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滿天橫流,吞噬了雄偉巍峨的宮室樓臺,吞噬了金碧輝煌的殿閣亭樹..幾天幾夜之后,那里變成了一片斷垣殘壁。這是公元1015年發(fā)生在北宋皇宮里的一場罕見的大火。
在廢墟上,宋真宗皇帝嘆息道:“沒有皇宮,如何上朝,如何議政,如何安居呢?”他叫來宰相丁謂(公元962—1033 年),令他負責皇宮的修建工作。
丁謂接受任務后,在廢墟上走來走去。他為遇到的三件難辦的事而感到苦惱:一是蓋皇宮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遠,得花很多的勞力;二是修建皇宮還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從外地運來,而汴河在郊外,離皇宮很遠,從碼頭運到皇宮還得找很多人搬運;三是清理廢墟后,很多碎磚破瓦等垃圾運出京城同樣很費事。
路過臨時搭的一個小木棚,丁謂見有個小姑娘在煮飯,趁飯還沒煮熟,她又縫補起被火燒壞的衣服。丁謂想:“她倒真會利用時間呀!”忽然他靈機一動:辦事情要達到高效率,就要時時處處統(tǒng)籌兼顧,巧妙安排好財力、物力、人力和時間。經(jīng)過周密思考,他提出了一個科學的方案:先叫工人們在皇官前的大街上挖深溝,挖出來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這樣就不必再到郊外去挖了。過了一些時候,施工用土充足了,而大街上出現(xiàn)了寬闊的深溝。
“嘩嘩嘩”,忽然一股洶涌的河水,從汴河河堤的缺口中奔將出來,涌向深溝之中,等汴河的水和深溝中的水一樣齊后,一只只竹排,木筏及裝運建筑材料的小船緩緩地撐到皇宮前。丁謂站在深溝前捋著胡子笑了。是的,沒費多大力氣,就一舉解決了兩道難題。
一年后,宏偉的宮殿和玲瓏的亭臺樓閣修建一新。這一天,汴河河堤的缺口堵住了,深溝里的水排回汴河之中。待深溝干涸時,一車車、一擔擔瓦礫灰土填到了深溝之中,一條平展寬坦的大路重又靜靜地躺在皇宮之前..
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的年號。
火:失火。
禁:宮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丁晉公:即丁謂,真宗時排擠寇準而代之為相,極力迎合真宗,大興土木。曾被封為晉公,故稱丁晉公。
復:回到;返回到。
主營:主要辦理。
患:禁忌;忌諱。
通衢:大路,四通八達的路。
不日:不幾天,這里指很快。
巨塹:大而深的壕溝。
決:疏通水道;開口子引導水流。
汴水:汴河。
道:宋朝行政區(qū)域名,這里指地方、地區(qū)。
斥棄:拋棄無用的。
實:填。
三役:三件事。
濟:完成。
丁謂(966-1037),字謂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時遷居蘇州。祖父丁守節(jié),與范仲淹曾祖范夢齡同是吳越國中吳軍節(jié)度使錢文奉(錢镠之孫)的幕僚,任節(jié)度推官,遂為長洲人。離京時,宋真宗特賜御詩七言四韻和五言十韻,“尤為盛事”。他同時兼任使持節(jié)蘇州諸軍事、蘇州刺史、蘇州管內(nèi)觀察處置堤堰橋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軍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書復參知政事。不久,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館大學士、監(jiān)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師。乾興元年(1022),封為晉國公。顯赫一時,貴震天下。 丁謂 生平 機敏聰穎
天才式人物
丁謂機敏智謀,多才多藝,天象占卜、書畫棋琴、詩詞音律,無不通曉。他文追韓(愈)、柳(宗元),詩似杜甫,曾被人譽為“今日之巨儒”。
丁謂是個天才式人物,機敏聰穎,“書過目輒不忘”,幾千字的文章,他讀一遍便能背誦。早年,丁謂隨做官的父親丁顥在涇州(今屬甘肅?。?。父親同僚竇偁見丁謂聰明機靈,頗有才氣,稱贊道:“此兒將來必定做大官?!庇谑菍⑴畠合嘣S。宋代著名文學家王禹偁曾在平江(今蘇州)擔任長洲縣令,丁謂與好友孫何曾一同以文章拜謁,王縣令看了文章大加贊賞,認為“自唐韓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王禹偁后來曾稱他是“今之巨儒”,詩似杜甫。昆山龔穎平時很自負,極少稱贊別人,但對丁謂的文章卻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可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匹敵。他勤奮好學,博聞強記,天象占卜、書畫棋琴、詩詞音律,無不通曉。
聰明機智
有一次皇帝問道:“唐朝的酒價是多少?”丁謂脫口答道:“每斗三百?!被实蹎査趺粗獣缘模鸬溃骸坝卸鸥υ姙樽C,‘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币惶欤握孀谂c貴妃一起賞花釣魚,釣了半天一條魚也沒釣到,心里很不高興,皺著眉頭,一言不發(fā)。大臣們不知如何為好,丁謂笑盈盈地跑上去賦詩道:“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釣遲?!彼握孀谝娝绱寺斆?,頓時十分開心,賞詠再三
運籌帷幄
實事求是地講,丁謂為官尚算勤勉,有較強的應對和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也做過不少益事。
巧造玉清昭應宮
丁謂凡事能動腦筋,辦事都有謀略,巧造玉清昭應宮便是一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丁謂負責修建玉清昭應宮。工程規(guī)模宏大,規(guī)制宏麗,建筑分為2610區(qū),總計有3600余楹。工程除了錢外有3個難題:一是蓋皇宮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遠,得花很多的勞力;二是修建皇宮還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從外地運來,而汴河在郊外,離皇宮很遠,從碼頭運到皇宮還得找很多人搬運;三是工程上原有很多碎磚破瓦等垃圾清運出京城,同樣很費事。經(jīng)過周密思考,丁謂制訂出科學施工方案:首先從施工現(xiàn)場向外挖了若干條大深溝,把挖出來的土作為施工需要的新土備用,以解決新土問題。第二步,從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溝中,利用木排及船只運送木材石料,解決了木材石料的運輸問題。最后,等到材料運輸任務完成之后,再把溝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溝內(nèi),使溝重新變?yōu)槠降?。一舉三得,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和經(jīng)費,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內(nèi)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響。工程原先估計用15年時間建成,而丁謂征集動用數(shù)萬工匠,嚴令日夜不得停歇,結(jié)果只用了7年時間便建成,深得皇帝贊賞。“丁謂造宮”成為工程理論的一個典型實例。
不動兵刃、安撫邊民
淳化年間(990-994年),峽路一帶少數(shù)民族因不堪壓迫,在邊境地區(qū)糾眾反抗,丁謂奉命前往處置。他以安撫團結(jié)為上,不動兵刃,妥善穩(wěn)定了局勢,得到朝廷贊賞。川陜地區(qū)王均起兵叛亂,朝廷調(diào)集士兵抵御,結(jié)果轉(zhuǎn)身為寇。這些人熟悉山川道路,攻占州縣,掠奪男女,與官府為敵。丁謂奉命處置,他一到即命罷兵,冒險入溪洞會見其首領(lǐng),曉諭朝廷安撫之意,并宣稱帶有皇帝詔書,一律赦免不殺;贈以錦袍、銀帛,使他們感激涕零,紛紛表示愿意世代奉貢朝廷,并將誓言刻錄石柱豎在邊境上,西南地區(qū)從此得以安寧。丁謂采用以鹽換糧的辦法,解決夔、萬諸州軍餉之弊,同時也減輕了邊民長途解送皇糧的勞苦。他又奏準黔南邊民養(yǎng)的馬,可以到市場上自由交換。他曾親自規(guī)劃經(jīng)建設筑夔州城寨,以增強邊防。宋真宗曾問丁謂,如何才能使邊防久遠安寧,少數(shù)民族不敢為非。丁謂回答說:“只要朝廷所派的官,不邀功生事,以安靜為勝,就能安寧無事?!?/p>
巧渡黃河、機智退敵
景德元年(1004年),宋遼發(fā)生戰(zhàn)爭。北方契丹的鐵騎南下,民心驚惶,黃河北邊的百姓紛紛搶渡黃河,每天要有幾千人避難渡河,而船夫邀利,不肯及時渡民過河。丁謂奉命處置,采取果斷措施,急忙從監(jiān)獄中取出死囚數(shù)人,假冒船夫,斬首于河上。船夫見官員斬首殺人了,再不敢胡來,丁謂于是組織人員與船只日夜擺渡,不到3天時間,使黃河北邊的百姓得以全部渡過黃河。緊接著,他又從難民中挑選少壯者,在數(shù)百里的黃河邊分成若干塊,均豎起旗幟,鳴金鼓,擊刁斗,聲音百里外都能聽到。契丹人不了解內(nèi)情,以為宋方已有防備,便撤退離去,從此“境內(nèi)晏然”。
治理水利、一舉多得
天禧元年(1018年),丁謂任升州(今南京)知州時,城北后湖因多年得不到治理,變成了旱湖,前任將湖底佃租給百姓,共有76頃,納500余貫稅賦。丁謂到任后,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了諸多不妥,上疏請減免這部分稅賦,并請求派部隊組織開挖治理,退田還湖,蓄水種菱植蓮養(yǎng)魚,養(yǎng)活饑民,增加收入;如果遇上大旱年份則可以灌溉農(nóng)田,一舉數(shù)得。
減免賦稅
大中祥符年間,丁謂任平江軍節(jié)度使,后又兼任蘇州刺史,為家鄉(xiāng)也辦過好事,曾“為鄉(xiāng)里請于朝,特免丁錢”,老百姓十分感激,“鄉(xiāng)人至今德之,祠于萬壽寺”。
整頓經(jīng)濟秩序
丁謂是宋朝著名的經(jīng)濟專家。當時全國糧賦十分混亂,每年征收數(shù)量不一,并隨意加碼,百姓苦不堪言。丁謂擔任三司使后,專門調(diào)查,制定相應政策,并奏議以咸平六年戶口和財賦收入為標準,此后每年按此數(shù)據(jù)征收,并報朝廷備案,以利國計民生。朝廷準奏,下詔褒獎。任職期間,丁謂還組織編寫了不少反映宋初財政狀況,采取應對策略的專著,成為后人研究宋代經(jīng)濟的重要文獻資料。
奸邪之臣
迎合皇帝,“天下目為奸邪”
原本博學多才的丁謂,為了權(quán)利變得邪佞狡詐,被人斥為“奸邪之臣”。
丁謂憸狡過人,為了向上爬和鞏固權(quán)位,只得扭曲自己靈魂,討好皇帝,做事“多希合上旨”,因而被“天下目為奸邪”;人們將他與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合稱為“五鬼”。
丁謂做了不少的壞事,下面略舉幾件說明:
一、鼓動皇帝大興土木。宋真宗要在宮城建設玉清昭應宮,左右近臣上疏勸諫反對。宋真宗召問,丁謂回答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宮奉上帝,而且用來祈皇嗣。群臣如有阻撓,我愿意與他辯論?!睆拇吮銦o人再敢勸諫。丁謂又領(lǐng)建造會靈觀、玉皇像迎奉使、修景靈宮使、天書儀衛(wèi)副使,為皇帝建造了一批豪華宮殿,耗費了大量的民脂民膏。
二、勾結(jié)太監(jiān),陷害忠良。丁謂一味迎合,給皇帝出壞主意,自然會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對,寇準對他謅主媚君十分痛惡。丁謂于是懷恨在心,千方百計羅織罪名極力排擠。天禧四年(1020年),將寇準趕出朝廷,被貶為相州(今河南安陽)知州,后又貶為道州(今湖南道縣)司馬。乾興元年(1022年),丁謂又勾結(jié)宦官雷允恭,修改“詔書”,把宋真宗病死歸罪于寇準,再將他貶為雷州(今廣東海康),最后客死貶所。丁謂趁機將朝中凡是與寇準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
三、利用迷信,愚弄皇帝。丁謂自稱是神仙丁令威(神話人物)的后裔,在自家的園林里特建有仙游亭、仙游洞,每天“晨占鳴鵲,夜看燈蕊,雖出門歸邸,亦必竊聽人語,用卜吉兆”。他好言仙鶴,任玉清昭應宮使時,每次醮祭,即奏報有多少多少仙鶴舞于殿廡之間,被人譏為“鶴相”。宋真宗到亳州謁太清宮時,丁謂特獻白鹿一頭、靈芝9.5萬只。宋真宗從泰山封禪回到充州時,丁謂將當?shù)匦『⒆油娴囊恢恍觚敚笧槿鹞铽I給皇帝,并載入史冊。他操縱女道士劉德妙,拿家里養(yǎng)的一只烏龜說成是老上君化身,親自作贊頌。
人物軼事 一舉三得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宮中著火。當時丁謂主持重建宮室(需要燒磚),被取土地很遠所困擾。丁謂于是命令從大街取土,沒幾天就成了大渠。于是挖通汴河水進入渠中,各地水運的資材,都通過汴河和大渠運至宮門口。重建工作完成后,用工程廢棄的瓦礫回填入渠中,水渠又變成了街道。做了一件事情而完成了三個任務,省下的費用要用億萬來計算。
北宋丁謂的“一舉三得”重建皇宮方案。我國古人管理策略。丁謂的“一舉三得”方案表明了這一點。宋真宗時期,大臣丁謂用“一舉三得”方案重建皇宮,是一次典型的系統(tǒng)管理實踐。當時,由于皇城失火,皇宮被焚,宋真宗命丁謂重修皇宮。這是一個復雜的工程,不僅要設計施工,運輸材料,還要清理廢墟,任務十分艱巨。丁謂首先在皇宮前開溝渠,然后利用開溝取出的土燒磚,再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人溝中,使船只運送建筑材料直達工地。工程完工后,又將廢棄物填人溝中,復原大街,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取土燒磚、材料運輸、清理廢墟三個難題,使工程如期完成。工程建設的過程,同現(xiàn)代系統(tǒng)管理思想何其吻合。丁謂主持的皇宮修建工程體現(xiàn)了中國古人高超智慧的管理實踐。
溜須
那年,汴京城發(fā)生火災,綿延了半個皇宮?;鹣?,宋皇帝把災后重建的任務放在了丁謂的肩上。
丁謂命人在京城大街取土,將三街九衢挖成壕溝。取土完畢,將壕溝灌上黃河水,外地運來的樹木,全部通過壕溝水放入城中。房屋蓋好,過去那些灰土碎瓦廢磚,又倒入壕溝中,平整成街道:一舉三得。
思維的縝密,規(guī)劃的精妙,用在建設設計上,固然無人可及,如果用在排擠他人、打擊政敵上,同樣也無人可及。
寇準和丁謂,開始時,是朋友,更是知己。一日,寇準與另一宰相李沆議事,丁謂來拜,談了一會兒,離開,李沆叮囑,像丁謂這人,萬萬不可使得勢。
寇準一笑,不以為然。后來隨著寇準做宰相后,丁謂登上了副宰相的位置。丁謂曾兵不血刃,安撫了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叛亂;還曾奏議為民減賦。大文學家歐陽修曾對丁謂的文學成就給予很高評價。
一日,是中書省舉行宴會吧,寇準不注意,一點湯汁流到胡須上了。丁謂忙上前給他撫去。
今天看來,這種做法也沒有什么出格的,畢竟是同事兼朋友嘛??煽軠蕝s冷了臉,說了一句話,讓丁謂下不來臺——一個副宰相,給上司溜須,成何體統(tǒng)?
這以后,丁謂就恨上了寇準,而且私下里處處尋寇準的短。丁謂這樣精明的人,要尋別人的錯,還不是舉手之勞。不久,丁謂投靠真宗皇后劉后,將寇準出知相州,一直貶到雷州半島。丁謂掌權(quán),不久也犯法被貶,到了更遠的海南。最可惜的是,最終他上了《佞臣傳》。其實,除了排擠寇準外,他實在沒有干什么壞事,算得上一個干吏。
人物評價 才高八斗
丁謂相貌不佳,生一雙斜眼,張目仰視,好像是個經(jīng)常饑寒的人,相面的說他是“猴形”。小時頑劣,多虧有位姓郁的老先生對他嚴加管教,使他學業(yè)有所進步。后來,丁謂去拜訪郁先生時說:“自己少時狹劣,多虧先生教誨,痛加夏楚,使某得以成立。”郁先生死后,丁謂還特地派人處理后事,“為棺殮葬,埋之物甚厚”。
輕時丁謂與孫何最為友善,同以才名著稱,人稱“孫丁”。他倆曾一同以文章拜謁當時擔任長洲縣令的著名文學家王禹偁,王縣令看了他們的文章十分驚奇,大加贊賞,認為“自唐韓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當即贈詩云:“二百年來子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jīng)?!彼翁诖净辏?92),丁謂登進士科,列第四名。(寇萊公始與丁晉公善,嘗以丁之才薦于李文靖公沆屢矣,而終未用。一日,萊公語文靖曰:“比屢言丁謂之才,而相公終不用,豈其才不足用耶?抑鄙言不足聽耶?”文靖曰:“如斯人者,才則才矣,顧其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萊公曰:“如謂者,相公終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文靖笑曰:“他日后悔,當思吾言也?!蓖砟?,與寇權(quán)宏相軋,交至傾奪,竟有??抵?,始服文靖之識?!稏|軒筆錄》)
有的說他是一代名相有的說他是一代佞臣.總的來說說他毀譽參半似乎評價過高了他的毀應該多于他的譽.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的才。王禹偁就曾贊賞“自唐韓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并贈詩云:“二百年來子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jīng)。幾千字的文章,他讀一遍便能背誦(丁謂“機敏有智謀,文字數(shù)千言。經(jīng)覽輒誦,善談笑為詩。至圖畫、博弈、音律,無不洞曉”);三司案牘復雜繁多,一般官吏長久難以解斷,而他一看案情,一言判決,眾人都釋然而悟;聽憑滿座賓客各自陳述,他從容應接,隨口解答,條分縷析,統(tǒng)懾滿座,沒人能超出其意。著有《景德會計錄》、《建安茶錄》、《刀筆集》、《青衿集》、《晉公集》、《晉公談錄》、《丁晉公詞》等十多種。
政績
在安撫邊疆少數(shù)民族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淳化年間(990-994),他對與官府為敵的西南少數(shù)民族武裝以安撫團結(jié)為上,不動兵刃,并設法解決當?shù)厝鄙偈雏}、長途解送皇糧、馬匹交易等困難,妥善穩(wěn)定了局勢,得到朝廷贊賞。西南地區(qū)賴以安寧。據(jù)葉得夢《石林燕語》記載,丁謂以鄆、齊、濮安撫使知鄆州時,北方契丹鐵騎南下,民心驚惶,河北百姓紛紛搶渡黃河,“欲避于京東者,日數(shù)千人”,而船民不肯盡力擺渡。丁謂聽到此事后,采取果斷措施,急忙從監(jiān)獄中取出死囚數(shù)人,“以為舟人,悉斬于河上,于是曉夕并渡,不三日皆盡”。他又從難民中挑選少壯者,在數(shù)百里黃河邊“分畫地分,各使執(zhí)旗幟、鳴金鼓于河上,夜則傳更點、申號令”。契丹人以為宋方已有防備,便撤退而去,于是“境內(nèi)晏然”。由此可以看出丁謂的為人聰明,辦事果斷、干練。
當時全國糧賦十分混亂,每年征收數(shù)量不一,隨意加碼,百姓苦不堪言。丁謂奏議以景德四年民賦數(shù)為準征收,并報朝廷備案,以利國計民生。朝廷準奏,并下詔褒獎。丁謂為家鄉(xiāng)蘇州也辦過好事,曾“為鄉(xiāng)里請于朝,特免丁錢。鄉(xiāng)人至今德之,祠于萬壽寺”。
(丁謂有才智,然多希合,天下以為奸邪,及稍進用,即啟導真宗以神仙之事,又作玉清昭應宮,耗費國帑,不可勝計。謂既為宮使,夏竦以知制誥為判官。一日,宴宮僚于齋廳,有雜手伎俗謂弄碗注者,獻藝于庭,丁顧語夏曰:「古無詠碗注詩,舍人可作一篇?!瓜募聪x詩曰:「舞拂挑珠復吐丸,遮藏巧便百千般。主公端坐無由見,卻被傍人冷眼看?!苟∮[讀變色?!稏|軒筆錄》。)
奸臣
丁謂雖才智過人,然而心術(shù)不正,做事“多希合上旨,天下目為奸邪”。他與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都以奸邪險偽著名,人稱“五鬼”。宋真宗趙恒相信迷信,丁謂極力迎合,以神仙之事啟迪皇帝。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聽信王欽若造作“天書”,準備舉行泰山封禪等事。不久,王詐稱京師、泰山“天書”下降,為此特改元大中祥符。起初,因朝廷內(nèi)庫經(jīng)費短缺,封禪之事未定。一天,宋真宗問丁謂:“封禪經(jīng)費有沒有問題?”丁謂回答:“經(jīng)費足夠,大計有余?!彼握孀诼犃吮銢Q定封禪泰山,詔丁謂為計度泰山路糧草使,負責所有經(jīng)費。他先以三司名義向朝中內(nèi)庫借銀10萬兩,又命各州獻錢貢物,于十月以前集中到泰山下。封禪隊伍數(shù)千人,浩浩蕩蕩。封禪結(jié)束,又到曲阜祭祀孔子。這次封禪活動,耗費錢財800余萬貫。丁謂曾修編《封禪記》。
宋真宗要在宮城建設玉清昭應宮,左右近臣上疏勸諫。真宗召問,丁謂回答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宮奉上帝,而且用來祈皇嗣。群臣有沮陛下者,愿以此論之。”從此便無人再敢勸諫。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命丁謂為修玉清昭應宮使,又加天書挾侍使、總領(lǐng)建造會靈觀、玉皇像迎奉使、修景靈宮使、天書儀衛(wèi)副使,還曾奉旨摹寫天書刻玉笈。丁謂做這些事可謂是盡心盡力。玉清昭應宮計3600余楹,原估計二十五年建成。丁謂征集大批工匠,嚴令日夜不停,只用了七年時間便建成,深得皇帝贊賞。賜宴賦詩以寵其行。
丁謂不顧國家與百姓的利益,一味迎合皇帝,并給皇帝出壞主意,自然會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對,名臣寇準對他諂主媚君尤為痛惡。于是,丁謂羅織罪名極力排擠,寇準被罷相貶官。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乾興元年(1022)二月,宋真宗死,宋仁宗即位時。年僅13歲,太后聽政,丁謂利用職位之便修改“詔書”,把真宗死因歸罪于寇準,并以此為借口,將朝中凡是與寇準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丁謂勾結(jié)宦官雷允恭,規(guī)定將重要奏章先送丁謂閱過后再送內(nèi)廷,以達到把持朝政的目的。雷允恭為修宋真宗皇陵的都監(jiān),與判司天監(jiān)邢中和擅自移改陵穴,這本是要殺頭的事,“眾議日喧”,而丁謂庇護雷允恭,不作處理。但最后終于被人揭發(fā)出來,觸怒了太后,雷允恭被誅,丁謂被罷相,貶為崖州(今海南省)司戶參軍,四個兒子全被降黜。抄沒家產(chǎn)時,從他家中搜得“四方賂遺,不可勝紀”。
丁謂的詩文影抱銅芝直,光搖鑄鳳圓。叢花生木蓼,凝密墮金蓮。積貨徒供爨,當官竟不燃。曾窺司烜氏,明燧奉高天。——宋代·丁謂《燭》 燭
影抱銅芝直,光搖鑄鳳圓。
叢花生木蓼,凝密墮金蓮。
積貨徒供爨,當官竟不燃。
曾窺司烜氏,明燧奉高天。自保猗猗綠,誰憐冉冉根。紫花含鳳實,繡籜抱龍孫。掃月仙壇靜,搖風雪霧昏。彤竿思化杖,紺棄想開樽?!未ざ≈^《竹》 竹
自保猗猗綠,誰憐冉冉根。
紫花含鳳實,繡籜抱龍孫。
掃月仙壇靜,搖風雪霧昏。
彤竿思化杖,紺棄想開樽。寶氣媚長潯,明光法大陰。探龍殊九品,剖蚌盡千金。漢女飛升跡,鮫人感泣心。任輕從彈雀,魚目莫相侵。——宋代·丁謂《珠》 珠
寶氣媚長潯,明光法大陰。
探龍殊九品,剖蚌盡千金。
漢女飛升跡,鮫人感泣心。
任輕從彈雀,魚目莫相侵。查看更多丁謂的詩文>>
中國古代有一個丁謂施工的故事,蘊含著運籌學的思想。 丁謂的施工方案省時省力,妥善地解決了取土、運輸和處理建筑垃圾的問題,一舉而三得,也與現(xiàn)代系統(tǒng)工程思想不謀而合。
傳說宋真宗在位時,皇宮曾起火。一夜之間,大片的宮室樓臺殿閣亭榭變成了廢墟。為了修復這些宮殿,宋真宗派當時的晉國公丁謂主持修繕工程。當時,要完成這項重大的建筑工程,面臨著三個大問題: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廢墟垃圾清理掉;第二,要運來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要運來大量新土。不論是運走垃圾還是運來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運輸問題。如果安排不當,施工現(xiàn)場會雜亂無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丁謂研究了工程之后,制訂了這樣的施工方案:首先,從施工現(xiàn)場向外挖了若干條大深溝,把挖出來的土作為施工需要的新土備用,于是就解決了新土問題。第二步,從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溝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運送木材石料,解決了木材石料的運輸問題。最后,等到材料運輸任務完成之后,再把溝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溝內(nèi),使溝重新變?yōu)槠降亍?簡單歸納起來,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挖溝(取土)→引水入溝(水道運輸)→填溝(處理垃圾)。 按照這個施工方案,不僅節(jié)約了許多時間和經(jīng)費,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內(nèi)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響,因而確實是很科學的施工方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3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畢升的活字印刷
下一篇: 高超新法合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