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假茶亦是用茶樹鮮葉為原料制作而成,正常普洱茶是選用優(yōu)質(zhì)的云南大葉種為原料,經(jīng)獨特、考究的工藝制成,而假茶則會采用臺地茶或其他小葉種制成,其次采用拼配、錯誤的工藝、假冒古樹、假冒純料也被稱之為假茶,因此我們在選購時需要認真去辨別。
一些常見的普洱茶作假方式:
1、假冒原料
假冒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來自廣西、湖南、貴州、四川的小葉種原料,無論是按官方的標準還是茶友的說法,小葉種原料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不是普洱茶。一般情況下,這種茶相對分辨較易。
這種茶有股酸味,不論是泡得濃還是淡,都無法去除。但這種茶看上去很漂亮,細芽細葉,精致玲瓏,有的連芽帶葉只有3、4毫米,與云南普洱茶的葉形極不吻合。又因湯色不錯,很容易迷惑人,令人上當。
2、產(chǎn)區(qū)造假
用名山名寨周邊相似口感的茶葉經(jīng)拼配冒充正山正寨的茶品銷售。這類通過拼配造假的茶最難分辨,而且造假數(shù)量最大。在云南,老班章、冰島、昔歸等小產(chǎn)量名山古樹茶就受害頗深。近年來流行的侈奢品微產(chǎn)區(qū)茶,更是拼配的重災區(qū)。
3、樹齡造假
古樹茶、小樹茶、臺地茶混拼冒充純料茶。原料降檔就是以次充好,是不良商家在普洱茶產(chǎn)品中掘取暴利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市場上同季古樹茶、古樹與生態(tài)小樹混采茶、生態(tài)小樹茶、臺地茶價格相差很大。
僅以今年的景邁春茶產(chǎn)地干毛茶價格為例,高品質(zhì)的純古樹茶與生態(tài)小樹茶的價格可以差十多倍,生態(tài)小樹茶與臺地茶可差三四倍。在茶品中降低古樹茶的比例甚至不用古樹茶,以小樹生態(tài)茶拼配臺地茶而形成的“名山古樹純料茶”就能給商家?guī)砭揞~的利潤。有一些不良商家甚至直接用臺地茶來冒充古樹茶。大小樹齡拼配是古樹茶造假中最普遍的一種方式。
4、年份拼配造假
將具有一定年份的生茶或熟茶混拼冒充普洱茶老生茶。這種造假方式迷惑性很大,對于一般茶友而言難以判斷。
5、假冒工藝
為迎合、迷惑茶客,在加工工藝上采用烘青工藝、紅茶工藝制作普洱茶,使得茶變得香味濃郁,湯色紅亮,增加了賣相。采用這種工藝加工制作出來的茶,不一定都是品質(zhì)很差的茶。采用烘青制作出來的茶,不能長時間存儲,新茶喝起來很香,過幾年就會變得很難喝。
采用部分紅茶工藝,即鮮葉采摘后并不按正常時間殺青,待葉梗葉片有些大面積發(fā)紅才殺青,這種茶湯色非常漂亮,但香氣、口感的轉(zhuǎn)化明顯不如普洱傳統(tǒng)工藝所制之茶,且時間越長,問題越明顯。
鑒別這類茶比較簡單,只要茶香得不同尋常,那定是烘青。如果茶泡開后出現(xiàn)大面積的紅葉紅梗,便是紅茶工藝了。傳統(tǒng)普洱茶葉也會出現(xiàn)一些紅色,那是正常采摘時茶梗端頭因指壓變紅,或因疏忽偶爾出現(xiàn)紅邊,與紅葉紅梗是不一樣的。
6、假冒名山
假冒名山,就是以普通茶來冒充名山產(chǎn)的茶,本質(zhì)上也是以次充好。這種茶市面上與假冒古樹茶一樣,泛濫成災,班章、易武、冰島、景邁被假冒最多。鑒別這些茶也并非一般茶客可行。
7、假冒純料
假冒純料通常都是以拼配茶來冒充,與假冒古樹、假冒名山如出一轍,但并非拼配茶就一定不是好茶。拼配作為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表現(xiàn)、口感更加完美。所謂純料指的是古樹純料,其價格自然昂貴,追求純料其實就是追求風格。拼配之茶,適合規(guī)?;藴驶?、大眾消費的工業(yè)產(chǎn)品;純料之茶,適合茶友們個性化、多元化的追求,更把普洱茶當成精神享受的文化產(chǎn)品。
8、假冒手工
機制茶與手工茶,如同紫砂壺里的模具壺與手工壺一樣,都是一個生產(chǎn)方式的問題,對于紫砂壺而言,是模具還是手工,有著天壤之別,機制茶與手工茶也是同樣道理。普洱生茶機械化生產(chǎn)與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殺青、揉捻、干燥三道程序,這三道工序會給口感、滋味及隨后的變化帶來不同的影響。
至于是否石磨壓制,是否筍殼篾框,不是主要問題,它更多的是體現(xiàn)一種對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對工藝蘊含的人文美的追求,與品飲茶本身感官效果關系不大。用機制茶冒充手工茶,市面上很多,只要不是機器殺青烘干,僅僅是揉捻和壓制用機器,對茶的品質(zhì)影響不大,無須過于苛求。
普洱茶是以符合普洱茶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的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jīng)殺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壓成型等工藝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緊壓茶,其特征為外形色澤墨綠、香氣清純持久、滋味濃厚回甘、湯色綠黃清亮、葉底肥厚黃綠。
普洱茶的制作步驟示例如下:
⒈采摘,手工采摘一芽兩葉為上;
?、参颍蛊鋽傆跓o直射陽光通風干燥處三十水分,置于竹編竹篾上方,時間與鮮葉含水量及當時氣溫濕度有關;
?、硽⑶啵コ嗖菸?,蒸發(fā)部分水分,炒制后利于揉捻成形;
?、慈嗄?,有機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讓茶葉細胞壁破碎,使茶汁在沖泡時易溶于茶湯,提高浸出率;
⒌曬干,把揉捻好的茶葉在太陽光下自然曬干,最大程度保留茶葉中的有機質(zhì)和活性物質(zhì),曬青易于保留茶葉的本質(zhì)原味;
?、墩魤?,把曬干的茶葉用蒸汽蒸濕,放在不同模具里壓成形,提取香味及使茶葉中果膠溢出表皮,利于壓制成型和有別于散茶的獨特香味;
⒎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儲藏的含水量以下,普洱茶要求含水量在10%以下。
透過觀察普洱茶的外形、湯色、口感,辨別普洱茶的好壞與等級看普洱茶首先看外觀,不管是茶餅、沱茶、磚茶,或其它各種外型的茶,先看茶葉的條形,條形是否完整,葉老或嫩,老葉較大,嫩葉較細。若一塊茶餅的外觀看不出明顯的條形(一片片茶葉形成的紋路),而顯得碎與細,就是次級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葉顯現(xiàn)出來的顏色,是深或淺,光澤度如何。正宗的是豬肝色,陳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這樣的黑中泛紅的顏色;第三看湯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湯是透明的、發(fā)亮的,湯上面看起來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湯發(fā)黑、發(fā)烏;第四要聞氣味。清香味出不出的來,有沒有回甘。陳茶則要看有沒有一種特有的陳味,是一種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王總經(jīng)理還補充說若可以試泡的話,看泡出來的葉底完不完整,是不是還維持柔軟度。還有以茶餅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內(nèi)外品質(zhì)如一,而不是那種好茶在外茶渣在內(nèi)"蓋面茶"。
根據(jù)王總經(jīng)理等人擬定的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標準",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質(zhì),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品質(zhì)正常,無劣變,無異味;普洱茶必須潔凈,不含非茶類夾雜物;普洱茶不得著色,不含添加劑;普洱茶餅的外形要平滑、整齊、厚薄勻稱等。
此外,在判定普洱茶的年份方面,陳茶在市面上已經(jīng)不多,同時判斷上并不容易,民眾在購買時應多注意。原則上,普洱茶餅散發(fā)出來的氣味,可以做為判斷年份的參考之一。有甘醇氣味的應該有五到十年的陳放,氣味平平不帶雜味的有三到五年,帶有生味與雜味的,就屬于新餅了。最后,還可以看茶餅的松度,因為經(jīng)過與空氣長期接觸的氧化后,茶餅會疏松一些。
普洱茶的價格主要與年份有關,像紅酒一般,年份越久的,往往價格也就越高。據(jù)專家介紹,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主要是5年到10年的普洱,價格從200元/餅到2000元/餅不等。而20到30年的陳年普洱數(shù)量比較少,30年以上的就更罕見,其價格的變動性很大,很難確定統(tǒng)一的市場參考價格。但從目前的估算看來,當年的新普洱茶價格一般在40元/餅到80元/餅左右,存放5年后的價格可以翻5到10倍,平均每年的升值1到2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1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