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
,世稱東萊先生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作者] 呂本中 ? [朝代] 宋代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
恨君卻似江樓月
標簽: 民歌 感嘆 月亮 離別 宋詞精選 婉約 詞 其他 情感 景色 場景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譯文 可恨你不像江邊樓上高懸的明月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注釋 ⑴采桑子:詞牌名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作者呂本中簡介 呂本中(1084-1145)
呂本中的其它作品 ○ 踏莎行·雪似梅花
○ 連州陽山歸路
○ 采桑子·亂紅夭綠風吹盡
○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 呂本中更多作品
呂本中(1084- 1145)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
。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兵亂后雜詩五首》
晚逢戎馬際, 處處聚兵時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丙午春正月,金兵圍攻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
。是年閏十一月,京師失守,城中一片混亂。第二年春,徽、欽二帝被擄北去。呂本中回到汴京,目睹國都殘破的悲慘景象,觸景傷懷,感而作此組詩。據(jù)方回《瀛奎律髓》卷三十二紀批:“詩見《東萊外集》,凡二十九首?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第一首寫金兵南下事,抒發(fā)詩人的報國心愿
。“晚逢戎馬際,處處聚兵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后死翻為累,偷生未有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五六句“積憂全少睡,經(jīng)劫抱長饑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末二句“欲逐范仔輩,同盟起義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第二首痛斥誤國害民的奸賊,傾吐國破家殘的悲憤
。首聯(lián)“萬事多翻復,蕭蘭不辨真
。”北宋末年,歌舞升平的外像,掩蓋著統(tǒng)治集團的昏庸腐朽。他們醉生夢死,沉湎酒色之中,沒有料到北方女真兵鼙鼓動地來,驚破了升平美夢。世事的劇變,當然難以預料,但在這急難之際,有的棄官逃跑,有的忍辱乞和,而如李綱那樣的堅決抗金者則很少。詩人在這里運用蕭、蘭作比喻。屈原《離騷》:“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汝為誤國賊,我作破家人!”這是詩人發(fā)自內心的憤怒呼聲。這些誤國害民的奸賊,“報國寧無策,全軀各有詞”,為了茍且偷生,丑態(tài)畢露。現(xiàn)在自己則和城中百姓一樣,成了一個家破之人
五六句“求飽羹無糝,澆愁爵有塵
末二句以景語收結,情味深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巴鶃砹荷涎?相顧卻情親
第三首寫戰(zhàn)亂中殘破景象,反映了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難。
起二句“蝸舍嗟蕪沒,孤城亂定初
“籬根留敝屨,屋角得殘書
。”詩人細致地刻畫了劫后城中的殘破情景,那斷殘的竹籬門墻下留著破舊的鞋子,進屋可以看到殘存的書籍。方回《瀛奎律髓》列舉呂本中亂后雜詩的一些斷句,其中有“檐楹鏃可拾,草木血猶腥”,揭露戰(zhàn)亂帶來的創(chuàng)傷,尤為沉痛。這首詩中的“敝屨”、“殘書”,在日常生活中是件小事,但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以小見大,勾勒出亂后冷落凄涼的現(xiàn)實圖畫。五六句“云路慚高鳥,淵潛羨巨魚
。”這是化用杜甫《中宵》“擇木知幽鳥,潛波想巨魚”的詩句,但這里的意境不同,詩人看著那鳥兒在天空自由飛翔,魚兒在深水來往游動,心中產(chǎn)生一種自慚的感受,似乎魚鳥皆有依附,唯獨自己走投無路。最后二句“客來缺佳致,親為摘山蔬
。”具體地描寫生活困頓的情景這三首詩從不同的生活側面反映了亂后苦難的社會現(xiàn)實,揭露了金兵破城和權奸誤國的罪惡行徑,抒發(fā)了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8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