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學文遠,祖籍河北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生于公元429年,卒于公元500年。他的家庭,從曾祖父起,大都對天文、歷法和數學很有研究。祖沖之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和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親自觀察天象,進行推算,終于使他成為中國古代杰出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
在漢以前,中國一般用三作為圓周率數值,即“周三徑一”。這在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時,誤差很大。最早提出科學計算方法的數學家是劉徽,他在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注釋《九章算術》時,創(chuàng)立了“割圓術”,把圓周率的概念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求得π=3.14,并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鉆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圓周率的計算,僅是祖沖之的一項貢獻,他的科技成就是多方面的,堪稱當時一位卓越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制造家。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杰出成就,除了圓周率的計算以外,另一重要貢獻就是創(chuàng)立了求球體體積的正確公式:球體積=4/3π×(半徑)立方。這也是在劉徽工作的基礎上,祖沖之與他的兒子祖(也是中國著名的數學家)共同研究而取得的。在研究過程中,祖氏父子應變用了“等高處截面積相等的兩個立體,其體積必相等”的公理。這一公理在歐洲直到17世紀才被意大利數學家卡瓦列里所引用。祖沖之還曾著有《綴術》一書,在唐代被列為10部算經之一,可惜由于其內容太高深,被學官廢置而亡失。為了紀念祖沖之的杰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在天文學方面,祖沖之大膽地指出了前人所制歷法的不足,提出了歷法改革,于劉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了新歷法“大明歷”的制定工作。大明歷把歲差首次引入歷法,把19年七閏法改為391年144閏,從而使歷法更加精密。
同時,祖沖之在機械方面也有輝煌的成就。他曾制造過“圓轉不窮,而司方如一”(《南齊書·祖沖之傳》)的指南車、“日行百余里”(《南齊書·祖沖之傳》)的千里船,以及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磨谷的水碓磨等。
祖沖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
祖沖之,在世界數學史上第一次將圓周率(π)值計算到小數點后六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他提出約率22/7和密率355/113,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歐洲早1100年,所以有人主張叫它“祖率”也就是圓周率的祖先.
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而且還是一位杰出的機械專家.重新造出早已失傳的指南車、千里船、水碓磨等巧妙機械多種.
他還經過多年測算,編制了一部新的歷法《大明歷》.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
祖沖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zhàn)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zhèn)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
祖沖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zhàn)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zhèn)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
數學成就
他寫的《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jiān)算學課本,可惜后來失傳了?!端鍟ぢ蓺v志》留下一小段關于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于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祖沖之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創(chuàng)造了中國紀協(xié)世界之最。這一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
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fā)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暅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的人。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爺爺給他講“斗轉星移”,父親領他讀經書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奮,使他對自然科學和文學、哲學,特別是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青年時代就有了博學的名聲。
461年(南朝宋大明五年),祖沖之擔任南徐州(今江蘇鎮(zhèn)江)刺史府里的從事,先后任南徐州從事吏、公府參軍。祖沖之在這一段期間,雖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繼續(xù)堅持學術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94年,國家政權搖搖欲墜,再加上南北朝之間的連年戰(zhàn)爭,祖沖之良好的政治主張無法在國家內部施行,更無法實現了。500年(南朝齊永元二年),這位卓越的大科學家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擴展資料:
祖沖之生平著作很多,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在數學方面,所著《綴術》一書,是著名的“算經十書”之一,被唐代國子監(jiān)列為算學課本,規(guī)定學習四年,惜已失傳。在天文歷法方面,他編制成《大明歷》,并為大明歷寫了“駁議”。
在古代典籍的注釋方面,祖沖之有《易義》、《老子義》、《莊子義》、《釋論語》、《釋孝經》等著作,但亦皆失傳。文學作品方面他著有《述異記》,在《太平御覽》等書中可以看到這部著作的片斷。
在祖沖之之前,人們使用的歷法是天文學家何承天編制的《元嘉歷》。祖沖之經過多年的觀測和推算,發(fā)現《元嘉歷》存在很大的差誤。于是祖沖之著手制定新的歷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他編制成了《大明歷》。大明歷在祖沖之生前始終沒能采用,直到梁武帝天監(jiān)九年(公元510年)才正式頒布施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祖沖之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祖沖之
祖沖之是南北朝人
祖沖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zhàn)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zhèn)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5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畢升
下一篇: 凌濛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