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子虔(約550-617),北周末隋初杰出畫家。渤海(今河北河間縣)人。歷北齊、北周,入隋為朝散大夫、帳內(nèi)都督。曾在洛陽、長安、揚州等地的寺院畫過許多壁畫。善畫故事、人馬、山水、樓臺;人物的描法細致,后再用色暈開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極為深致。展子虔所非《游春圖》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存世的山水卷軸畫中最古的一幅?!缎彤嬜V》稱贊他:“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山水畫比起六朝前山水畫那種“水不溶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畫法要成熟得多。據(jù)記載,他的《仙山樓閣圖》以青綠勾勒為主,筆調(diào)甚為細密,后人稱他為“唐畫之祖”。美史史家稱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展 子虔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畫家。
藝術特色:擅畫人物、山水及雜畫,幾無所不能,人物描法細致,以色景染面部;畫馬入神,立馬有足勢,臥馬則腹有騰驤起躍之勢,與董伯仁齊名。亦工臺閣,但不及董伯仁;寫山水遠近,有咫尺千里之勢。曾在洛陽天女寺、云花寺、長安靈寶寺、崇圣寺等繪制佛教壁畫。畫跡有隋朝官本《法華變相圖》、《長安車馬人物圖》、《白麻紙》、《弋獵圖》、《南郊圖》、《王世充像》、《白描》等六卷,著錄于《貞觀公私畫史》;《朱買臣覆水圖》、《北齊后主幸晉陽圖》、《維摩像》等,著錄于《歷代名畫記》、《北極巡海圖》、《石勒問道圖》等20件,著錄于《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游春圖》軸?!队未簣D》卷,隋代,縱43厘米,橫80.5厘米?,F(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為絹本、設色。卷首有宋徽宗趙佶題“展子虔游春圖”六字。畫面描繪了陽光和煦的春天,翠岫蔥蘢,碧波蕩洋,貴族士人于堤岸策馬游賞的景象。《游春圖》不同于南北朝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樹石若伸臂布指”的山水畫的早期幼稚階段,而發(fā)展到了人與山有了適當比例,遠近關系有所解決。因此唐人稱展畫有“遠近山水、咫尺千里”之勢。在畫法上是青綠填色,有勾無皴,人物與枝干直接用粉點染,全畫以青綠作主調(diào),是中國山水畫中獨具風格的畫體,亦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卷軸山水畫。
◇作品欣賞◇
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山水畫是展子虔《游春圖》。
《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所作,是現(xiàn)存最早的畫作。這幅畫作歷史悠久,多被宮內(nèi)收藏,絹本、青綠設色,畫上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游春圖”六個字。目前是存放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繪畫館之中。
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干,遙攝全景,人物布局得當,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該畫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游春圖以全景方式描繪了廣闊的山水場景,圖中除描繪了山水樹石外,還描繪了白云出岫,雜以樓閣、院落、橋梁、舟揖,并點綴著踏春賞玩的人物車馬,展示出一幅杏桃綻開、綠草如菌、水波粼粼,春風蕩漾的春日融融之景象。
展子虔的游春圖:
《游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絹本、青綠設色,畫上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游春圖”六個字,現(xiàn)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
圖中展現(xiàn)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疊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馬山徑或駐足湖邊,還有美麗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風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綻開,綠草如茵。
畫家用青綠重著山水,用泥金描繪山腳,用赭石填染樹干,遙攝全景,人物布局得當,開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該畫是展子虔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4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梁武帝
下一篇: 丁道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