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僧亮,官至三公中郎將,入周為常侍。工畫,雖師于董、展,而名高于董、展。野服柴車,名為絕筆。上都大云寺塔西壁、長安光明寺、皈依寺皆有僧亮畫。 《貞觀公私畫史》、《歷代名畫記》、《畫后品》。
與秦漢統(tǒng)一局面比較魏晉南北朝社會動蕩對美術(shù)的發(fā)展影響北方和南方分別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政權(quán)頻繁更替,民族割據(jù),戰(zhàn)亂頻繁,同時佛教進一步傳播,佛教思想影響擴大。在美術(shù)方面山水人物繪畫書法等均無較大發(fā)展,宗教壁畫,宗教石刻,宗教雕塑方面達到了藝術(shù)高峰,如龍門石窟,莫高窟(從北朝開始修建)。
南方:相對安寧,雖然有政權(quán)更迭,但南方政權(quán)更替的戰(zhàn)爭相對較少,長江以南基本無戰(zhàn)亂南北雙方的爭斗也只是集中在江淮之間,南方社會生產(chǎn)力得到長足發(fā)展,經(jīng)濟實力超過北方,人民生活相對富足。
在美術(shù)上的影響就是,書法藝術(shù)達到高峰(書圣王羲之,以及其子王獻之)《蘭亭集序》更絕古今,顏真卿書法也對后世影響深遠,繪畫領(lǐng)域出現(xiàn) 畫圣吳道子,南方多人物畫,北方多是宗教畫。
魏晉南北朝繪畫的形式和手法:
繪畫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手法在這一時期也有了顯著的發(fā)展。西晉時的衛(wèi)協(xié)被謝赫評為“古畫皆略,至(衛(wèi))協(xié)始精”,他是使繪畫技巧空前提高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性質(zhì)的畫家。
東晉顧愷之繼起,在解決繪畫創(chuàng)作一系列技巧問題上,更是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他將中國哲學上引人爭論的形、神這一對范疇運用到繪畫的理論和創(chuàng)作上,主張繪畫要做到傳神,要表現(xiàn)神氣,使中國繪畫從此出現(xiàn)了高層次的美學追求。
構(gòu)圖、用筆、著色等繪畫表現(xiàn)技法,也于這一時期被畫家們不斷加以豐富和改革。
中國第一位國畫家是曹不興(三國時期東吳人)。
曹不興,亦名弗興,生卒年不詳,吳興(今屬浙江)人。孫吳畫家。善畫龍、虎、馬及人物。在當時,嚴武的棋、皇象的字、曹不興的畫被稱為「三絕」。在吳地與皇象善書、嚴武善弈等號稱“八絕”。
時康居僧人會(即康僧會)攜佛像從南方入?yún)?,不興曾加模寫。其畫跡早已散失。南朝齊謝赫曾于秘閣中見不興所畫之龍頭,列入《古畫品錄》,評云:“觀其風骨,名豈虛成!”
傳說他為孫權(quán)畫屏風時,誤落筆墨,他便順手繪之成蠅。孫權(quán)以為是蠅子飛到了畫上,便舉手彈之。可以想象,曹不興善于寫生的藝術(shù),已達到了極為純熟的程度。
曹不興的動物畫,栩栩如生。特別是他畫的龍,真像要騰云駕霧似的。 孫權(quán)赤烏元年(228年)冬十月,孫權(quán)游青溪,看到一條赤龍由天而降,凌波而行。因此,便讓曹不興繪其形狀。因繪得成功而得到孫權(quán)的贊賞。據(jù)說,宋文帝時,曾逢久旱,一連幾個月滴雨未下,田地干裂,莊稼焦枯。人們天天跪在地上,虔誠地向蒼天祈禱,也不管用。后來,不知誰的主意,取來曹不興畫的龍放在水旁,不一會兒,果然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當然,這是一個巧合。不過,卻也說明曹不興的繪畫技巧是十分高超的。
曹不興最擅長的是人物畫。據(jù)《建康實錄》載,他曾在寬五十尺的素絹上作畫,所畫人物的頭面、手足、肩背、前胸等皆不失尺度。
謝赫云:“江左畫人吳曹不興,運五千尺絹畫一像,心敏手疾,須臾立成。頭面手足,胸臆肩背,無遺失尺度。此其難也,唯不興能之?!标惓x赫善畫,嘗閱秘閣,嘆伏曹不興所畫龍首,以為若見真龍。(出《尚書故實》)
(注釋:謝赫說:“江左吳地有個畫人叫曹不興,在五千尺闊的絹上畫人像,心想手到不一會兒就畫好了。畫上的人物頭、臉、手、腳、胸膛、兩肩、脊背,都非常合乎比例。這是很難做到的,只有曹不興能畫到這種程度?!标惓x赫也擅長作畫,有一次他悄悄走進曹不興作畫的秘室中,看到曹不興畫的一只龍頭,栩栩若生,以為自己看到的是一只真龍頭。謝赫嘆服不已。)
曹不興是文獻記載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畫家。佛教在東漢時候傳入中國,但主要在中原地區(qū),到三國時,由僧人支謙和康僧會先后傳入江南。相傳康僧會遠游至吳,孫權(quán)為之建造建初寺,并令之設(shè)像行道。曹不興看到西方佛像,便據(jù)以繪之,由此,佛像便盛傳天下。這是中國佛像繪畫最早的作品,曹不興也成為我國最早的佛像畫家。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蕩、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繪畫內(nèi)容在此時亦是由禮教宣傳過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家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qū)轉(zhuǎn)移到長江流域。曹不興之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畫家漸漸多了起來。
據(jù)《貞觀公私畫史》記載,隋朝時宮內(nèi)還藏有曹不興所畫的官本《龍頭樣》四卷、《青豀側(cè)坐赤龍盤龍圖》二卷、《南海監(jiān)牧進十種馬圖》一卷、《夷子蠻獸樣》一卷,這些是比較可靠的曹不興畫跡。
北朝畫家姓名保留下來的甚少。因為北朝對于畫跡的收藏不及南朝重視,北朝畫卷保留至唐朝者較少。北朝也無繪畫理論的著述,北朝畫家及其活動,今日所知較少,主要的原因是史料的缺乏。 北魏蔣少游是由俘虜擢升為高官的多才藝的工藝家,善畫人物,兼擅雕刻及建筑等。 北齊楊子華是很受重視的宮廷畫家,武成帝高湛在位的時候(公元五六一—五六五年)在宮廷中,天下號為“畫圣”。傳說他在墻壁上畫的馬,夜里作各種聲音如索水草。他在絹上畫的龍,開卷就有云氣索集。唐代畫家閻立本認為他畫的人物是空前的,“簡易標美,多不可減,少不可逾”。 北齊還有擅長畫“野服柴車”的田僧亮和畫斗雀的劉殺鬼,據(jù)當時人的評論,田僧亮高于董伯仁、展子虔。 北周則有馮提伽,因為是北京一帶人,故善畫北方的風物。 北齊、北周其他有名的畫家,因為都在隋朝很有地位,過去都把他們當作隋朝的畫家。 北齊、北周畫家的作品,描寫貴族生活為后世所知的,如楊子華畫《斛律金像》、《北齊貴戚游苑圖》、《鄴中百戲獅猛圖》。他們的宗教壁畫在唐代也有很多存在,而且頗為人知。 北齊曹仲達在諸畫家中有特殊的地位。他以畫”梵像”著名,他的畫風在中國有較大的影響,在佛教雕塑和繪畫中,都有“曹家樣”之稱,而為唐朝四種最流行的樣式之一。“曹家樣”的特點,曾被唐朝人概括為“曹衣出水”一語,而與代表中國風格的吳道子的“吳家樣”之“吳帶當風”相輝映?!安芤鲁鏊笔牵骸辈苤P,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薄皡菐М旓L”是:“吳之筆,其勢圓轉(zhuǎn),而衣服飄舉”(另說,曹是指東吳曹不興,吳是指劉宋吳暕,已為宋代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所否定)。這種區(qū)別,我們在古代雕塑中也可以見到。
麻煩采納,謝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4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鄭法士
下一篇: 釋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