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臣,字舜卿,號東村,吳(今蘇州)人,生年不詳,卒于明世宗嘉靖14年(即1535年)。周臣是明代中期的著名職業(yè)畫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間。擅長畫人物和山水,畫法嚴(yán)整工細(xì)。他有兩個學(xué)生特別著名,一個唐寅,另一個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藍(lán),風(fēng)格上極為接近,但當(dāng)時名氣已超過老師。
周臣山水師承陳暹。曾刻苦臨摹李成、郭熙、李唐、馬遠(yuǎn)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畫山石堅凝,章法嚴(yán)謹(jǐn),用筆純熟。曾與戴進并驅(qū),則互有所長。人物畫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綿密蕭散,各極意態(tài)。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周臣代表作《柴門送別圖》,描繪一文人攜琴訪友后,主客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明月早已掛在高空,船工也已在船頭熟睡,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他還未酲來,說明主客送別時間之長,友誼之深,這其中也融含周臣畫體的“院體畫”與“文人畫”的相融之處。
周臣被人們稱為非院派的“院派”畫家。他也是個豐產(chǎn)畫家,流傳下來的作品也不少,僅上海博物館收藏《春山游蹤圖》等大幅作品7幅,小扇頁14幅,故宮博物院收藏《春山游騎圖》《春泉山隱圖》等,濟南博物館收有《訪友圖》,及臺灣、國外大博物館內(nèi)也收藏一些作品。周臣這些流存至今的作品件件結(jié)構(gòu)精整,幅幅見功力,下筆不茍。
◇ 藝術(shù)特色 ◇
擅畫山水、人物。風(fēng)格清新,唐寅、仇英曾從其學(xué)畫。
畫山水師陳暹(1405-1496),於宋人摹李、郭、馬、夏,用筆純熟,所謂行家意勝耳。若與戴進(1388-1462)并驅(qū),則互有所長,未知其果孰先也。亦是院體中一高手。兼工人物,古貌奇姿,綿密蕭散,各極意態(tài)。初臣以畫法授唐寅(1470-1523),及寅以畫名,或嬾於酬應(yīng),乃請臣代作,非具眼莫辨也。嘉靖十四年(1535)作長江萬里圖卷。
◇ 作品賞析 ◇
周臣 《春泉小隱圖》
《雪村訪友圖》 《春山游騎圖》
周臣 《滄浪濯足圖》
周臣寶印,乾隆御覽之寶,馬家相印。
畫家簡介:周臣,中國明代中期的著名職業(yè)畫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間,生卒年不詳。字舜卿,號東村,吳(今江蘇蘇州)人,生年不詳,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擅長畫人物和山水,畫法嚴(yán)整工細(xì)。他有兩個學(xué)生特別著名,一個唐寅,另一個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藍(lán),風(fēng)格上極為接近,但當(dāng)時名氣已超過老師?!?br> 周臣山水師承陳暹。曾刻苦臨摹 李成、郭熙、李唐、馬遠(yuǎn)等作品,其主要取法于李唐派系。畫山石堅凝,章法嚴(yán)謹(jǐn),用筆純熟。曾與戴進并驅(qū),則互有所長。人物畫也非常出色,古貌奇姿,綿密蕭散,各極意態(tài)。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周臣代表作《柴門送別圖》,描繪一文人攜琴訪友后,主客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明月早已掛在高空,船工也已在船頭熟睡,直至客人快要上船了,他還未酲來,說明主客送別時間之長,友誼之深,這其中也融含周臣畫體的“院體畫”與“文人畫”的相融之處。周臣被人 們稱為非院派的“院派”畫家。
從印章上看,此畫偽品無疑。
1. 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分別是指誰?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于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號停云,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xué)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予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zhèn)人,后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xué)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江南4大才子是哪幾位?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于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號停云,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皡情T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xué)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zhèn)人,后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xué)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江南的4大才子 是誰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
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xué)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
詩詞曲賦與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jīng)商,父母在皋橋開設(shè)酒肆。
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jīng)》,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征明同師沈周。
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jīng)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xiāng)試,又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為吏。唐寅恥不就官,歸家后縱酒澆愁,傲世不羈。
唐寅31歲開始“千里壯游”,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
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疤飘嫛睘楹笫喇嫾宜?。
傳世作品有《騎騾歸思圖》、《秋風(fēng)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松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筑室桃花塢,有學(xué)圃堂、夢墨亭、竹溪亭、蚊蝶齋等(亦稱唐家園,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一生中的主要藝術(shù)作品也產(chǎn)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虛,“皈心佛乘,自號六如”,思想趨向解脫頹唐,又將自己的屋舍改稱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歲。
唐寅墓位于虎丘區(qū),經(jīng)整修,1986年10月22日對公眾開放。由于其瀟灑飄逸、傲世不羈,又治印“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章,仕女畫登峰造極,故被后人誤解,留傳許多風(fēng)流傳說,如“唐伯虎三點秋香”等。
其實他坎坷一生,貧困凄苦。可謂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無以報國的典型。
風(fēng)趣灑脫的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于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
與唐伯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xué),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
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7歲即中秀才,32歲中舉人,曾任興寧知縣、應(yīng)天府通判等官。
由于生性佚蕩,不滿官場腐敗之風(fēng),遂借故辭官回蘇,廣交朋友,召客豪飲,燒酒解愁,以泄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書家之長,領(lǐng)一代 *** ,是吳門書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
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092;書法之神,揚晉王羲之、王獻之行書、唐懷素草書之勢,融會貫通,自成一體,發(fā)展為自己的獨特狂草,被譽為“明朝第一”,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
祝允明雖無名畫,但也能畫畫,唯很少動筆,傳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為人風(fēng)趣灑脫,才華橫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節(jié)。
由于祝允明有不勝枚舉的趣事軼聞,是極現(xiàn)成的創(chuàng)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樂于助人的形象出現(xiàn)于《三笑》、《王老虎搶親》等眾多的戲曲藝術(shù)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殲渠記》、《新聞記》、《九朝野記》、《枝山前聞》、《浮物》、《老怪錄》、《蘇材小纂》、《懷星堂集》等書傳世,并編有《興寧縣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歲。祝枝山死后葬于蘇州近郊橫山祝氏祖墳,但滄海桑田,墳已夷平。
書畫雙絕的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號停云,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
“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文征明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及父親都是文學(xué)家。但文征明幼時并不聰慧。
稍長,學(xué)文于吳寬,學(xué)書于李應(yīng)禎,學(xué)畫于沈周,終于“大器至大師兄”。 文征明擅長山水,亦工花卉、人物。
早年畫風(fēng)細(xì)謹(jǐn),中年較粗放,晚年漸趨醇正。傳世佳畫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jì)游圖》、《靈巖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等。
文征明還工行草書,尤擅小楷,篆、隸、正、草無所不能。所書四體千字文,成為后人臨摹的范本。
他與祝允明、王寵,同被譽為明代中或書法“三大家”。他的傳世書作有《醉翁事記》、《股王閣序》、《赤壁賦》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吳門四才子”中最長壽的一位,墓在吳縣陸墓文陵村。現(xiàn)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徐禎卿簡介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
常熟梅李鎮(zhèn)人,后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xué)家。
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稱“江南四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3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文彭
下一篇: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