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歷史人物

    吳均

    佚名 2023-06-05 21:05:09

    吳均

    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xué)家。字叔庠

    。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書法自成一體
    ,稱謂“吳均體”
    ,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fēng)。在文學(xué)方面,他提倡"駢體文"
    。好學(xué)有俊才
    ,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贊。梁武帝天監(jiān)初
    ,為郡主簿
    。天監(jiān)六年(507)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后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閑職文官)
    。因私撰《齊春秋》,觸犯梁武帝,被免職
    。不久奉旨撰寫《通史》
    ,未及成書即去世

    吳均三書的共同特點(diǎn)

    《吳均三書》的共同特點(diǎn)是:善于刻畫周圍景物來渲染離愁別緒,且多為反映社會(huì)現(xiàn)實(shí)之作

    ,表現(xiàn)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秴蔷龝肥侨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即《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
    、《與顧章書》

    作者:吳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
    ,南朝梁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
    ,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出身貧寒
    ,性格耿直
    ,好學(xué)有俊才。吳均善于寫作書信
    ,今存《與施從事書》
    、《與朱元思書》
    、《與顧章書》三篇
    ,俱以寫景見長。
    作品賞析:《與朱元思書》文章雖短
    ,以簡畫繁
    ,以文字為讀者繪出了富春山的秀美風(fēng)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杜c施從事書》渲染了高峻連綿的青山變化多姿的景觀,景觀雄奇而秀麗
    。作者內(nèi)心有所感悟
    ,精神得到了升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杜c顧章書》一文僅84個(gè)字,就把石門山清幽秀麗的風(fēng)光
    ,如詩如畫般展現(xiàn)在眼前
    。語言簡潔優(yōu)美,清新淡雅

    有關(guān)吳均的故事

     齊朝的吳均寫的文章充滿著慷慨激昂情調(diào)

    。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在臺(tái)城時(shí),朝廷請吳均出謀抵?jǐn)?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他嚇得不知怎么回答
    ,開口就說:“我的主意,趕快投降是上策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吳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g)
    ,吳興故鄣(現(xiàn)在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
    ,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南朝梁時(shí)期的文學(xué)家。好學(xué)有俊才
    ,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贊[1]
    。其詩清新
    ,且多為反映社會(huì)現(xiàn)實(shí)之作
    。其文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
    ,常描寫山水景物
    ,稱為“吳均體”,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fēng)
    。梁武帝天監(jiān)初年,為郡主簿
    。天監(jiān)六年(506年)
    ,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臨川王蕭宏將他推薦給武帝
    ,很受欣賞。后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閑職文官)
    。欲撰《齊書》
    ,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
    ,于是私撰《齊春秋》
    ,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
    ,觸犯武帝
    ,書焚,并被免職
    。不久奉旨撰寫《通史》
    ,未及成書即去世
    。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時(shí)年五十二歲
    。吳均是歷史學(xué)家
    ,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他又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
    ,有《吳均集》二十卷
    ,惜皆已亡佚。

      《梁書·吳均傳》說他“文體清拔有古氣”
    ,在當(dāng)時(shí)頗有影響,自其文風(fēng)清拔
    ,而有“古”氣
    ,自稱“吳均體”。其詩今存140余首
    ,多為友人贈(zèng)答
    、贈(zèng)別之作。音韻和諧
    ,風(fēng)格清麗
    ,屬于典型的齊梁風(fēng)格;但語言明暢,用典貼切
    ,無堆砌之弊
    。吳均善于刻畫周圍景物來渲染離愁別緒。如《送柳吳興竹亭集》“夕魚汀下戲
    ,幕雨檐中息
    。白云時(shí)去來,青峰復(fù)負(fù)側(cè)
    。躑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朦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
    ,更襯出離別時(shí)分的凄婉氣氛。又如“輕云紉遠(yuǎn)岫
    ,細(xì)雨沐山衣”,“白日遼川暗
    ,黃塵隴坻驚”
    ,寫景都很細(xì)致。吳均很注意向樂府民歌學(xué)習(xí)
    ,擬作了不少樂府古詩
    ,如《行路難》五首、《胡無人行》
    、《從軍行》等
    ,雖辭藻華美,但不失剛健清新的氣息
    ,有鮑照余緒
    。他的一些五言詩句
    ,如“君隨綠波遠(yuǎn)
    ,我逐清風(fēng)歸”,“折荷縫作蓋
    ,落羽紡成絲”等
    ,民歌風(fēng)味也比較濃。吳均家世貧賤
    ,終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現(xiàn)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氣
    ,如《贈(zèng)王桂陽》“松生數(shù)寸時(shí),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云心,誰知負(fù)霜骨”
    ,借松樹來吐露懷才不遇的牢騷
    ,其構(gòu)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澗底松”和陶淵明的“青松在東園”
    。再如《梅花落》
    、《行路難》、《贈(zèng)別新林》等詩中
    ,也含蓄地抒寫了渴望有所作為的心情
    。此外
    ,如《邊城將四首》
    ,歌頌將士們“高旗入漢飛,長鞭歷地寫”的英雄氣概;《閨怨》寫征人家屬相思之苦
    ,都比較有現(xiàn)實(shí)內(nèi)容
    ,在當(dāng)時(shí)詩歌中不多見


      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
    、《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二卷
    、《錢塘先賢傳》五卷
    ,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
    ,惜皆已亡失
    。還著有志怪小說集《續(xù)齊諧記》一卷
    。《梁書》本傳說:“均文體清拔有古氣
    ,好事者或?qū)W之
    ,謂為‘吳均體’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逼洹拔募怼薄
    !端鍟そ?jīng)籍志》著錄:“梁奉朝請《吳均集》二十卷
    。”《舊唐書·經(jīng)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皆為二十卷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端问贰に囄闹尽分洠骸啊秴蔷娂啡怼
    !笨梢娖湮募螘r(shí)已大部分散失
    。明代的輯本有:《吳朝請集》三卷,附錄一卷
    ,明張燮輯《七十二家集》本;《吳朝請集》一卷,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另有《吳朝請集選》一卷,清代吳汝綸評選《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選》本
    。嚴(yán)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輯錄其文有《與施從事書》
    、《與朱元思書》(現(xiàn)被收入《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八下21課)、《與顧章書》等十三篇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十輯錄其詩有《贈(zèng)王桂陽》、《山中雜詩》
    、《答柳惲詩》等一百四十七首
    ,較為齊備。

      吳均善于寫作書信
    ,今存《與施從事書》
    、《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
    ,俱以寫景見長
    。如“絕壁干天,孤峰入漢
    。綠嶂百重
    ,青川萬轉(zhuǎn)”
    ,“風(fēng)煙俱凈
    ,天山共色,從流飄蕩
    ,任意東西”等句
    ,皆文筆清麗,韻味雋永

    吳均怎么讀

    吳均讀音如下:

    吳均的拼音:wu

    、jun

    基本解釋:南朝梁文學(xué)家。字叔庠

    ,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至奉朝請
    。通史學(xué)
    ,長于詩和駢文。其詩在當(dāng)時(shí)頗有影響
    ,人稱“吳均體”
    。明人輯有《吳朝請集》
    。另著有志怪小說集《續(xù)齊諧記》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xiáng)

    ,吳興故鄣(今浙江省安吉縣)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
    ,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南朝梁時(shí)期的文學(xué)家。

    好學(xué)有俊才

    ,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贊
    。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huì)現(xiàn)實(shí)之作
    。其文工于寫景
    ,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
    ,稱為“吳均體”
    ,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fēng)。梁武帝天監(jiān)初年
    ,為郡主簿。

    天監(jiān)六年(506年)

    ,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
    。臨川王蕭宏將他推薦給武帝,很受欣賞
    。后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閑職文官)
    。欲撰《齊書》
    ,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
    ,武帝不許,于是私撰《齊春秋》
    ,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
    ,觸犯武帝,書焚
    ,并被免職

    不久奉旨撰寫《通史》

    ,未及成書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
    ,時(shí)年五十二歲
    。吳均既是歷史學(xué)家,著《齊春秋》三十卷
    、注《后漢書》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
    ,有《吳均集》二十卷
    ,可惜已亡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0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秦觀
    秦觀秦觀(1049-1100)
    ,字少游,一字太虛
    ,號淮海居士
    ,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
    。漢族,揚(yáng)州高郵(今屬江蘇)人
    。北宋文學(xué)家
    ,北宋詞人。秦觀
    ,北宋中后期著名詞人
    楊維禎
    楊維禎楊維禎(1296~1370年)
    ,元代
    。字廉夫
    鮮于必仁
    鮮于必仁鮮于必仁,字去矜
    ,號苦齋
    ,漁陽郡(治所在今天津薊縣)人
    。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元英宗至治(一三二一~一三二三)前后
    。其父太常典簿鮮于樞,“吟詩作字
    皇甫冉
    皇甫冉皇甫冉(717--770):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
    ,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
    ,潤州(今鎮(zhèn)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
    。天寶十五年進(jìn)士。曾官無錫尉
    崔國輔
    崔國輔楊柳映春江崔國輔,唐詩人
    。吳郡(今蘇州)人
    ,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開元十四年(726)登進(jìn)士第
    ,歷官山陰尉
    、許昌令、集賢院直學(xué)士
    、禮部員外郎等職
    。崔國輔,唐代詩人
    夏葵
    夏葵夏葵,生卒年不詳
    , 活動(dòng)在1405—1435年前后
    。字廷暉
    ,錢塘(今杭州)人
    ,夏芷弟。畫山水
    、人物師法戴進(jìn)
    朱本
    朱本朱本(1761-1819),清代
    。字素人
    ,號溉夫、竹西
    ,江蘇甘泉(今揚(yáng)州)人
    。山水畫法明文伯仁,筆墨秀潤古雅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ɑ堋⑷宋锕P致簡淡恬靜
    李冠
    李冠[約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
    ,齊州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
    。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
    。與王樵
    、賈同齊名;又與劉潛同時(shí)以文學(xué)稱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