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審評通用,茶葉外形評定專業(yè)術(shù)語19大核心詞匯如下:
①細(xì)緊:條索細(xì),緊實稍彎曲,均勻整齊。主要用于高檔的條形綠茶。
②細(xì)長:條索緊細(xì),苗長。用于高檔的條形綠茶。
③緊結(jié):外形緊而結(jié)實,稍彎曲。嫩度略低于細(xì)緊。主要用于中、上檔條形茶。
④扁平光滑:外形扁直,光潤平滑。主要用于優(yōu)質(zhì)龍井茶的主要特征。
⑤扁癟:外形呈扁形,內(nèi)質(zhì)空癟瘦弱。多見于低檔茶。
⑥嫩勻:細(xì)嫩,形狀大小均勻。主要用于高檔綠茶。也用于葉底審評。
⑦嫩綠:淺綠鮮明。也用于湯色、葉底審評。
⑧肥嫩:芽葉肥壯,鋒苗顯露。主要用于高檔綠茶。也用于葉底審評。
⑨肥壯:芽葉肥大,葉肉厚實。主要用于大葉種制成的各類條形茶。也用于葉底審評。
⑩重實:茶葉以手權(quán)衡有沉重感。用于嫩度好、條索緊結(jié)的上檔茶。
?勻凈:大小一致,不含梗樸及夾雜物。常用于采、制良好的茶葉。也用于葉底審評。
?短碎:茶條碎斷,無鋒苗。多因條形茶揉捻或扎切過重所致。
?粗老:茶葉葉質(zhì)硬無光澤。用于各類粗老茶。也用于葉底審評。
?毛糙:外形粗糙,光澤度差。多見于粗老的茶。
?松散:外形松而粗大,緊結(jié)度差。主要用于揉捻不足的粗老條形茶。
?油潤:茶葉色澤鮮活,有光澤。
?枯暗:色澤干枯,無光澤。
?調(diào)勻:茶葉顏色均勻一致。
?花雜:茶葉顏色不勻。
以下不屬于磚茶外形審評術(shù)語的是斧頭形。磚茶又稱蒸壓茶,顧名思義,就是外形像磚一樣的茶葉,它也是緊壓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以茶葉、茶莖,有時還配以茶末壓制成的塊狀茶。磚茶根據(jù)原料和制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青磚茶、米磚茶、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康磚茶等幾類。所有的磚茶都是蒸壓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磚茶、米磚茶、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是用機(jī)械壓成型,康磚茶則是用棍錘筑造成型。
茶毫是茶葉芽尖上面細(xì)小的絨毛,也叫茶毛,其中含有豐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這個指標(biāo)在很多情況下作為茶葉嫩度一個重要指標(biāo)。一般來說,鮮葉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茶毫很多茶都有,特別是綠茶紅茶,比如毛尖等。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論,比如龍井茶,在加工過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輝鍋,輝鍋的目的主要是干燥茶葉,促使茶葉香氣物質(zhì)的進(jìn)一步形成,但它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磨掉茶葉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品質(zhì)特點,所以龍井茶的嫩度并不能看茶葉茶毫的多少來決定。
①眉茶,條形炒青綠茶之一。茶條外形略彎以恰似老人的眉毛得名。毛茶(炒青或長炒青)通過精制加工成為成品茶,叫眉茶。我國各省區(qū)均有生產(chǎn)。其中主要產(chǎn)區(qū)為安徽、浙江、江西三省。安徽生產(chǎn)的眉茶有屯綠、舒綠、蕪綠、浙江有杭綠、遂綠、溫綠,江西有婺綠和饒綠,還有湖南的湘綠、廣東的粵綠…等等。眉茶外形條索緊結(jié)、勻整、灰綠起霜、油潤,香高味濃。
②珠茶,圓形炒青綠茶之一,外形渾圓,宛如珍珠而得名,又稱“圓茶”因歷史上毛茶集中在浙江紹興平水鎮(zhèn)加工,故又稱“平水珠茶”。是我國外銷綠茶之一。主產(chǎn)地浙江省嵊縣、新昌、上虞、奉化、東陽、余姚、鄞縣等地,臺灣也有生產(chǎn)。
③雨茶是指從圓形茶中分離出來的條形茶。以上三種茶是我國主要外銷茶,主銷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利亞、毛里等國家。除在產(chǎn)地以外,在市場上很少見到。
④ 茶尖、尖茶是指:以形容茶葉形狀命名的茶稱,如眉茶、瓜片、雀舌、毛峰、毛尖、銀峰等,雨茶或雨前是指:以采摘時期不同而命名的茶。如明前、雨前、春尖等。茶尖、尖茶、雨茶多以名優(yōu)綠茶冠名。
茶人必備的茶葉審評術(shù)語-茶葉知識
要審評茶葉的品質(zh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掌握大量的茶葉知識.當(dāng)你品完一款茶葉的時候,應(yīng)該如何熟練的運用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去說出來呢?下面,我為大家講講茶人必備的茶葉審評術(shù)語,快來看看吧!
色澤 1.青 褐:色澤青褐帶灰光。
2.黃綠:黃綠泛黑而勻稱光潤。
3.灰 綠:綠中帶灰。
4.黃綠:綠中帶黃。
5.黃褐:褐中帶黃。
6.鐵銹色:深紅而暗無光澤。
7.黃褐:褐中帶黃。
8.枯 暗:葉質(zhì)老,色澤枯燥且暗無光澤。
9.花 雜:指葉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澤雜亂
滋味 1.濃烈:滋味強(qiáng)勁,刺激性及收斂性強(qiáng)。
2.鮮爽:鮮活爽口。
3.甜爽:具有甜的感覺而爽口。
4.醇厚:滋味甘醇濃稠。
5.醇和:滋味甘醇欠濃稠。
6.平淡:滋味正常,但清淡,濃稠感不足。
7.粗淡:滋味淡薄,粗糙不滑。
8.粗澀:澀味強(qiáng),而粗糙不滑。
9.青澀:澀味強(qiáng),而帶青草味。
10.苦澀:滋味雖濃,但苦味,澀味強(qiáng)勁。茶湯入口,味覺有麻木感。
11.水味:茶葉受潮或干燥不足之茶葉,滋味軟弱無力。
湯色 1.黃綠:黃中帶綠的湯色。
2.淺黃:湯色黃而淡,亦稱淡黃色。
3.橙黃:湯色黃中泛紅,似杏黃。
4.金黃:湯色以黃為主,稍帶橙黃色。清澈亮麗,猶如黃金之色澤。
5.紅湯:烘焙過度或陳茶之湯色,淺紅或暗紅。
6.明亮:水色清,顯油光。
7.混濁:湯色不清,沉淀物或懸浮物多。
8.昏暗:湯色不明亮,但無懸浮物。
外形 1.細(xì)嫩:多為一心,一至二葉,鮮葉制成,條索細(xì)圓渾,毫尖或鋒苗顯露。
2.緊細(xì):鮮葉嫩度好,條緊圓直,多芽毫,有鋒苗。
3.緊秀:鮮葉嫩度好,條細(xì)而緊且秀長,鋒苗顯露。
4.緊結(jié):鮮葉嫩度稍差,較多成熟茶條索緊而圓直,身骨重實,有芽毫有鋒苗。
5.緊實:鮮葉嫩度稍差,但揉捻技術(shù)良好,條索松緊適中,有重實感,少鋒苗。
6.粗實:原料較老,已無嫩感,多為三,四葉制成 。
7.粗松:原料粗老,葉質(zhì)老硬,不易卷緊,條空散,孔隙大,表面粗糙,身骨輕飄。
8.壯結(jié):條索壯大而緊結(jié)。
9.壯實:條索卷緊,飽滿而結(jié)實。
10.顯毫:芽葉上的白色戎毛。
11.身骨:指葉質(zhì)老嫩,葉肉厚薄,茶身輕重,一般芽葉嫩,葉肉厚,茶身重的,身骨好。
12.重實:指條索或顆粒緊結(jié),以手權(quán)衡有重實感。
13.勻整:(勻齊,勻稱):指茶葉形狀,大小,粗細(xì),長短,輕重相近,并配適當(dāng)。
14.脫檔:茶葉并配不當(dāng),形狀粗細(xì)不整。
15.破口:茶葉精制,切斷不當(dāng),茶條兩端的`斷口,粗糙而不光滑。
16.團(tuán)塊:(圓塊,圓頭):指茶葉結(jié)成塊狀或圓塊,因揉捻后,解塊不完全所致。
17.短碎:條形短碎,面松散,缺乏整齊,勻稱,之感。
18.露筋:葉柄及葉脈因揉捻不當(dāng),葉肉脫落,露出木質(zhì)部。
19.黃頭:粗老葉,經(jīng)揉捻成塊狀,色澤黃者。
20.碎片:茶葉破碎后,形成的輕薄片。
21.末 :指茶葉被壓碎后,形成的粉末。
22.塊片:由單片粗老葉,揉成的粗松,輕飄的塊狀物。
23.單片:未揉捻成形的粗老單片葉子。
24.紅梗:茶梗紅變
香氣 1.清香味:清鮮淡然之意
2.毫香味:清新可人,毫香顯露
3.糖香: 冰糖香最為突出,它往往伴隨著強(qiáng)勁的回甘,與涼爽的喉感
4.梅子香:梅子香嗅來有清涼之感,又略微帶酸,恰同青梅氣息
5.干果香:苦杏仁,或如松仁,或如檳榔等等
6.蜜香:香氣持久耐聞,口中留有余韻
7.棗香:這種香氣嗅來如干棗,有些甜糖香有些木韻
8.桂圓香:香氣嗅來如干桂圓
9.樟香:嗅來如香樟木,有沉靜自然之感
10.木香:有非常突出的木香,低沉溫和
11.參香:類似于人參的香氣
12.藥香:草木之氣,因為茶葉也是草木,在陳放久了以后,自然也會出現(xiàn)類似氣息。
13.野菌香:嗅來誘人嘴饞,非常能勾起人的飲茶欲
14.幽香:香氣文秀,類似淡雅花香。
15.純 和:香氣正常純凈,但不高揚。
16.甜 香:帶類似蜂蜜,糖漿,或龍眼干之香氣。
17.甜 和:香氣不高,但有甜感。
18.悶 味:似青菜悶煮之氣味,俗稱 ( 豬菜味 ) 。
19.濁 氣:茶葉夾有其它氣味,沉濁不清之感。
20.雜 味:非茶葉應(yīng)有之氣味。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187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葉湯色的形容專業(yè)術(shù)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