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會穴別名囟中穴,鬼門穴,天窗穴,頂門穴,囟門穴
1、囟會。囟,連合胎兒或新生兒顱頂各骨間的膜質(zhì)部也,此指穴內(nèi)氣血有腎氣的收引特征。會,交會也。囟會名意指督脈上行的弱小水濕在此聚集。本穴物質(zhì)為上星穴傳來的弱小水濕,至本穴后為聚集之狀,如同腎氣有收引特征,故名囟會。囟中、鬼門、囟門名意與囟會同,中指穴內(nèi),鬼指穴內(nèi)氣血寒濕收引。
2、天窗穴。天,天部也。窗,窗戶也,氣之通道也,虛也。天窗穴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天之下的水濕之氣,天之上部氣血空虛。本穴物質(zhì)為來自上星穴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后則聚集在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氣血如同空虛之狀,故名天窗穴。
3、頂門穴。頂,擠也。門,出入的門戶也。頂門名意指督脈吸熱的上行氣血在此被頂撞而不能上行。本穴物質(zhì)為上星穴傳來的弱小水氣,因無外界熱助,弱小水氣至此后不能上行,如同被頂撞一般,故名頂門。
穴位含義:督脈上行的弱小水濕在此聚集。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zhì)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guī)律:由本穴輸散于頭之各部。
取穴方法:囟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穴前3寸)。
功能作用:補益肺氣,傳導(dǎo)水濕。
主治疾?。侯^痛,目眩,面赤暴腫,鼻淵,鼻出血,鼻痔,鼻癰,癲疾,嗜睡,小兒驚風(fēng)。
穴位配伍:
囟會配玉枕,治頭風(fēng)。
囟會配頭維、太陽、合谷,治頭痛目眩。
囟會配上星、合谷、列缺、迎香,治鼻淵、鼻出血。
囟會配前頂、天柱、本神,治小兒驚癇。
囟會配人中、十宣,治中風(fēng)昏迷、癲癇。
囟會配血海、支溝,治血虛頭暈。
囟會配迎香,治嗅覺麻痹。
囟會配百會,治嗜睡。
囟會配百會、前頂,溫陽散寒,治腦冷痛。
囟會配上星、風(fēng)門,宣肺清熱,利鼻竅,治鼻淵,鼻塞。
囟會配通谷,行氣醒腦去濕,治腦瀉,頭痛,健忘等。
囟會配百會,升陽通關(guān),行氣活血,治卒暴中風(fēng),嗜臥等。
囟會配本神、前頂、天柱、足臨泣,治小兒驚癇。
囟會配百會、太陽,治頭暈。
囟會配上星,治鼻衄。
囟會配百會、前頂,治頭風(fēng)。
囟會配足通谷,治鼻淵。
臨床運用:現(xiàn)今常用于治療頭痛、目眩、面赤暴腫、鼻淵、鼻癰、小兒驚風(fēng)。
艾灸療法:艾條灸5-10分鐘。
囟會穴,屬督脈。位于頭部,前發(fā)際正中直上2寸。
囟為巔項前之頭骨。囟,囟門。會,聚會。此穴在冠狀縫和矢狀縫交界處,正當額骨與頂骨結(jié)合處,嬰兒腦髓未滿之時,頭骨未合,及長則閉,穴當其處,故名之。
又囟,古字顖,從頁從思,思從囟,從心。人當思慮之際,神識會于囟門,故名“囟會”。
按摩手法:食指與中指并攏,用指腹有規(guī)律的按摩2-3分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luo/570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督脈穴位:齦交穴
下一篇: 督脈穴位:前頂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