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袁枚(公元1716—1798年),為人很有骨氣,剛正不阿,不畏權(quán)勢,在上元縣當(dāng)縣官時,辦案以儒家經(jīng)典為準(zhǔn)繩,有儒吏遺風(fēng),深受百姓擁戴。
一天,袁枚收到一張狀子。緣由是有個百姓李郎娶媳婦,婚后五個月媳婦便生下一個兒子,鄰里都嘲笑他,說他媳婦婚前不軌。李郎不堪忍受風(fēng)言風(fēng)語,心中亦生疑慮,認(rèn)為妻子欺騙了他,便以媳婦先懷孕后出嫁為理由告她父親。
袁枚接狀后,覺得此事雖小,卻關(guān)系著兩家的終身幸福,不敢怠慢。為弄明清況,他派人去李郎媳婦娘家四鄰私行察訪,了解情況。鄰里都說此女子婚前行為十分檢點(diǎn),從不出戶,更無與人私通跡象。而且她為人賢淑,待父母孝順,鄉(xiāng)鄰眾口稱道。
袁枚聞此情況,便傳令正式開堂公開審理此案。訴訟雙方都到齊了,觀看的人圍得水泄不通。
袁枚坐于中堂問:“誰是李郎?”
李郎跪伏地上答:“小人便是?!?/p>
袁枚笑而起身上前扶起李郎,雙手作揖,道:“恭喜恭喜,新添貴子?!?/p>
李郎及眾人皆驚,不知縣老爺為何竟出此言。
袁枚見此光景,嘆了聲氣道:“你們呀,實(shí)在是愚蠢,真可謂是得福不知福??!”說完轉(zhuǎn)身問李郎的父母及岳父:“你們識不識字?”
眾人回答:“不識字?!?/p>
袁枚笑著道:“今天的官司,正因?yàn)槟銈儍杉也蛔x書的緣故,你們可知道,自古以來相傳老子白鹿投胎、鬼方穿脅生六子,這些荒誕的事固然不必說,但是梁嬴懷孕過期而生一男一女,徐孝穆降主也是早產(chǎn)。分娩有提前有過期,這是史冊上有記載的??傊?,過期的受母體的元?dú)獬渥?,生來壽命長;提早降生的,受母體元?dú)饧兦?,生來富貴。就如我,亦是五個月就生下來的,雖然沒有才能,尚且也進(jìn)了翰林院,出任地方官?!?/p>
李郎及家人被縣官一席話說得目瞪口呆,臉有愧色。
袁枚見眾人似信非信,又對李郎說:“倘若你不信我的話,你可到后院去問我老母親?!?/p>
李郎果真進(jìn)去詢問。一會兒,喜孜孜地跑出,朝袁枚納首便跪道:“大人明察,所言不差。小人該死,差點(diǎn)冤枉媳婦。這都怪我們不識字,不明理。今后定讓小兒好好讀書?!?/p>
袁枚嚴(yán)肅地說:“你們是深明大義之人,切莫把我的話不當(dāng)作回事!”
眾人齊聲附和,于是兩家疑團(tuán)解開,和好如初。
? 【原文】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異,卒無復(fù)筆。
壬寅歲,余游天臺石梁,四面者崔嵬,重者凝立,皆環(huán)梁遮囿。梁長二丈,寬三尺許,若鰲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來自華頂,平疊四層,至此會合,如萬馬結(jié)隊(duì),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撓必怒,怒必叫號。以崩落千尺之勢,為群`所推擋,自然拗怒郁勃,喧聲雷震,人相對不聞言語。余坐石梁,恍若身騎瀑布上。走山腳仰觀,則飛沫濺頂,目光炫亂,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將與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廣,下寺曰下方廣。以愛瀑故,遂兩宿焉。
后十日,至雁蕩之大龍湫。未到三里許,一匹練從天下,恰無聲響。及前諦視,則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盡化為煙,為霧,為輕綃,為玉塵,為珠屑,為琉璃絲,為楊白花。既墜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織。風(fēng)來搖之,飄散無著;日光照之,五色i麗。或遠(yuǎn)立而濡其首,或逼視而衣無沾。其故由于落處太高,崖腹中洼,絕無憑藉,不得不隨風(fēng)作幻;又少所抵觸,不能助威揚(yáng)聲,較石梁絕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龍湫文;石梁喧,龍湫靜;石梁急,龍湫緩;石梁沖蕩無前,龍湫如往而復(fù):此其所以異也。初觀石梁時,以為瀑狀不過爾爾,龍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測也。
后半月過青田之石門洞疑造物雖巧不能再作狡獪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張口可吞數(shù)百人。受瀑處,池寬畝余,深百丈,疑蛟龍欲起,激蕩之聲,如考鐘鼓于甕內(nèi)。此又石梁、龍湫所無也。
昔人有言曰:“讀《易》者如無《詩》,讀《詩》者如無《書》,讀《詩》、《易》、《書》者,如無《禮記》、《春秋》。”余觀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譯文】
大自然造化的才能,真是很強(qiáng)大啊。同樣一幅從高處傾瀉而下的水,而浙西三幅瀑布卻有三種不同的情態(tài),最終沒有重復(fù)的筆法。
壬寅年,我游天臺石梁瀑布,四面高聳的山峰巍然挺拔,大塊沉重的山崖沉穩(wěn)地豎立著,都圍繞著石梁遮攔圍合。石梁長兩丈,寬三尺左右,好像一只巨大的龜背橫跨在山腰上。石梁的下面被(水)掏空。水來自華頂峰,直落平流折疊四層,到石梁會合,如同萬馬結(jié)集成隊(duì),穿過石梁而狂奔。凡是被巖石阻擋的水必定憤怒,憤怒了必然號叫。憑借從千尺之高一躍而下之勢,被眾多的亂石所阻擋推擊,自然怒勢難抑,響聲震天,人相對著說話而聽不見聲音。我坐在石梁上,恍恍怫怫好像騎在瀑布上。走在山腳下抬頭仰望,就感覺到飛沫濺濕頭頂,目光被飛沫晃得眼花繚亂,坐和站都不能穩(wěn),仿佛自己的身體都要被水一起沖走。瀑布上面的寺廟叫上方廣,下面的寺廟叫下方廣。因?yàn)橄矏燮俨嫉木壒?,就在那里住了兩個晚上。
十日之后,我到了雁蕩山的大龍湫。在距離瀑布不到三里的地方,就看見一匹白絹(一般的瀑布)從天上掛下來,正好連一點(diǎn)聲音都沒有(指像白絹)。等到走到瀑布跟前仔細(xì)去看,就看見二十丈以上是瀑布,二十丈以下卻不是瀑布,全都化為煙,化為霧,化為輕輕的絲絹,化為白玉的粉塵,化為珍珠的細(xì)屑,化為琉璃絲,化為白色的楊花。已經(jīng)墜落下來,似乎又升騰上去;已經(jīng)疏散開來,似乎又密集地織聚著。風(fēng)吹來搖曳著,飄散飛揚(yáng)無所著落。陽光照過去,五彩繽紛,光艷絢麗。如果站在遠(yuǎn)處,那么水沫就沾濕他的頭,如果站在近處看,而衣服卻沒有被沾濕。它的原因是由于落差太大,而崖腹中間向里面凹下去,一點(diǎn)依憑也沒有,不得不隨風(fēng)化作幻影;加上又很少有抵擋的東西,不能助長瀑布的威勢,傳揚(yáng)瀑布的聲音,跟石梁瀑布相比,一點(diǎn)也不相像。大致說來,石梁瀑布顯得英武,龍湫瀑布文弱;石梁瀑布喧囂震天,龍湫瀑布顯得文靜;石梁瀑布顯得湍急,龍湫瀑布顯得舒緩;石梁瀑布沖瀉蕩滌一往無前,龍湫瀑布卻回旋往復(fù):這就是它們不同的地方。當(dāng)初觀石梁瀑布時,以為瀑布的壯觀之狀不過如此,大龍湫瀑布可以不去觀賞。等到看了龍湫瀑布之后,才知道耳目沒有觸及的東西,是不可以憑想象推測的。
半個多月之后,觀賞青田的石門洞瀑布,真有點(diǎn)懷疑大自然雖然巧妙,也不能再翻出什么新花樣了。那個瀑布竟然在石洞中,如同一只巨大的河蚌張開大口,可以吞沒幾百人。承受瀑布的地方,水池寬幅有一畝多,潭深達(dá)百丈,仿佛蛟龍將要飛起,瀑布沖激潭水的聲音,如同在甕內(nèi)敲擊鐘鼓一般嗡嗡作響。這又是石梁瀑布和大龍湫瀑布所沒有的。
過去有人說:“讀《易》時好像沒有《詩》,讀《詩》時好像沒有《書》,讀《詩》《易》《書》,就好像沒有《禮記》、《春秋》一樣。”我觀賞浙西三大瀑布之后,相信了這種說法。
袁枚是清朝中葉著名文學(xué)評論家、詩人、散文家,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與紀(jì)曉嵐合稱“南袁北紀(jì)”。袁枚少時就已經(jīng)憑借詩文出名,乾隆四年高中進(jìn)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正式步入政壇。
袁枚在官場上的成就并不高,最終官至縣令。他光是在江蘇各縣當(dāng)縣令,就已經(jīng)當(dāng)了七年,眼見著沒有什么前途。袁枚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境地,所以后來他干脆就辭官不做了。
袁枚四十四歲的時候,辭官回家,贍養(yǎng)自己的母親。他在江寧買了一座舊宅,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此后開堂授課,光收弟子,女弟子尤其多。
歷史記載有名的袁枚的女弟子,包括:江蘇蘇州的金逸、金兌、王碧珠、江碧珠、朱意珠、尤澹仙、何玉仙、周醴蘭、張滋蘭、顧琨等,吳江的嚴(yán)蕊珠、汪玉軫、吳瓊仙、袁素芳,常熟的席佩蘭、歸懋儀、屈秉筠,太倉的畢慧、張絢霄、周月尊,青浦的廖云錦,松江的張玉軫、張玉梧,武進(jìn)的錢浣清,鎮(zhèn)江的駱綺蘭,丹徒的鮑之蕙,南京的陳淑蘭,江都的盧元素、許德馨;浙江杭州的孫云鳳、張云鶴、張瑤瑛、汪瓚祖、汪女申、汪女中、錢林、孫廷楨、徐裕馨、陳長生、張秉彝、張鈺、王玉如、悟桐、袖香、月心,紹興的潘素心、王倩、嘉興的戴蘭英。此外,還有袁家的袁機(jī)、袁杼、袁杰、袁棠等。這其中還很有幾個,算的上是青史留名的。
古代封建禮教,男女大防極為嚴(yán)重。封建禮教倡導(dǎo)“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當(dāng)時對于女子求學(xué)是極不看好的,就算有女子學(xué)習(xí),大多數(shù)都是跟著女老師,亦或者是在家由自己的父兄教導(dǎo),很少有人像袁枚這樣毫不避諱的廣收女弟子的。所以袁枚此舉,在當(dāng)時算的上是被人議論紛紛。
關(guān)于袁枚為什么收女弟子,歷史上對其評價都不高,甚至很多人說,袁枚之所以收女弟子,是因?yàn)樗蒙K呐茏又?,有許多人都與其有不正當(dāng)?shù)年P(guān)系。趙翼曾戲說他“園倫宛委,占來好水好山;鄉(xiāng)覓溫柔,不論是男是女?!敝焱フ湟舱f:“袁既以 *** 狡童之性靈為宗,專法香山、誠齋之病,誤以鄙俚淺滑為自然,尖酸佻巧為聰明,諧謔游戲?yàn)轱L(fēng)趣,粗惡頹放為豪雄,輕薄卑靡為天真,淫穢浪蕩為艷情,倡魔道妖言,以潰詩教之防?!?/p>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人說袁枚此人主張抒寫性情,反對儒家詩教,提倡婦女文學(xué)。如果從學(xué)術(shù)上來看,既然婦女文學(xué)是其一個關(guān)注點(diǎn),那么他廣收女弟子也就說的過去了。
歷史的真相到底如何,除非我們穿越到乾隆一朝,與袁枚關(guān)系親近才知道了。
袁枚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詩人,這一點(diǎn)毫無疑問。他一生活躍在詩壇40多年,作詩達(dá)4000多首,與趙翼、張問陶并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詩詞開派立宗,自成一派。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散文家,與當(dāng)時的紀(jì)曉嵐得“南袁北紀(jì)”之稱,行文倡導(dǎo)“性靈說”。認(rèn)為文章應(yīng)當(dāng)是自己心情的代表,應(yīng)當(dāng)直抒胸臆。并且表明,文學(xué)應(yīng)該進(jìn)化,應(yīng)有時代特色,反對宗唐宗宋。
除此之外,袁枚還是一位極負(fù)盛名的美食家,甚至有人稱其為“食圣”。袁枚極會生活,特別是在美食方面,還挺有研究。他著有《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系統(tǒng)地論述烹飪技術(shù)和南北菜點(diǎn)的重要著作。全書分須知單、戒單、海鮮單、雜素菜單、點(diǎn)心單、飯粥單……茶酒單等十四個方面。他曾說:“學(xué)問之道,先知而后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敝豢催@兒,就可以知道袁枚絕對是吃貨一枚。
袁枚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他有很多種面貌,歷史上所說也并不完全。相比于詩詞文學(xué),我其實(shí)最好奇的還是他《隨園食單》中的那些美食,就不知道諸位是否也如此想了。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0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袁枚妙護(hù)天落女
下一篇: 朱垣智辨毒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