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餅茶按照每次投茶量5到7克計算,一餅有357克,那么算下來大概能夠泡50次左右,具體多久要看個人一天喝多少的頻次及用量。
普洱茶餅沖泡技巧:
1、要泡茶先要切茶,我們一般品嘗的正宗的普洱茶餅都是按層次緊壓的,你只要按照他的順序用手直接就可以掰開的,普洱茶的沱茶稍緊點,是需要用專用的普洱茶刀開茶,從側向開,盡量不要弄斷保持茶條完整。否則引起浸出物質順序和量的變化,不能表現(xiàn)本來的品質。
我們需要準備好茶針或者茶刀等撬茶工具,首先將包裝好的茶餅打開,把茶刀從茶餅側面沿邊緣插入。稍用點力,把茶刀再往茶餅里推進去些,這樣不會把茶餅撬的很散碎。向上用力,把茶餅撬開剝落。再用同樣的方法順著茶葉的間隙,茶餅就一層一層的撬開了。
2、選壺也是關鍵,普洱餅茶飲用時,可用刀將茶削下一些,放入選用的茶具,一般飲用普洱茶,大都選擇紫砂壺。茶葉要根據壺的大小和個人的口味來投入,一般說茶葉占壺容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為宜,剛剛從竹筐、竹殼中拆出來的老茶,往往味道沉悶,香氣渙散,很難展現(xiàn)老茶深沉豐滿的韻味。要想品飲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陳年茶,沖泡前的“醒茶”是一個重要的處理環(huán)節(jié)。醒茶就是通過改變茶的存儲方式,喚醒茶質,凝結茶香。
3、沖水要注意,沖泡存放較久的熟餅要用滾開水,沖泡存放不久的生餅,水溫可低一些。經過陳化的普洱茶,第一泡茶湯一般是倒掉,第二泡開始飲用。普洱茶的浸泡時間不宜太長,注入開水30秒到一分鐘即可直接飲用,或倒入另備的大杯中存放,想喝時再注入小盅慢呷細品。
在存放茶葉時需要選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燒結度比較高、沒有異味的舊罐。新制紫砂罐內含有土氣與火氣,會導致茶品變質出現(xiàn)雜味。當然存放茶的過程中忌異味、潮濕和陽光直接照射。
4、泡飲方法是喝茶的中心:將10克普洱茶倒入茶壺或蓋碗,沖入500毫升沸水。先洗茶,將普洱茶表層的不潔物和異物洗去,才能充分釋放出普洱茶的真味。再沖入沸水,浸泡5秒鐘。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再將茶湯分斟入品茗杯,先聞其香,觀其色,而后飲用。
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葉底褐紅色,滋味醇厚回甜,飲后令人心曠神怡。投茶量一定要根據壺的大小和個人的口味來投入,而并不能一味的按照茶葉占壺容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為宜這種說法來投茶,不過初期可以按照這個比例來投茶,然后再以自己的情況逐漸增減。
普洱茶餅的保質期是多久?
1.普洱茶餅的保質期是多久?
普洱茶的茶齡為5到7年。在這個發(fā)酵期,泡出來的普洱茶口感醇厚,香氣濃郁。發(fā)酵保質期最多限制在15到20年。過了這個時期,普洱茶就會失去食用效果,有害。
2.普洱茶餅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是采茶,當然是蕎麥。青餅的原料很重要。
第二步,分解收集的茶葉,去除老葉。
第三步:殺水,這很重要。排除水蒸氣。70-80度的火溫會最好。
第四步:揉搓茶葉,帶走苦水和一些梗。
第五步:晾茶,我們叫他晾綠茶。
第六步:把茶蒸軟了再壓餅。
第七步:壓蛋糕。用石磨壓餅,比機器壓餅好N倍。松而不散。
最后一步:好的普洱茶做好了。
3.普洱茶餅的貯藏方法
地窖貯藏法<青康藏旱區(qū)>控溫貯藏法,而自然保存法有以下原則:遠離異味、潮濕、灰塵、空氣流通,保存方法可以是木碳甕貯藏法。
新茶買回家后不宜立即密封,宜略透氣。如果新茶有很重的氣味,可以先放在空氣中,等新茶的氣味沒了之后再存放?;蛘呤且徽奥詭}庫味的餅茶,可以將竹子取出存放在單個餅子里,也可以撕掉包裝紙再存放。如果整杯茶沒有存放的味道,可以在竹子外面用宣紙、棉紙或牛皮紙包裹,然后存放。這些包裝紙具有調節(jié)功能,可以阻擋外界過多的水分。
茶餅保質期一般可達10到20年。
茶餅在干燥通風的條件下,保質期一般在10-20年左右。密封儲藏,茶餅在保存時需要密封,可以選擇陶罐進行保存;常溫保存,茶餅不能保存在高溫或者低溫的環(huán)境中;無異味,茶餅容配含仔易吸收異味,不能放在有異味的地方。
無論是綠茶還是紅茶,都有一定的保質期。如果過期茶葉產生異味,受潮發(fā)生霉變的就不要喝了。
保存茶餅時要注意不可曬到陽光,味會帶有不佳酸味;不可有外來水入侵,除了后轉化太快外,更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而產生異菌發(fā)酵,產生不佳質變;不可有異味竄入,產生不佳氣味;盡量培汪單一茶品趁放,以免難掌握狀況老猛;一次取茶足量,不要經常碰動以免難掌握狀況。
茶餅的保存條件:
流通的空氣中有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葉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葉變化,但不能將普洱茶掛置在陽臺上,這樣放置的茶,茶氣都給吹走、茶味都給吹散了,飲用起來感覺淡然無味。所以要有適度流通的空氣,但不能放于風口。
另外,要注意周圍環(huán)境不要有異味,否則茶葉是會變味的。因此,不可以擺放于廚房中或其他有生活異味或工業(yè)異味的環(huán)境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78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3克茶葉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