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錄,明代。字憲章,以字行,號如隱居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善墨梅、松、竹、蘭蕙,筆意儒雅,與王讓齊名。評者以二家雖格意不同,錄筆力實過王謙。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嘗作墨梅圖?!秷D繪寶鑒續(xù)纂》、《畫史會》、《紹興府志》、《明畫錄》、《無聲詩史》、《越畫見聞》。
◇作品賞析◇
明 陳錄.《梅花圖》
明 陳錄.《萬玉圖》
明 陳錄.《玉兔爭清圖》
宋 趙孟堅 《歲寒三友圖》
梅,花中四君子之一,傲而不俗。其色分紅白及綠,另有蠟梅,色黃如蠟,香氣濃郁,雖自成科屬,其風韻卻與梅有異曲同工之妙。梅壽可逾千載,枝干虬曲,身姿蒼古,其芳愈寒愈媚,臨風寒勁挺傲然鐵骨,遇冰雪更添飄然風儀,為歷代文人雅客所喜愛。明代李漁曾論賞梅之無奈:“風送香來,香來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凍而花亦凍”。吾以為: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而寒香俱來更是造化奇絕,踏雪尋梅,呵氣凝香,滿目嬌色,風雅至致哉!
王冕? 墨梅
梅屬喬木,凌寒獨開,君子比德,為文人雅士和人民大眾所喜愛。宋代王安石詠梅名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和元代王冕題畫《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充分表現(xiàn)了人們對梅花象征的高尚品格的崇敬愛戴的情懷。
圖中畫盛開的梅花,樹干上墨書有“巖叟”二字。此圖運筆道勁有力,構圖疏密有致,枝條穿插,富有韻味,具揚補之遺法,為補之傳派中上乘之作。
此圖軸絲質,依畫稿緙織。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斷緯”的手法緙織,并嫻熟地運用了多種緙絲技法。所用絲線之經密度20根/cm,緯密度44-46根/cm,精工細密。此緙絲圖很好地體現(xiàn)了原畫稿疏朗古樸的意趣,畫面生動,清麗,典雅,是沈子蕃為數(shù)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時期緙絲工藝杰出的代表作。
此圖寫紅梅翠竹,殘雪未消,寒雀刷羽枝頭,神態(tài)生動。竹梅為雙鉤填彩,而雀則用細毫寫羽毛,寫實逼真。
春消息圖 ?元代 ?鄒復雷
圖繪老梅新枝,蓓蕾競綻,喧鬧熱烈的氣氛宣告春天來臨的消息,動人心魄。畫家以勁健和時帶飛白的筆觸皴寫粗干,梅花畫法奇特,既非用筆點染,亦非用線鉤勒,而用絹卷或線團蘸墨點成。作者以特寫鏡頭截取畫面,擅用疏與密、繁與簡、直與曲等對比手法布局,筆勢遒勁奔放,墨色濃淡參差,境界幽雅淡逸,是古代墨梅畫的杰作。
此圖梅枝橫斜而出,枝條簡疏。枝節(jié)交叉處梅花競相吐蕊開放,表現(xiàn)了王冕野梅的清絕韻致。筆墨精練蘊藉,主干以淡墨揮灑,濃墨點苔,蒼古老拙。分枝以中鋒勾撇,挺拔堅韌。
此幅構圖別致,布局豪縱奇崛,氣象崢嶸而清勁可愛。枝干縱橫,以墨筆皴寫,濕筆中又呈飛白,枯健如蟠龍虬曲,再橫點重墨,更顯蒼老道勁。枝梢俏利,而嫩枝又筆直上伸,上下呼應。繁花散于嫩枝之間,只用簡潔的雙鉤,千斛萬蕊,冷艷寒香便撲面而來。妙在一縷煙霧橫遮梅梢,更添雋撥清逸之致。
此圖寫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干弧形彎曲,構成梅枝總的動勢。小枝則有穿插、變化,形成枝蕊參差交錯、俯仰顧盼,梅花爛漫怒放的景象,圖中以沒骨寫干,雙鉤圈花,淡墨渲染背景,突出千條萬玉、花團錦簇的視覺的效果。
這幅梅花圖與畫家的《萬玉圖》有異曲同二之妙,但在氣勢上更覺恢宏。此圖梅干自左出,倒垂而下,分為二枝,一枝彎曲直下,一直平伸出畫面,但細枝側條全取披垂之勢,與總的動勢保持一致。畫面上繁花密蕊、瓔珞紛呈,千條萬玉,撲面而來。構圖上將主干分散從而強調密如萬玉的花朵本身的美感,有一種喜氣洋洋的氛圍,體現(xiàn)了畫家躬逢明王朝“盛世”,而“借花獻佛”,以寫“梅花得意羨群芳”的心情,從而少了王冕畫梅之中的那種孤傲和清雅之氣。
此圖以較工整細致的筆法畫一枝梅花與一叢翠竹,從一角斜出,垂曳于清溪之上。構圖疏秀有致,梅枝盤折曲伸,指向扇面款識,使整個畫面得到統(tǒng)一。
圖繪老梅一折,虬干挺拔,枝干挺枝,枝干交錯,頗有氣勢。枝頭繁花怒放,一片生機。用筆雄健,墨色渾厚,粗細相間,疏密有致。有曹瑩、繆樸、王麟三人題詩,左側自識“錢塘王牧之為文敏指揮使寫”,鈐“牧之”印,另一印模糊難辯。
圖繪雪景寒江,兩只鴛鴦站岸邊梳理羽毛。一株老梅,枝條繁茂,花開帶雪,分外妖嬈。雪竹挺立,小雀瑟棲于上。鴛鴦造型優(yōu)美,色墨交融;梅樹用筆老辣,用墨焦重,梅花清新淡雅,整個背景以淡墨渲染,留白以表雪意。
此畫中寫水仙與茶、梅三友相為呼應,梅枝上一小鳥正躍躍欲飛。構圖奇妙,梅枝斜伸而下,另有一短枝取向上之勢。以淡墨點染出山石,水仙、茶樹用工筆細加勾畫,而花冠及梅花皆以粉色由外及內的渲染,間點丹紅,色澤淡雅脫俗,氣韻流動。山雀用筆筒略,造型卻準確生動。
梅花綬帶圖 ?清代 ?沈銓
此圖寫寒梅怒放,一綬帶鳥棲于枝上,另有一小雀在其下方啾啾嗚叫。梅枝曲折,由墨筆勾出,淡墨皴染,梅花由鉛白點染,晶瑩剔透。綬帶鳥及小雀刻畫細致入微,一絲不茍,有北宋黃筌之意韻。
梅花圖 清代 ?汪士慎
此畫清淡秀雅,瘦勁姿媚,使我們看到了作者畫梅的獨特風格。金農曾評日:“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钡覀兛吹阶髡哌z存的梅花作品中,枝、花并不太繁,是以疏朗清瘦見長,給人一種疏影瀟灑、冷香四溢的感覺,這幅《梅花圖》便可作為佐證。
春風香國圖 ?清 ?汪士慎
此畫以梅蘭竹、牡丹為題。梅花清淡秀雅,以墨筆寫干,稍加點染,曲折秀逸。墨線勾花,略罩淡粉,鉛白點蕊,神清韻足;中鋒撇寫蘭葉,轉折有致,以朱砂點寫花冠,淡墨點心,新穎不俗。牡丹花葉以淡墨潤染,鉤勒花瓣罩染輕粉,暈染有濕潤清麗,水氣空朦之感。
玉壺春色圖 清代 ?金農
圖中取梅樹老干一截,通貫畫幅正中,頂天立地,布局奇絕,又以大筆鋪枝,小筆勾瓣,繁枝密萼,穿插左右,枝干以飽含水分的淡墨揮寫,濃墨點苔,更顯出老梅凌寒的性格?!盎ü饷噪x,恍如曉雪之方開”。右側上端有作者自題,乃知為追思五十年前,觀元至大辛少府貢粉矮梅卷情事,凝想而作,款署:“薦舉博學宏詞杭郡金農畫記,時年七十又五?!贝藶榻疝r老年精心之作。
此圖裁取梅樹一角,老干蒼勁,新枝挺發(fā),繁花密萼,正反轉側,一片生機。枝干蒼老古樸,花蕊挺勁清秀,運筆密而不亂,繁而不雜,墨氣雄厚,一輪圓月,影照梅花,分外清逸。
有梅之記,始見于《西京雜記》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胭脂梅’。迄今2000年矣。梅入畫,有史載始于南北朝,至宋僧仲仁方盛,稱“墨梅始祖”。
宋 趙佶 《臘梅山禽圖》 絹本設色 縱82.8厘米 橫52.8厘米
宋 揚無咎 《四梅花圖》“未開”
“欲開”
“盛開”
“將殘”
馬麟《層疊冰綃圖》
南宋 林椿 《梅竹寒禽圖》 上海博物館藏
元 鄒復雷《墨梅圖》
元 王冕 《墨梅圖》上海博物館藏
元 王冕 《南枝春早圖》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王冕 《墨梅圖》上海博物館藏
《梅花水仙圖》 佚名 上海博物館藏
《墨梅圖》 佚名 遼寧省博物館藏
明 陳錄 《萬玉圖》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陳錄 《梅花圖》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王謙 《卓冠群芳圖》 上海博物館藏
明 王謙 《梅石圖》
明 王謙 《梅花黃鳥圖》(左)
明 陳洪綬 《梅石圖軸》
清 沈銓 《雪中游兔圖》
清 金農 《紅綠梅花圖》 上海博物館藏
清 汪士慎 《梅花圖》 上海博物館藏
清 八大山人《梅花圖》
清 石濤《梅花圖》
李方膺《梅花圖》
石濤 《靈臺探梅圖》
清 惲壽平 《五清圖》
清 蕭晨 《踏雪尋梅圖》 青島博物館藏
唐寅 《梅花書屋圖》
清 陳枚 《月下賞梅》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煙籠玉樹圖》 明 陳錄
《梅花綬帶圖》 清 沈銓
《玉壺春色圖》 清 金農 南京博物院藏
《紅綠梅花圖》 金農 上海博物館藏
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出處】陳錄:《善誘文·省心雜言》
【淺釋】對待民眾要和氣,對待下屬要厚道,對待別人要寬容,這樣的人才是君子.這說的是君子的為人處世之道.
1.有關黃鶴樓的詩句 《黃鶴樓》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尽跆帪椋哄菏謸Q足】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醉后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云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云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云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瑯□實,何以贈遠游。【□處:王干】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莽莽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黃鶴樓》
賈島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岳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跨黃鶴。
陸游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范成大
誰家笛里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漢樹有情橫北斗,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2.白居易在黃鶴樓上作的詩 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送儲邕之武昌李白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
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
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為楚人重,詩傳謝脁清。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江夏送友人李白雪點翠云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鳳無瑯玕實,何以贈遠游。
裴回相顧影,淚下漢江流。盧侍御與崔評事為予于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白居易江邊黃鶴古時樓,勞致華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總是平生未行處,醉來堪賞醒堪愁。漢陽春晚李群玉漢陽抱青山,飛樓映湘渚。
白云蔽黃鶴,綠樹藏鸚鵡。憑高送春目,流恨傷千古。
遐思禰衡才,令人怨黃祖。一斛珠戴復古龍山行樂,何如今日登黃鶴。
風光政要人酬酢,欲賦歸來,莫是淵明錯。江山登覽長如昨,飛鴻影里秋光薄。
此懷只有黃花覺,牢裹烏紗,一任西風作。七律·登廬山毛澤東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菩薩蠻·黃鶴樓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3.白居易在“黃鶴樓”上作的詩是什么 《盧侍御與崔評事為予于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
【唐】白居易
江邊黃鶴古時樓,勞置華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
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總是平生未行處,醉來堪賞醒堪愁。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4.有哪些關于黃鶴樓的詩句 關于黃鶴樓的詩句有好多,下面摘錄幾首供君參考: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宋代: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4.望黃鶴樓 唐代: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5.題黃鶴樓石照 唐代:呂巖
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蓼滿江湄。
衷情欲訴誰能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6.菩薩蠻·黃鶴樓 現(xiàn)代: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7.黃鶴樓 宋代:陸游
手把仙人綠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
江漢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平生最喜聽長笛,裂石穿云何處吹?
8.黃鶴樓 宋代:賀鑄
登真者誰子,昔有費公禕。
白日玉書下,青天駕鶴飛。
此地少留憩,神標悵依依。
振裾謝塵濁,與爾方遠違。
層樓寵陳跡,江山長四圍。
登臨美商素,雨氣薄西暉。
水落州觜嫩,風豪帆背肥。
飄然起遐想,琳館閟巖扉。
明月識悠闊,白云疑是非。
金桃未遽熟,薤露虞先曦。
高樹兩華表,長招羽駕歸。
靈瓢五色劑,定與遺民揮。
自顧乏仙質,延生猶可希。
刀圭儻不吝,如飽首陽饑。
9.題黃鶴樓 宋代:江萬里
黃鶴樓高倚半天,樓中黃鶴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幾席何妨得老仙。
云護山光秋駐馬,日籠江影書停船。
良工改寫歸圖畫,俯仰令人一慨然。
10.崇恩演福禪增偈 宋代:賈似道
靈山一別幾經春,今日重來喜見君。
佛法一肩擔荷卻,黃鶴樓前第一尊。
5.關于黃鶴樓的古詩 黃鶴樓主樓壁畫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 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詠誦黃鶴樓的絕句。
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黃 鶴 一 去 不 復 返,
白 云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
日 暮 鄉(xiāng) 關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fā)現(xiàn)崔顥的這首詩后,連稱“絕妙”,于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一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一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便擱筆不寫 ,后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一座李白“擱筆亭”。 現(xiàn)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李白寫下的詩詞與黃鶴樓有關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睆拇?,“江城”便成為武漢的美稱。
唐代文學家閻伯理在其《黃鶴樓記》中描述“聳構巍峨,上依河漢,下臨江流。?!笨芍^:“ 危乎,高哉!”無怪李白以“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謂楚人重,詩傳謝眺清。滄浪吾有曲,寄語棹歌聲?!笔惆l(fā)自己心頭的感慨。
賈島《黃鶴樓》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岳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跨黃鶴。
陸游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范成大
誰家笛里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漢樹有情橫北斗,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6.有關黃鶴樓的古詩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人簡介 崔顥,唐朝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
他才思敏捷,擅于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里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這些都是為了什么?很值得人們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 譯文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只留下了這空蕩的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沒有歸來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載依舊。 晴天從黃鶴樓遙望江對岸,漢陽的樹木看得清清楚楚,鸚鵡洲上,草長得極為茂盛。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才是我家鄉(xiāng)?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fā)愁! 賞析 原詩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p>
這首七律約略的可分成前后兩層,前四句講仙人已去的寂寥,后四句說俗人眼下的惆悵。至于詩中的神話傳說和地理物事等解釋,我就不贅言了,他人的好多解釋都是精細得很,比我的瞎說要好得多,讀者不妨自行去看。
我只是說因這首詩傳下來的神道道的故事。唐人以后盛傳此詩,認為它是七律的最優(yōu)范式。
其實這詩照七律的戒律來比對,它的拗句和重字都是大忌。無奈這個崔顥造境、造意上乃是大家能手,那付仙人乘鶴悠然不返的寂寥引起的失意和失落讓你有道不清的感懷和情懷,你還能顧得上什么拗不拗???接下來的就是眼前晴川歷歷在目、芳草萋萋可見,更增添了仙人何在的悠思。
于是,接踵而來的便是思仙引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真真的煙波江上愁不斷了。撇開后來李白評價的因素,你說這詩讀了是不是要叫好?真正的好,好就好在它的意境之妙上。
后來有了李白評價的傳說,更使本是上品之優(yōu)的詩篇優(yōu)而優(yōu)之了。照《唐才子傳》的說法,崔顥詩成且提之于黃鶴樓上后,某次李白亦赴彼游,“及李白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云?!贝揞椀倪@首詩竟然把個詩仙給羞走了,并且日后人人到此罷手,可見是詩之魅力!后人考證,認為這件事好象是想象杜撰而來。
我們也就相信這個“考證”,姑且算為想象杜撰而來的吧。但有兩點是真實的:其一,李白真的是游過黃鶴樓,有詩為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保ā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并且另有一首《望黃鶴樓》的五言十韻長律亦可為佐證。
其二,李白真的是羨慕崔顥的此詩,因為李白的詩作中至少有兩首七律是仿效《黃鶴樓》的。一首是《鸚鵡洲》,詩云“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绷硪皇资恰兜墙鹆犋P凰臺》,詩云“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想一下,李白為什么要仿崔顥的模式來這么兩首呢?一定是他真的是羨慕已極,定要找個題材試試身手,于是就選中了“鸚鵡洲和鳳凰臺”這兩個所在作詩題比劃這么一把。
結果如何呢?我想,這應該是兩種評價,一個是李白自己,他一定認為,象崔顥那樣寫出來不成問題,更不成難題,崔的成功意境而已。我若有他種境界,會強于他的。
所以李白的詩在其后的時光中總是以意領先而必勝。外人的評價呢,覺得這李白之仿作實在是不如崔顥的好,應警告后代們,仿寫為一大禁忌。
但也總覺得這崔顥除此詩外它詩已真的不是絕佳了,哪能比之于李白呢?后來的不如李白,是崔顥傲了呢,還是靈感不常在了?其實,崔顥之一詩僅是瞬間一感的“偶悟”,李白之一生則是通達坦蕩的“徹悟”,二人的區(qū)別不過如此。所以,我就想起僧道界常有的一種稱之為“慧根”的說法,認為慧根是先天所賦,但經后天的修煉方可得到激發(fā)而生成慧智---這是我說的。
我就琢磨這個慧智的生成條件:初生的孩子們彼此相差不多,應該說是都有著不錯的慧根,余下來的問題就是以怎樣的激發(fā)方式來出現(xiàn)慧智。宗教界的方法有二,一是專注式修煉,二是氣功式修煉。
前者在于靜思凝思后的感悟生慧,后者在于沉思靜守后的智慧升華??赡苡讶藛?,如此煩難,怎能修持,難道還要出家不成?非也!不知你留心過書、畫家們的入態(tài)情形沒有,那種專注與氣功的靜守是相差不多的,所以,他們在為書作畫時就有靈感相伴,于是,不但是生靈感,且長壽。
我們所說的來于慧根的慧智就是這種靈感,只不過氣功下生發(fā)的慧智是個相對持續(xù)的過程,而專注于某事件生發(fā)的靈感是個短暫閃現(xiàn)的過程,區(qū)別僅此而已。到此大概算是說得清楚了,作任一種學問、寫任一種東西,是要有慧智或靈感相伴的,有了這種東西才能出凡入圣,在為詩上才有可能。
7.關于黃鶴樓的詩句有什么 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揞棥兜屈S鶴樓》3.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4.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5.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畎住杜c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6.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李白《望黃鶴樓》7.曾將黃鶴樓上吹,一聲占盡秋江月?!獎⒂礤a《武昌老人說笛歌》8.泛泛青翰舟,亭亭黃鶴樓。
——賀鑄《送左禹赴江夏尉》9.黃鶴樓前鸚鵡洲,夕陽西去水東流?!岃笏肌俄灩啪攀住S鶴樓前鸚鵡洲》10.黃鶴樓前秋水長,江天北望遠蒼蒼。
——羅洪先《旅懷·其三·望黃鶴樓》11.遙想黃鶴樓高,蘭階絲管沸,傳觴如織?!顝涍d《念奴嬌·楚天木落》12.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蹙S《送康太守》13.君行黃鶴樓,我乃桃花源。
——趙蕃《代書寄吳仲權》14.會得此去漢陽不遠,不然黃鶴樓前鸚鵡洲。——釋智愚《偈頌二十一首·四達皇皇》15.黃鶴樓中玉笛,看花吹徹春聲。
——管訥《題墨梅送友人》16.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畎住端蛢︾咧洳?7.黃鶴樓空馀鐵笛,青牛人遠?,幘帯?/p>
——鐘仕杰《超真觀·其二》18.黃鶴樓前木葉黃,白云飛盡雁茫茫。——陳孚《鄂渚晚眺》19.黃鶴樓前日欲低,漢陽城樹亂烏啼。
——李夢陽《夏口夜泊別友人》20.落日青山亭,浮云黃鶴樓?!镥a《讀翰林集》21.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22.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獎⒂礤a《出鄂州界懷表臣二首》23.千峰笑指來時路,黃鶴樓前月是君。
——陳錄《偕一之世卿詣楚云臺偶作呈世卿》24.送君遠作羊荊州,送君西上黃鶴樓。——戴雨耕《送趙侯之任》25.有客欲登黃鶴樓,掛帆十月辭楊州。
——文彭《楚江秋泛為吳子賦》26.張子別我黃鶴樓,飄然騎鶴歸揚州?!矢P《送張子還廣陵》27.期君異時明月夜,把酒岳陽黃鶴樓。
——黃庭堅《和世弼中秋月詠懷》28.黃鶴不復來,云深離別處?!愄铡稇严梢鞫住?9.黃鶴樓高倚半天,樓中黃鶴去千年。
——江萬里《題黃鶴樓》30.百千諸佛在何居,黃鶴樓詩錦不如。——釋法薰《頌古十首·百千諸佛在何居》31.黃鶴樓頭玉笛吹,無緣得見藍橋嫗。
——張鳳翔《紅梅》32.扶醉曾登黃鶴樓,漢陽城對鸚鵡洲?!叫⑷妗督饺f里圖》33.黃鶴樓東賣酒家,王孫清曉駐游車。
——乃賢《京城春日二首·其二》34.要知覿體難藏處,黃鶴樓前鸚鵡洲?!尰鄯健吨T佛居何國土》35.此地宜有詞仙,擁素云黃鶴,與君游戲。
——姜夔《翠樓吟·淳熙丙午冬》36.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畎住督泚y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37.黃鶴樓中月白,鸚鵡洲前水流。
——章甫《太湖秋晚·黃鶴樓中月白》38.黃鶴樓頭仙不回,青鸞鏡里人難老?!煊埂端托煲詰_游武昌次陳孟英先生韻》39.碧雞關外先秋約,黃鶴樓前今雨情。
——黃衷《送江侍御》40.漢陽樹遠江煙起,黃鶴樓空燕子歸?!軇住额}俞{扌堇}畫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時》41.青山黃鶴樓,白水黑龍?zhí)?,野猿啼碎膽?/p>
——喬吉《中呂·紅繡鞋·竹衫兒并刀》42.安得先生與之游?買酒共上黃鶴樓。——王冕《孫元實春游圖》43.仙人黃鶴樓,待子洗壺觴。
——徐禎卿《江上逢許員外》44.雪點翠云裘,送君黃鶴樓?!畎住督乃陀讶恕?5.翠華昔駐鸚鵡洲,承恩召對黃鶴樓。
——曾魯《贈黃道士還九宮山》46.黃鶴樓前秋月寒,樓前江闊煙漫漫?!埻⒅薄兑褂吸S鶴樓遇道人》47.黃鶴樓前帝子宮,古來形勝控江東。
——周霆震《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48.大悲閣前是鼎州,黃鶴樓前鸚鵡洲?!尰蹠煛顿薯炈氖皇住そ饸恻S楓半葉紅》49.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50.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51.大悲閣前是鼎州,黃鶴樓前鸚鵡洲。
——釋慧暉《偈頌四十一首·金氣黃楓半葉紅》52.君至石頭驛,寄書黃鶴樓?!畎住洞鹋崾逃刃兄潦^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53.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54.黃鶴樓前一首詩,把將掃箒畫娥眉?!尦缭馈痘菘挡陶坽阩堂舉張拙秀才問長沙百千諸》55.三月鶯花黃鶴樓,騷人無復舊風流。
——老舍《賀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成立》56.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游?!覀菟埂秹粑洳?7.當年才氣鸚鵡洲,撫掌笑殺黃鶴樓。
——劉因《送徐生還鄂》58.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黃鶴樓。——史謹《登岳陽樓》59.漢陽樹遠江煙起,黃鶴樓空燕子歸。
——曹勛《題俞{扌堇}畫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時》60.疑含白龍堆外怨,恨不黃鶴樓中聽?!粞钻啤堵劦选?1.平生落魄嬴得虛名留,也曾椎碎黃鶴樓,也曾踢翻鸚鵡洲。
——解縉《采石吊李太。
1.寫黃鶴樓的詩句 黃鶴樓詩詞首推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黃 鶴 一 去 不 復 返,
白 云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
日 暮 鄉(xiāng) 關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fā)現(xiàn)崔顥的這首詩后,連稱“絕妙”,于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一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一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便擱筆不寫 ,后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一座李白“擱筆亭”。 現(xiàn)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李白寫下的詩詞與黃鶴樓有關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睆拇耍敖恰北愠蔀槲錆h的美稱。
唐代文學家閻伯理在其《黃鶴樓記》中描述“聳構巍峨,上依河漢,下臨江流。?!笨芍^:“ 危乎,高哉!”無怪李白以“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謂楚人重,詩傳謝眺清。滄浪吾有曲,寄語棹歌聲。”抒發(fā)自己心頭的感慨。
黃鶴樓主樓壁畫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 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詠誦黃鶴樓的絕句。
賈島《黃鶴樓》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岳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跨黃鶴。
陸游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范成大
誰家笛里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漢樹有情橫北斗,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2.關于黃鶴樓的詩句有什么 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揞棥兜屈S鶴樓》3.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4.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5.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畎住杜c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6.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李白《望黃鶴樓》7.曾將黃鶴樓上吹,一聲占盡秋江月?!獎⒂礤a《武昌老人說笛歌》8.泛泛青翰舟,亭亭黃鶴樓。
——賀鑄《送左禹赴江夏尉》9.黃鶴樓前鸚鵡洲,夕陽西去水東流。——釋梵思《頌古九首·黃鶴樓前鸚鵡洲》10.黃鶴樓前秋水長,江天北望遠蒼蒼。
——羅洪先《旅懷·其三·望黃鶴樓》11.遙想黃鶴樓高,蘭階絲管沸,傳觴如織。——李彌遜《念奴嬌·楚天木落》12.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維《送康太守》13.君行黃鶴樓,我乃桃花源。
——趙蕃《代書寄吳仲權》14.會得此去漢陽不遠,不然黃鶴樓前鸚鵡洲?!屩怯蕖顿薯灦皇住に倪_皇皇》15.黃鶴樓中玉笛,看花吹徹春聲。
——管訥《題墨梅送友人》16.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畎住端蛢︾咧洳?7.黃鶴樓空馀鐵笛,青牛人遠剩瑤編。
——鐘仕杰《超真觀·其二》18.黃鶴樓前木葉黃,白云飛盡雁茫茫。——陳孚《鄂渚晚眺》19.黃鶴樓前日欲低,漢陽城樹亂烏啼。
——李夢陽《夏口夜泊別友人》20.落日青山亭,浮云黃鶴樓?!镥a《讀翰林集》21.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22.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劉禹錫《出鄂州界懷表臣二首》23.千峰笑指來時路,黃鶴樓前月是君。
——陳錄《偕一之世卿詣楚云臺偶作呈世卿》24.送君遠作羊荊州,送君西上黃鶴樓。——戴雨耕《送趙侯之任》25.有客欲登黃鶴樓,掛帆十月辭楊州。
——文彭《楚江秋泛為吳子賦》26.張子別我黃鶴樓,飄然騎鶴歸揚州?!矢P《送張子還廣陵》27.期君異時明月夜,把酒岳陽黃鶴樓。
——黃庭堅《和世弼中秋月詠懷》28.黃鶴不復來,云深離別處?!愄铡稇严梢鞫住?9.黃鶴樓高倚半天,樓中黃鶴去千年。
——江萬里《題黃鶴樓》30.百千諸佛在何居,黃鶴樓詩錦不如。——釋法薰《頌古十首·百千諸佛在何居》31.黃鶴樓頭玉笛吹,無緣得見藍橋嫗。
——張鳳翔《紅梅》32.扶醉曾登黃鶴樓,漢陽城對鸚鵡洲?!叫⑷妗督饺f里圖》33.黃鶴樓東賣酒家,王孫清曉駐游車。
——乃賢《京城春日二首·其二》34.要知覿體難藏處,黃鶴樓前鸚鵡洲?!尰鄯健吨T佛居何國土》35.此地宜有詞仙,擁素云黃鶴,與君游戲。
——姜夔《翠樓吟·淳熙丙午冬》36.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畎住督泚y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37.黃鶴樓中月白,鸚鵡洲前水流。
——章甫《太湖秋晚·黃鶴樓中月白》38.黃鶴樓頭仙不回,青鸞鏡里人難老?!煊埂端托煲詰_游武昌次陳孟英先生韻》39.碧雞關外先秋約,黃鶴樓前今雨情。
——黃衷《送江侍御》40.漢陽樹遠江煙起,黃鶴樓空燕子歸?!軇住额}俞{扌堇}畫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時》41.青山黃鶴樓,白水黑龍?zhí)?,野猿啼碎膽?/p>
——喬吉《中呂·紅繡鞋·竹衫兒并刀》42.安得先生與之游?買酒共上黃鶴樓。——王冕《孫元實春游圖》43.仙人黃鶴樓,待子洗壺觴。
——徐禎卿《江上逢許員外》44.雪點翠云裘,送君黃鶴樓?!畎住督乃陀讶恕?5.翠華昔駐鸚鵡洲,承恩召對黃鶴樓。
——曾魯《贈黃道士還九宮山》46.黃鶴樓前秋月寒,樓前江闊煙漫漫?!埻⒅薄兑褂吸S鶴樓遇道人》47.黃鶴樓前帝子宮,古來形勝控江東。
——周霆震《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48.大悲閣前是鼎州,黃鶴樓前鸚鵡洲?!尰蹠煛顿薯炈氖皇住そ饸恻S楓半葉紅》49.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50.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畎住抖朊忌皆赂杷褪裆倘胫芯?1.大悲閣前是鼎州,黃鶴樓前鸚鵡洲。
——釋慧暉《偈頌四十一首·金氣黃楓半葉紅》52.君至石頭驛,寄書黃鶴樓。——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53.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54.黃鶴樓前一首詩,把將掃箒畫娥眉。——釋崇岳《惠康伯宣教請{阩堂舉張拙秀才問長沙百千諸》55.三月鶯花黃鶴樓,騷人無復舊風流。
——老舍《賀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成立》56.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游?!覀菟埂秹粑洳?7.當年才氣鸚鵡洲,撫掌笑殺黃鶴樓。
——劉因《送徐生還鄂》58.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黃鶴樓?!分敗兜窃狸枠恰?9.漢陽樹遠江煙起,黃鶴樓空燕子歸。
——曹勛《題俞{扌堇}畫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時》60.疑含白龍堆外怨,恨不黃鶴樓中聽?!粞钻啤堵劦选?1.平生落魄嬴得虛名留,也曾椎碎黃鶴樓,也曾踢翻鸚鵡洲。
——解縉《采石吊李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2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崔子忠
下一篇: 郭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