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叔向[唐](約公元七六九年前后在世)字遺直,京兆金城人。(舊唐書作扶風平陵人。此從新唐書)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四年前后在世。以工詩稱。大歷初,登進士第。少與常袞同燈火,及袞為相,引擢左拾遺,內供奉。及坐貶,亦出為溧水令。卒,贈工部尚書。五子群、常、牟、庠、鞏,皆工詞章,有《聯(lián)珠集》行于時。叔向工五言,名冠時輩。集七卷,今存詩九首。《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膋薌備,玉帛陳。風動物,樂感神。三獻終,百神臻。草木榮,天下春。——唐代·包佶《郊廟歌辭。祀風師樂章。亞獻終獻》 郊廟歌辭。祀風師樂章。亞獻終獻 膋薌備,玉帛陳。風動物,樂感神。
三獻終,百神臻。草木榮,天下春。包佶,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幼正、閏州延陵(今江蘇省丹陽市)人。歷任秘書監(jiān)、刑部侍郎、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居官嚴正,所至有聲。因疾辭官,卒于故里。封丹陽郡公。天寶六年及進士第。累官諫議大夫,坐善元載貶嶺南。劉晏奏起為汴東兩稅使。晏罷,以佶充諸道鹽鐵輕貨錢物使。遷刑部侍郎,改秘書監(jiān),封丹陽郡公,居官謹確,所在有聲。佶天才贍逸,氣宇清深,心醉古經,神和《大雅》,詩家老斫(音卓,指技藝精湛、經驗豐富)。與劉長卿、竇叔向諸公皆莫逆之愛,晚歲沾風痹之疾,辭寵樂高,不及榮利。 包佶
明靈光至德,深功掩百神。祥源應節(jié)啟,福緒逐年新。萬宇承恩覆,七廟佇恭禋。于茲申至懇,方期遠慶臻?!拼へ督紡R歌辭。享先蠶樂章。肅和》 郊廟歌辭。享先蠶樂章。肅和
明靈光至德,深功掩百神。祥源應節(jié)啟,福緒逐年新。
萬宇承恩覆,七廟佇恭禋。于茲申至懇,方期遠慶臻。爽氣肅時令,早衣聞朔鴻。重陽有佳節(jié),具物欣年豐。皎潔暮潭色,芬敷新菊叢。芳尊滿衢室,繁吹凝煙空。惠合信吾道,保和惟爾同。推誠至玄化,天下期為公?!拼だ钸m《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爽氣肅時令,早衣聞朔鴻。重陽有佳節(jié),具物欣年豐。
皎潔暮潭色,芬敷新菊叢。芳尊滿衢室,繁吹凝煙空。
惠合信吾道,保和惟爾同。推誠至玄化,天下期為公。斜廊連綺閣,初月照宵幃。塞冷鴻飛疾,園秋蟬噪遲。露結林疏葉,寒輕菊吐滋。愁心逢此節(jié),長嘆獨含悲?!拼だ钍烂瘛冻跚镆棺? 初秋夜坐
斜廊連綺閣,初月照宵幃。塞冷鴻飛疾,園秋蟬噪遲。
露結林疏葉,寒輕菊吐滋。愁心逢此節(jié),長嘆獨含悲。
《寒食》的詩意是用白描手法寫實,既寫了長安的白晝風光,又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全詩原文如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白話文釋義:暮春時節(jié),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jié)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寒食》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
此詩的開頭一句“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長安?!帮w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jié)?!盁o處不”,用雙重否定構成肯定,進而寫出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東風御柳斜”是寫皇宮園林中的風光。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后兩句則是寫夜晚:“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薄叭漳骸本褪前?。“漢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拔搴睢币话阒笘|漢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這里借漢喻唐,暗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專權跋扈的宦官。
這兩句是說寒食節(jié)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里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xiàn)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3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竇威
下一篇: 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