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上位之后為什么對富察家族進行打壓,原因都出在他老爹身上
嘉慶上位之后為什么對富察家族進行打壓,原因都出在他老爹身上
還不知道:嘉慶打壓富察家族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繼“二馬吃盡天下草”的富察·馬齊、富察·馬武兩兄弟權(quán)重一時后,富察家族因為孝賢純皇后的出現(xiàn)而“一門朱紫,出將入相,更臻于鼎盛之勢”。就乾隆朝而言,孝賢純皇后所在的富察家族絕對是圣眷最渥、權(quán)勢最盛的外戚家族。
孝賢純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恒,乃系被乾隆皇帝評價為“世胄元臣,與國休戚”;被嘉慶皇帝許為“社稷臣”;死后推恩贈郡王銜,并配享太廟的一代寵臣、權(quán)臣。
孝賢純皇后的侄子——富察·福康安,更是“經(jīng)(乾隆皇帝)多年訓(xùn)誨,至于成人”的囂張人物。被時人評價為“異姓世臣,叨被至此,本朝第一人也”的福康安,就因為所受圣眷太過,以至于被后世懷疑為乾隆皇帝的私生子。??蛋膊∈藕?,被追封嘉勇郡王并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再度刷新了富察家族的榮光紀錄。
除了傅恒和福康安,孝賢純皇后家族成員中的一等公、大學(xué)士、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乃至地方督撫、駐防將軍更是如同不要錢一般,層出不窮。富察家族的鼎盛時期,如果不混到一品官銜、侯爵以上爵位都不好意思號稱富察家族成員。
可在乾隆太上皇駕崩后,這個盛極一時的外戚家族卻遭到了嘉慶皇帝近乎滅頂性的瘋狂打壓:
傅恒第四子福長安,乃系繼??蛋惨院蟾徊旒易宓拇砣宋铮诩螒c四年因“黨附和珅,肆意貪婪”被奪爵抄家并重判斬監(jiān)候秋后處決。
傅恒之孫豐紳濟倫,乃系福長安以后富察家族代表人物,從都統(tǒng)、護軍統(tǒng)領(lǐng)等高級武職官員,被一路貶黜為品秩僅為從五品的四等侍衛(wèi)。
??蛋仓拥瞒?,降等承襲貝勒爵位,被嘉慶皇帝接連降爵并最終削去一切爵位和官職,發(fā)配伊犁。
除此之外,就連傅恒、??蛋?、福靈安等人也屢次被嘉慶皇帝予以了不同程度的負面評價,幾乎將傅恒一脈連根拔起??傊?,在嘉慶皇帝親政后不久,以傅恒為代表的富察氏家族就遭到了近乎顛覆性的打壓,以致富察氏家族再無乾隆朝的旺盛狀態(tài)。
為“乾隆鼎盛”做出巨大貢獻,屢立戰(zhàn)功、與國休戚的富察家族究竟怎么得罪了嘉慶皇帝,讓其如此瘋狂的打壓?
其實,這一切都來源于嘉慶皇帝的報復(fù)心理,或者直接來源于乾隆皇帝埋下的禍根。
因為富察皇后,乾隆皇帝對嘉慶帝生母的羞辱
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即為我們所熟知的令妃,也就是《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歷史原型。歷史上的令妃曾經(jīng)10年中為乾隆皇帝生育6胎,曾經(jīng)被乾隆皇帝盛寵了20年,更是以皇貴妃身份執(zhí)掌乾隆后宮長達10年之久。
嘉慶元年,乾隆太上皇帶著魏佳氏之子,已經(jīng)成為大清君主的嘉慶皇帝祭奠魏佳氏時,曾經(jīng)發(fā)出過“今伊子紹登大寶晉冊為孝儀皇后,正春秋母以子貴之義也,名正順言欣”的感慨,僅憑此一言就足以證明魏佳氏早就被乾隆皇帝視為皇后的特殊位置。
可這一切都發(fā)生在富察皇后崩逝以后,一旦魏佳氏和富察皇后之間有了比較,乾隆皇帝的態(tài)度就有了顛覆性變化。
乾隆四十年,魏佳氏薨逝,乾隆皇帝親作悼念詩文,卻在注解中如此說明:
昔年參近御之班,曾資悔迪;此日侍升仙之駕,如奉生存!
也就是說,在乾隆皇帝看來,魏佳氏只是富察皇后的奴婢,生前、死后都應(yīng)該服侍于富察皇后身邊,哪怕她的兒子已經(jīng)被乾隆皇帝秘密寫入了傳位詔書。
嘉慶元年,乾隆太上皇再次對魏佳氏祔葬而非合葬于裕陵的原因,予以了羞辱性說明:
令懿皇貴妃為子皇帝生母,從前殯入地宮即令近祔孝賢皇后之側(cè)。
哪怕魏佳氏已經(jīng)升格成為了皇帝生母,哪怕馬上就要追封為皇后,她也只是富察皇后的奴婢,也只配于富察皇后身邊永久侍奉。乾隆皇帝如此天壤之別的身后態(tài)度,會讓嘉慶皇帝心中多么的不平衡,可想而知。先皇的旨意不能改,但嘉慶皇帝能對富察皇后家族的人施以報復(fù)。
因為富察皇后,乾隆皇帝對嘉慶帝的羞辱
乾隆六十年九月,已經(jīng)被明確皇太子身份的皇十五子永琰,在乾隆皇帝的帶領(lǐng)下“詣端慧皇太子園寢行禮”。對此,嘉慶皇帝雖然在嘉慶九年給出了“當蒙皇考諭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應(yīng)行叩跪之禮,非因以弟拜兄”的說明,但讓一個準皇帝叩拜、祭奠一個九歲夭折的孩子,會讓永琰生出多大的屈辱感受,不言而喻。
當然,盡管端慧皇太子年幼夭亡,但其畢竟有過皇太子的身份,畢竟是永琰的兄長,對其叩拜倒也能說得過去。但乾隆皇帝對于富察皇后所出兩位嫡子的“寄予厚望、皇位傳承”說明,無疑讓永琰丟掉了面子、感到了侮辱。
寫有端慧皇太子名字的秘密傳位詔書
《清實錄·高宗實錄》有載:
朕登極之初。恪遵家法。以皇次子為孝賢皇后所出。人亦貴重端良。曾書其名。立為皇太子,未幾薨逝。且皇七子亦皇后所出。又復(fù)逾年悼殤。
自古以來,“嫡庶有別”,乾隆皇帝打算傳位于嫡出皇子的計劃,原本也無可厚非;但乾隆皇帝在明確了兩位嫡出皇子本為皇位繼承人身份以后,又給出了“若以次序論,則當及于皇長子;而以才學(xué)論,則當及于皇五子”的明確說明,這幾乎直接說明了乾隆皇帝對于皇十五子永琰的選擇,乃系選無可選以后的無奈決定。如此直接的羞辱,勢必會讓永琰心生怨恨,登基以后的報復(fù)行為也就成了必然。
因為富察皇后,富察家族對嘉慶皇權(quán)的巨大威脅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歷代帝王登基以后,為了穩(wěn)固皇權(quán)、樹立權(quán)威,勢必會培植自身政治勢力,對于前朝舊臣、外戚勢力也都會予以制衡和打壓。也就是說,富察家族在乾隆朝的盛極一時、權(quán)勢過大本來就嚴重威脅著嘉慶皇權(quán)的穩(wěn)定性,再加上福長安對和珅的黨附、袒護表現(xiàn),嘉慶皇帝對富察家族的打壓就變得更為合情合理。
再加上乾隆皇帝對傅恒、??蛋埠翢o底線、失去理智的巨大恩寵,讓原本就進入頹敗境地的大清王朝憑空出現(xiàn)了一股分攤皇族勢力的外姓高等爵位。如此負面影響,不但讓嘉慶皇帝心有忌諱,就連昔日敢怒不敢言的皇室宗親們也甚為不滿。如此背景之下,富察家族的覆滅幾乎成為了眾望所歸的事兒。
說到底,因為對富察皇后的極度恩寵,乾隆皇帝對富察家族的恩賞太深,沒有顧忌嘉慶皇帝及其生母的心理感受、身份影響,以至于讓嘉慶皇帝心生怨恨。再加上富察家族新一代代表人物——福長安對嘉慶皇權(quán)的巨大威脅,讓一心穩(wěn)固皇權(quán)、樹立權(quán)威的嘉慶皇帝找到了突破口,盛極一時的富察家族才會就此沒落。
參考文獻:《清實錄·高宗實錄》、《清實錄·仁宗實錄》、《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清史稿·傅恒傳》、《嘯亭雜錄》
嘉慶上位后賜死了和珅,和他相愛相殺的紀曉嵐,結(jié)局是怎樣的?
紀曉嵐只是一個文人,品階并不高,和珅的一個兼職都是紀曉嵐的頂級上司,兩人的地位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紀曉嵐和和珅相愛相殺,那只是電視劇為了增加笑果,所做的藝術(shù)改造,相反,紀曉嵐和和珅的關(guān)系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紀曉嵐與和珅的死對頭劉墉卻是莫逆之交,所以在和珅倒臺后,紀曉嵐反而青云直上了。
紀曉嵐幼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非凡的才能,在科試和鄉(xiāng)試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但是正因為少年得志,難免自命不凡,后來他的幾次考試中,成績均不理想,但是畢竟天賦異稟,在三十歲那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任編修官。
后來乾隆愛其才,將他放置身邊,因乾隆有好大喜功的性格,紀曉嵐在他身邊也算是如魚得水,但是因為紀曉嵐的兒女親家盧見曾貪污受賄要被革職查辦,而紀曉嵐因為近水樓臺先獲得消息,于是他就向盧見曾通風報信,后被乾隆知曉后,一氣之下將他發(fā)配到烏魯木齊。
但是劉墉的父親劉統(tǒng)勛是紀曉嵐的老師,非常愛其才,幾年后乾隆要修編《四庫全書》,劉統(tǒng)勛就向乾隆推薦了紀曉嵐,乾隆將紀曉嵐從新疆召回,并任命他為《四庫全書》的總纂官,而和珅是此次《四庫全書》正總裁官,是紀曉嵐的頂頭上司。
但是和電視劇中不同的是,二人的關(guān)系相當不錯,紀曉嵐比和珅大近三十歲,所以在人際關(guān)系上更加圓滑世故,每當和珅所言所行有得罪人之處,紀曉嵐都給予善意提醒,而和珅因為仰慕紀曉嵐的才華,對紀曉嵐也是照顧有加。
和珅倒臺后,紀曉嵐未受到任何的影響,反而因為嘉慶倚重劉墉,而劉墉與紀曉嵐有著特殊的關(guān)系,紀曉嵐在嘉慶朝的官途反而順風順水。
乾隆都不敢輕易動和珅,為何嘉慶帝一上位就收拾他了呢?
和珅初入仕途,能力卓越、精明強干,“李侍堯案”中彰顯了智慧和手腕,深受乾隆帝寵信,并親允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這樣和珅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皇親國戚。單單就是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這一人物形象便讓人印象深刻,而歷史上的和珅和大人,可謂是權(quán)勢滔天,有“二皇帝”之稱,但是,卻被嘉慶帝直接扳倒,原因是為何呢?還不是第二年就被搞死了。所以由于封建帝制的屬性,其實皇帝如果對某個權(quán)臣不滿,要弄死并不難。
穩(wěn)在于嘉慶在嘉慶扳倒和珅之前,早已經(jīng)做好了扳倒和珅的準備,本來一開始和珅就是嘉慶的眼中釘,這點可以從當時和珅對嘉慶的老師這點可以看出就背著雍正皇帝,賜年貴妃三尺白綾自盡。但這畢竟是傳說, 乾隆為什么獨寵和珅的原因很多,在下覺得應(yīng)該從和珅受寵的時間 乾隆的年齡和心態(tài)來分析。就會產(chǎn)生一種幻覺了,或許和珅的腦子里也產(chǎn)生了這樣的幻覺了,朝廷上都是我的人,皇帝要做事,是要需要我和珅的,我和珅是很強大的。這是幻覺,怎么這樣說呢?
首先可以立威服眾,其次,天下萬民皆知和珅是個貪官,殺他可以安天下民心,再次,和珅的家產(chǎn)也夠大清帝國解決一大部分錢能解決的問題了。歪瑞古德!和珅想到了過有可能的這種結(jié)局,可是沒有意想到它來的那么快、那么狠,本來想當導(dǎo)演,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個角兒而已;抄家后和珅財富高達11億兩白銀,黃金珠寶不計其數(shù),總數(shù)超過了清朝政府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這一下將國庫充滿。和珅只能說是乾隆帝故意留給嘉慶帝棋子。
乾隆到底為什么這么狠心對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在富察皇后病逝后,被太后提拔為繼后,這本來是個無上榮耀的事情,也算是在嬪妃宮斗中晉升到了最高位??墒蔷驮跒趵抢袭斄嘶屎蟮?5年后,一次跟隨乾隆出去南巡,因為自剪頭發(fā)激怒了乾隆,被乾隆打入冷宮,最后心灰意冷地失去,乾隆也沒去看望她。
關(guān)于烏拉那拉氏皇后斷發(fā)的原因,乾隆皇帝沒有過多提及,只是說皇后性情大改,對皇太后不孝順,甚至說她已經(jīng)接近瘋狂,也就是說乾隆覺得烏拉那拉氏皇后瘋了。
正史中對于烏拉那拉氏具體為何剪發(fā)沒過多記載,野史倒有幾個說法,具體也類似,就是乾隆南巡去拈花惹草,烏拉那拉氏看不過去勸諫,乾隆因此大怒跟皇后吵了起來,皇后賭氣就剪了頭發(fā)。
乾隆對烏拉那拉氏確實很狠心,對于為她求情的官員都被處罰了,可以看出皇帝對于皇后是多么地生氣。因此烏拉那拉氏皇后死后,皇帝也沒有大規(guī)模地舉行她的喪事,比起富察皇后的喪事規(guī)模差遠了。
1,按照慣例,皇后在皇帝之前去世,都是葬在帝陵地宮之中,乾隆先前病逝的富察皇后和惠賢、哲憫、淑嘉皇貴妃也都葬在這里,可是烏拉那拉氏以皇后的身份并沒有葬在這里,而且乾隆還下旨一切按照皇貴妃之禮下葬,并沒有按照該有的皇后之禮。,2,按理說,嬪妃死后都會給謚號,富察皇后及先前死去的三位皇貴妃都有,可是烏拉那拉氏卻連這個謚號都沒,可見乾隆對她是多么的狠心。
3,而且烏拉那拉氏葬的地方不設(shè)牌位,不能得到享祭,享祭一般妃位以上都有,烏拉那拉氏有皇后之尊連個牌位都沒。
乾隆為何對她那么狠心
乾隆為什么對烏拉那拉氏那么狠心?其實有三個現(xiàn)實的原因。
歷史上,嬪妃人老珠黃失寵很常見
烏拉那拉氏年輕時確實很受寵,可是被廢時已經(jīng)48歲了,早已經(jīng)人老珠黃了,而后宮最不少的就是年輕漂亮的女人,本來男人就都喜歡新鮮的,作為皇帝的乾隆更甚,這個時候的乾隆全心思都在年輕漂亮的令妃身上,對烏拉那拉氏的喜愛早就沒了。因此,人老珠黃的烏拉那拉氏皇后在跟年輕漂亮的令妃競爭,明顯處于劣勢,無法抓住乾隆的心了。
其實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常見的,后宮之處多的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像本來很得唐玄宗喜愛的梅妃,在楊貴妃來之后也完全被唐玄宗拋之腦后。像李夫人自知生病面容憔悴,不肯見漢武帝,才能一直在漢武帝心中保持一個美好的形象,讓漢武帝一直對她有著喜愛之情,從而能夠厚待她的兄弟,李夫人就是早就知道“色衰而愛馳,愛弛而恩必絕”,因此這種情況在帝王家是很常見的。
所以烏拉那拉氏失寵也是很意料之中了。
烏拉那拉氏心胸太過狹窄引得乾隆不喜
乾隆對于烏拉那拉氏斷發(fā)的原因是說她瘋了,那么她為何會瘋了呢?其實很大原因是烏拉那拉氏妒忌心太強,心胸狹窄,引得自己性情暴躁,做出了激烈的行為,讓乾隆以為她瘋了。
烏拉那拉氏當時48歲,剛好是更年期,難免性情比較暴躁,而乾隆又遲遲不立她的兒子為太子,讓她心理不安,加上令妃地位的提高,讓她感到威脅,因此難免會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來。
這個跟當時順治帝不喜歡靜皇后有相同的理由,順治帝也說靜皇后妒忌心太強,看到年輕漂亮的嬪妃就妒忌陷害。
乾隆及太后有意讓令貴妃掌管六宮
烏拉那拉氏當時是在太后提拔下晉升為皇后的,可是她隨后的行為卻沒有讓太后滿意,像乾隆廢掉她時就說她對皇太后不孝順,而隨著令妃的受寵,皇帝及太后已經(jīng)有意晉升令貴妃為皇貴妃了,可是皇貴妃位同副后,因此一般不會隨便賜封,而且在皇后還同時在的情況,以免發(fā)生爭執(zhí)。
因此要讓令貴妃上位,只能先把皇后從位置上趕下去,早已經(jīng)不受皇帝及太后喜愛的烏拉那拉氏,就被借著斷發(fā)這個導(dǎo)火線被廢,接著乾隆馬上就立了令貴妃為皇貴妃,讓她掌管六宮。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