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好意思談但是又不得不談而切實存在的人群:縱欲、手淫、遺精、傷精者。
在網(wǎng)絡(luò)到處充斥著色情圖片的時代造就了一大批傷精者,痛苦焦慮抑郁深深的傷害著他們的內(nèi)心和家庭,筆者多年來碰到多位此類病人。
久久傷精者恢復(fù)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 長期傷精導(dǎo)致身體濕濁盤踞精華已去 治應(yīng)回陽救逆,排除寒濕
凡是「陰盛陽虛」的患者,都會顯出一派陰寒的景象:稍微活動就會氣喘、愛長出氣、痰多咳嗽、沒有胃口、愛睡覺、或失眠、或想睡又睡不著、面色蒼白、嘴唇發(fā)黑、午后或夜間發(fā)低燒、喉嚨干痛、腹痛拉稀或便秘、無故眼紅、耳疼牙痛、心煩愛發(fā)脾氣(但事后懊悔)、手腳發(fā)熱或冰冷無力、后背酸痛重、聲低息微、脈象時大時勁、或浮或空或沉或細或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由于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理論的錯誤教學(xué)和宣傳,所造成的患者幾乎都是「陰盛陽虛」,所以,都應(yīng)該服用「四逆湯」之類回陽救逆的藥品以驅(qū)逐陰邪,邪盡正復(fù),而后才可以停藥、換藥。
不敢貿(mào)然服用藥物的朋友也可以嘗試堅持外治法的艾灸,艾灸是補陽補虛的圣品,長期堅持也可以達到藥物的異曲同工之妙,也比較安全綠色.
第二階段傷精者屬虛勞,應(yīng)補虛勞--黃芪建中湯和完帶湯
傷精者先傷腎后傷脾,黃芪建中湯為脾傷虛勞家要方:
黃芪15g、桂枝30、白芍60g、生姜30、甘草20g、大棗12個、飴糖約100g
傷精者屬虛勞家。本傷精直接傷的是腎氣,應(yīng)腎氣丸主之。但由于傷精者一般時間較長,往往已由腎傷脾。因為精是由脾將食物精華轉(zhuǎn)成血液,再生成精的,久泄精,使脾長期超負荷工作補充失去的精,就易傷脾。
因此傷精家的常見癥狀消瘦,心悸,遺精,手足心熱,咽干口燥,天冷又畏寒,暗瘡等一派陰陽兩虛的證狀,都是傷脾引起,應(yīng)黃芪建中湯主之。這時如果直接服用腎氣丸,一來脾虛不受納,二來虛火浮動,復(fù)后更易遺精。
黃芪建中湯為脾傷虛勞家要方,黃芪在這里有兩個作用,一補諸不足,二黃芪是瘡家圣藥,對由于氣血不足所生的結(jié)節(jié)性,陰性的暗瘡有良效。如果遺精嚴重的再加龍骨牡蠣。一般堅持服用三個月可消除和緩解各癥狀。善后再以腎氣丸調(diào)理。
當然,如果傷精時間不長,又或者天生脾強不易傷的,沒有上述癥狀,只是腰痛,小便不利的,可直接服用腎氣丸。最后重申一句,治身必先治心,不痛下決心戒除邪淫的,再多藥物也是徒然!
傷精者先傷腎后傷脾,完帶湯顧名思義是治療白帶病的一張名方而其本質(zhì)是以脾胃為中心調(diào)理人體氣機升降大補脾胃之氣升肝降膽,徹底解決氣機紊亂
《傅青主女科》:或行房而放縱,或飲酒而顛狂,雖無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則氣不能化經(jīng)水,而反變?yōu)閹Р∫?/p>
久久的遺精、滑精,實和白帶病同
完帶湯方如下:
白術(shù)(一兩,土炒) 山藥(一兩,炒)
人參(二錢) 白芍(五錢,炒)
車前子(三錢,酒炒) 蒼術(shù)(三錢,制)
甘草(一錢) 陳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劑輕,四劑止,六劑則白帶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經(jīng)同治之法,寓補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nèi),開提肝木之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補益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濕,何難分消水氣。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由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之弱不能旺,是補胃正所以補脾耳。
第三階段 靜坐以調(diào)心神 心神復(fù)身體應(yīng)
道家清靜經(jīng),也是十分的經(jīng)典,讀一讀,身心寧靜:
不到600字的道家經(jīng)典《清靜經(jīng)》- 人人都能“服用”、多讀長壽!
有的人對身心的變化太執(zhí)著。靜坐可以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可以使你直面心靈真相和無常人生,靜坐中的反思可以凈化意識,轉(zhuǎn)化心識。
靜坐觀心可以將潛意識中的恐懼和創(chuàng)傷轉(zhuǎn)化,靜坐中心靈越來越平靜、曠達、祥和、無我,把抱怨變成贊美,把擔(dān)心變成祝福,僅僅是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家庭、命運就會轉(zhuǎn)變。這種變需要定力,定力既需要在生活中磨練,也需要在靜坐反觀中錘煉。
請各位看官抽點安靜的時間,靜下心來,讀一讀,因為是古文,所以讀起來費勁些,貧號有空會分解此文,獻丑于各位說說自己的想法,一旦理解,心既從之,可以入靜,建議有條件的網(wǎng)友裱起來,掛在家中,每天早晚一讀,正所謂“上醫(yī)治未病”,怎么治?這就是:
以下是 “清靜經(jīng)” 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yīng)物,真常得性;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執(zhí)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jīng)萬遍。此經(jīng)是天人所習(xí),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xué)道之士,持誦此經(jīng)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jīng),悟解之者,災(zāi)障不干,眾圣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242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普濟本事方治藥制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