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以“舍”命名的穴位,涉及3條經脈的3個穴位,也是人體的“三舍”,分別是:
關于意舍穴,意即意念,舍即宅舍,脾藏意,意指脾,穴與脾俞平列,如脾氣之宅舍,故名意舍。氣舍穴,穴在氣管旁、有如氣之外舍,故名氣舍。府舍穴,在腹結穴下3寸,為脾氣聚居之處所,故名府舍。
凡是帶舍的穴位,都是如同“舍”般氣血充盈之處。
氣舍穴氣舍穴,屬足陽明胃經。氣指呼吸之氣,舍即舍宅,穴在氣管旁、有如氣之外舍,故名氣舍。
氣舍穴 人體穴位圖舍,居處也。穴為足陽明胃經脈氣注留處所,又主胸脅支滿,喘滿上氣,故名氣舍。
氣,《說文》:“云氣也。”《論語·鄉(xiāng)黨》:“屏氣似不息者。”舍,有宅舍之義。
《鬼谷子·本經陰符》:“神歸其舍?!贝搜ㄔ凇疤焱弧毖ㄖ裕劓i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陷凹中,為治氣結、留聚之病的要穴。
氣舍。氣,指穴內物質為天部之氣。舍,來源之意。
本穴物質為水突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位處頸之下部,由于其更近心室火炎之區(qū),故其水液氣化更多,所生氣亦更大,為胃經之氣和重要來源,故名氣舍。
氣舍,清咽利肺,理氣散結
氣舍有清肺利咽,消腫散結的作用。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薄吨T病源候論》:“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焙肀?、癭瘤皆為本穴所主。
作用功效:降逆平喘,化痰散結,調氣活血。
主治病癥:支氣管炎、哮喘、百日咳、扁桃腺炎、喉頭炎、膈肌痙攣、消化不良、甲狀腺腫大等。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按揉氣舍,每次1~3分鐘,力度適中,可保護肺臟,預防感冒。
足陽明胃經經穴:氣舍穴/5926.html府舍穴府舍穴,屬足太陰脾經。府舍為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陰維脈的交會穴。府指臟腑,舍指宅舍,穴位深處是臟腑,故名府舍。
府舍穴 人體穴位圖府舍穴,府,聚也。舍,指居處。穴為足太陰、厥陰、少陰、陽明、陰維之會。即為五條經脈氣血聚會之處所,故名府舍。
府舍穴,府,有聚會之義。舍,意指居住之所。本穴為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且三脈從此上下入腹絡肝脾,結心肺,《針灸甲乙經》有:“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此脈上下入腹絡胸?!豹q如內府元氣儲藏之宅,在腹結穴下3寸,為脾氣聚居之處所,故名府舍。
府舍穴。“府”,臟腑也?!吧帷保瑏碓粗?。
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體內陰維脈相通,體內的陰維脈的水液外傳本穴,本穴的氣血物質部分是來源于臟腑,故名。
府舍,健脾理氣,散結止痛
府舍有調氣、理腸、散結的作用。
府舍有調中,溫經,活血作用。本穴與手太陰肺經的中府穴命名同義,取上下相應也。中府為胸氣之府,府舍為腹氣之府。在腹部呼吸,有府舍、腹結之收,而佐以沖門、氣沖之放,亦即往復升沉之道也。其所治為疝、痹、積聚等癥。
作用功效:健脾理氣,疏肝止痛。
主治病癥:腹股溝淋巴結炎、附件炎、脾腫大、鉛中毒、闌尾炎、便秘、霍亂、少腹脹痛等。
按摩手法:
用大拇指按揉府舍穴3~5分鐘,每天堅持,可以緩解腹股溝痛。
仰臥,用中間三個手指按揉府舍穴3~5分鐘,可治便秘、下腹疼痛、腹脹等病癥。
足太陰脾經經穴:府舍穴/5355.html意舍穴意舍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意即意念,舍即宅舍,脾藏意,意指脾,穴與脾俞平列,如脾氣之宅舍,故名意舍。
穴在脾俞兩旁,應脾,因脾藏意,又主治脾疾,故名意舍。
意,《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載:“心有所憶謂之意…脾藏營,營舍意?!鄙幔姓嶂x。脾氣安寧,則心意自然聰慧也。本穴與脾俞平列,脾為藏意之所,意舍為脾俞之附屬,猶如脾氣休息留止之處也,因名意舍。
意舍穴,“意”,脾之神也,脾氣也?!吧帷?,來源也。意舍名意指脾臟的熱燥陽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意舍穴,健脾和胃,利膽化濕
脾藏意,意舍在脾俞之旁,故可調理脾胃,治療脾胃病。
意舍穴有疏清濕熱、健脾運陽作用,治腹脹、背痛、大便瀉、小便黃、嘔吐、惡風寒、食不下等癥。
作用功效:健脾化濕、和胃利膽。
主治病癥:惡心、嘔吐、腹脹、腸鳴、泄瀉、飲食不下等。
按摩手法:以雙手拇指指關節(jié),對準穴位進行點揉,手法要均勻、柔和,滲透,以局部有酸痛感為佳。每次3分鐘。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意舍穴/648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luo/569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穴位歸納:4個肓穴
下一篇: 中醫(yī)穴位歸納:5個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