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毫越多,茶的品質就一定越好?
事實并不是這樣!
所謂茶毫,是茶葉表面的單細胞組織。
(茶樹芽頭~網(wǎng))
而干茶上面附著有白色的或者金黃色的毫毛,很多賣家會告訴你這是品質的象征,毛毛越多質量越好。
這讓很多人都認定有茶毛(茶毫)的茶才是好茶。
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茶青上的茶毫~網(wǎng))
茶毛是茶毫,也叫茶毛、絨毛。
是茶葉芽尖上面細小的絨毛,其中含有豐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營養(yǎng)物質,一般來說,鮮葉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這個指標在很多情況下作為茶葉嫩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白毫銀針干茶上的茶毫~網(wǎng))
但茶友們得知道茶葉的好壞并非由茶毛毛的多少來衡量。很多茶都有茶毛毛,特別是綠茶、紅茶等。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論。
如龍井,在加工過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輝鍋,輝鍋的目的主要是干燥茶葉,促使茶葉香氣物質的進一步形成,但它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磨掉茶葉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品質特點,所以龍井、竹葉青等茶不能用毫毛的多少來決定它的等級。
絨毛對很多名茶的外形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工夫紅茶、烘青、白茶以及許多名茶,都要求顯毫。但這可不是斷定好茶的標準。
對綠茶來說,綠茶鮮葉經(jīng)過殺青、揉捻、一部分的茸毛脫離,沾附在茶葉的表面,成茶沖泡過后,絨毛溶于茶湯中,茶毫中豐富的氨基酸以及其它的有效成分,從而也增進了茶湯的香氣和滋味。
比如越是高檔的名優(yōu)茶(君山銀針、碧螺春)的茶湯滋味越醇厚,香氣也越高。
而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普洱茶,黑茶、白茶(壽眉,貢眉,白牡丹)等這類茶在采摘制做時,要求采摘開面葉為料,大多較為粗老,太嫩了反而做不出來這等風味。
從這一點上來看,絨毛越多茶越好,茶毫越多的茶品,鮮爽度也會更高一些。
但是絨毛也并不是評判茶葉好壞的唯一標準。茶葉的品質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絨毛的多只能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征之一,卻決不是評判茶的唯一標準。
絨毛越多的茶芽,往往是茶樹品種特性的表現(xiàn),不僅對茶葉的外形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也是幼芽和優(yōu)質茶葉的標志。
茶葉絨毛中茶多酚、咖啡堿、水浸出物等成分均極顯著低于茶身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茶身中的含量。
芽葉絨毛多,對大多數(shù)茶類說是一個優(yōu)質性狀。
幼嫩芽葉絨毛多,制出來的茶葉多具毫香,毫多的干茶鮮爽度也會高一些。但是茶葉上絨毛的多少并不是判定茶葉質地好壞的唯一標準。
茶葉的品質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不單單是要看茶葉的茸毛、茶葉的嫩度。絨毛多或者顯毫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點之一,我們可以去欣賞它,但也無需過分追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02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有機茶和普通茶葉的區(qū)別是什么
下一篇: 7542普洱茶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