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當(dāng)上皇帝以后,準(zhǔn)備拓展外城。
他來到朱雀門前,抬頭看見門額上寫著“朱雀之門”四個字,覺得別扭,就問身旁的大臣趙普:“為什么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偏寫‘朱雀之門,四個字?多用一個‘之’字有什么用呢?”趙普告訴他說:“這是把‘之’字作為語助詞用的?!壁w匡胤聽后哈哈大笑,說:“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得什么事情??!”
后來,在民間便流傳一句諺語:“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之乎者也的意思是: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dāng)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柜里面預(yù)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
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zhèn)口的咸亨酒店里當(dāng)伙計,掌柜說,我樣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就在外面做點事罷。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
他們往往要親眼看著黃酒從壇子里舀出,看過壺子底里有水沒有,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里,然后放心:在這嚴重監(jiān)督下,羼(chàn )水也很為難。
所以過了幾天,掌柜又說我干不了這事。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wù)了。
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柜臺里,專管我的職務(wù)。雖然沒有什么失職,但總覺得有些單調(diào),有些無聊。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北闩懦鼍盼拇箦X。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笨滓壹罕銤q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里談?wù)?,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xué),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
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抄書的人也沒有了。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
但他在我們店里,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fù)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dāng)真認識字么?”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么?”我略略點一點頭。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滓壹旱攘嗽S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yīng)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賬要用?!?/p>
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級還很遠呢,而且我們掌柜也從不將茴香豆上賬;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的答他道,“誰要你教,不是草頭底下一個來回的回字么?”
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點頭說,“對呀對呀!……茴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滓壹簞傆弥讣渍毫司?,想在柜上寫字,見我毫不熱心,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有幾回,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吃茴香豆,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滓壹褐嘶?,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jīng)不多了?!敝逼鹕碛挚匆豢炊?,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庇谑沁@一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結(jié)賬,取下粉板,忽然說, “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
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么會來?……他打折了腿了?!闭乒裾f,“哦!”“他總?cè)耘f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fā)昏,竟偷到丁舉人家里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么?”?
“后來怎么樣?”“怎么樣?先寫服辯,后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來呢?”“后來打折了腿了?!薄按蛘哿嗽鯓幽兀俊薄霸鯓??……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柜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賬。
中秋之后,秋風(fēng)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 “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磿r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
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雖然間或沒有現(xiàn)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fù)了原,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dāng)真認識字么?”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在這時候,眾人也都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在這些時候,我可以附和著笑,掌柜是決不責(zé)備的。而且掌柜見了孔乙己,也每每這樣問他,引人發(fā)笑??滓壹鹤约褐啦荒芎退麄冋勌?,便只好向孩子說話。有一回對我說道,“你讀過書么?”我略略點一點頭。他說,“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
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過臉去,不再理會??滓壹旱攘嗽S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yīng)該記著。將來做掌柜的時候,寫賬要用?!?/p>
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級還很遠呢,而且我們掌柜也從不將茴香豆上賬;又好笑,又不耐煩,懶懶的答他道,“誰要你教,不是草頭底下一個來回的回字么?”
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柜臺,點頭說,“對呀對呀!……茴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煩了,努著嘴走遠??滓壹簞傆弥讣渍毫司疲朐诠裆蠈懽?,見我毫不熱心,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中秋之后,秋風(fēng)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 “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磿r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
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闭乒褚采斐鲱^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
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闭乒袢匀煌匠R粯?,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 “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jīng)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guān),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guān)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
詞語注釋:
1、短衣幫:舊指短打衣著的勞動人民。
2、闊綽(chuò):闊氣。
3、羼(chàn):混合,摻雜。
4、薦頭:舊社會以介紹傭工為業(yè)的人,也泛指介紹職業(yè)的人。
5、聲氣:這里指態(tài)度。
6、滿口之乎者也:意思是滿口文言詞語。這里用來表現(xiàn)孔乙己的書呆子氣。
7、上大人孔乙己:舊時通行的描紅紙(描紅紙:一種印有紅色楷字,供兒童摹寫毛筆字用的字帖。舊時最通行的一種,印有“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這樣一些筆劃簡單、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印有“上大人孔乙己”這樣一些包含各種筆畫而又比較簡單的字,三字一句。
8、“君子固窮”:語見《論語·衛(wèi)靈公》?!肮谈F”即“固守其窮”,不以窮困而改變操守的意思。固,安守。
9、進學(xué):明清科舉制度,童生經(jīng)過縣考初試,府考復(fù)試,再參加由學(xué)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縣學(xué)籍,叫進學(xué),也就成了秀才。又規(guī)定每三年舉行一次鄉(xiāng)試(省一級考試),由秀才或監(jiān)生應(yīng)考,取中的就是舉人。
10、營生:謀生,籌劃如何生活。
11、鈔:現(xiàn)寫作“抄”。
12、回字有四樣寫法:“回”字過去一般只有三種寫法:“回”“囘”“囬”,極少有人用第四種寫法(外部一個偏旁“囗”中間加上一個“目”字)??滓壹哼@種深受科舉教育毒害的讀書人,常會注意一些沒有用的字,而且把這看成學(xué)問和本領(lǐng)。
13、“多乎哉?不多也”:語見《論語·子罕》:“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佣嗪踉??不多也?!边@里與原意無關(guān)。
14、服辯:又作“伏辯”,即認罪書。這里指不經(jīng)官府而自行了案認罪的書狀。
15、年關(guān):年底。舊社會年底結(jié)賬時,債主要向欠債的人索債,欠債的人過年如同過關(guān),所以叫“年關(guān)”。下文的端午和中秋,在舊社會里也是結(jié)賬的期限。
擴展資料:
一、創(chuàng)作背景:
1、歷史背景
19世紀(jì)末期,清朝政府腐敗,民不聊生,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仍在盛行。少數(shù)讀書人爬上統(tǒng)治地位,但大多數(shù)下層知識分子窮困潦倒。小說《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這樣一個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稱帝,復(fù)辟勢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竊奪。
“五四”運動前后,科舉制度雖被廢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處于昏沉、麻木狀態(tài)。
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中國革命的知識分子李大釗等領(lǐng)導(dǎo)和策動了新文化運動,向封建文化教育進行猛烈抨擊。
為了憤怒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為了“描繪社會上的或一種生活,請讀者看看”以“引起療救的注意”,魯迅先生繼《狂人日記》后,于1918年冬創(chuàng)作了小說《孔乙己》。
2、創(chuàng)作歷程
《孔乙己》寫于1918年冬天,當(dāng)時以《新青年》為陣地,雖已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但是封建復(fù)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舉制度雖于1906年廢除,但是培植孔乙己這種人的社會基礎(chǔ)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這樣就有可能產(chǎn)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讓他們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魯迅選取了社會的一角——魯鎮(zhèn)的咸亨酒店,藝術(shù)地展現(xiàn)了20多年前社會上的這種貧苦知識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啟發(fā)讀者對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當(dāng)時的教育現(xiàn)狀,思考當(dāng)時的社會教育和學(xué)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
二、作品主旨:
孔乙己是一個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眾人的哄笑來貫穿這樣一個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
這種哄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樂境寫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會的基礎(chǔ),在這樣等級森嚴的封建統(tǒng)治下,民眾的活力、熱情、同情心都被扼殺,變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幫的心目中也以為既然“學(xué)而優(yōu)則仕”,那么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的孔乙己當(dāng)然是劣貨,只值得奚落和取笑。
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與孔乙己同樣在封建秩序中處于倍受壓迫的社會底層,同樣可悲可憐,所以他們對孔乙己這樣一個不幸者不但沒有同情和幫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樂,在他們勞累而苦悶的生涯中尋求片刻的快樂。
另一方面,“為了揭示社會對于處在苦境的人的涼薄”也是這篇文章的主旨之一。
三、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后改名為周樹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學(xué)日本仙臺醫(yī)科專門校(現(xiàn)東北大學(xué))。
“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民主戰(zhàn)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魯迅一生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文學(xué)批評、思想研究、文學(xué)史研究、翻譯、美術(shù)理論引進、基礎(chǔ)科學(xué)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lǐng)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lǐng)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jì)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lǐng)土的作家”。
魯迅一生的著作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熱風(fēng)》《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1926)《而已集》(1927)《三閑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調(diào)集》(1932——1933)《偽自由書》《準(zhǔn)風(fēng)月談》《花邊文學(xué)》《且介亭雜文》(1934——1936)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真實地諷刺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孔乙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魯迅
詞目
之乎者也
發(fā)音
zhī hū zhě yě
釋義
這四個字都是文言虛詞,諷刺人說話喜歡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話或文章。
近義詞
咬文嚼字
引用
《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親戚老夫臥病 ...出話來。到晚,牛浦回家,問著他,總歸不出一個清賬,口里只管“ 之乎者也 ”,胡支扯葉。牛老氣成一病,七十歲的人,元氣衰了,又沒... 《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認祖孫玉圃聯(lián)宗 愛交游雪齋留客 ...家也還覺得新色,后來見來的回數(shù)多了,一個生意人家,只見這些“ 之乎者也 ”的人來講呆話,覺得可厭,非止一日。 那日,牛... 《隋唐演義》第63回 王世充忘恩復(fù)叛 秦懷玉剪寇建功 ...他。正是: 海內(nèi)英雄不易識,肺腸自與庸愚別??尚? 之乎者也 人,虛邀聲 氣張其說?! 〗裾f竇公主要他... 《明史演義》第十八回 下征書高人抗志 泄逆謀奸相伏誅 ...文,規(guī)例愈嚴,范圍愈狹,士子們揣摩迎合,莫不專從八股文用功, 之乎者也 ,滿口不絕,弄得迂腐騰騰,毫無實學(xué)經(jīng)濟。這種流毒,相沿... 《素書原著》前言 ...也被稱為天書。對于熟讀文言的古人來說,尚且如此,對于漸漸遠離 之乎者也 的我們來講,想要完全理解就更加困難了。因此,為了便于讀... 《警世通言》第十一卷 蘇知縣羅衫再合 ...看官牢記著,那蘇知縣自在村中教學(xué),正是:未司社稷民人事,權(quán)作 之乎者也 師?! s說蘇老夫人在家思念兒子蘇... 《北堂書鈔》●北堂書鈔卷第一百四十九 天部一 ...案見文氏蘭堂宋本列子卷一天瑞篇陳本上二句多引四也字下一句多引 之乎者也 四字」元氣闔陽「河圖葉光篇云元氣闔陽為天○今案陳俞本引...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 蘇小妹三難新郎 ...目,就是三百個,我何懼哉!”丫鬟道:“俺小姐不比尋常盲試官, 之乎者也 應(yīng)個故事而已。他的題目好難哩!第一題,是絕句一首,要新... 《歧路燈》第七十九回 淡如菊仗官取羞 張類村昵私調(diào)謔 ...免蘇東坡喜笑怒罵之文章矣??偩墶耙詼?zhǔn)皆各其及即若”的學(xué)問與“ 之乎者也 耳矣焉哉”的學(xué)問,是兩不相能的。所以真正有識見的人,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十三回 試鄉(xiāng)科文闈放榜 上母壽戲彩稱觴 ...王的,昨天我在外面同他說了幾句話,他也說了十來句話,都是滿口 之乎者也 的;十來句話當(dāng)中,說了三個‘夫然后’”。繼之笑道:“虧... 《劉公案》第三十七回 楊武舉救人戰(zhàn)群寇 ...念,世路人情才算明。今朝我來到此處,就該獻出那客人。你反倒, 之乎者也 來搪塞,你又拿出幾百銀。讓你金銀過北斗,想買客人萬不能...
出自元朝丞相脫脫和阿魯圖修撰《宋史·岳飛傳》:檜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背趺舞T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改命萬俟禼。禼誣:飛與憲書,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云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言其書已焚。
譯文:?秦檜派使臣逮捕岳飛父子,來查證張憲事件。使臣到來后,岳飛大笑說:“天地神祗,可以證明我的心跡?!弊畛?,秦檜命令何鑄審問岳飛,岳飛撕開衣裳,把后背給何鑄看,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深深地印入肌膚里。
不久,何鑄查閱案卷,確實沒有發(fā)現(xiàn)證據(jù),就奏明岳飛是無辜的。秦檜又改命萬俟卨審問岳飛。萬俟卨污蔑岳飛說:岳飛給張憲寫信,要求張憲謊報軍情來動搖朝廷對岳飛的處罰,岳云給張憲寫信,命令張憲想辦法讓岳飛回到自己的軍隊(加以保護);并且說這些信件已經(jīng)燒了。
擴展資料:
靖康元年(1126年),宋欽宗趙桓反悔割地,兩路金軍于攻破太原后會合,二次南下圍困開封。趙桓在求和的同時使人送蠟書命康王趙構(gòu)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征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劉浩負責(zé)招募義士,收編潰兵。
從平定軍突圍回到家鄉(xiāng)的岳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憤慨,意欲投軍,又擔(dān)憂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
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積極勉勵岳飛“從戎報國” ,還為岳飛后背刺上“盡忠報國(后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xùn)。岳飛牢記母親教誨,忍痛別過親人,投身抗金前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7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專心致志人物故事
下一篇: 月下老人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