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烏山是無量山眾多支脈中非常引人入勝的一條山脈,這一地帶海拔2057至2240米,植被為山地常綠闊葉林,年平均氣溫14.1至15.2攝氏度,年降水量1390至1502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這里終年云霧繚繞、雨水充足,群山綿亙,蜿蜒起伏,重巒疊翠;這里的峽谷深切,懸崖陡壁,奇險壯觀;這里湖光水色,溪壑縈繞,碧水深潭;這里村落古舊,民風淳樸,茶葉飄香;這里草木蔥蘢,群山被郁郁蔥蔥的森林覆蓋,被稱為“天然氧吧”,是茶葉生長的理想之地,也是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樹過渡型共生的大茶區(qū),也是最大的藤條茶區(qū),歷來為普洱茶生產(chǎn)的重鎮(zhèn)。
老烏山自古以來就產(chǎn)茶,歷來是普洱茶生產(chǎn)的重地。據(jù)相關考證,當?shù)貜奶瞥汩_始人工栽培茶葉,迄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老烏山以漢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等為主,因茶樹資源的豐富,面積僅次于景邁山,從野生型到馴化型再到栽培型均有分布,成為茶樹類型不同時代的活標本群落,也是鎮(zhèn)沅五大古茶山中古茶樹群落分布最多,且擁有全球最大的藤條茶區(qū)的茶山,被業(yè)界稱為“一座活的古茶樹博物館”。
從世界茶史來看,瀾滄江中游地區(qū)是茶的發(fā)源地,又是茶的興起地,還是古代普洱茶最后的再興之地,它最后再興于清朝、盛于民國,解放后淪為下關茶廠原料基地。再次復興于近年,現(xiàn)今,茶葉一直是這里的支柱產(chǎn)業(yè)。
據(jù)統(tǒng)計,老烏山古茶山有野生茶群落8616畝、百年以上的古茶園2870畝;茶園呈塊狀分布,大多藏匿于無量山中,與原始森林混生在一起,其中,在老烏山上就發(fā)現(xiàn)三株很古老的茶樹,是目前在鎮(zhèn)沅縣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高大、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樹。坐落于老烏山最高峰和尚寺村地邊的一株古茶樹,據(jù)當?shù)卮迕駛魇鲈摌錁潺g已有上千年,是當?shù)噩F(xiàn)存古茶樹中最大的一棵,樹高達9米,樹幅跨徑約為7.6米,每年可采干茶約15公斤。另外,部分茶園在村寨邊,疏于管理,但樹勢較強,品質(zhì)相對優(yōu)良,主要用于曬青茶的制作。
藤條茶,是云南先民勞動智慧的結晶,是云南茶在古代商品中的活見證,是一座活的古茶樹博物館。藤條茶樹葉片很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見,岔枝上長著幾十乃至上百根又細又軟又長的細藤,細藤的下段也裸身無葉,只有藤條的尖頂長著幾個嫩芽和幾片嫩葉,整棵茶樹看上去帶有一種柳樹低垂柔軟的姿貌。藤條茶的存在范圍以雙江的勐庫東半山的壩糯為首,另外在邦協(xié)、臨翔區(qū)的昔歸與永德、瀾滄等地。在瀾滄江的東岸,無量山縱貫普洱市的景谷、鎮(zhèn)沅、景東三縣,從景東的大朝山東鎮(zhèn)開始,穿越鎮(zhèn)沅的寶倉山、老烏山,一直延伸到景谷的苦竹山,這綿延將近一百公里的古茶區(qū),擁有20萬畝茶地,其中有接近4萬畝古茶樹,堪稱全球最大的古茶樹采養(yǎng)區(qū)。
老烏山遍地是好茶,外觀上色澤烏潤、身披白毫、條索緊結;香氣以花蜜香最為明顯、還有一些山野氣韻、溫杯香近梅子香;湯色青黃透亮、油潤有光澤、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光良感很好、很透;滋味勁足、湯厚、底夠是它最大的特點,茶湯入口苦澀微顯,苦勝于澀,但化開速度很快,生津回甘感受佳,尾水甜等特點;葉底芽葉完整、彈性好、輪廓清晰鋸齒明顯、茶梗很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ji/95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菊花茶需要洗茶嗎
下一篇: 普洱茶區(qū)——千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