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傳】:杜正倫,相州洹水人。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倫與弟正玄、正藏俱擢第,一門三秀才,為當(dāng)時稱美。太宗召直秦府文學(xué)館。貞觀元年,以魏徵薦。擢兵部員外郎,累遷中書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參典機密。顯慶中,拜中書令,貶橫州刺史。集十卷,今存詩二首。
1、挖墳鞭尸說(主要針對新唐書的記載,舊唐書并無此記載)此段史料說的非常明顯,魏征由于薦人不明和將諫爭語給褚遂良看致使太宗大怒,因而將先前給魏征立的碑推了,而這推掉的碑,是之前太宗親自為魏征寫的碑文,而絕非現(xiàn)在流傳所說的墓碑墳?zāi)股兜?,更無鞭尸之舉。
史料如下:
⑴帝后臨朝嘆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nèi)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煙閣觀畫像,賦詩悼痛。聞?wù)邒u之,毀短百為。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孅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後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
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仆所為碑,顧其家衰矣?!鲎浴缎绿茣?列傳二十二》
⑵徵卒后,正倫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誅,太宗始疑徵阿黨。徵又自錄前後諫諍言辭往復(fù)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悅。先許以衡山公主降其長子叔玉,于是手詔?;?,顧其家漸衰矣。
——出自《舊唐書?魏征傳》
此碑推測為神道碑(神道碑,指的是舊時立于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多記錄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貢獻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記錄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動,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
該碑是書寫平生的 【所為碑】,應(yīng)該是太宗親自為魏征書寫的神道銘文,也就是傾注了太宗對魏征一生的褒獎。仆碑相當(dāng)于收回獎勵。
2、撲碑原因。原因有二:①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孅人[巧佞小人]遂指為阿黨,②又言徵嘗錄前後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
擴展資料
貞觀十七年,侯君集以謀反罪被處死,杜正倫被罷免,魏徵曾經(jīng)向李世民推薦這兩人,說他們有宰相之才,魏徵又拿自己前后的諫辭給史官褚遂良。
李世民知道開始懷疑魏徵是不是侯君集一黨的。于是手詔取消衡山公主(后來被封為新城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
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唐軍總共損失戰(zhàn)士接近2000人,戰(zhàn)馬損失8000匹,唐軍攻破高句麗10座城,遷7萬人入中國,殺獲大量高句麗軍,斬首4萬多級(通常殺敵數(shù)遠多于斬首數(shù),例如平壤之戰(zhàn)明軍斬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
唐軍還繳獲大量馬、牛、裝備、物資(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是多次勝利,其中單是擊敗高延壽高惠真的那次勝利,唐軍不僅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還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萬領(lǐng),以及其他大量裝備)。
從戰(zhàn)果與損失上來說,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李世民取得了大勝。但是李世民對自己的對外戰(zhàn)績要求特別高,仍然因為沒滅了高句麗而后悔,不禁慨然嘆息說:“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馳驛以少牢之禮祭祀魏徵,又重立紀念碑。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魏徵
1、杜康(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我國歷史上最早釀酒的人,創(chuàng)造了用黏性高粱為原料制成清酒的方法,被后人尊崇為酒圣)。
2、杜預(yù)(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xué)者,滅吳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統(tǒng)帥之一)。
3、杜周(漢武帝時代,以執(zhí)法嚴刻著稱)。
4、杜審言(與李嶠、崔融、蘇味被稱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
5、杜如晦(唐朝初年名相)。
6、杜淹(安吉郡公,唐初貞觀朝宰相)。
7、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周代末年,七國稱王,杜宇始稱帝于蜀,號曰望帝)。
8、杜正倫(唐朝宰相。封襄陽縣公)。
9、杜鴻漸(唐朝宰相,禮部尚書杜暹族子。封衛(wèi)國公。追贈太尉,謚號文憲)。
10、杜秋娘(唐代著名女詩人。杜秋娘喜詞曲,善歌舞,為唐朝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金縷衣》)。
11、杜荀鶴(晚唐著名詩人)。
12、杜光庭(道教天師。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學(xué)者,一生著作頗多,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
13、杜堇:(江蘇丹徒人。明代畫家)。
14、杜受田(清代大臣、學(xué)者,太師太保。為咸豐皇帝之師)。
魏征死后不久被唐太宗砸了墓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在侯君集和杜正倫身上,這是魏征還活著的時候,為李世民推薦的人才。魏征對李世民說,侯君集和杜正倫皆是人才,是未來作為丞相的可選之人。之后,李世民,就重用侯君集和杜正倫,對他們兩個青睞有加。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親的心愿,作為皇帝也是這樣,所以,太子李承乾一直被李世民所看重,李世民對太子的未來,有著很大的期望。李世民雖然很看重李承乾,但他同樣也很看重李泰。父親愛著自己的兒子,這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這在從小生長在勾心斗角的皇宮里的李承乾眼中,就發(fā)生了扭曲。
李承乾認為,這是李世民想要廢他太子之位,想把太子之位傳給李泰的征兆。同時,李泰也有極大的野心,想要成為太子,而不斷陷害李承乾。這就造成了李承乾內(nèi)心的惶惶不安。這時,侯君集挑唆太子李承乾造反,這樣的行為讓李世民覺得痛心疾首。
杜正倫作為太子的右庶子,有把太子輔佐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涞睦^承人的職責(zé)。在杜正倫受任之時,李世民對他說:太子年幼無知,要有一位指引他方向的名師,你又是不二的人選,一定要好好看管太子。但杜正倫輔佐太子一事卻不太順暢。太子自小嗜寵而嬌,難以管教。太子從小所學(xué)的種種惡習(xí)越來越嚴重,最后傳到李世民耳中,這對于杜正倫來說,是他作為一個輔佐太子的老師嚴重的失職。之后,杜正倫被貶,太子也因造反之事被廢。
杜正倫和侯君集這兩人皆是由魏征舉薦,但最后他們兩個都造成了太子造反一事,這讓李世民嚴重的懷疑魏征有造反之心一氣之下砸了魏征的墓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3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杜之松
下一篇: 杜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