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zhàn)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晉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間,凡屬丙午、丁未年份,約有半數(shù)發(fā)生戰(zhàn)亂,意在說明“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切望當局居安思危。由此觸怒朝廷,被逮入獄,得臨安知府趙與籌救助。出獄后自號“歸田”,隱居故里三十余年。咸淳后期蒙古軍三路攻宋,望心憂國難,多次致信督師荊襄制置大使李庭芝,進御邊退敵策略。德祐二年(1276),陸秀夫等擁撤退到福州的宋恭帝之弟趙昰為帝,改年號景炎,繼續(xù)抗元。望不顧65歲高齡,奔赴福州,以迪功郎銜任國史編校。不久,因時局艱危,與堂弟隨亨、元亨、元彪一同辭官歸隱。南宋亡國后,拒絕元朝征召,吟詩填詞寄托亡國哀思。世稱“柴氏四隱”。
著作有《道州苔衣集》、《詠史詩》20首及詞集《涼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長臺鎮(zhèn)高齋山下,列為江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柴
chái
【名】
(形聲。從木,此聲。本義:捆束的細木小柴)
同本義
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抖Y記·月令》注
乃取蒙沖斗艦十艘,載燥荻枯柴?!顿Y治通鑒》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
柴,小木散材也?!墩f文》
樹枳棘與薪柴?!冻o·愍命》。注:“枯枝為柴。”
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稘h書·溝洫志》
又如:柴荊(鄉(xiāng)里用木板、荊條編制而成的門);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處);柴山(生長矮小灌木雜草的山)
枯枝,老木。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來形容人清瘦的樣子)
姓
柴
chái
【動】
燒柴祭天。后又寫作“祡”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稌に吹洹?br>柴望秩于山川。——《書·舜典》
柴于上帝。——《禮記·大傳》
柴而望祀山川?!抖Y記·王制》
注:“柴,祭天告至也?!?br>柴
chái
【形】
[方言]∶干瘦,皮包骨。如:柴毀(身體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柴草
cháicǎo
做燃料用的草、木;柴禾
柴達木盆地
CháidámùPéndì
青海省西北部的內(nèi)陸盆地,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西部有許多低山和大片流動沙丘?!安襁_木”蒙古語即鹽澤之意。盆地中央有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還有煤礦、鉛鋅礦和石油
柴刀
cháidāo
伐木打柴用的刀
柴火
cháihuo
能燃燒以提供熱量的樹枝、秸稈、雜草等
柴雞
cháijī
腿上無茸毛、雌性所生的蛋缺乏光澤的雞
柴門
cháimén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啤ね蹙S《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柴米
cháimǐ
燒柴與稻米
柴米夫妻
柴米油鹽
cháimǐ-yóuyán
泛指日常生活用必需品
柴油
cháiyóu
從石油中分餾出來的一種燃料油,揮發(fā)性較潤滑油高,較汽油低
柴油機
cháiyóujī
用柴油做燃料的內(nèi)燃機
柴
zhài
【動】
編木維護四周
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柴箕子之門。——《淮南子》
又如:柴護(編木圍其四面,使不受破壞)
覆蓋
掘新井而柴焉?!豆茏印?br>阻塞;閉塞
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處下位而不見知?!侗阕印?br>又如:柴門(杜門,閉門);柴路(堵塞道路);柴塞(堵塞)
柴
zhài
【名】
通“寨”。防守的柵欄籬障
羽(關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三國志·吳志》
又如:柴柵(柵欄);柴楂(木欄,柵欄);柴籬(木柵欄,藩籬)
也指村墅
其游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唐·王維《輞川集序》
另見chái
柴在百家姓的一句是:“溫別莊晏、柴翟閻充、慕連茹習、宦艾魚容。”
《百家姓》有第三佰二十五位“柴”?!安瘛毙盏臍v史來源:
1、春秋時期,孔子有個學生叫高柴,高柴的孫子以祖父的名字為姓,叫柴舉。柴舉的后代就以柴為姓,世代相傳。
2、也與林姓同宗。原因一說是隋末林士弘稱帝失敗,易林為柴,今龍巖有天子地一帶,其柴姓為宋鄭王之后,即后周皇帝之后,尊文財神比干和林士弘,這些柴姓人至今只認林堅為祖。
歷史上的柴姓名人
1、柴望
南宋時“柴氏四隱”之首。(柴望、柴隨亨、柴元亨,柴元彪)漸江江山人,字仲山,號秋唐,又號歸田。望工詩,著有道州臺衣集詠史詩、西涼鼓吹諸編,均巳佚失,今存秋堂集三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2、柴成務
字寶臣,《宋史》作曹州濟陰(今山東省定陶縣)人,明天啟《衢州府志》作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人。宋太祖干德六年(968年)戊辰科,35歲的柴成務狀元及第。是大宋王朝第一位浙江籍狀元,也是衢州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官至刑部尚書。柴成務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傳》)行于世。
《結發(fā)為夫妻》
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注釋
?、俳Y發(fā):束發(fā),借指男女始成年時。古時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束發(fā),以示成年。
?、趮魍瘢簹g好貌。
?、蹜淹罚合胫鲂械氖?。“往路”一作“遠路”。
④夜何其:語出《詩經(jīng)·庭燎》:“夜如何其?”是說“夜晚何時?”其,語尾助詞。
?、輩ⅲ╯hēn申)、辰:二星名,代指所有星宿。這句是說星星都已隱沒,天將放曉了。
?、扌幸郏焊耙圻h行。
⑦生別:生離死別。一作“別生”。滋:多。
?、啻喝A:春光,借喻少壯時期。
賞析
詩的前四句寫一對青年男女正沉浸在新婚的歡愉之中?!敖Y發(fā)”是古代男子二十束發(fā)加冠、女子十五束發(fā)為笄表示成年的一種儀式,詩中的青年男女到了這個人生的美好時刻便結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婚后生活過得十分美滿、幸福?!皨魍瘛闭Z出《詩·邶風·新臺》:“嬿婉求之”,和順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兩人的愛情生活非常融洽,親密無間。這一段用墨不多,卻通過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新婚夫婦那種恩愛、琴瑟和諧的歡樂情景,把一種人生和青春的愉悅傳遞給了讀者。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然而嚴酷的現(xiàn)實很快攪散了這對恩愛夫妻“嬿婉及良時”的美夢,一度出現(xiàn)于兩人之間的一小塊晴空被即將出征、離別在即的陰影覆蓋了。作者在此筆鋒陡轉(zhuǎn),在點出主人公“征夫”身份的同時,隨即將開頭輕松、歡快的氣氛一下子拋入生離死別的無限悲哀。詩中的男子惦念著不久將要上路,時不時地起身探望窗外的天色,因為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只要天一亮,他就要啟程應征,那漫無期限的離別將要取代新婚的片刻歡愉。所以當他看到參辰星已在天邊隱去,天將破曉時,心中頓時涌起一般股難以言傳的酸楚。“去去”兩字相迭,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道別時那種痛苦不堪、語噎詞塞的情態(tài)。人世間的一般離別,已使人為之黯然銷魂,何況新婚嬿爾正是人生“花好月圓”之時,又何況這對年輕的恩愛夫妻所面臨的不是一般的離別,而是奔赴戰(zhàn)場、相見無期的生死離別;這不能不叫人五內(nèi)俱裂,淚如泉涌?!拔帐忠婚L嘆,淚為生別滋”,讀著這樣的詩句,這對青年男女無限悲愴、難以自持的情景如在眼前,此景此情催人淚下,歷千年而不滅其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以后宋代詞家柳永寫戀人之別,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雨霖鈴·寒蟬凄切》)之語,元代戲劇家王實甫《西廂記》寫張生、鶯鶯長亭之別,又有“聽得一聲‘去也’,松了金釧”的描寫,雖然都有一定的感染力,并與此詩有某種相似之處,但與此詩對封建兵役制給青年男女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的表現(xiàn)相比,畢竟顯得纖弱多了。
末四句寫新婚夫婦臨別時的相互鄭重叮嚀。其中“努力”二句是妻子對丈夫的囑托,她要丈夫在行役中愛惜自己的青春年華,注意保重身體,同時牢記夫妻間的恩愛與歡樂,體現(xiàn)了一個妻子的關心和擔心;“生當”二句是丈夫?qū)ζ拮拥幕卮穑骸叭裟苌€,一定與你白頭偕老,若死在戰(zhàn)場,也將一直把你懷念。”表現(xiàn)了丈夫?qū)矍榈闹邑懖挥?。這段對話,不僅展示了人物樸實、美好的內(nèi)心,而且更充實了詩首二句中“兩不疑”的內(nèi)容,使全詩增添了一種悲劇氣氛。前賢曾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此詩正符合這樣一種說法。男女相愛結為夫妻,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可是在殘酷的兵役制逼迫下,它只能像一朵剛綻放即被摧殘的花,轉(zhuǎn)瞬即逝,無法追回。
擴展閱讀:蘇武的人物評價
李陵:“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
班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p>
李白:“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jié)。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曙嬙驴弑?,饑餐天上雪。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p>
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厝諛桥_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p>
歐陽修:“蓋詩者,樂之苗裔與。漢之蘇、李,魏之曹、劉,得其正始?!?/p>
陳杰:“伸腳踏沙跡,開口吃漢天。見天不見雪,況辨雪與氈。環(huán)觀不敢殺,謂是不死仙。漢庭方求不死該,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氈夾雪?!?/p>
柴望:“十九年間不辱君,論功何獨后諸臣。若教倒數(shù)凌煙像,也是當時第一人?!?/p>
徐鈞:“胡沙不隔漢家天,一節(jié)堅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屬國,恥隨李衛(wèi)老戎旃?!?/p>
陳普:“伏匿窮廬煖意回,子卿一夜夢陽臺。歸來不與曾孫議,未必麒麟生面開?!?/p>
文天祥:“獨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淚向天流。忠貞已向生前定,老節(jié)須從死后休。不死未論生可喜,雖生何恨死堪憂。甘心賣國人何處,曾識蘇公義膽不?!薄澳钤坪P缑?,十年何事望京師。李陵罪在偷生日,蘇武功成未死時。鐵石心存無鏡變,君臣義重與天期??v饒夜久胡塵黑,百煉丹心涅不緇。”
王世貞:“自漢通匈奴,宋通金虜,建節(jié)銜命,無歲無之。至于渝沙軼漠,候月占星,勞饑空乏于酪毳之鄉(xiāng)。流離偃蹇于丁零之區(qū)。鄰死不渝。歲寒不雕。惟蘇子卿、洪光弼稱焉?!?/p>
擴展閱讀:蘇武的生平故事之《歸漢封官》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昭帝即位。幾年后,匈奴和漢朝達成和議。漢朝尋求蘇武等,匈奴謊稱蘇武已死。后漢使又到匈奴,?;菡埱罂词厮娜藛T同他前往,夜晚見了漢使,原本地述說了這幾年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要對單于說:漢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獵,射得一只大雁,腳上系著帛書,上說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萬分高興,照?;菟f的話去責問單于。單于看身邊的人非常驚訝,向漢使道歉說:“蘇武等人的確還活著?!庇谑抢盍暝O酒筵向蘇武祝賀,說:“今天你還歸,在匈奴中揚名,在漢皇族中功績顯赫。即使古代史書所記載的事跡,圖畫所繪的人物,怎能超過你!我李陵雖然無能和膽怯,假如漢廷姑且寬恕我的罪過,不殺我的老母,使我能實現(xiàn)在奇恥大辱下積蓄已久的志愿,這就同曹沫在柯邑訂盟可能差不多,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記的!逮捕殺戮我的全家,成為當世的奇恥大辱,我還再顧念什么呢?算了吧,讓你了解我的心罷了!我已成異國之人,這一別就永遠隔絕了!”李陵起舞,唱道:“走過萬里行程啊穿過了沙漠,為君王帶兵啊奮戰(zhàn)匈奴。歸路斷絕啊刀箭毀壞,兵士們?nèi)克劳霭∥业拿曇褦?。老母已死,雖想報恩何處歸!”李陵淚下縱橫,于是同蘇武永別。單于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jīng)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蘇武回到長安。昭帝下令蘇武帶一份祭品拜謁武帝園廟。官拜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常惠、徐圣、趙終根都官拜中郎,賜絲綢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鄉(xiāng),各賜錢十萬,終身免徭役。
柴是多音字,有兩個讀音?zhài ?和 ?chái 。
讀做?chái ?時,意思是:
1,燒火用的草木:~草,~火,~門,火~,木~。
大者可析謂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禮記·月令》
乃取蒙沖斗艦十艘,載燥荻枯柴。--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例:農(nóng)村人家家里做飯都燒木柴。
這么小的孩子就被指使著劈柴真讓人心疼。
2. 燒柴祭天:“~于上帝”。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書·舜典》
柴望秩于山川。--《書·舜典》
柴于上帝。--《禮記·大傳》
柴而望祀山川。--《禮記·王制》
3. 瘦,不松軟:~雞。~心兒。
例,女人做月子可以燉柴雞吃,營養(yǎng)很好。
4. 姓。
柴姓,源于炎帝的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文公十八世孫高柴,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高柴的孫子以祖父的名字為姓,叫柴舉。柴舉的后代就以柴為姓,世代相傳。
讀作 ?zhài ?時,意思是
1,【動】 編木維護四周〖fence〗 〖周武王〗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柴箕子之門?!痘茨献印?/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9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晁公武
下一篇: 晁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