對于活潑好動的寶寶來說,增加寶寶的活動量也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和促進消化,加速便便的排出。
▲圖片來源:Pexels
好了,今天對于便便的介紹暫時就到這里啦!有用的話記得點擊關注查看更多育兒知識并分享讓更多媽媽知道哦!
便便的一生
食物入口到經過消化排出體外,大概需要十二個小時左右。
第一步消化:被咀嚼的食物→進入腸胃→胰液、胃液等消化液中的酶轉變成小分子物質(氨基酸、葡萄糖等);
第二步吸收:消化后的食糜進入小腸→小分子物質(氨基酸、葡萄糖等)吸收進血液
第三步腸道代謝:殘渣進入大腸→(腸道菌群)產生維生素等→大腸吸收殘渣水分→大便脫水變干燥
第四步排出體內:經過肛門排泄糞便。
為什么便便有各種顏色
便便的組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存在于腸道消化液中的皮細胞、膽汁。
便便是什么顏色主要取決于膽汁和腸道細菌:
膽汁:是金黃色還是偏咖啡色,膽汁的作用是幫助寶寶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糖和脂肪;
腸道細菌:腸道內的無菌狀態(tài)隨著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開始充滿了各種幫助寶寶消化的有益細菌。
糞便狀態(tài)如何判斷
觀察寶寶的便便可以從形狀、顏色、大小、氣味四個方面進行觀察,同時結合寶寶的睡眠、食欲、體重增加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荷蘭的研究院曾經對555名低于4月齡的嬰兒糞便形態(tài)進行研究,得出了“阿姆斯特丹嬰兒糞便辨識表”。
首先,寶寶的便便不可能每天都一樣,他們吃的食物、輔食不同,顏色也不同;
其次,寶寶的排便次數(shù)與喂養(yǎng)次數(shù)密切相關。喂養(yǎng)次數(shù)多的,一天排便次數(shù)也不一樣,一天1~5次都屬于正常。只要進食良好、沒有萎靡不振,或者身高和體重增長過慢,就可以不必過分糾結大便的形狀次數(shù)和顏色。
第三,如果寶寶排便出現(xiàn)干結、腹瀉、發(fā)膿帶血,就需要及時就醫(yī)。
五類健康便便
醫(yī)學上,布雷斯托分類法將寶寶便便中的水分作為依據(jù),可以分為七種類型,中間是正常的,越往兩邊越需要注意。
01新生兒
特點:大便均勻、墨綠色、黏性。
變化:30天左右的寶寶,糞便會由黃色轉為黃綠色、綠色。寶寶的神經發(fā)育還不健全,拉粑粑的時候會引起全身肌肉收縮,小臉也漲的通紅,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這種狀態(tài)會逐漸消失。
02母乳喂養(yǎng)
特點:金黃色或者金色,為糊狀、膏狀,偶帶顆粒、發(fā)酸。
變化:只要寶寶發(fā)育良好,一天排2~6次,或者幾天排一次都不需要過于擔憂。
03配方奶粉
特點:黃褐色、土黃色,與母乳相比顏色深且粘稠,偶有白色凝塊,略有臭味。
變化:每日1~2次,與母乳相比,量多,且容易便秘。
PS:混合喂養(yǎng)寶寶的便便和此類較為相似,但是會更軟一些,顏色也會淡一點。
04添加輔食
特點:褐色,比純母乳更稠、更臭。
變化:寶寶的糞便在添加蛋白質、淀粉類食物后,量變大了,尤其是添加水果、蔬菜等,慢慢會和成年人的糞便類似。如果糞便中有食物殘渣也不要過于擔憂,可以適當把食物切得更小塊一些,隨著他們咀嚼能力的提高,這種現(xiàn)象也會逐漸減少。
身體欠佳的便便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xiàn)精神不佳、食欲不良、生長過于緩慢等情況,寶媽們可以適當調節(jié)寶寶的飲食狀況。
01消化不良
特點:發(fā)黃便便、發(fā)綠便便、帶奶瓣便便、濃度較稀的便便。
蛋白消化不良→如果便便呈現(xiàn)黃褐色,較稀,夾雜著少許奶瓣,并且伴有臭雞蛋味道。爸媽可以適當減少奶量,輔食中降低蛋白類的攝入量;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便便呈稀水樣且有泡沫,需要減少淀粉類、含糖過多的食物;
脂肪消化不良→略微呈現(xiàn)黃油狀,比花生醬略稀,需要減少油脂類食物。
02上火
特點:干燥、顆粒狀、有裂痕。
癥狀:這是寶寶上火的表現(xiàn)。可以在喂兩頓奶粉之間,加一些水;若是已經開始添加輔食,需要適量增加水果、蔬菜等含膳食纖維和水分充足的食物。
需要關注的便便
如果寶寶的便便哪一天突然發(fā)生了變化,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01綠色便便
特點:綠色、偏稀、呈現(xiàn)泡沫粘液狀。
配方奶中鐵元素→配方奶中有一些鐵質,他們經過消化、與空氣接觸,就會呈現(xiàn)暗綠色,寶寶吃了配方奶,拉的粑粑也會呈現(xiàn)暗綠色。如果他們的便便次數(shù)過多,出現(xiàn)腹瀉、或者偶帶血樣、粘液,就需要及時就醫(yī);
饑餓性綠便便→如果寶寶沒吃飽,他們的腸道蠕動反而會加快,膽綠素還沒來得及變成膽紅素,也容易出現(xiàn)綠色便便。如果寶寶哭鬧不安,便便稀少、粘液多,排便次數(shù)少,很有可能是沒有吃飽造成的;
糖分攝入過量→如果媽媽吃了太多高糖、高淀粉的食物,很容易在喂母乳的時候,導致寶寶便便發(fā)綠;同時,母乳后半段的脂肪量比前面的含量高,所以喂奶時,要喂空一側再喂另一側。
02油光锃亮的便便
特點:淡黃色、油光锃亮、來回可滑動
分析:這是因為寶寶吃了太多脂肪量較高的食物,導致腸腔內產生過多脂肪酸,刺激腸粘膜,導致腸蠕動加劇。
03過臭的便便
蛋白質中和了胃酸,導致胃液中的酸度降低,蛋白質又不能充分被消化吸收,同時,腸腔內細菌分解代謝,也會導致寶寶的便便過臭。
如果喝母乳的寶寶突然便便奇臭無比,伴有腹瀉、發(fā)燒等情況,要及時就醫(yī)。
04血便
如果發(fā)現(xiàn)以下四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柏油樣便便:黑而亮。多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出血有關;
鮮紅色:粘在便便的表面,多與肛門、肛道疾病有關;
紅色果醬樣:便便中有血有粘液,與腸道出血、腸套疊、阿米巴痢疾、急性腸炎相關;
淡紅色且腥臭:常與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相關。
05蛋花便便
特點:黃色、雞蛋花樣、粘液、白色塊狀。
很有可能是寶寶患了大便病毒性腸炎或者大腸桿菌性腸炎。
06石灰樣便便
特點:灰白色、質地較硬、伴有臭味。
這種便便又稱為“陶土色大便”,常見于腸道阻塞,或者先天患有膽道梗阻,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肝臟損傷。
同時,如果寶寶在進食的過程中,喝了過多的牛奶,或者攝入糖分不足,也會形成脂肪皂,這是由于食物中的鈣鎂和身體中的脂肪酸結合后造成的。
07豆腐渣便便
特點:豆腐渣狀態(tài),有粘液,以黃綠色為主
可能與霉菌性腸炎、鵝口瘡有關。
寶媽們要多留意寶寶的進食狀況和排便狀態(tài),有明顯不良反應的時候需要及時就醫(yī)。同時,最好母乳喂養(yǎng),科學選擇奶粉。6個月后添加輔食時,要做到葷素搭配,營養(yǎng)多樣且均衡,以蒸煮燉為主,少給寶寶油炸類食物。如果便便發(fā)現(xiàn)異樣,要根據(jù)便便的形態(tài)及時調整進食種類或者及時就醫(y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84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寶寶大便干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