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962),五代南唐杰出畫家。源,一作元,字叔達。鐘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亦作江南人。原為南唐畫院畫家,后入宋。南唐時,中主李璟朝(943-961)時任后苑副使,故號“董北苑”。
擅畫秋嵐遠景,多描寫江南真境,不作奇峭的筆墨,兼畫龍水、鐘馗,無不臻妙。所寫風雨溪谷、煙云晦明、千巖萬壑、山石瀧水、使人遐想。其畫山手法,用筆多細長圓潤,形似披麻,水用 紋,樹木多亭直,樹葉多用單筆、夾筆、皴法滲軟,下有沙地,用淡墨掃,用破式渲染,輔以點苔,充分階段表現(xiàn)出南方山水風景秀潤多姿。
早年學李思訓,亦師王維。工畫山水、?;ⅰ⑷宋?。最擅山水,作峰巒出沒、云霧顯晦、溪橋漁浦、洲渚掩映的江南一帶山景水色,不為奇峭之筆,開創(chuàng)平淡天真的江南畫派特有風格,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xiàn)技法。其畫法有二:一以水墨為主,著色輕淡,畫山用細長圓潤形似披麻的皴法,上多礬頭(小石塊),滿布小墨點,下作平灘從樹,披腳下多碎石,乃京口一帶山景;北宋郭若虛羽他“類王維”,米芾贊為“唐無此品”。另一山石皴紋少,著色稼厚,景物富麗,元代趙孟頫稱其類似李思訓。
董源的水墨山水,影響很大,后世將其與巨然并稱“董巨”,成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與李成、范寬并稱為“北宋三大家”;又與荊浩、巨然、關(guān)仝并稱“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
相傳所畫牛虎,“肉肌豐混,毛發(fā)輕浮,具足精神”。人物多用青紅,衣面也用粉素,生意盎然,具見思致。相傳李璟曾召馮延巳議事,馮至宮門,逡巡不敢進,誤以宮娥著青紅錦袍當門立。細視之,乃琉璃屏上董源所畫。傳世作品娥《瀟湘圖》卷,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夏山圖》卷,藏上海博物館;《夏景山口待渡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龍宿郊民圖》及《洞天山堂》二軸,均圖錄于《故宮名畫三百種》。
南方山水畫的開創(chuàng)者董源、巨然被畫史并稱“董巨”,北方山水畫的開創(chuàng)者荊浩、關(guān)仝,史稱“荊關(guān)”,四人合為五代、北宋間的四大山水畫家。
◇作品賞析◇
《龍宿郊民圖》
《夏山圖》
《瀟湘圖》
知音難遇。
董源善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因為知音難遇,所以一定要珍惜好友,要保持友誼長存。
董源,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鐘陵人。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與李成、范寬史上并稱北宋三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4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唐太宗
下一篇: 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