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又叫青茶,屬于半發(fā)酵茶,烏龍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產(chǎn)量僅次于綠茶和紅茶,又是工藝最為復雜最為精細的一個茶類。烏龍茶樹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臺灣等地,武夷山、安溪、潮州、臺灣是烏龍茶的主要產(chǎn)區(qū)。大紅袍、鐵觀音、鳳凰單叢、凍頂烏龍是馳名海外的烏龍茶品種。
烏龍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經(jīng)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zhì)優(yōu)異的茶類。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具有減肥健美等作用,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烏龍茶有哪些品種:
1、安溪鐵觀音——產(chǎn)自福建安溪縣。
2、鳳凰水仙——產(chǎn)于廣東潮安鳳凰鄉(xiāng)。
3、東方美人——產(chǎn)自臺灣。
4、羅漢沉香——產(chǎn)于四川蒙頂山。
其它的也還有一些紅水烏龍、烏龍紅茶、紅烏龍等新興特色茶。
烏龍茶的鑒別方法:
一、看嫩度色澤;鐵觀音是烏龍茶的一種,以鐵觀音為例,鐵觀音茶青葉形橢圓,葉色濃綠,葉質(zhì)肥厚,葉緣波狀,略向后翻,鋸齒疏鈍(約22對),嫩芽紫紅。鐵觀音干茶條索肥壯,圓結(jié),重實,翠綠,烏潤。
二、聞干茶香味;
把干茶捧在手里,埋頭貼緊著聞,連續(xù)深吸三次。如果香氣持續(xù),甚至愈來愈強勁,便是好茶,當然必須注意是否香味是否為了明顯而顯得不自然,是否為人工刻意加為造成;較次者,吸第二口氣時,就會露出馬腳,或者顯不出香氣,甚至流出青氣和雜味。
三、看干茶外形;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即條索、整碎和凈度。
1、條索是指各類茶的外形規(guī)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
2、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
3、凈度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
四、看茶湯沖泡;
品評的也是色、香、味、形四個方面。
1、茶湯顏色:用一個瓷湯勺撥開茶葉,看湯色如何。
2、茶湯香氣:茶葉的香氣又因品種、制程和季節(jié)的區(qū)別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
3、茶湯滋味:茶主要是用來飲用的,茶湯含入口中,運用舌頭使茶湯在口腔內(nèi)來回滾動,令茶湯滋味在口腔中被充分接觸和感受,以此來分辨茶湯的甘醇濃稠、苦澀淡薄、刺激性與收斂性等。
4、辨葉底:葉底的辨別主要靠視覺和觸覺來判斷,看葉面的展開速度可以測出茶葉的老嫩,新制茶葉,葉底顏色鮮明清澈;陳茶,則呈紅褐或暗黑色。
烏龍茶的名稱由來:
1、產(chǎn)地;
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fā)現(xiàn)那里有一條烏龍。它嚇壞了,過了幾天才敢回來看。茶葉在這幾天太陽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綠茶,但是濃香可口。主人從此叫它烏龍茶。
2、茶樹品種;
人們把烏龍守護的茶園稱之為烏龍茶樹,因此烏龍茶樹產(chǎn)出和制作出來的茶葉便稱為烏龍茶了。
3、制茶人;
據(jù)《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xiāng)南巖村里有一個退隱將軍,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它長得黝黑健壯,鄉(xiāng)親們都叫它烏龍。
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后緊追不舍,終于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于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
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并散發(fā)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并經(jīng)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jīng)過萎雕、搖青、半發(fā)酵、烘焙等工序,終于制出了品質(zhì)優(yōu)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xiāng)了。
4、茶葉形態(tài);
烏龍茶名字應該還是來源于茶葉的形態(tài),茶葉在曬、炒、焙加工之后,色澤烏黑,條索似魚(比作龍)。在水中泡開,葉片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故而得名。
不論由地名而來還是由茶樹品種名而稱的烏龍茶,只要制法相同的,均通稱為烏龍茶,包括烏龍品種及其它著名品種,如鐵觀音、大紅袍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58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 烏龍茶屬什么茶(烏龍茶是什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