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種指的是鳳凰單叢茶。宋種原為茶樹品種,香異,樹老是其特色,相傳源于宋代,曾名大葉香、巖上珍、豐收茶、東方紅等,后期經過發(fā)展,形成宋種芝蘭香、宋種蜜香單叢、宋種東方紅、宋種八仙單叢茶四大品系,其茶品之滑爽甘醇,湯色橙黃明亮,花香突出,持久留韻。
干茶: 條索緊結,色澤烏潤有光澤
茶香: 肉質香氣馥郁,天然花香突出
湯色: 橙黃清澈透亮,無雜質
茶底: 余香留底,大有“繞鼻三日不絕”之勢
飲宋種單叢,茶湯清澈透亮,入口滑爽,香氣幽深,滋味綿長,有一種幽幽渺渺、清清涼涼的氣息穿越頰齒之間。如同宋刻板書頁,輕輕掩卷;又仿佛一軸宋代花鳥畫,不經意間慢慢卷起。
鳳凰山大庵宋種茶樹,400多年樹齡
1、 宋種芝蘭香
宋代4株老名樅之一,老樅母樹共有2株,香氣幽雅,有細銳的芝蘭花香,滋味醇厚鮮爽,回甘力強,極耐沖泡,有明顯的高山老樅“特韻”。
2、宋種東方紅
宋代4株老名樅之一。取名“宋種東方紅”。品質特優(yōu),天然黃桅子花蜜香濃郁持久,湯色橙黃明亮,滋味濃醇爽口,當年春茶放至年底“返春”后,香味更優(yōu)。
3、宋種八仙
也叫八仙單叢。為鳳凰單叢花蜜香型珍貴名叢之一,由宋代老名叢壓條繁育而成,因只存活8株,并在烏東山上形成'八仙過海'之狀。茶水湯色金黃。有蜜感,但和白葉蜜蘭墜喉感比較強的蜜感不一樣,是一種比較甜滑的感覺。
4、大庵宋種
也叫宋種二號,生長在鳳凰大庵村村后的茶山上,茶樹高5米多,樹姿開張 樹冠超過6米,有特殊的季味,入口滋味和飽實度不是一般茶可以比較,在口腔留香及回甘在20分鐘以上。
二十五史《宋史·本紀》載:南宋景炎二年(1278年),宋帝趙昺南至潮州,路經烏崠山,口渴難忍,侍從識得茶能解渴,便從山上采得新鮮茶葉,讓昺帝嚼食,遂賜名為“宋茶”,故稱“宋種”。
該茶樹生長在烏崠管區(qū)李仔坪村的巨大石鼓下的茶園里,茶山的高約1150米,長于奇坑香澗,終年云霧迷繞,豐沛的雨水與適宜的溫度造就了茶葉的特有韻味,香異,樹老是其特色。
該樹系南宋末年村民李氐幾經選育后傳至今,大約700年。
最初因葉形宛如團樹之葉,古稱“團樹葉”。后經李氏精心培育,葉形比其他諸多茶樹的葉子,橢圓且寬大,改成為“大葉香”。
因生長在巨大石鼓下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他獨有奇特的巖礦之味,山韻之濃韻,幽幽香氣久留喉的特點,又取名為“巖上珍“。
1956年,經烏崠村生產合作社的精工炒制后,反反復復仔細品嘗后,悟出黃梔香之香氣,故更名為“黃梔香”。
1958年鳳凰公社制茶四大能手,帶該茶前往福建武夷山交流,用名“宋種單叢茶”。
1959大躍進時期,為該村民兵連的高產試驗茶,稱為”豐產茶“
1980年農村生產體制改革時,此茶樹落到村民文搌南管理。遂恢復為“宋種單叢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00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為七情所執(zhí)著的傷花茶給你平
下一篇: 春天女人一定要來一杯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