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棱,貞元八年進士第。詩一首。
1.關(guān)于柳的古詩大全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陸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志南《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杜甫《絕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 賀知章《詠柳 》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賀知章《詠柳 》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 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高鼎《村居》
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陳亮《虞美人·東風蕩飏輕云縷》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 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渭城曲 》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 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2.關(guān)于柳的詩句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雄《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 東溪種柳 【唐】白居易 野性愛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樹之。 長短既不一,高下隨所宜。
倚岸埋大干,臨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木便)楠固難移。
不如種此樹,此樹易榮滋。 無根亦可活,成陰況非遲。
三年未離郡,可以見依依。 種罷水邊憩,仰頭閑自思。
富貴本非望,功名須待時。 不種東溪柳,端坐欲何為? 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蘇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來處處游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五月水邊柳 【唐】崔護 結(jié)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淺。睡臉寒未開,懶腰晴更軟。
搖空條已重,拂水帶方展。似醉煙景凝,如愁月露泫。
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長別幾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新柳 【唐】崔櫓 無情柔態(tài)任春催,似不勝風倚古臺。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溝顏色洞庭來。
堤上柳 【唐】戴叔倫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閨妾斷腸時。
賦得長亭柳 【唐】戴叔倫 濯濯長亭柳,陰連灞水流。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
送客添新恨,聽鶯憶舊游。贈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獨柳 【唐】杜牧 含煙一株柳,拂地搖風久。 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
柳絕句 【唐】杜牧 數(shù)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tài)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御溝柳 【唐】杜荀鶴 律到御溝春,溝邊柳色新。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澤勻。谷鶯棲未穩(wěn),宮女畫難真。
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龍津。
柳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態(tài)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詠柳二首 【唐】顧云 帶露含煙處處垂,綻黃搖綠嫩參差。 長堤未見風飄絮,廣陌初憐日映絲。
斜傍畫筵偷舞態(tài),低臨妝閣學愁眉。 離亭不放到春暮,折盡拂檐千萬枝。
閑花野草總爭新,眉皺絲干獨不勻。 乞取東風殘氣力,莫教虛度一年春。
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柳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如憑細葉留春色, 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郁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御溝新柳 【唐】賈棱 御苑陽和早,章溝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葉乍迎春。
秀質(zhì)方含翠,清陰欲庇人。輕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塵。
裊裊堪離贈,依依獨望頻。王孫如可賞,攀折在芳辰。
御溝新柳 【唐】李觀 御溝回廣陌,芳柳對行人。翠色枝枝滿,年光樹樹新。
畏逢攀折客,愁見別離辰。近映章臺騎,遙分禁苑春。
嫩陰初覆水,高影漸離塵。莫入胡兒笛,還令淚濕巾。
柳 【唐】李嶠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云。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關(guān)門柳 【唐】李商隱 永定河邊一行柳,依依長發(fā)故年春。 東來西去人情薄,不為清陰減路塵。
垂柳 【唐】李商隱 垂柳碧鬅茸,樓昏雨帶容。思量成夜夢,束久廢春慵。
梳洗憑張敞,乘騎笑稚恭。碧虛隨轉(zhuǎn)笠,紅燭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遠峰。小闌花盡蝶,靜院醉醒蛩。
舊作琴臺鳳,今為藥店龍。寶奩拋擲久,一任景陽鐘。
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隱 動春何限葉,撼曉幾多枝。解有相思否,應無不舞時。
絮飛藏皓蝶,帶弱露黃鸝。傾國宜通體,誰來獨賞眉。
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柳 【唐】李商隱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頻遣客心驚。 巴雷隱隱千山外,。
3.唐詩中有關(guān)柳的詩或以柳樹為意象的詩有哪些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歌一反前人以楊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條的寫法,而使楊柳化身為美人“碧玉”而出現(xiàn),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畫出楊柳那曼長披拂的枝條、嫩綠的新葉在春風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態(tài)。
在唐朝詩人中,對柳最有感情的當數(shù)李商隱了。在他的詩集中,以“柳”為題的多至十幾首?!顿浟吩娒枥L春柳風姿: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掩映”“參差”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風流”“婀娜”寫柳的體態(tài)輕盈,花飛似“雪”則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
而《柳》是寫秋日之柳: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寫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詠柳,詩人卻表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寫春柳,突出其對春柳繁華的欣喜之情、愛惜之情;寫秋柳,則表現(xiàn)詩人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
詠柳,在唐詩中常被用以賦別。羅隱的《柳》就是運用比興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寫暮春晴日長安城外、灞水岸邊送別情景的: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在賦別詩中,詩人一般以折柳相贈惜別。如戴叔倫的《堤上柳》:
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
施肩吾的《折楊柳》:
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
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而雍裕之的《江邊柳》則別出新意:
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
詩中女主人公不僅沒有折柳贈別,倒希望柳絲綿綿不斷,以便把情人的船兒系住,永不分離。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樓西老柳》用簡括的筆觸勾勒了一幅“臨風立馬圖”,又是詩人的自畫像: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支柳,長慶二年春。
而唐彥謙的《垂柳》詩又別有寓意: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這首詩不僅寫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別具柔情,而且聯(lián)想到楚靈王“愛細腰,宮女多餓死”的故事,托物寄興,諷刺矛頭直指皇帝及其為首的封建官僚集團,于柔情中見犀利,于含蓄中露鋒芒,堪稱“詠柳”詩一絕。
4.含有柳字的詩句有哪些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 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盛煙柳滿皇都。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 春風爭擬惜長條。 城外看風滿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夢斷香銷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沈園) 詠 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赜^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韋莊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 漢陽江上柳,望客引東枝?!畎?倚欄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趁東風。
——歐陽炯。
5.五首關(guān)于“柳”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朝代:唐代
作者:韓愈
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送別》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渙
原文: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淮上與友人別》
朝代:唐代
作者:鄭谷
原文: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新柳》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送別詩》
朝代: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6.描寫柳樹的詩句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青門柳》絲長魚誤恐,枝弱禽驚踐《五月水邊柳》白揚多悲風,蕭蕭愁殺人《古詩十九首》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詠柳》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楊柳枝詞》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裊裊垂《南浦》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題柳》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垂柳》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春賦》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晚春》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木蘭花》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踏莎行》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清平樂》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水龍吟》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墜粉飄紅,日日香成陣《蝶戀花》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浣溪沙》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 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青門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3、《長安新柳》 唐·陳光 九陌云初霽,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 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
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 4、《臨川見新柳》 唐·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
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 何處故鄉(xiāng)牽夢想,兩回他國見榮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殺遠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櫓 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
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 骨軟張郎瘦,腰輕楚女饑。
故園歸未得,多少斷腸思。 6、《題柳》 唐·狄煥 天南與天北,此處影婆娑。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雨余籠灞岸,煙暝夾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繼得么。 7、《新柳》 唐·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8、《柳絕句》 唐·杜牧 數(shù)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tài)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拂溪。 9、《柳》 唐·方干 搖曳惹風吹,臨堤軟勝絲。
態(tài)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10、《柳》 唐·韓偓 一籠金線拂彎橋,幾被兒童損細腰。
無奈靈和標格在,春來依舊褭長條。 11、《柳》 唐·韓琮 折柳歌中得翠條,遠移金殿種青霄。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12、《柳》 唐·韓溉 雪盡青門弄影微,暖風遲日早鶯歸。
如憑細葉留春色,須把長條系落暉。 彭澤有情還郁郁,隋堤無主自依依。
世間惹恨偏饒此,可是行人折贈稀。 13、《詠柳》 唐·韓偓 褭雨拖風不自持,全身無力向人垂。
玉纖折得遙相贈,便似觀音手里時。 14、《柳》 唐·李嶠 楊柳郁氤氳,金堤總翠氛。
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云。 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
短簫何以奏,攀折為思君。 15、《垂柳》 唐·李商隱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
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16、《柳》 唐·李商隱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輕黃惹嫩條。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宮先騁舞姬腰。 清明帶雨臨官道,晚日含風拂野橋。
如線如絲正牽恨,王孫歸路一何遙。 17、《柳》 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18、《題柳》 唐·李中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
群花豈無艷,柔質(zhì)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
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19、《憶秦娥·簫聲咽》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20、《閨怨》 唐·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7.描寫柳的古詩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維(唐) ——《渭城曲》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唐)——《竹枝詞》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錢塘湖春行》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鞏[宋]——《詠 柳 》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唐)—《詠柳》
回答者:mike_silver - 大魔法師 九級 1-2 17:28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唐 杜甫《臘日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不覺春風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唐·劉方平《代春怨》
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
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宋·張來《春日》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宋·蘇軾《一叢花》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宋·李清照懈戀花》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宋·陸游《馬上作》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
清·洪異《長生殿·禊游》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維(唐) ——《渭城曲》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唐)——《竹枝詞》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錢塘湖春行》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鞏[宋]——《詠 柳 》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唐)—《詠柳》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之子,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孫吳滅亡后出仕晉朝司馬氏政權(quán),曾歷任平原內(nèi)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云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陸機還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陸機 軼事典故 陸機輟筆
西晉初年,陸機曾撰寫《三都賦》,當時出身寒門的左思也在寫,陸機對此很不以為然。但當左思歷時十年,完成了《三都賦》時,“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陸機看完左思寫的《三都賦》之后贊嘆不已,將自己的《三都賦》手稿燒掉,以示輟筆。后便有“陸機輟筆”的典故。
巧對王濟
陸機曾到侍中王濟那兒,王濟指著羊乳酪對陸機說:“你們吳中有什么與此匹敵?”陸機回答說:“千里的莼菜羹,未下的鹽豆豉。”當時稱為有名的對答。
二陸優(yōu)劣
盧志曾當著眾人問陸機道:“陸遜、陸抗跟你誰近誰遠?”陸機道:“正如同你跟盧毓、盧珽一樣?!北R志沉默不語。起身后陸云對陸機說:“遠邦異域,理當不熟悉我們的祖輩,何至如此計較?”陸機說:“我們的父親、祖父名揚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評論者以此評定二陸的優(yōu)劣。
駿犬傳信
當初陸機有一只名犬,名叫黃耳,他喜愛它。后來寄寓在京城,很久沒有過問家事,便笑著對狗說:“我家久無書信,你能否送信取回訊息呢?”狗搖著尾巴叫出聲。陸機便寫信用竹筒裝著系在狗脖子上,狗沿路向南走,便到了家中,得到回信返回洛陽。此后便習以為常。
兄弟異同
蔡謨在洛陽的時候,看見陸機、陸云兄弟住在僚屬辦公處里,有三間瓦屋,陸云住在東頭,陸機住在西頭。陸云為人,文雅纖弱得可愛;陸機身高七尺多,聲音像鐘聲般洪亮,言談大多慷慨激昂。
人物生平 荊衡杞梓
陸機出身名門士族,為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其父陸抗亦為孫吳大司馬,陸機為陸抗第四子。他身長七尺,聲如洪鐘。年少時有奇才,文章蓋世,傾心儒家學術(shù),非禮不動。
鳳凰三年(274年),陸抗逝世,陸機與其兄陸晏、陸景、陸玄及弟陸云分領(lǐng)陸抗部曲,擔任牙門將。
太康元年(280年),陸機二十歲時孫吳滅亡,他于是退居家鄉(xiāng),閉門勤學,累積十余年。由于陸機父祖宗親在孫吳都位居將相,功勛卓著,他深深感慨吳末帝孫皓拋棄祖業(yè),投降西晉。便評論孫權(quán)得天下、孫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親的功業(yè),于太康九年(288年)創(chuàng)作了《辨亡論》(分上、下兩篇)。
二陸入洛
太康十年(289年),陸機與弟弟陸云一同來到京師洛陽,初入洛陽時,二人志氣高昂,自認為是江南名族,不重視中原人士,只拜訪當時的名士、太常張華。張華一向重視陸機的名聲,陸機與張華相見便感到一面如故,他欽佩張華的德望風范,以師長的禮儀對待他(后張華遇害,陸機為他作了誄文,又創(chuàng)作《詠德賦》來悼念他)。張華說:“伐吳之戰(zhàn),獲得了兩個俊士。”并把他們推薦給諸公,使得二陸名氣大振。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三張”指張載、張協(xié)和張亢)。
志匡世難
太熙元年(290年),太傅楊駿征召陸機任祭酒。元康元年(291年),晉惠帝皇后賈南風發(fā)動政變,誅殺楊駿。
元康二年(292年),陸機接連擔任太子洗馬、著作郎。他喜歡交游權(quán)貴門第,與外戚賈謐親善,為“金谷二十四友”(一作魯公二十四友)之一,因而遭到譏諷。
元康四年(294年),吳王司馬晏出京鎮(zhèn)守淮南,任命陸機為吳國郎中令。
元康六年(296年),隨吳王游梁、陳之地,其冬,轉(zhuǎn)任尚書中兵郎。元康七年(297年),轉(zhuǎn)為殿中郎。
元康八年(298年),陸機出補著作郎。
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發(fā)動政變,誅殺賈后并輔政后,陸機被請為相國(司馬倫)參軍。因參與誅討賈謐有功,賜爵關(guān)中侯,不久,司馬倫將要篡位,任命他為中書郎。
永寧元年(301年),三王(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舉義,誅殺篡位的司馬倫,齊王司馬冏認為陸機任中書之職,懷疑加司馬倫九錫以及惠帝禪詔之文陸機有參與,于是收捕陸機等九人交付廷尉治罪。仰賴成都王司馬穎、吳王司馬晏一齊救援疏理,陸機才得以減免死刑,被流放邊地,遇到大赦才沒去。當時中原多難,與陸機交好的江南名士顧榮、戴淵等都勸陸機回到江南,陸機仗著才能聲望,志在匡正世難,所以不從。司馬冏主政后,恃功自夸,受爵位不禮讓,陸機厭惡他,便作了《豪士賦》來諷刺司馬冏。司馬冏仍未覺悟,而最終失敗被殺。
當時,成都王司馬穎推讓功勞而不自居,慰勞下士。陸機既感謝他救過自己的恩德,又見朝廷屢有變異禍難,認為司馬穎必定能使晉室興隆,于是委身于他。司馬穎讓陸機參大將軍軍事,任平原內(nèi)史,后世遂稱其為“陸平原”。
河橋鼓哀
太安二年(303年),司馬穎與河間王司馬颙起兵討伐長沙王司馬乂,讓陸機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率領(lǐng)北中郎將王粹、冠軍將軍牽秀等各軍共二十多萬人。陸機因家中三代為將,是道家所忌諱的,外加客居他鄉(xiāng)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牽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陸機堅決請求辭去都督之職。司馬穎不同意。陸機同鄉(xiāng)人孫惠也勸陸機把都督之職讓給王粹,陸機說:“你是說我要躊躇躲避賊子,正好會招致災禍。”于是就任。司馬穎對陸機說:“如果事情成功,封你為郡公,任臺司之職,將軍你要努力啊!”陸機說:“從前齊桓公因信任管夷吾而建立九合諸侯之功,燕惠王因懷疑樂毅而失去將要成功之業(yè),今天的事,在您不在我?。 彼抉R穎的左長史盧志內(nèi)心嫉恨陸機得寵,對司馬穎進言道:“陸機自比于管子、樂毅,把您比作昏君,自古以來命將派兵,沒有臣子欺凌國君而可以成事的?!彼抉R穎沉默不語。
陸機開始治軍時,軍旗折斷,他內(nèi)心很是厭惡。軍佇列陣出發(fā),從朝歌至河橋,鼓聲傳數(shù)百里,自從漢魏以來,還不曾有過這樣盛大的出兵場面,長沙王司馬乂挾持惠帝與陸機在鹿苑交戰(zhàn),陸機軍大敗,赴七里澗而死的士兵如同積薪,澗水為此不流,將軍賈棱也戰(zhàn)死。
華亭鶴唳
當初,宦官孟玖及其弟孟超一并被司馬穎寵幸。孟超率領(lǐng)一萬人任小都督,還未交戰(zhàn),就放縱士兵擄掠,陸機逮捕了主兇。孟超帶鐵騎百余人,徑直到陸機麾下?lián)屓?,回頭對陸機說:“貉奴(北人對南人的蔑稱)能作都督嗎?”陸機的司馬孫拯勸陸機殺了他,陸機不同意。孟超公開對眾人說:“陸機將要謀反?!庇纸o孟玖寫信,說陸機懷有二心,不趕快決戰(zhàn)。作戰(zhàn)時,孟超又不受陸機管轄,輕易率兵獨自進軍而覆沒。孟玖卻懷疑是陸機殺了他,便向司馬穎進讒言,說陸機有異志。將軍王闡、郝昌、公師藩等都被孟玖利用,與牽秀等共同證明。司馬穎大怒,讓牽秀秘密逮捕陸機。當晚,陸機夢見黑車帷纏住車子,手撕扯不開,天亮后牽秀的部隊就到了。陸機脫下戎裝,穿上白帢,與牽秀相見,神態(tài)自若,對牽秀說:“自從吳國覆滅,我兄弟宗族蒙受大晉重恩,入朝陪侍帷幄,剖符帶兵。成都王把重任交給我,我推辭卻沒有獲準。今日被殺,難道不是命嗎!”便給司馬穎寫了一封信,言辭非常凄惻。臨刑時,陸機感嘆道:“華亭的鶴鳴聲,哪能再聽到呢?”于是在軍中遇害,時年四十三歲。兩個兒子陸蔚、陸夏也一同被害,弟陸云、陸耽也隨后遇害。陸機既不當死罪,士卒都因此感到痛惜,沒有誰不為此流淚。這一天白天大霧彌合,大風折樹,平地積雪一尺厚,議論的人認為是陸機冤死的象征。他死后,好友紀瞻贍養(yǎng)接濟陸家,無微不至。
墓地 據(jù)舊縣志載:福泉山頭丞相墳,通波曲曲繞墓門,日落青楓不知路,尋春來吊墓中魂。陸機墓又稱丞相墳,將軍墓。旁有庵,在福泉LLI腳下,通波塘西畔,系縣古跡,常有文人學士來竭墓憑吊。 主要成就 文學
兩晉詩壇上承建安、正始,下啟南朝,呈現(xiàn)出一種過渡的狀態(tài),西晉詩壇以陸機、潘岳為代表,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采華麗,詩風繁縟。所謂太康詩風就是指以陸、潘為代表的西晉詩風。陸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達佳麗,被譽為“太康之英”。
陸機作文音律諧美,講求對偶,典故很多,開創(chuàng)了駢文的先河。陸、潘諸人為了加強詩歌鋪陳排比的描寫功能,將辭賦的句式用于詩歌,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他們詩中山水描寫的成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主要用于描寫山姿水態(tài),為謝靈運、謝朓諸人的山水詩起了先導的作用。追求華辭麗藻、描寫繁復詳盡及大量運用排偶,是太康詩風“繁縟” 特征的主要表現(xiàn)。從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由質(zhì)樸到華麗,由簡單到繁復,是必然的趨勢。正如蕭統(tǒng)所說:“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标?、潘發(fā)展了曹植“辭采華茂”的一面,對中國詩歌的發(fā)展是有貢獻的,對南朝山水詩的發(fā)展及聲律、對仗技巧的成熟,有促進的作用。陸機流傳下來的詩,共105首,大多為樂府詩和擬古詩。代表作有《君子行》、《長安有狹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劉勰《文心雕龍·樂府篇》稱:“子建士衡,咸有佳篇?!?/p>
陸機賦今存27篇,較出色的有《文賦》、《嘆逝賦》、《漏刻賦》等。散文中,除《辨亡論》外,代表作還有《吊魏武帝文》。陸機還仿?lián)P雄“連珠體”,作《演連珠》五十首,《文心雕龍·雜文》篇將揚雄以下眾多模仿之作稱為“欲穿明珠,多貫魚目”,獨推許陸機之作:“唯士衡運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廣于舊篇,豈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閑可贍。足使義明而詞凈,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zhuǎn),可稱珠耳?!?/p>
張華曾對陸機說:“別人作文,常遺憾才氣少,而你更擔心才氣太多?!逼涞荜懺圃诮o他的信中說:“君苗見到兄長的文章,便要燒掉他的筆硯?!焙髞砀鸷橹鴷Q贊陸機的文章“猶如玄圃的積玉,沒有什么不是夜晚發(fā)光的,五條河噴吐流波,源泉卻一樣。他的文辭弘達美麗典雅周全,英銳飄逸而出,也是一代的絕筆啊!”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篇》評其詩文云:“陸機才欲窺深,辭務(wù)索廣,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泵鞒瘡堜哔澲骸氨焙#兹冢┮院螅蝗硕选?。
思想
陸機創(chuàng)作時恪守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并深受黃老思想內(nèi)修之學的影響。理論見解在許多方面都跟道家思想密切相關(guān),或直接引用,或是對其加以發(fā)揮,很有老莊思想的風范。
陸機在政治上主張實行分封制,曾著《五等論》以說明。
書法
陸機善書法,其章草作品《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書真跡,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zhèn)國之寶”。
宋陳繹曾云:“士衡《平復帖》,章草奇古”?!洞笥^錄》里說《平復帖》為“草書、若篆若隸,筆法奇崛”?!镀綇吞穼笫酪伯a(chǎn)生過較大影響。清人顧復稱“古意斑駁而字奇幻不可讀,乃知懷素《千字文》、《苦筍帖》,楊凝式《神仙起居法》,諸草圣咸從此得筆?!边@些評論或許有牽強附會之感,但若是懷素、楊凝式當真見到,也確會為之動情。董其昌贊云“右軍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數(shù)行,為希代寶”?!缎蜁V》還曾收錄有其行書《望想帖》。
家族成員 祖父
陸遜,字伯言,三國孫吳時官至丞相,封江陵侯,卒追謚昭。
陸機父親
陸抗,字幼節(jié),官至大司馬、荊州牧,卒諡號武。
陸機兄弟
兄長
陸晏,官至裨將軍、夷道監(jiān)。
陸景,字士仁,官至偏將軍、中夏督,封毗陵侯。
陸玄,陸抗死后領(lǐng)其部曲。
陸亭,早夭。
弟弟
陸云,字士龍,西晉文學家,官至清河內(nèi)史。
陸化,早夭。
陸逸,早夭。
陸耽,官至平東祭酒。
陸機的詩文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于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佇中區(qū)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镀P,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于是沉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lián)翩,若翰鳥嬰繳,而墜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抱景者咸叩,懷響者畢彈?;蛞蛑σ哉袢~,或沿波而討源?;虮倦[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蚧⒆兌F擾,或龍見而鳥瀾?;蛲滋资?,或?qū)}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始躑躅于燥吻,終流離于濡翰。理扶質(zhì)以立乾,文垂條而結(jié)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嘆。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圣賢之可欽。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發(fā)青條之森森。粲風飛而猋豎,郁云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雖離方而遯圓,期窮形而盡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zhì),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雖區(qū)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疊代,若五色之相宣。雖逝止之無常,故崎锜而難便。茍達變而相次,猶開流以納泉;如失機而后會,恒操末以續(xù)顛。謬玄黃之秩敘,故淟涊而不鮮。 或仰逼于先條,或俯侵于后章;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意妨。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考殿最于錙銖,定去留于毫芒;茍銓衡之所裁,固應繩其必當。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適。極無兩致,盡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炳若縟繡,凄若繁弦。必所擬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雖杼軸于予懷,憂他人之我先。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 或苕發(fā)穎豎,離眾絕致;形不可逐,響難為系。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于集翠。綴《下里》于《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或托言于短韻,對窮跡而孤興,俯寂寞而無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蚣霓o于瘁音,徒靡言而弗華,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zhì)而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或遺理以存異,徒尋虛以逐微,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猶弦么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諧和,務(wù)嘈囋而妖冶,徒悅目而偶俗,故高聲而曲下;寤《防露》與桑間,又雖悲而不雅?;蚯逄撘酝窦s,每除煩而去濫,闕大羹之遺味,同朱弦之清氾;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情?;蜓宰径髑?,或理樸而辭輕;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或覽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猶舞者赴節(jié)以投袂,歌者應弦而遣聲。是蓋輪扁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說之所能精。 普辭條與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練世情之常尤,識前脩之所淑。雖發(fā)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并育。雖紛藹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缄愔畬铱眨〔灾y屬。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恒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自足?懼蒙塵于叩缶,顧取笑乎鳴玉。 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紀,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方天機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fā)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紛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擬;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攬營魂以探賾,頓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軋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雖茲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時撫空懷而自惋,吾未識夫開塞之所由。 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秩f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殆則于來葉,仰觀象乎古人。濟文武于將墜,宣風聲于不泯。涂無遠而不彌,理無微而弗綸。配沾潤于云雨,象變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簳x·陸機《文賦》 文賦
魏晉 : 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于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每自屬文,尤見其情。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謂曲盡其妙。至于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蓋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佇中區(qū)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镀P,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于是沉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lián)翩,若翰鳥嬰繳,而墜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抱景者咸叩,懷響者畢彈?;蛞蛑σ哉袢~,或沿波而討源。或本隱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蚧⒆兌F擾,或龍見而鳥瀾?;蛲滋资?,或?qū)}而不安。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始躑躅于燥吻,終流離于濡翰。理扶質(zhì)以立乾,文垂條而結(jié)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嘆?;虿脔月薁?,或含毫而邈然。
伊茲事之可樂,固圣賢之可欽。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發(fā)青條之森森。粲風飛而猋豎,郁云起乎翰林。
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雖離方而遯圓,期窮形而盡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zhì),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雖區(qū)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疊代,若五色之相宣。雖逝止之無常,故崎锜而難便。茍達變而相次,猶開流以納泉;如失機而后會,恒操末以續(xù)顛。謬玄黃之秩敘,故淟涊而不鮮。
或仰逼于先條,或俯侵于后章;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意妨。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考殿最于錙銖,定去留于毫芒;茍銓衡之所裁,固應繩其必當。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適。極無兩致,盡不可益。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麗千眠。炳若縟繡,凄若繁弦。必所擬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雖杼軸于予懷,憂他人之我先。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
或苕發(fā)穎豎,離眾絕致;形不可逐,響難為系。塊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緯。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于集翠。綴《下里》于《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或托言于短韻,對窮跡而孤興,俯寂寞而無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弦之獨張,含清唱而靡應?;蚣霓o于瘁音,徒靡言而弗華,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zhì)而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而不和?;蜻z理以存異,徒尋虛以逐微,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猶弦么而徽急,故雖和而不悲。或奔放以諧和,務(wù)嘈囋而妖冶,徒悅目而偶俗,故高聲而曲下;寤《防露》與桑間,又雖悲而不雅?;蚯逄撘酝窦s,每除煩而去濫,闕大羹之遺味,同朱弦之清氾;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
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適變,曲有微情。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樸而辭輕;或襲故而彌新,或沿濁而更清;或覽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譬猶舞者赴節(jié)以投袂,歌者應弦而遣聲。是蓋輪扁所不得言,故亦非華說之所能精。
普辭條與文律,良余膺之所服。練世情之常尤,識前脩之所淑。雖發(fā)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并育。雖紛藹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缄愔畬铱眨〔灾y屬。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恒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自足?懼蒙塵于叩缶,顧取笑乎鳴玉。
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紀,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方天機之駿利,夫何紛而不理?思風發(fā)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齒;紛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擬;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攬營魂以探賾,頓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軋軋其若抽。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雖茲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故時撫空懷而自惋,吾未識夫開塞之所由。
伊茲文之為用,固眾理之所因?;秩f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殆則于來葉,仰觀象乎古人。濟文武于將墜,宣風聲于不泯。涂無遠而不彌,理無微而弗綸。配沾潤于云雨,象變化乎鬼神。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 ▲
置酒高堂,悲歌臨觴。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蘋以春暉,蘭以秋芳。來日苦短,去日苦長。今我不樂,蟋蟀在房。樂以會興,悲以別章。豈曰無感,憂為子忘。我酒既旨,我肴既臧。短歌可詠,長夜無荒?!簳x·陸機《短歌行》 短歌行
魏晉 : 陸機
置酒高堂,悲歌臨觴。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蘋以春暉,蘭以秋芳。
來日苦短,去日苦長。
今我不樂,蟋蟀在房。
樂以會興,悲以別章。
豈曰無感,憂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詠,長
∨ 置酒高堂,悲歌臨觴。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蘋以春暉,蘭以秋芳。
來日苦短,去日苦長。
今我不樂,蟋蟀在房。
樂以會興,悲以別章。
豈曰無感,憂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詠,長夜無荒。 ▲ 樂府 , 感嘆 , 人生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崇云臨岸駭,鳴條隨風吟。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急弦無懦響,亮節(jié)難為音。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簳x·陸機《猛虎行》 猛虎行
魏晉 : 陸機
∨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
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
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
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
崇云臨岸駭,鳴條隨風吟。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急弦無懦響,亮節(jié)難為音。
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
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 ▲ 樂府壯志難酬 查看更多陸機的詩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1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吉中孚
下一篇: 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