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有子曰子華,善養(yǎng)私名,舉國服之;有寵于晉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目所偏視,晉國爵之;口所偏肥,晉國黜之。游其庭者侔于朝。子華使其俠客以智鄙相攻,強弱相凌。雖傷破于前,不用介意。終日夜以此為戲樂,國殆成俗。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經(jīng)坰外,宿于田更商丘開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與言子華之名勢,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商丘開先窘于饑寒,潛于牖北聽之。因假糧荷畚之子華之門。

子華之門徒皆世族也,縞衣乘軒,緩步闊視。顧見商丘開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檢,莫不眲之。既而狎侮欺詒,攩?挨抌,亡所不為。商丘開常無慍容,而諸客之技單,憊于戲笑。遂與商丘開俱乘高臺,于眾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賞百金?!北娊愿倯?yīng)。商丘開以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飛鳥,揚于地,骪骨無?。范氏之黨以為偶然,未詎怪也。因復(fù)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寶珠,泳可得也?!鄙糖痖_復(fù)從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眾昉同疑。子華昉令豫肉食衣帛之次。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華曰:“若能入火取錦者,從所得多少賞若。”商丘開往無難色,入火往還,埃不漫,身不焦。范氏之黨以為有道,乃共謝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誕子,吾不知子之神人而辱子。子其愚我也,子其聾我也,子其盲我也。敢問其道?!?/section>商丘開曰:“吾亡道。雖吾之心,亦不知所以。雖然,有一于此,試與子言之。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聞譽范氏之勢,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吾誠之無二心,故不遠(yuǎn)而來。及來,以子黨之言皆實也,唯恐誠之之不至,行之之不及,不知形體之所措,利害之所存也。心一而已。物亡迕者,如斯而已。今昉知子黨之誕我,我內(nèi)藏猜慮,外矜觀聽,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內(nèi)熱,惕然震悸矣。水火豈復(fù)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yī),弗敢辱也,必下車而揖之。宰我聞之,以告仲尼。仲尼曰:“汝弗知乎?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動天地,感鬼神,橫六合,而無逆者,豈但履危險,入水火而已哉?商丘開信偽物猶不逆,況彼我皆誠哉?小子識之!”黃紫檀和契:
生命學(xué)十二大類別里面,祝由乃是幾可與無為法媲美的上乘修煉技術(shù)。祝由的妙處,是可以被動修煉;祝由的核心,在于“信”。“信”有高低、真假。至高至真之信,乃是無信;蓋因此時行者道眼了然玄覽到遍宇宙獨一無二的至精,祂真實在懷與吾合一,無需“信”,也無需尊崇。無為法的頂端,就是“無信”。稍低之信,乃以神話立偶像,再將神話與生命學(xué)證驗吻合,令讀者不知道此是神話;復(fù)將所立之偶像混淆概念,等同于先天元神或先天一炁,令疑者無從攻擊。此祝由術(shù)一經(jīng)得手,可以維持一兩千年,其發(fā)心純真者,有教化人心、承載生命學(xué)的功果。更低之信,是針對不同族群性格因子里面根深蒂固的扭曲,以一定的事實為支撐,將某某不可捉摸的理念、學(xué)科神化或理想化,進而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此等信往往是低層次治國學(xué)的基礎(chǔ),也是戰(zhàn)爭可以動員起來的重要原因;用之好壞,全看在祝由鏈頂端的施術(shù)之人。而假信,則是因為識神的“增、損、絕對化”發(fā)揮作用,錯誤地將某虛假信息或認(rèn)知,當(dāng)成真理;然而假信一旦得以樹立,其功效幾等同于真信!黃帝時期的大祝由師,得帝之親傳,洞達(dá)人心,可以不用針?biāo)幎顺琉猓腻e誤認(rèn)知,攻擊偏頗信念,瓦解不良分別觀,最終改良性格,使受術(shù)者得到被動修煉,為他以后性格的徹底更改而契道埋下寶貴種子。各大祝由師奔赴各地,在脩身堂的實踐中,深刻地認(rèn)識到“性格”即后天元神、“信”即真意的原理,窮理之后再用其術(shù),倍增其利。黃帝深知,無為法畢竟曲高和寡,而祝由術(shù)卻是可以樂育群生的。故黃帝以至道修煉為核心,以諸多合格的大祝由師為膀臂,以道學(xué)其他十四大應(yīng)用為分支,在地球第一次建立起“人神相通”的現(xiàn)實版華胥國,從此神州大地上流傳著“眾生苦海舟,天下大祝由”的傳說。孔子師徒在魯國聚會。東道主宰我聽到上古大祝由師的傳說,不以為然,說:“夫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些于人倫無益,偏頗失道了?!笨鬃舆€沒說話,座上有晉國禾生,就搖頭否決,說:“宰兄你這是沒有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吧?!?/section>“那就,講講我的親身經(jīng)歷吧......”禾生的話,把眾人帶入了晉國貴族范氏的家。晉國有六大貴族,其中范氏世家最為尊榮;而范氏當(dāng)代公子范子華,因為善于培養(yǎng)名氣,勢力尤其龐大。他得寵于晉國君主,不用當(dāng)官就可以與朝廷三卿并列;青眼所加,朝廷就賜予爵位,言語鄙薄的人,晉國就罷黜他;在他家前院交游的賓客和朝廷一樣多。子華還有個愛好,就是觀賞搏斗。不計其數(shù)的俠客在他家或徒手或用兵器,相互爭勝,斗智斗勇,傷亡很多,子華也毫不在意。這種愛好竟影響整個晉國,成為了風(fēng)俗。“我當(dāng)年也是子華的上等賓客之一。”禾生也不掩飾,“那天和子伯兄一起出行,來到絳城遠(yuǎn)處的郊野,晚上住在當(dāng)?shù)胤N田老人商丘開家里......”商丘開駝背白發(fā),并無任何神異之處,禾生、子伯只當(dāng)他透明,繼續(xù)在自己房間里,高談闊論范子華名氣勢力之大,可以讓死人還保留俸祿、活人當(dāng)死人處理注銷戶籍等等。商丘開是砼鄉(xiāng)老農(nóng)民,沒有文化,憨厚實在;加上他好幾年歉收了,饑寒交迫,生活窘困。他在窗戶北邊聽到禾生和子伯的對話,聽偏了,就樹立這么個固執(zhí)的信念:范子華能夠讓死人復(fù)活,神通廣大,他也能夠使得自己擺脫窮困。商丘開于是借來糧食,挑著草筐來到范子華門下。子華的門徒都是世家大族,衣服潔白,出入乘車,走路昂首闊步、旁若無人。他們見商丘開年老體弱,面目黧黑,衣冠不整,沒有不輕視他的;接著欺負(fù)侮辱、誆騙輕狎,無所不為。商丘開臉上都不帶怒容,讓諸多賓客伎倆都用完了,懶得嬉笑捉弄他。子華就讓商丘開和他一起登上高臺,在眾人之中,子華夸誕地說:“誰要是自愿跳下的,賞一百兩金子?!贝蠹腋傁囗憫?yīng),商丘開信以為真就率先跳下,形如飛鳥,飄飄然落在地上,肌膚骸骨半點都沒有損傷。范子華門徒以為是偶然之事,并不特別奇怪。然后范子華指著遠(yuǎn)處汾河很深的水灣,說:“里面有寶珠,游潛下去就可以得到。”商丘開又聽從他的話,深潛下去,出來后果然手里拿著寶珠。眾人開始驚疑不定,子華方令商丘開進入錦衣肉食的上等門客行列。沒多久,范子華的儲藏庫發(fā)生大火災(zāi),子華說:“如有能夠進入火中取出錦緞的人,拿到多少我就賞多少?!鄙糖痖_沖進去,臉上沒有絲毫為難,在火中來回奔跑,煙塵不沾染身上,身體也沒有烤焦。“我和其他的門客以為商丘開有道術(shù),心想之前得罪了他,要趕緊搞搞關(guān)系,就連忙上去拜謝,說了很多好話:‘你真的是神人啊,道術(shù)好高明啊,我們以前不知道,您真是心胸慈悲,當(dāng)我們的愚弄是傻子表演。哎呀,您的道術(shù)能否給我們講講?’”說到這里,禾生聲音有點滑稽,宰我津津有味地聽下去,孔子還是不說話。禾生繼續(xù)敘述:“誰知商丘開臉色大變,后退兩步,環(huán)視大眾,好久之后,才跌足撫胸,忿怒不已地說:‘你們、你們這幫人??!我哪有什么道術(shù)呢,我自己都不知道是為什么。’”“然后商丘開指著范子華說:‘前不久,你的兩位門客來到我的民宿,我聽聞他們贊譽你們范家的權(quán)勢,可以使得死亡的人還能活下去,活著的人在世上就像死掉般無人知曉,這不就是村里老一輩說的‘神靈’嘛,所以我就信了。然后他們又說你能讓富裕的人變成貧窮,貧窮的人變成富裕。我剛好吃不飽肚子,就來了。“‘剛來,以為你門客說的都是真實不虛的事情,我誠心得唯恐五體投地都不夠,實行得唯恐粉身碎骨都不足,只抱定對你的信仰,根本不知道形體處于什么境地,會有什么危害也全然不考慮。我心神專一,處于極度的崇信狀態(tài)中,外物便就沒有能夠阻礙、傷害我的,僅此而已。“‘現(xiàn)在啊,才知道你們都是在騙我,我心里藏著猜疑和憂慮,所以對外事要小心謹(jǐn)慎地觀測察聽;我追憶昔日情形,萬分慶幸自己沒有被溺死燒焦,想起來都后怕恐懼、心慌煩熱,身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震動顫抖,那深水和烈火又怎么可以再靠近呢?’商丘開滿臉痛苦的表情?!?/section>禾生補充說:“從此以后,范氏的門客路上遇到乞丐、馬醫(yī)等下賤人,都下車作揖。”孔子說:“你難道還不明白?處于極致誠信狀態(tài)的人,可以感化外物,撼動天地,感應(yīng)鬼神,縱橫天地之間沒有悖逆障礙,豈僅僅是能走在危險地方、進入水火之中?商丘開的‘信’,只不過是對錯誤認(rèn)知的盲信,就有所向披靡的力量,更何況是彼我都處于至誠狀態(tài)的‘真信’呢?若是如此,離大祝由就不遠(yuǎn)了。其他同學(xué)應(yīng)該知道了吧,黃帝時代的‘天下大祝由’并非神話,它是‘信’的極高層次?!?/section>宰我不說話了。閔子騫好奇地問禾生:“那現(xiàn)在你還在范氏那里嗎?”禾生說:“我得商丘開啟發(fā),再也不寄食他人了?,F(xiàn)在開家‘脩身堂’,用真正的祝由為人民服務(wù),自食其力?!焙躺茏院溃翱礃幼?,孔老師和諸位同學(xué)對祝由的了解還是不夠,歡迎來‘脩身堂’體驗;我用真意就行,不管您誠不誠都有效?!?/sectio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ezi/621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第二卷 九重境界-5
下一篇:
第二卷 九重境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