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琚(生卒年均不詳)
吳琚好書畫工詩詞,尤精翰墨
,孝宗常召之論詩作字。著述有《云壑集》。傳世書跡有《觀伎帖》《與壽父帖》《焦山題名》《詩帖》《碎錦帖》《七言絕句》等。這是蔡襄的詩,但因高官
、大書法家吳琚手書更為該詩增色,乃至流傳千古。1. 文言文錢塘江寫錢塘江潮之勢的句子 宋朝李覯寫有《憶錢塘江》詩: 昔年乘醉舉歸帆
宋朝朱繼芳也寫有《錢塘江》詩
兩岸東西浙,千帆來去風(fēng)
。 中原山色外,殘夢逐歸鴻。元末明初的詩人金涓
,作有《浙江曉渡》詩,浙江就是錢塘江,讓我們從他的詩中,體會一下錢塘江的神韻: 片帆風(fēng)力飽,涼氣碧颼颼。 江闊欲沉雁,天空惟見秋。漁歌聞四起
,人影在中流。 隔望秦峰出,東南第一州。
清代宋維藩有以《錢塘江》為名的詩,從他的詩中
,我們可以了解當(dāng)時錢塘江的風(fēng)貌: 錢塘江水勢如鋪,此日扁舟勝五湖。 野曠天低連海嶠蜃樓縹緲群仙集,瑤島依稀只鳥孤
明朝女詩人王素娥有《渡錢塘江》詩
明代丁師虞的《漁浦晚歸》寫出了錢塘江畔的特有意境: 春在山顛與水涯,江流曲處有人家
遠(yuǎn)山
西興兩岸沙如雪
一江流碧玉,兩岸染紅霜
鰣魚時已過
訇隱振宇宙,漰磕津云連
淮南游客馬連嘶
一曲堂堂紅燭筵
唐朝孟浩然也有觀潮詩
照日秋空回
唐朝劉禹錫的《浪淘濤》
宋代詩人米芾云:“天排云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
從今潮上君須上
寄語重門休上鑰
因看平地波翻起
直應(yīng)待得澄如練,會有安流往濟時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觀潮》原文 浙江之潮
2. 贊美錢塘江的詩句 【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
漫道往來存大信
,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 【秋過錢塘江】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因知吳相恨
,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云入戰(zhàn)城。游人千萬里
,過此白髭生。 錢塘江待潮 全宋詩-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青山自吳越
,相峙兩含情。 錢塘觀潮 全宋詩-劉黻 此是東南形勝地,子胥祠下步周遭。不知幾點英雄淚
,翻作千年憤怒濤。 雷鼓遠(yuǎn)驚江怪蟄,雪車橫駕海門高。吳兒視命輕猶葉,爭舞潮頭意氣豪
。 憶錢塘江 全宋詩-李覯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前山日半銜。好是滿江涵返照
,水仙齊著淡紅衫遠(yuǎn)自三山起
,高連兩岸平。 凌風(fēng)添怒勢,映日作虛明。若是吳胥魄
,如何渡越兵。 錢塘江上 全宋詩-楊蟠 一氣連江色,寥寥萬古清。客心兼浪涌,時事與潮生
。 路轉(zhuǎn)青山出,沙空白鳥行。幾年滄海夢
,吟罷獨含情。 錢塘江 全宋詩-朱繼芳 極浦無高樹,蒼茫只遠(yuǎn)空。潮來江水黑
,日出海門紅。 兩岸東西浙,千帆來去風(fēng)。中原山色外,殘夢逐歸鴻
。 酒泉子(十之十)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
。萬面鼓聲中。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趙鼎】 雙峰遙促
,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霜涼劍戈,風(fēng)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兒戲笑夫差
依舊群龍
似云垂鵬背
俗眼但驚嗟。試望中仿佛
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愿郎也似江潮水
,暮去朝來不斷流。 【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 明 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子胥不作忠臣死
,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 月望后至海寧州登海塘觀潮 清 阮元 錢塘江潮秋最巨,未抵鹽官十之五。我來鹽官塘上立
,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诙邚埛次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潮不推行直上飛,水不平流自僵豎
馬銜高坐蛟鼉舞
如卷黑云旋風(fēng)雨
三千水擊徙滄溟
吁嗟乎,地缺難得媧皇補
滄海桑田隔一堤
全用金錢疊作塘,不使蒼生沐咸鹵
雁齒長樁十萬行
吁嗟乎
身從大地孤鷗泛
古懷牢落真無懶,呼取余杭酒一杯
盛氣已吞文種墓
欲寫壯觀愁筆弱
海門環(huán)鳳闕
涼飆隨舵發(fā),新月傍船行
篙師屏息待
蜃樓驚變幻
玉山高作壘,雪浪儼如城
前茅從赤鯉
蛟宮圖廣袤
乘槎常不達,浮海竟無成
奇觀書短韻
3. 錢塘江大潮的文言文 《觀潮》原文 浙江之潮
4. 描寫錢塘江的詩詞 憶錢塘江 作者:【李覯】年代:【宋】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好似滿江涵返照
,水仙齊著淡紅衫。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驚濤來似雪
須臾卻入海門去
勢連滄海闊,色比白云深
。怒雪驅(qū)寒氣,狂雷散大音。浪高風(fēng)更起
,波急石難沉。鳥懼多遙村,龍驚不敢吟。坳如開 ***
,危似走瓊岑。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連古道,洲漲踣叢林
。跳沫山皆濕,當(dāng)江日半陰。天然與禹鑿
,此理遣誰尋?憶江南·江南憶 唐·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錢塘江潮 唐·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復(fù)向平流。狂拋巨浸疑無底
,猛過西陵似有頭。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向陽候。樟亭觀潮 唐·宋昱 濤來勢轉(zhuǎn)雄,獵獵駕長風(fēng)
。雷震云霓里,山飛霜雪中。激流高失岸
,吹嘮上侵空艅艎從陸起
怒湍初抵北,卻浪復(fù)歸東
。寂聽堪增勇,晴看自發(fā)蒙。伍生傳或謬
,枚叟說難工。來信應(yīng)無己,申威亦匪窮。沖騰如決勝
,回合似相攻。委質(zhì)任平視,誰能測始終。錢江借取筑錢城 五代·錢繆 天分浙水應(yīng)東溟,日夜波濤不暫停
。千尺巨堤沖欲裂,萬人力御勢須平。吳都地窄兵師廣
,羅剎名高海眾獰。為報龍王及水府,錢江借取筑錢城。觀潮 宋·齊唐 何意滔天苦作威
?狂驅(qū)海若走馮夷。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滄浪鼎沸時。初似長平萬瓦震
,忽如員嶠六螯移。直應(yīng)待得澄如練,會有安流往濟時。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別來幾向夢中看
誰能問天意
勢雄驅(qū)島嶼,聲怒戰(zhàn)貔貅
長風(fēng)方破浪
騰凌大鯤化
子胥忠義者,無覆巨川舟
暴怒中秋勢,雄豪半夜聲。堂堂云陣合
,屹屹雪中行。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
涌若跤龍斗
破浪功難敵
紹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觀潮浙江亭 宋·米芾 怒勢豪聲迸海門,州人偉是子胥魂
高與月輪參朔望
錢塘晚望 宋·謝翱 錢塘江上夜潮過
十八日觀潮 宋·陳師道 一年壯觀盡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
催試官考較戲作 宋·蘇軾 八月十五夜
風(fēng)味堂前野桔香
鯤鵬水擊三千里
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景此行那兩得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宋·辛棄疾 望飛來
朝又暮。悄慣得
風(fēng)波平步
憑誰向,萬里長鯨吞吐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
功名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