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祖籍廬陵藍溪(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zhèn)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
鄧剡生平
鄧剡在景定三年(1262)進士及第,后隱居在家。左丞相江萬里多次要他出來做官,他都謝絕。而文天祥起兵勤王,他卻舉家參加。后來家中老幼12口死于廣東香山兵燹。他抑制家破人亡的個人悲痛,毅然跋山涉水,奔赴抗元前線。祥興元年(1278),任禮部侍郎,二年(1279),厓山海戰(zhàn)時,陸秀夫抱帝赴海死,鄧剡也悲憤投海,但兩次都被元兵撈起。張弘范勸降,被拒絕,于是將鄧剡和文天祥一同押送元都燕京。鄧因病重被留在金陵就醫(yī)。文天祥在柴市英勇就義后,鄧剡不忘友人的重托,懷著極其悲痛而又崇敬的心情,撰寫了《文信國公墓志銘》、《信國公像贊》、《文丞相傳》、《文丞相督府忠義傳》,以及《哭文丞相》、《挽文信公》等詩,向人們介紹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跡,頌揚了文天祥為國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不渝的民族氣節(jié)。
鄧剡是廬陵詩派、廬陵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詩造詣很深,風格“渾涵有英氣,鍛煉如自然”。所著《續(xù)宋書》、《德祐日記》、《填海錄》、《東海集》、《詞林紀事》等書,惜已失傳。不過在《文山先生全集》中,文天祥保存了鄧光薦《驛中言別》、《行宮》、《滿江紅·和王昭儀題壁》、《浪淘沙·秋旅》、《送行三首》等詩詞,今有《中齋詞》一卷行世。(李建蘭)
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便須攜酒訪新亭。不見當時王謝宅,菸草青青?!未む囏摺独颂陨场な栌晗刺烨濉?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
夢斷古臺城,月淡潮平。便須攜酒訪新亭。不見當時王謝宅,菸草青青。 懷古哲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疏雨過后,天空明凈如洗,枕席生涼,肅殺秋風吹動梧桐葉,聲似報秋,自己千里飄零,亦如同這風中桐葉。
一夢醒來,古臺城上,月色已逐漸暗淡,江潮漲得水與岸平。惟愿再追尋昔日新亭的慷慨之聲,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見,惟見菸草青青。
創(chuàng)作背景 元十六年(1279年),鄧剡在厓山被俘虜,并與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經(jīng)建康時,鄧剡作了此詞。 賞析 這首詞寓含有懷古感今的濃濃深情,語言極為明快,堪稱鄧剡現(xiàn)存的詞中的一篇佳作。
詞的上片,“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暑退寒來之節(jié)氣替代,說出盛極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國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懶?!笆栌晗刺烨濉?,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內(nèi)枕席生涼,是實寫秋天到來天氣生涼,氣候更替,室外井桐落葉,既是報秋,又勾起詞人對自己身世的感嘆。給全詞的氣氛作了烘托,深含懷古的幽幽情感?!罢l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葉隨風飄,說明個人命運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對邦國淪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廣東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zhèn)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 鄧剡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zhàn)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醇t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昂尢帲说朗?、屬鏤怨憤終千古。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未ば翖壖病睹~兒·觀潮上葉丞相》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zhàn)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醇t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昂尢?,人道是、屬鏤怨憤終千古。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詠物 , 寫水 , 懷古歷史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云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元代·張養(yǎng)浩《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山坡羊·北邙山懷古
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
把風云慶會消磨盡,都做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懷古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鞔ね跸蟠骸稌椡鯊R壁》 書項王廟壁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 詠史懷古寫人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未む囏摺鄂隆んA中言別》 酹江月·驛中言別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照J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愛國勵志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面對水天相連的長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幫忙,竟讓元軍打敗了我們。春天來了,杜鵑鳥在哀啼,夕陽斜照著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軍摧毀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們的婦女和珍貴文物被敵人擄掠一空,連我自己也當了俘虜,真不知道靠誰才能報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寶劍,它還以為我是個豪杰呢。
回想不久以前,為了抗擊元軍,我曾經(jīng)擺脫敵人嚴密的監(jiān)視坐了小船,經(jīng)過海路,到南方舉起抗元的大旗。雖然后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嚇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地同敵人斗爭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這樣想著,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么寂靜,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著我啊。
鑒賞 (文天祥創(chuàng)作說)
這首詞在藝術表現(xiàn)上,為了把復雜的思想感情濃縮在精煉的語言之中,文天祥較多地借用了典故和前人詩歌的意境。
開頭三句回憶抗元斗爭的失敗。這里借用了三國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火燒曹操船隊的典故。據(jù)說那次正好碰上東南風,仿佛老天有意幫助周瑜成功一般??墒悄纤诬婈爲{借長江天險卻未能抵擋住元軍,又仿佛老天不肯幫忙似的。“水天空闊”寫長江水面寬闊,本來正是阻擋敵人的有利條件?!安唤琛保豢蠋椭??!坝⑽铩?,英雄人物,這里指抗元將士。
“蜀鳥吳花殘照里”到“此恨憑誰雪”,寫這次途經(jīng)金陵時所見?!笆聒B”指子規(guī),也就是杜鵑鳥,相傳它是蜀國望帝死后變化成的,啼聲凄厲?!皡腔ā敝竻堑氐幕ú荩龂鴷r金陵是吳的國都。“殘照”指夕陽的照射。“銅雀春情”是化用唐人杜牧的兩句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币馑际浅啾谥畱?zhàn)要不是東南風幫了周瑜的忙,那么曹操的軍隊早就打過了長江,把喬家兩姊妹(孫策及周瑜的妻子)擄去關在曹操造的有名的銅雀臺里了。杜牧的詩只是一種假設。但南宋滅亡時宮中嬪妃確實遭到元軍擄掠,所以文天祥用“銅雀春情”來指這件史實。“金人秋淚”,漢武帝曾在長安的宮中用銅鑄造了一個重千斤的仙人,也叫金人,漢亡以后魏明帝曾派人到長安去搬取這個銅人,據(jù)說銅人不愿離開故土,竟流下眼淚來。這里借指南宋滅亡后珍貴文物被元軍劫掠一空??傊?,文天祥這次經(jīng)過金陵,滿眼都是金人破壞后的殘破景象,使他心中充滿了仇恨。但他又痛苦地想到:自己已經(jīng)被俘,很難再重整旗鼓,仇恨和恥辱無法被洗刷。
“堂堂劍氣”兩句是懊恨自己的失敗。古人傳說好的寶劍,有精氣上通于天?!岸放!敝副倍沸呛蜖颗P恰!翱照J奇杰”,白白地認我為英雄。這兩句是說自己所佩的寶劍倒是把好劍,劍氣上沖斗牛,可惜自己已經(jīng)落入敵手,辜負了這口把自己當作英杰的好劍。
詞的下片回顧抗元斗爭的艱苦經(jīng)歷并向友人表示誓不屈服的決心。
“那信江海余生”以下三句,是記一二七六年他從鎮(zhèn)江擺脫元兵監(jiān)視,經(jīng)海路南逃的事?!敖S嗌闲腥f里”,是說他那次先逃到通州(今江蘇南通市),然后乘小船(扁舟)出海繼續(xù)南行?!坝嗌钡扔谡f幸存的生命?!苞t盟”原指與海鷗交朋友,這里借指抗元戰(zhàn)友。“醉眼”原指喝醉酒看東西,“留醉眼”是深情地看的意思?!皾茰纭敝笐?zhàn)局的風云變幻。這兩句說明他之所以南行萬里是為了尋找戰(zhàn)友共舉抗元大業(yè)?!绊藤币韵氯溆昧藘蓚€典故。“睨柱吞嬴”用藺相如的故事。戰(zhàn)國時代,秦王提出用十五個城池換取趙國的美玉和氏璧,藺相如奉趙王之命送璧到秦國,看到秦王沒有用十五城來換璧的誠意,就拿著和氏璧怒發(fā)沖冠地倚柱而立,警告秦王說:如要奪璧,寧可將璧在柱子上擊碎!秦王不敢強奪?!绊本褪茄劬π倍⒆≈涌吹囊馑肌!巴藤笔钦f藺相如怒氣沖天象要吞掉秦王似的?!盎仄熳哕病?,是用三國有關諸葛亮的故事。諸葛亮死于軍中,司馬懿領軍來追,蜀軍突然回師(回旗),竟把司馬懿嚇退。文天祥用這兩個典故表示自己大義凜然,不畏強敵,就是死了也決不放過敵人?!扒Ч艣_冠發(fā)”,是講千百年前,藺相如怒發(fā)沖冠警告秦王的事。
最后兩句回到現(xiàn)實,意思是說上面講的那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眼前他被拘留在金陵的驛館,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伴著他這個無法入眠的人。秦淮河,是流經(jīng)金陵的一條河。這兩句表明,現(xiàn)實雖然是如此殘酷,但頑強的斗爭的精神卻仍使作者激動不已。
(鄧剡創(chuàng)作說)
亡國之痛是此詞上片的主鏇律,“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感嘆金陵的水闊天空。“世間英物”,指的是文天祥。面對長江,不禁令人心思神往:長江險阻,能拒曹兵,為何不能拒元兵。英雄沒有天的幫助,只能遭人憐惜?!皷|風”如此不公平,可恨之極。這兩句,凌空而來,磅礴的氣勢之中,蘊含著無限悲痛。隨即引出許多感嘆。“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寫金陵城中殘垣斷壁的慘象?!笆聒B”,指產(chǎn)于四川的杜鵑鳥,相傳為蜀亡國之君杜宇的靈魂托身。在殘陽夕照中聽到這種鳥的叫聲,令人頓覺特別感到凄切?!皡腔ā?,即曾生長在吳國宮中的花,現(xiàn)在在殘陽中開放,有過亡國之苦,好像也蒙上了一層慘澹的色彩。凄慘的景象,使人不忍目睹;蜀鳥的叫聲,更叫人耳不忍聞。
“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杜牧曾寫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這本是一個大膽的歷史的假設,現(xiàn)在居然成了現(xiàn)實。借歷史故事,描寫江山易主的悲哀。三年前元軍已把謝、全二太后擄去?!敖鹑饲餃I”典出自魏明帝時,曾派人到長安把漢朝建章宮前的銅人搬至洛陽,傳說銅人在被拆卸時流下了眼淚。但宋朝亡國,國亡數(shù)被遷移,此恨難消。“堂堂劍氣,斗??照J奇杰”,寶劍是力量的象征,奇杰是膽略的化身,所向披靡??扇缃?,卻空有精氣上沖斗牛的寶劍和文天祥這樣的人物。對文天祥的失敗,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金陵風物是歷代詞人詠嘆頗多的。但此詞把其作為感情的附著物融入感情之中,別有一番風韻。蜀鳥、吳花、殘垣斷壁,是一種慘象,但表現(xiàn)了作者復雜的情感。
下片主要寫情,表達對文天祥的傾慕、期望和惜別之情?!澳切沤S嗌?,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fā)。”頌揚文天祥與元人作斗爭的膽略與勇氣。幾年前文天祥被元軍扣留,乘機逃脫,繞道海上,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南方。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云滅”。
鄧剡前面跳海未死,這次又病而求醫(yī),為的是“留醉眼”,等文天祥東山再起,再起復宋大業(yè)。“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fā)”,“睨柱吞嬴”,趙國丞相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氣吞秦王的那種氣魄:“回旗走懿”指的是蜀國丞相諸葛亮死了以后還能把司馬懿嚇退的那種威嚴。用典故寫出對文天祥的期望之情。這自然是贊許,也是期望?!鞍槿藷o寐,秦淮應是孤月。”最后再轉到惜別上來,孤月意喻好友的分離、各人將形單影只了。作者雖然因病不能隨之北上,但將在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中為友人祈盼。這句話雖然普遍,但朋友之情,家國之悲深蘊其中。
創(chuàng)作背景 鄧剡和文天祥是同鄉(xiāng)好友。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為虜。次年鄧剡拘押在一地,又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時,鄧剡因病留下,文天祥繼續(xù)北上。臨別之際,感觸良多。鄧剡作詞贈天祥,為好友壯行。詞中融匯亡國之痛和別友之情,將歷史的一瞬,定格在這樣一種鏡頭。
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zhèn)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 鄧剡
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zhèn)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為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辰翁是白鷺洲書院的同學。? 49篇詩文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宋代·謝枋得《小孤山》 小孤山
宋代 : 謝枋得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托物言志 , 愛國 銀塘朱檻曲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好將沉醉酬佳節(jié),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游過?!未ぬK軾《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代 : 蘇軾
銀塘朱檻曲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沉醉酬佳節(jié),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游過。 端午 , 寫景 , 抒情 , 愛國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發(fā),漏聲殘。老來勛業(yè)未就,妨卻一身閑。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到家山?!未ご夼c之《水調(diào)歌頭·題劍閣》 水調(diào)歌頭·題劍閣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發(fā),漏聲殘。老來勛業(yè)未就,妨卻一身閑。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到家山。 豪放 , 愛國感慨
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賦《憶秦娥》見屬,一讀凄然。隨韻寄情,不覺悲甚。燒燈節(jié),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百年短短興亡別,與君猶對當時月。當時月,照人燭淚,照人梅發(fā)?!未⒊轿獭稇浨囟稹ぶ旋S上元客散感舊》 憶秦娥·中齋上元客散感舊 宋代 : 劉辰翁
中齋上元客散感舊,賦《憶秦娥》見屬,一讀凄然。隨韻寄情,不覺悲甚。
宋詞精選 , 愛國懷念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鄧剡在上元節(jié)客散后懷念起往事,作一首《憶秦娥》詞贈予我,我讀過之后頓感凄涼,便按照原韻和了一首,不禁覺得非常悲痛。
過去每逢元宵,成千上萬的朝京士女,擁進城里觀燈鬧元宵。如今皇上太后都被擄到北方去了,京城已不復存在,進京朝拜的路上,行人斷絕,有的只是滿天風雪。
剛才還是盛極一時,文恬武嬉,載歌載舞,極盡奢靡,轉眼便成凄涼瓦礫焦土。唯有當年的明月,仍然永恒地照著人間,照著流淚的蠟燭,照著大家已經(jīng)花白的頭發(fā)。
賞析 這首詞從上元節(jié)臨安道上行人稀少,引發(fā)了他的亡國之恨,詞情凄苦,表現(xiàn)了一個士大夫對故國的忠貞。
上片觸景生情,寫上元節(jié)凄涼景象。南宋都城臨安,上元節(jié)多繁華熱鬧,《夢梁錄》曾有這樣的記載:“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競夸華麗。公子王孫,王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將帶佳人美女,遍地游賞。人都道玉漏頻催,金雞屢唱,興尤未已?!边@樣的通宵歡樂,詞人是記憶猶新的,就引起了與當今的對比。如今的上元節(jié)風雪交加,遮天蓋地,故都內(nèi)外,一片蒼涼。詞人起筆,就以故都燒燈節(jié)極度的繁華歡樂與現(xiàn)實中的風雪酷寒、無限凄涼進行強烈的對比,烘托出嚴酷冷寂的氣氛?!帮L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絕?!边@里的“風和雪”,不單是自然景象的實寫,更成了元蒙統(tǒng)治下那種嚴酷氣氛的象征。正因如此,“風和雪”的再次復述,既是適應詞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詞人著意的強調(diào)。有了這著意的強調(diào),作者一腔亡國之痛就順勢而出了?!敖饺缗f”的“如”字,已蘊含著“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世說新語》)的深哀大痛;“朝京人絕”的“絕”字,又寄寓著故都易主、人心絕望的深仇大恨。字里行間,充滿了悲苦凄愴的情調(diào)。
上片寫景,景以引情,描寫元宵之夜故部路上風雪交加行人斷絕的凄涼景象;下片抒情,景以襯情,抒發(fā)物是人非、懷念故國的悲苦心情。
“百年”二句,承上生發(fā),直抒胸臆,感慨系之。人生百年,本已十分短暫,偏又經(jīng)受了國破家亡、生離死別的深哀大痛;盡管人們都不再去故都觀燈歡度佳節(jié)了,自己卻還要跟知己好友面對故國的明月“感舊”“寄情”。使詞人錐心泣血的“興亡別”,不僅指“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永遇樂》)的一去不返,更指南宋覆亡之后“無花只落空悲”(《漢宮春》)的眼前處境。江山劇變,明月如故,只能對月憑吊,寄懷故國了。一個“猶”字,既表達了永念故國的執(zhí)著深情,也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悲涼心境。詞意發(fā)展到此,可謂沉痛至極。詞人面對著“當時月”,故國情景,紛擁而來,眼前處境,卻無比悲涼。這里的“當時月”,當然也不僅是適應詞牌格式的需要,更是詞人著意的強調(diào),突出了他對故國的耿耿丹心和對元蒙統(tǒng)治的強烈厭惡。詞人對月憑吊,寄情故國,“當時月”又在默默地照人如燭之淚,照人如梅之發(fā)。這兩句對仗工整,情景交融,把“當時月”之善解人意和詞人之悲凄堅貞交織起來了,意境蒼涼,余味綿綿。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劉辰翁于宋亡之后寫的一首小令。小序中所說的“中齋”,乃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鄧剡之號,“宋亡,以義行者”(《歷代詩余》引《遂昌雜錄》)。當時,鄧剡于上元節(jié)聚客敘舊,客散之后寫了一首《憶秦娥》贈給劉辰翁,劉辰翁就寫了這首步韻的和作。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xiāng)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chǎn),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劉辰翁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 一作:偏向)——宋代·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 :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展開閱讀全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宋詞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國中古詩 , 高中古詩 , 豪放 , 中秋節(jié) , 月亮 , 懷人祝??妥泳貌坏?,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野光浮,天宇回,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宋代·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水調(diào)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
客子久不到,好景為君留。西樓著意吟賞,何必問更籌?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華幽。中州遺恨,不知今夜幾人愁?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悠悠。此事費分說,來日且扶頭! 宋詞精選 , 登樓 , 賞月 , 飲酒抒懷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未伪局小稖p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宋詞精選懷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9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鄧肅
下一篇: 丁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