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復(fù)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xué)詩,作品受晚唐詩風(fēng)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fēng)格。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戴復(fù)古生平
戴復(fù)古,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臺道黃巖縣南塘屏山(明憲宗成化五年分黃巖南三鄉(xiāng)設(shè)立太平縣,即今之溫嶺市新河塘下)的一個窮書生之家。他的父親戴敏才,自號東皋子,是一位“以詩自適,不肯作舉子業(yè),終窮而不悔”(樓鑰《戴式之詩集,序》)的硬骨頭詩人,一生寫了不少詩,但留下來的很少。曾寫過相當有名的《賦小園》詩,又有名句:“人行躑躅江邊路”為編《詩人玉眉》的魏慶之所賞識,在當時東南詩壇上頗有聲譽。他在臨終前還對親友說:“我已病入膏肓了,不久將辭世,可惜兒子太小,我的詩將要失去傳人。”可見他對詩真到了入迷的程度。
戴復(fù)古不但繼承乃父的詩迷,也繼承了乃父的風(fēng)格,并予發(fā)揚光大,儼然成一派首領(lǐng)。更可貴者,他一如乃父,不肯作舉子業(yè),寧愿布衣終身。他耿介正直,不吹拍逢迎,不出賣靈魂而求功名利祿,也與乃父一樣,終窮而不悔。在南宋那紙醉金迷的時代里,這確乎是難能可貴的。
戴復(fù)古的時代,正是“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茍且求存的時代。如果說趙構(gòu)在臨安立足之初,尚有南方各路勤王部隊,北方也到處有抗金義軍的烽火,但到第二代孝宗時,由于趙構(gòu)的不抵抗主義,失望的失望,覆滅的覆滅,統(tǒng)治集團又腐敗無能,早已安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小朝廷生活了。戴復(fù)古就生于這第二代小王朝之時,碰上這樣的時代,辛棄疾、陸游等尚被閑置,何況一個無名后生,所以即使戴復(fù)古“負奇尚氣,慷慨不羈”(元·貢師泰《石屏集》序),空懷一腔忠心報國的男兒熱血,又哪里有用武之地呢!陳志歲《戴復(fù)古故里念其倦游歸來》詩云:“揖別金陵侶,屏山做主人。蔭憑庭木秀,種看圃花新。雙浦流詩韻,一池湔酒塵。徒鳴放翁劍,太息寂寥身?!保ㄕ浴遁d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
由于南宋的偏安,使臺州成為東南沿海的既接近京畿又較為安定的后方,這使偏遠、閉塞的經(jīng)濟文化落后地區(qū),得以迅速的繁榮。特別在文化上,從唐朝鄭虔啟蒙以來,到這時才有一大批著名文人學(xué)者如朱熹、唐仲友、趙汝愚、尤袤、岳珂等,來到臺州,并任要職,把臺州文化大大地推進了一步。朱熹等人又極為重視教育,到處辦書院,四出講學(xué),因而科舉之風(fēng)日盛,中舉之人空前增加。南宋153年間,臺州考中進士的有550人,狀元一人,所以明代著名的臺州人士謝鐸說:“其時,臺之人以科第發(fā)身致顯榮者,何限!”(《石屏集·序》)
在這樣一個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中,戴復(fù)古選擇了一條什么道路呢?
第一,繼承父志,迷進了詩歌之中,以吟詩為業(yè),把富貴功名拋到九霄云外。
據(jù)他的前輩、摯友樓鑰回憶:“一日攜一大編(詩稿)訪余,且言:‘吾以此傳父業(yè),然亦以此而窮?!啻鹬唬骸胺蛟娔芨F人,或謂惟窮然后工,……子惟能固窮,則詩昌矣!”’這在當時熱衷于科舉以求功名進身的臺州知識分子中,可謂獨樹一幟。
第二,登門拜師。據(jù)《黃巖新志》載:“其詩遠宗少陵,近學(xué)劍南?!碧貏e值得注意的是,“又登三山陸放翁之門,而詩益進。”(樓鑰《序》)可見他確是登門拜陸游為師的。與杜甫一脈相承的愛國主義、現(xiàn)實主義詩人陸游,此時詩名震朝野,《劍南詩稿》是戴復(fù)古效仿的范本,程門立雪,終于登門拜師,在一代大師的親身教誨之下,“刻意精研”:“詩益進”,達到了“自有清遠之致”的境界(見《黃巖新志》)。
第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元人貢師泰追尋他的行蹤,概括為:“南游甌閩,北窺吳越,上會稽,絕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廬、五老、九嶷諸峰,然后放于淮、泗,以歸老于委羽(黃巖羽山)之下?!?《石屏集.序》)他的游蹤主要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涉足于當時與金人處于拉鋸狀態(tài)的北方邊界淮河流域。
他曾三次漫游,時間長達四十年,一生的一半時間就是在全國各地度過的。
江陰浮遠堂戴復(fù)古賞析翻譯,是由著名江湖派詩人戴復(fù)古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通過描述登上橫岡俯視大江的景色來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沉痛以及對中原的懷念。
原文:
江陰浮遠堂
戴復(fù)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江陰浮遠堂字詞解釋:
⑴江陰:今屬江蘇。浮遠堂:堂名浮遠,取蘇軾《同王勝之游蔣山》詩中?江遠欲浮天?意。堂北臨大江,南望城市,為登臨勝地。
⑵橫岡:指浮遠堂所在的君山。一名瞰江山,突起平野,俯視長江。瞰:向下看,俯視。
⑶淮南:指今江蘇、安徽省長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與金議和,劃淮為界。故由長江南岸的江陰北望中原,要從淮南看過去。極目:窮盡眼力。神州:指全國。
江陰浮遠堂翻譯:
我登上橫岡,俯視著大江東流;我站在浮遠堂前,縱目萬里,滿懷著無盡憂愁。最使我痛苦的是眼前沒有一座山來遮斷我的視線;淮南大地,一望無邊,都是中原神州。
江陰浮遠堂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嘉定(1208-1224年)年間作者第二次長途游行過江陰之時,作者在浮遠堂眺望中產(chǎn)生的山河破碎之感,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
江陰浮遠堂賞析:
江陰位于長江之濱,詩中大江,即指長江。起句暗點江陰,次句明寫浮遠堂。?萬里愁?是詩人登浮遠堂的感喟。?愁?本是無形之物;?萬里?是虛指的數(shù)詞,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在這里詩人借助江、山來烘托表現(xiàn)這種深愁,于是使原來抽象的情感,顯得十分形象、真切,直貫詩末。上聯(lián)寫江,是近瞰。詩人將?大江流?與?萬里愁?并提,既是望江水生愁,于江水寄愁,也是借江水喻愁。長江萬里,愁亦萬里;江流不盡,愁也無盡;無?大江流?,何言?萬里愁??下聯(lián)點山,是遠望。詩人借山寄愁,一反常人之法,以山遮斷視線為愁,以不見所思為恨;卻以無山遮掩為愁,以滿目凄涼為恨,這就不能不望了。只因無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淪喪之地,盡收眼底,觸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無山?,故能?極目?,因?極目?而視通萬里,由此而生?萬里愁?。
個人資料:
戴復(fù)古(1167年-1248年后)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xué)詩,作品受晚唐詩風(fēng)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fēng)格。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他是著名的江湖派詩人。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原文: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fēng)。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翻譯及注釋 翻譯 讓黃鶯嗚叫也叫不完,讓呢喃的燕子任意地訴說,也說不清。這一點孤獨愁苦,十年縈繞心頭從未間斷,這愁苦攪亂春風(fēng)。舊地重來妻子卻再也看不見。但小樓東邊的楊柳,卻依然如舊。曾記得你我共同在粉壁題詩,而今墻壁殘破詩句無影無蹤。長滿蘭草的沼澤地,新漲起一片碧綠溶溶,凋落的紅花含著遺恨翻騰。看身上已經(jīng)穿得破舊的春衫,清楚地記得這是當年送別時,你在燈下連夜剪裁制成。折磨我的是無邊無際的思念之苦,算起來,往事像云煙一樣,從眼前經(jīng)過一切總是成空。在暮色中仰望楚天漫無邊際,只能靠著闌干目送遠去的飛鴻。
注釋 1、這:一作「奈」。2、閑愁:一作「芳心」。3、十年:虛指,很多年。4、惱亂春風(fēng):謂心緒為春風(fēng)所撩亂。惱亂,宋時口語,即撩亂。5、故人:指戴復(fù)古的再娶之妻。6、同題粉壁:共同在粉壁上題詩。7、蘭皋:芳草叢生的水灣。皋,水邊地。屈原《離騷》:「步余馬于蘭皋兮?!?、新漲:剛剛漲。9、溶溶:形容水盛的樣子。10、破春衫:此衫是十年前離別時妻子在燈下趕制的衣衫,故言。春衫,一作「征衫」。11、謾然:徒然。謾,通「漫」。12、楚天:指南方的天空。楚,戴復(fù)古悼亡之地江右武寧即今江西武寧縣,古屬楚。13、飛鴻:飛翔的大雁。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賞析 戴復(fù)古《木蘭花慢》,與其妻所作《祝英臺近》背景相似,應(yīng)為同一婚姻悲劇。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載:「戴石屏先生復(fù)古未遇時,流寓江右武寧,有富家翁愛其才,以女妻之。居二三年,忽欲作歸計,妻問其故,告以曾娶。妻白之父,父怒。妻宛曲解釋。盡以奩具贈夫,仍餞以詞云(略)。夫既別,遂赴水死。可謂賢烈也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九九指出:「《木蘭花慢》懷舊詞,前闋有『重來故人不見』云云,與江右女子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語意若相酬答,疑即為其妻而作,然不可考矣?!埂赌咎m花慢》「但依然、楊柳小樓東」之句,又與《祝英臺近》「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境界十分相似,那么這首詞很可能是真正的悼亡之作。且戴詞有「十年」之語,亦與其妻之詞相吻合。則《木蘭花慢》此詞,實為復(fù)古與妻子訣別十年之后,重來舊地之作。所謂「懷舊」,實為悼亡。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蛊鸸P便充滿哀傷。又是一年春天,處處鶯啼燕語。詞人面對大好春光,滿腹傷心事,即使讓那啼叫不停的鶯和燕來訴說,恐怕也無法說盡,更何況人鳥語言不通,它們?nèi)绾瘟私庠~人的傷心懷抱?「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fēng)?!故瓴粩嘀[痛,卻道為一點閑愁,貌似平易卻更見痛之深。惱亂即撩亂,宋人口語。十年以來,每逢春天,這種心情就格外為春風(fēng)所撩亂。詞情遂指向十年前的那個春天。當時妻子作訣別之詞,有「后回君若重來」之句,故下邊寫出「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十年后的這天,詞人終于重來舊地,小樓東畔,楊柳依依,仿佛當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的情景,可是早已是物是人非,故人杳不可見矣?!赣浀猛}粉壁,而今壁破無蹤?!?/p>
猶記得,當日夫妻雙雙粉壁題詩,而此時,只剩下這破壁頹垣,題的詩已無影無蹤。這一句通過今昔對比,即當年夫妻二人風(fēng)流瀟灑的神仙般的生活與此日一人重尋舊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銷玉損的無限悲涼的鮮明對比,生發(fā)出人世無常的深沉感慨?!副谄啤苟诛@示出人物兩非的無限哀痛。復(fù)古之師陸游,也有相似恨事。陸游與唐婉夫妻恩愛,無奈婆媳不和,二人被迫分開,陸游晚年重游沈園,有「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之句,可與此詞歇拍參讀。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固m皋語出《離騷》「步余馬兮蘭皋」,指生長芳草的水灣。眼前春水新漲,綠波蕩漾,流不盡的落花殘紅,也帶不走詞人胸中涌起的舊恨新愁。換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尤為蘊藉?!改钪拼荷溃敃r送別,燈下裁縫?!勾鲝?fù)古與武寧妻子是重婚,這事情中間可能有些曲折,從《輟耕錄》所載「父怒,妻宛曲解釋」大約可知。從臨別前夕,妻子在燈下連夜為丈夫縫制春衣這一細節(jié),也看得出她對丈夫的原諒,她仍然愛著丈夫。本來已下決心,在戴復(fù)古歸家之后便從此永訣,但分別時仍忍著訣別的血淚把自己的全部情愛縫進衣服里,此時,這春衣已穿破了。但舊事記憶猶新,也看得出詞人對妻子的感激與內(nèi)疚。但是,重婚畢竟是不能容忍的。
她所選擇的路,竟是一死?!赶嗨贾櫲蛔钥啵阍茻?、過眼總成空?!怪櫷?,漫然即徒然。妻子一死,人天永隔。相思只是徒然自苦而已。自苦,實為內(nèi)疚。
想起那兩三年的幸福生活,好似過眼煙云,終是一場空。但是「無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嘎淙粘鞜o際,憑欄目送飛鴻?!乖~人憑欄遠眺,落日之蒼茫,楚天之無際,何異心情之蒼涼落寞。長空中飛鴻遠逝,又何異愁苦之彌漫無極。結(jié)句語意略近《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原詩并云:「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硅搅浩蓿胖覌D也。若結(jié)句有取于此,悼亡之意深矣。
此詞用綿麗之筆,寫哀惋之思,可以稱為佳作。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續(xù)編卷一評石屏詞曰:「石屏詞往往作豪放語,」綿麗是其本色。這首纏綿悱惻的悼亡詞正是復(fù)古詞綿麗本色的集中體現(xiàn)。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創(chuàng)作背景 戴復(fù)古生于窮書生之家。其父戴棟,一生酷愛做詩,認為人生的最大樂事。朋友們見他窮困潦倒,勸他放棄做詩去應(yīng)試求官,卻被他拒絕了。臨終時,戴復(fù)古還在襁褓之中。戴棟對親友們說:「誰都免不了一死。對于死,我毫無所惜;惟一的遺憾,就是沒有來得及把這孩子培養(yǎng)成為詩人?!勾鲝?fù)古長大以后,亦愛好詩歌,后從親友口中得知父親的臨終遺愿時,大為感動。于是決心繼承父志,專心學(xué)詩。他廣泛結(jié)交詩人,切磋叨教,并曾投拜于大詩人陸游的門下學(xué)詩,因此進步很快,詩名越來越大。
據(jù)元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戴復(fù)古早年曾流落江右武寧,當?shù)赜幸晃桓患依衔?,十分喜愛戴?fù)古的詩詞,因慕其才華,遂將女兒許配給他。過了二三年,戴復(fù)古忽然提出要走了。他的妻子問他為何要走。戴復(fù)古被逼問不過,只得以實相告,說家中已有妻室,要回家鄉(xiāng)探家。妻子聽后,又告知其父,其父大怒,欲找戴復(fù)古責(zé)問,被她委婉勸阻。戴復(fù)古臨行之際,她還拿出所有金銀首飾及積蓄送給他,以資旅途之用。臨行,她還做了一首詞《祝英臺近》相贈,戴復(fù)古走后,她即投水而死。
這段記載有無事實根據(jù),后人已無從考證。但所記確與《祝英臺近》的內(nèi)容相當吻合。至于寫了這首詞的女子,連姓名也沒有留下,只知她是江西武寧人,人們只能稱她為戴復(fù)古妻子。
十年后,戴復(fù)古舊地重游,又來到江西武寧這位已逝妻子的家中。此時已是人去樓空,殘垣破壁。他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和妻子一起同在粉壁上題詩,到如今墻壁破損,題的詩也已無影無蹤。他當年和他這位妻子的結(jié)合是靠了「詩才」,婚后的生活中自然少不了吟詩作賦的風(fēng)雅之事,所以一見破壁,他就想起當年粉壁題詩的幸福時刻。但現(xiàn)在,人去物亡,當年的粉壁已成殘垣破壁,粉壁上的題詩也已剝落殆盡,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不禁肝腸寸斷,寫了這首《木蘭花慢》,以寄托哀思和痛悼。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賞析二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記載:戴復(fù)古不得不舍妻歸去時,其岳父大怒,而其妻不僅婉言勸父,且以所有妝奩贈夫并以身殉情。所以,所謂「懷舊」,實為悼亡。
上闋起筆即奠定哀傷的情調(diào)。「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国L和燕啼叫不停,洋溢著春天的氣息。然而面對這鶯鶯燕燕的大好春光,詞人卻傷心滿懷。鶯燕難明人語,卻難解詞人的心意,只因其內(nèi)心有著十年還仍未斷的「閑愁」?!高@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fēng)」,詞人的心緒一遇到春風(fēng),就更為繚亂紛紛,所有景物都令詞人不已。
接著,詞人借「物是人非」來突出世事變化:「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箷r隔十年后,詞人舊地重游,雖然小樓東畔的依依楊柳依舊美麗,然而故人早已逝去?!赣浀猛}粉壁,而今壁破無蹤?!乖~人進入自己的回憶,想起夫妻雙雙在粉壁上題詩的情景,然而往日的筆跡早已無蹤可尋,只剩下這破壁頹垣。這一句通過今昔對比,即當年夫妻二人風(fēng)流瀟灑的神仙般的生活與此日一人重尋舊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銷玉損的無限悲涼的鮮明對比,生發(fā)出人世無常的深沉感慨?!副谄啤苟诛@示出人物兩非的無限哀痛。復(fù)古之師陸游,也有相似恨事。陸游與唐婉夫妻恩愛,無奈婆媳不和,二人被迫分開,陸游晚年重游沈園,有「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之句,可與此詞歇拍參讀。這語句看似平易,實則有著深切的沉痛,在對比中透露出往日夫妻二人自由逍遙的生活與今日獨自一人重尋舊地的荒涼感。
下闋開頭,「蘭皋」語出《離騷》。水灣處春水新漲,碧波粼粼,落花殘紅,流水似乎也生出一片恨意,要帶走這殘花敗紅,然而流水卻帶不走詞人心中的愁恨?!改钪拼荷溃敃r送別,燈下裁縫?!古R別前夜,妻子在燈下為詞人縫制春衫,可見她對丈夫的愛意。然而春衫已破,詞人依然不能忘懷,從中亦可看出詞人對妻子的內(nèi)疚與感激。
「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蛊拮游魇?,相思現(xiàn)在對于詞人來說只是徒然自苦的事情。過往的幸福生活,只能是煙云過眼,最后成空?!嘎淙粘鞜o際,憑欄目送飛鴻。」日落于楚天之無際,詞人憑欄目送飛鴻,愁苦彌漫無極,心情是何等落寞和悵惘。此句語意略近《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乖姴⒃疲骸干嫌邢腋杪?,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硅搅浩?,古之烈婦也。若結(jié)句有取于此,悼亡之意深矣。
此詞綿麗哀惋之思,情感深切,動人至深。正如況周頤《蕙風(fēng)詞話》里所說:「石屏詞往往作豪放語……綿麗是其本色。」
詩詞作品: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 詩詞作者:【 宋代 】 戴復(fù)古 詩詞歸類: 【宋詞精選】、【悼亡】
除夜戴復(fù)古全文翻譯
三年過去,庭院里的菊花依舊在重陽盛開,可惜我此時身在異鄉(xiāng)為 異客。哪里想到今日獨自飲酒,只能對著故鄉(xiāng)的菊花把盞,極目遠眺,遠處的云仿佛和樹連到了一起。天氣開始轉(zhuǎn)寒,大雁結(jié)隊南遷。重陽之時獨自登高,心中感慨萬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獨看不到故鄉(xiāng)的蹤影。
作品原文
《除夜》 戴復(fù)古
宋代???戴復(fù)古
掃除茅舍滌塵囂,一炷清香拜九霄。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jié)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
注釋
殘臘:殘冬。古時農(nóng)歷十二月為臘月。
頌椒:古代農(nóng)歷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獻之于家長以示祝壽拜賀,謂之“頌椒”。野客預(yù)知農(nóng)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賞析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jié)局在今宵”,告訴讀者當時作者在除夕當天的心情,從“殘”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年結(jié)局”是“不理想”的。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中,告訴讀者民間有“生火”、“放爆竹”、“守歲”、“鮮花食”、“頌椒”等習(xí)俗。
“三冬瑞雪未全消”是寫當時的“雪未全消”的場景,從“預(yù)知農(nóng)事好”和“瑞雪”中可以看出作者還是希望來年“過得好”。
作者簡介
戴復(fù)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xué)詩,作品受晚唐詩風(fēng)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fēng)格。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戴復(fù)古最有名的詩
江村晚眺
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初夏游張園
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滿江紅·赤壁懷古
詞牌名:滿江紅|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qū)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fēng)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柳梢青·岳陽樓
詞牌名:柳梢青|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賀新郎·寄豐真州
詞牌名:賀新郎|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憶把金罍酒。嘆別來、光陰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頻著眼,贏得兩眉長皺。但東望、故人翹首。木落山空天遠大,送飛鴻、北去傷懷久。天下事,公知否。
錢塘風(fēng)月西湖柳,渡江來、百年機會,從前未有。喚起東山丘壑夢,莫惜風(fēng)霜老手。要整頓、封疆如舊。早晚樞庭開幕府,是英雄、盡為公奔走??唇鹩。笕缍?。
鷓鴣天·圉圉洋洋各自由
詞牌名:鷓鴣天|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圉圉洋洋各自由?;蛐谢蛭杌虺粮 S^魚未必知魚樂,政恐清波照白頭。
休結(jié)綱,莫垂鉤。機心一露使魚愁。終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游。
夢中亦役役
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半夜群動息,五更百夢殘。
天雞啼一聲,萬枕不遑安。
一日一百刻,能得幾刻閑。
當其閑睡時,作夢更多端。
窮者夢富貴,達者夢神仙。
夢中亦役役,人生良鮮歡。
呈姚顯叔奉親送死極孝
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雁去多年缺寄音,扁舟無復(fù)到山陰。
臥牛崗上經(jīng)過少,下馬陵前感慨深。
細讀文公千字誄,足知孝子一生心。
無才為作招魂些,自有悲風(fēng)宰樹吟。
張端義應(yīng)詔上書謫曲江正月一日贛州相遇·憂世心何切
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憂世心何切,謀身計甚疏。
樽前話不盡,天下事何如。
漢武求言詔,賈生流涕書。
龍顏那可犯,謫向曲江居。
張端義應(yīng)詔上書謫曲江正月一日贛州相遇·正朝送遷客
朝代:宋朝|作者:戴復(fù)古
正朝送遷客,好去看梅花。
此嶺幾人過,念君雙鬢華。
直言知為國,遠地莫思家。
韶石叫虞舜,傷哉古道賒。
?
戴復(fù)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詩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 曾從陸游學(xué)詩,作品受晚唐詩風(fēng)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fēng)格。部分作品抒發(fā)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9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丁仙現(xiàn)
下一篇: 丁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