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jiān)、禮部侍郎。曾幾學(xué)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xué)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jīng)學(xué)道之余,發(fā)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焙笕藢⑵淞腥虢髟娕?。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曾畿生平
生平閱歷及主要著作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將仕郎。試?yán)舨績?yōu)等,賜上舍出身,擢國子正兼欽慈皇后宅教授。遷辟雍博士,除校書郎。歷應(yīng)天少尹。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舉淮東茶鹽。高宗建煤田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舉湖北茶鹽,徙廣西運(yùn)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紹興八年(一一三八),會兄開與秦檜力爭和議,兄弟俱罷。逾月復(fù)廣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得請主管臺州崇道觀,僑居上饒七年,自號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檜卒,起為浙東提刑。明年改知臺州。二十七年召對,授秘書少監(jiān),擢權(quán)禮部侍郎。以老請謝,提舉洪州玉隆觀。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議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經(jīng)說》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茶山集》八卷?!端问贰肪砣硕袀?。曾幾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武英殿本),及《兩宋名賢小集》所收《茶山集》(簡稱小集)、《瀛奎律髓》(簡稱律髓)。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曾幾詩的特點(diǎn)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fēng)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
三衢(qú)道中 ?。ㄋ危┰$? 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蔭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曾畿 (jī)(1084~1166) 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贛州(今屬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jiān)、禮部侍郎.曾畿學(xué)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xué)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jīng)學(xué)道之余,發(fā)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詩人。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jiān)、禮部侍郎。曾幾學(xué)識淵博,勤于政事。其詩的特點(diǎn)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fēng)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另外,其詩風(fēng)格清淡,詞意明白,語言流爽輕快,形象也較為生動,內(nèi)容多寫個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寫愛國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本????名
曾畿
字????號
吉甫?
自號茶山居士
所處時代
北宋末南宋初
民族族群
漢人
出生時間
1085
去世時間
1166
主要作品
《贈空上人》《南山除夜》《三衢道中》等
曾幾的讀音有兩個,分別是:céng jǐ和zēng jǐ
céng jǐ :意思是曾經(jīng)多少
。曾幾何時【拼 音】:céng jǐ hé shí
【解 釋】:曾:曾經(jīng);幾何:多少;時:時間.才過了多少時間.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zēng jǐ:表示人名
曾幾,即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詩人。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jiān)、禮部侍郎。
曾幾學(xué)識淵博,勤于政事。其詩的特點(diǎn)講究用字煉句,作詩不用奇字、僻韻,風(fēng)格活潑流動,詠物重神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7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詹玉
下一篇: 曾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