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碧霞丹

      中醫(yī)世家 2023-05-01 22:26:27

      碧霞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碧霞丹

      處方 : 石綠(研.九度飛)十兩
      ,附子尖
      、烏頭尖
      、蝎梢,各七十個。

      炮制 : 上將三味為末,入石綠令勻,面糊為圓,如雞頭大

      功能主治 : 治卒中急風,眩運僵仆

      ,痰涎壅塞
      ,心神迷悶,牙關緊急
      ,目睛上視
      ,及五種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 每服急用薄荷汁半盞化下一圓

      ,更入酒半合溫暖服之,須臾吐出痰涎
      ,然后隨證治之
      。如牙關緊急,斡開灌之立驗

      摘錄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碧霞丹

      處方 : 石綠(研九度
      ,飛)300克 附子尖 烏頭尖 蝎梢各70個

      制法 : 后三味為末,入石綠拌勻

      ,面糊為丸
      ,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主卒中急風

      ,眩暈僵仆,痰涎壅塞
      ,心神迷悶
      ,牙關緊閉,目睛上視
      ,及五種癇病
      ,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以薄荷汁80毫升化下

      ,再飲熱酒適量
      ,須臾吐出痰涎,然后隨證治之
      。如牙關緊閉
      ,撬齒灌服,立驗

      摘錄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飼鶴亭集方》:碧霞丹

      處方 : 飛青黛 硼砂 人中白(煅)玄明粉 兒茶 薄荷葉 川連 山豆根 天蟲 馬勃 膽星 金果欖各15克 大梅片4.5克

      制法 : 上藥共研至無聲為度

      ,瓷瓶密收。

      功能主治 : 主風火上郁

      ,咽喉糜痛
      ,牙痛。

      用法用量 : 用時吹點患處

      摘錄 : 《飼鶴亭集方》

      《雞峰》卷十九:碧霞丹

      處方 : 寒水石半兩
      ,滑石半兩,膩粉半兩
      ,粉霜3錢
      ,硇砂3錢。

      制法 : 上同研勻

      ,滴水為膏
      ,用濕紙一張裹在內,面1斤和作球
      ,盛藥于牛糞熟火內燒面勻翻焦熟為度
      ,取藥出,用青黛半兩同研
      ,滴水為丸
      ,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 十種水氣

      用法用量 : 第1日服3粒

      ,日3次。嚼龍腦或生姜
      、燈心
      、木通湯送下。

      摘錄 : 《雞峰》卷十九

      《宣明論》卷十四:碧霞丹

      處方 : 龍腦2錢
      ,麝香2錢
      ,硇砂2錢,血竭1錢,沒藥1錢
      ,乳香1錢
      ,銅青1錢,硼砂3錢

      制法 : 上為末

      ,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一切惡眼風赤者

      用法用量 : 每用1丸,新水化開

      ,點之

      摘錄 : 《宣明論》卷十四

      《理瀹》:碧霞丹

      處方 : 爐甘石(制)2兩,黃丹(炒)2兩
      ,銅綠8錢
      ,海螵蛸5錢,歸尾1錢
      ,沒藥1錢
      ,血竭1錢,白丁香1錢
      ,硼砂1錢
      ,牙硝1錢,乳香1錢
      ,青鹽1錢
      ,輕粉1錢,雄黃1錢
      ,元明粉1錢
      ,膽礬1錢,明礬1錢
      ,朱砂1錢
      ,熊膽1分,冰片3分
      ,麝1分
      ,黃連1兩,川芎3錢
      ,當歸3錢
      ,赤芍3錢,生地3錢
      ,柴胡3錢
      ,龍膽草3錢
      ,蕤仁3錢,杏仁3錢
      ,蟬蛻3錢,菊花3錢
      ,黃柏3錢
      ,五倍3錢,羌活3錢
      ,防風3錢
      ,木賊草3錢。

      制法 : 麝前21味共研細末

      ;后下16味熬膏
      ,槐、柳
      、桑枝各5錢攪
      ,令條盡為度,去滓入蜜
      ,和前藥為丸
      ,蜜不足加阿膠5錢,煎湯和藥

      功能主治 : 目內外障

      用法用量 : 臨用熱水化洗。

      摘錄 : 《理瀹》

      《圣惠》卷八十五:碧霞丹

      處方 : 硫黃半分
      ,膩粉1錢
      ,青黛1分,巴豆7粒(研去油)

      制法 : 上研令細

      ,用軟飯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小兒急驚風

      ,小兒膈實涎盛者。

      用法用量 : 《普濟方》引本方有朱砂一分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五

      《證類本草》卷五引《經(jīng)驗方》:碧霞丹

      別名 : 碧霞丸

      處方 : 北來黃丹4兩

      制法 : 上篩過,用好米醋半升同藥入銚內煎

      ,令干
      ,卻用炭火三秤,就銚內煅透紅
      ,冷取研細為末
      ,用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吐逆

      用法用量 : 碧霞丸(《赤水玄珠》卷四)

      摘錄 : 《證類本草》卷五引《經(jīng)驗方》

      《百一》卷十一:碧霞丹

      別名 : 神效碧霞丹

      處方 : 巴豆(取肉,去油

      ,別研細)
      、官桂(去粗皮,研細)
      、硫黃(去砂石
      ,研細)、白礬(別研細)
      、青黛(別研細)各等分

      制法 : 于五月1日修治,用紙各裹

      ,以盤一盛
      ,至端午日午時,用五家粽尖和前藥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瘧疾。

      用法用量 : 神效碧霞丹(《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七)

      摘錄 : 《百一》卷十一

      《仙拈集》卷二:碧霞丹

      處方 : 千年石灰
      、獨蒜。

      制法 : 共搗為丸

      ,如梧桐子大
      ,辰砂為衣。

      功能主治 : 九種心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3丸

      ,燒酒送下;急痛
      ,陳石灰3錢澄清
      ,燒酒送下;胃痛
      ,濃煮小蒜
      ,食飽,勿著鹽
      ,黃酒送下即愈

      摘錄 : 《仙拈集》卷二

      《惠直堂方》卷三:碧霞丹

      處方 : 銅綠1兩,蟾酥2錢
      ,巴豆霜1錢
      ,麝5分

      制法 : 上為細末,用蝸牛搗為丸

      ,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 : 疔瘡不疼者。

      用法用量 : 刺瘡出血

      ,入藥粒
      ,膏蓋之。

      摘錄 : 《惠直堂方》卷三

      《普濟方》卷三七○引《全嬰方》:碧霞丹

      處方 : 石綠1兩
      ,膽礬半兩,白礬1錢
      ,輕粉1錢

      制法 : 上為末,面糊丸

      ,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急中卒風,牙關緊急

      ,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 5歲每服1丸,生油化下

      ,吐涎立效

      摘錄 : 《普濟方》卷三七○引《全嬰方》

      《儒門事親》卷十五:碧霞丹

      處方 : 銅綠、白土
      、芒硝各等分

      制法 : 上為末,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 赤眼暴發(fā)

      ,赤瞎。

      用法用量 : 每用1丸

      ,白湯研化
      ,洗之。

      摘錄 : 《儒門事親》卷十五

      《全國中成藥處方集》(沈陽方):碧霞丹

      處方 : 當歸2錢
      ,沒藥2錢
      ,血竭1錢,白丁香1錢
      ,硼砂1錢
      ,冰片1錢,臺麝香1錢

      制法 : 上研極細面

      ,熬黃連膏
      ,和為小丸。

      功能主治 : 清熱

      ,磨云
      ,退障。主視物不清
      ,于澀難睜
      ,內障眼疾。

      用法用量 : 每用1丸

      ,新汲水半盞
      ,瓷器浸汁洗之。

      摘錄 : 《全國中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衛(wèi)生寶鑒》卷十:碧霞丹

      處方 : 銅綠3錢
      ,枯白礬3錢
      ,乳香1錢。

      制法 : 上為末

      ,將黃連熬成膏子
      ,入藥,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目赤腫

      ,隱澀難開。

      用法用量 : 水浸開洗之

      摘錄 : 《衛(wèi)生寶鑒》卷十

      《局方》卷一:碧霞丹

      別名 : 碧窮丹
      、碧穹丹

      處方 : 石綠(研九度,飛)10兩

      ,附子尖70介
      ,烏頭尖70個,蝎梢70個

      制法 : 上為末

      ,入石綠令勻,面糊為丸
      ,如雞頭大

      功能主治 : 卒中急風,眩運僵仆

      ,痰涎壅塞
      ,心神迷悶,牙關緊急
      ,目睛上視
      ,及五種癇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 碧窮丹(《幼科類萃》卷十四)

      、碧穹丹(《準繩·幼科》卷二)
      。本方方名,《醫(yī)學綱目》引作“碧露丹”

      摘錄 : 《局方》卷一

      《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經(jīng)驗普濟加減方》:碧霞丹

      處方 : 南硼砂5錢(研)
      ,硇砂5錢(研),乳香5錢(研)
      ,銅綠(研)5錢
      ,螺兒粉5錢,4味入豬膽汁和膏
      ,攤碗內
      ,艾煙熏,就入:輕粉1錢
      ,沙糖1錢
      ,麝香1錢,龍腦半錢
      ,豬膽2個。

      制法 : 上為細末

      ,入前碗內相和為丸
      ,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諸般病眼

      ,無問久新
      ,昏暈,腫毒
      ,隱澀
      ,翳膜,發(fā)赤睛痛
      ,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 : 每用1丸,沸湯化1盞

      ,點洗

      摘錄 : 《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經(jīng)驗普濟加減方》

      黃丹有何作用

      【主治】
      1

      、消渴煩亂。用鉛丹一錢
      ,新汲水送下
      。服藥后,宜吃蕎麥粥

      2
      、吐逆不止
      。用鉛丹四兩,加米醋半斤
      ,煎干
      ,在炭火中煅紅,冷定后
      ,研為末
      ,和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
      ,醋湯送下。此方名“碧霞丹”

      3
      、小兒吐逆水上。用鉛丹研末
      ,加棗肉搗勻
      ,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針挑一丸
      ,在燈上燒過,研為細末
      ,乳汁調服
      。此方名“燒針丸”。另一配方:在燒針丸的藥方中加朱砂
      、枯礬各少許

      4、反胃氣逆
      。用鉛丹
      、白礬各二兩,生石亭脂半兩
      。先把丹
      、礬兩藥放在坩鍋里,燒炭煅紅
      ,放冷兩天
      ,再加入石亭脂,共研為末
      ,和米飯少許
      ,捏成丸子,如綠豆大
      。每日服十五丸
      ,米湯送下

      5、赤白泄痢
      。把棗肉搗爛
      ,加入鉛丹、白礬等分
      ,各如皂角子大
      ,再加米飯少許,和成團丸
      ,如彈子大
      。以鐵絲穿團丸,在燈上燒透
      ,冷后研為細末
      ,米湯沖服。又方:鉛丹
      ,炒成紫色
      ,加入炒黃連,各等分
      。研細
      ,加糊作丸,如麻子大
      。每服五十丸,生姜甘草湯送下

      6
      、妊婦腹痛下痢。用烏骨雞蛋一個
      ,殼上開小孔
      ,讓蛋白流出,單留蛋黃
      。從孔口裝進鉛丹五錢
      ,攪勻,外用泥封好
      ,放在火灰里煨干
      ,研為細末。每服二錢
      ,米湯送下

      7、吐血
      、咳血
      。用鉛丹一錢
      ,新汲水送下。
      8
      、寒熱瘧疾
      。用鉛丹、百草霜等分
      ,研細
      。發(fā)病之日,空腹服三錢
      ,米湯送下
      。兩服可愈。加飯或蒜做成丸藥吃
      ,也有效
      。又方:鉛丹一兩、恒山末三兩
      ,和蜜做丸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濕酒送下
      。清晨吃一次,病將發(fā)未發(fā)時吃一次
      ,有效
      。又方:鉛丹(炒過)二兩、獨蒜一百個
      ,共搗成泥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九丸
      ,空腹服,長流水送下
      。瘧發(fā)過兩
      、三次后才服藥,最見效
      。此方亦可治痢疾
      。又方:鉛丹(炒過)半兩、童便浸過的青蒿二兩
      ,共研為末
      。每服二錢,寒多酒送下,熱多用茶送下

      9
      、小兒 瘧,壯熱不寒
      。用鉛丹二錢
      ,蜜水送下。如兼惡寒
      ,則以酒送下
      。此方名“鬼哭丹”。
      10
      、風
      。用鉛丹二兩、白礬二兩
      ,分別研細
      。取兩塊磚鋪地上,磚上墊紙七層
      ,紙上鋪丹
      ,丹上輔礬。周圍架柳木柴焚燒
      ,約燒完柴十斤
      ,即停燒待冷,取藥合研
      。每服二錢
      ,溫酒送下。此方名“驅風散”

      11
      、客忤中惡(此病病象是:人行路上,忽然心腹絞痛
      ,脹滿氣沖;或突然倒地
      ,四肢闕冷
      ,甚至不救)。用鉛丹一小茶匙
      ,調蜜三合灌下

      12、一切目疾(凡目疾
      ,翳障而伴有昏花現(xiàn)象者可治
      ,可障而無錯花感者不治)。用蜂蜜半斤,在鉛鍋中熬成紫色塊
      ,放入鉛丹二兩
      ,水一兩,再煉至水氣全盡
      ,倒在一塊絹布上過濾
      。取濾下的細粉,裝在瓶子里
      ,埋地下二十天
      ,才取出點眼。每日點七次
      。如藥粘眼不開
      ,則洗了重點。又方:鉛丹
      、蜂蜜調勻
      ,攤布片上,貼太陽穴
      。治赤眼痛有效
      。又方:鉛丹、白礬
      ,等分研末
      ,點眼。又方:鉛丹
      、烏賊骨
      ,等分為末,加蜂蜜蒸后點眼
      。治眼睛紅久生翳
      。又方:鉛丹半兩,調鯉魚膽汁成膏
      ,點眼
      。治眼生珠管。又方:鉛丹
      、輕粉
      ,等分為末,吹少許入耳內
      。左眼病
      ,欠吹右耳,右眼病
      ,吹左耳
      。治痘疹生翳

      13、小兒重舌(舌腫厚)
      。用鉛丹一粒
      ,如黃豆大,放在舌下

      14
      、小兒口瘡糜爛。用鉛丹一錢
      、生蜜一兩
      ,調勻,蒸到黑色
      ,用雞毛蘸取搽瘡上

      15、腋下狐臭
      。用鉛丹加在輕粉中
      ,以口水調和,經(jīng)常搽腋下

      16
      、蝎子螫傷。用醋調鉛丹涂搽

      17
      、刀傷。用鉛丹
      、滑石等分
      ,敷傷處。
      18
      、外痔腫痛
      。用鉛丹、滑石等分
      ,研細
      ,新汲水調涂。一天涂五次

      19
      、臁瘡。用鉛丹一兩
      ,黃蠟一兩,香油五錢
      ,熬成膏子
      。先以蔥椒湯洗患處
      ,然后貼敷藥膏。又方:鉛丹
      ,水飛過
      ,再炒過,取一兩
      ;黃
      ,酒浸七日,焙干
      ,也取一兩
      ;另取輕粉半兩。分別研為細末
      。先以苦茶洗瘡
      ,隨用輕粉把瘡填滿,再敷上鉛丹
      ,外層則用黃 細末攤成膏貼上
      ,不要揭動,幾天即見效

      【附方】鉛丹作藥
      ,用途很廣。李明珍對這種藥的主要功效
      ,概括得很好:鉛丹體重性沉
      ,能墜痰去怯,故治驚 癲狂
      、吐逆反胃有奇故
      ;能消積殺蟲,故漢疳疾
      、下痢
      、瘧疾有實績;能解熱
      、拔毒
      、長肉、去瘀
      ,故治惡瘡腫毒及入膏藥
      ,是外科必用的藥物。

      樟丹粉是什么

      樟丹是一種藥品

      ,有墜痰去怯
      、消積殺蟲、下痢
      、瘧疾
      、解熱
      、拔毒的功效。是用鉛
      、硫磺
      、硝石等合煉而成。

      藥效:樟丹作藥

      ,用途很廣
      。李時珍對這種藥的主要功效,概括得很好:樟丹體重性沉
      ,能墜痰去怯
      ,故治驚 癲狂、吐逆反胃有奇故
      ;能消積殺蟲
      ,故漢疳疾、下痢
      、瘧疾有實績
      ;能解熱、拔毒
      、長肉
      、去瘀,故治惡瘡腫毒及入膏藥
      ,是外科必用的藥物

      展資料:

      用法

      1、消渴煩亂

      。用樟丹一錢
      ,新汲水送下。服藥后
      ,宜吃蕎麥粥

      2、吐逆不止

      。用樟丹四兩
      ,加米醋半斤,煎干
      ,在炭火中煅紅
      ,冷定后,研為末
      ,和米飯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七丸
      ,醋湯送下
      。此方名“碧霞丹”

      3、小兒吐逆水上

      。用樟丹研末,加棗肉搗勻
      ,做成丸子
      ,如芡子大。針挑一丸
      ,在燈上燒過
      ,研為細末,乳汁調服
      。此方名“燒針丸”
      。另一配方:在燒針丸的藥方中加朱砂、枯礬各少許

      -樟丹

      章丹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

      樟丹是一種藥品

      ,有墜痰去怯
      、消積殺蟲、下痢
      、瘧疾
      、解熱、拔毒的功效
      。是用鉛
      、硫磺、硝石等合煉而成

      藥效:樟丹作藥

      ,用途很廣。李時珍對這種藥的主要功效
      ,概括得很好:樟丹體重性沉
      ,能墜痰去怯。

      用鉛丹一錢

      ,新汲水送下
      。服藥后,宜吃蕎麥粥
      。用鉛丹四兩
      ,加米醋半斤,煎干
      ,在炭火中煅紅
      ,冷定后
      ,研為末,和米飯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醋湯送下
      。此方名“碧霞丹”



      用法

      1、消渴煩亂

      。用樟丹一錢
      ,新汲水送下。服藥后
      ,宜吃蕎麥粥

      2、吐逆不止

      。用樟丹四兩
      ,加米醋半斤,煎干
      ,在炭火中煅紅
      ,冷定后,研為末
      ,和米飯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七丸
      ,醋湯送下
      。此方名“碧霞丹”。

      以上內容參考:-樟丹

      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邢臺好玩的地方排行

      1

      、百泉山

      百泉山自然風景區(qū)位于懷柔縣峪道河北雁棲湖與幽谷神潭之間

      ,距京城63公里。景區(qū)以其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
      、雄奇的山體結構
      、豐富的植被及礦泉資源,構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
      。山中隱藏著數(shù)百山泉
      ,使峽谷溪流不斷。百泉山有山秀
      、峰奇
      、水美、谷絕四大特色,其奇觀絕景令人贊嘆
      。著名景點有“如來佛掌”
      、“立鷹峰”、“擎天柱”
      、“太極谷”
      、“陰陽魚眼”、“飛云瀑”
      、“圣母潭”等
      。百泉山四季皆有美景:春天,百花色艷
      ,百鳥爭鳴;夏日
      ,瀑布成群
      ,流泉萬千;秋時
      ,果實累累
      ,紅葉滿山;冬季
      ,銀裝素裹
      ,一派北國風光。這里的春天猶為美麗
      ,花期可持續(xù)到六月
      。 進入景區(qū),秀山美色似江南
      ,一步一景
      ,耐人尋味。百泉山有一秀(山秀)
      、二奇(峰奇)
      、三美(水美)、四絕(谷絕)四大特色:奇崖怪石造型獨特
      ,一崖一貌
      ,一石一景,令人遐想無窮
      ,“飛來石”凌空而立
      ,“神龜望月”“萬年石猴”“如來佛掌”“打坐聽經(jīng)”惟妙惟肖。

      到達與離開:乘車路線 由東直門上“916”路

      ,到懷柔城區(qū)乘外環(huán)至于家園車站轉“936”路開往“湯河口”的支線
      ,到百泉山站下即可。

      景點類型:山峰

      門票:35元/人次

      開放時間:旺季:8:00-17:00 淡季:8:00-17:00

      地址:距北京懷柔城區(qū)20公里,位于雁棲湖與幽谷神潭之間

      ,111國道兩側

      2、天河山漂流

      天河湖

      、銀河谷
      、摩訶池、蝶仙谷
      、碧蓮池
      、情人谷、牛郎莊
      、仙女廟
      、鵲橋、山頂草原等數(shù)十處景點
      。天河山擁有華北最大的峽谷漂流基地
      ,中國情侶第一漂。

      景點類型:其他

      地址: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天河山景區(qū)內

      3

      、河北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位于河北省邢臺沙河市西部山區(qū)

      ,主峰海拔1437.3米,俗稱“老爺山”
      ,距市區(qū)60公里
      ,是河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北武當山自然風光秀美
      ,文物古跡眾多
      ,山勢奇特,五峰相望
      ,頂頂有廟
      ,峰峰插天,桿被繁茂
      ,滿山蔥郁
      。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廟建在山頂處
      ,廟內供著真武大帝
      。北頂老爺頂,南頂奶奶頂
      ,中間有一天橋連接
      。置身山頂,極目遠望
      ,遍山水云水
      ,如入仙境。四周山形千姿百態(tài),處處顯現(xiàn)著大自然的靈氣
      。下廟的藥王廟
      、碧霞丹君廟、真武廟
      ,無不體現(xiàn)著武當?shù)澜毯吞珮O養(yǎng)生文化

      景點類型:山峰

      門票:門票35人民幣

      地址:河北邢臺市蟬房鄉(xiāng)大欠村

      4、崆山白云洞

      崆山白云洞風景名勝區(qū)

      ,位于河北省臨城縣中部
      ,西依巍巍太行,東鄰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
      ,所處位置
      ,優(yōu)越無比。 景區(qū)包括白云洞
      、岐山湖
      、天合山、小天池和古文物等五個景區(qū)
      ,是集山、水
      、洞
      、林、文物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qū)
      。?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億年前的中寒武紀
      ,是我國北方一處難得的巖溶洞穴景觀。在已探明開放的五個洞廳中
      ,洞洞連環(huán)
      ,廳廳套接,依據(jù)其氛圍景象之不同
      ,將五個洞廳依次命名為“人間”
      、“天堂”、“地府”
      、“龍宮”
      、“迷樂”。 第一洞廳“人間”寬敞宏大
      ,有山有水
      ,一片人間和平景象;第二洞廳“天堂”垂簾懸幕
      ,富麗堂皇
      ,猶如天堂;第三洞廳“地府”怪石林立,陰森恐怖
      ,頗似想象中的地府
      。第四洞廳“龍宮”樹枝珠串、水潭密布
      ,很像龍宮
      。洞內巖溶造型齊全,單位面積景觀密集
      ,風景形態(tài)瑰麗多彩
      ,原始本底保存完好。第五洞廳“迷樂”怪石嶙峋
      ,曲折迂回
      ,別有洞天。

      到達與離開:崆山白云洞北東鄰107國道和京深高速公路

      ,區(qū)位優(yōu)越
      ,交通便捷。自駕和乘車都較為方便

      景點類型:其他

      門票:門票120

      ,學生票70

      開放時間:08:00~17:00

      地址: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

      5、天河山

      這里是太行山上最綠的地方

      ,靜然不動
      ,見證著牛郎織女的曠世之戀。而且天河山的漂流因落差大
      ,水流急
      ,驚險刺激,被譽為“中國情侶第一漂”

      天河山---中國愛情山

      ,位于邢臺市,是中國七夕文化之鄉(xiāng)
      ,牛郎織女傳說的原生地
      。天河山位于邢臺市西部晉冀交界的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交通便利
      ,沿途風光優(yōu)美
      。這里奇峰林立,峽谷幽峻
      ,植被豐茂
      ,林木蔥郁,這里群瀑飛雪
      ,清泉鳴箏
      ,水源豐沛
      ,是著名的“太行山水”;這里松濤陣陣
      ,牛羊成群
      ,又稱“云頂草原”。 這里是千里太行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主要景點有:漢闕大門
      、荷香園、迎賓大壩
      、天河湖
      、天河山莊、愛情廣場
      、鴛鴦池
      、凌波胡、碟仙谷
      、凌雪湖
      、九天銀河、天門
      、碧蓮池(壺穴)
      、睡蓮池、情人谷
      、牛郎莊
      、仙人峰、鵲橋
      、月老峰
      、圣母廟
      、夫子巖
      、云頂草原、天下第一牝
      、太行獼猴園等
      。 天河山擁有北方最大的戶外拓展培訓基地和華北落差最大的峽谷漂流項目。天河山的漂流因落差大
      ,水流急
      ,驚險刺激,被譽為“中國情侶第一漂”

      到達與離開:天河山交通較為方便

      ,可以采取自駕或中巴等方式。

      景點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jié):6月-9月最佳

      建議游玩:4-6小時

      門票:70.00元

      開放時間:08:00~17:00

      地址:河北省邢臺市西部晉冀交界的太行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36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川升麻揩齒散
      加味地黃丸
      加味地黃丸《古今醫(yī)統(tǒng)》卷九十:加味地黃丸處方 : 熟地黃(煮爛,搗)120克 山茱萸肉 山藥各60克 澤瀉30克 牡丹皮 白茯苓各15克 鹿茸(酥炙)牛膝各6克制法 : 上藥為末
      ,面糊丸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健脾增力丹
      處方 : 陳皮1斤
      ,厚樸1斤
      ,蒼術1斤,神曲1斤
      ,麥芽1斤
      ,山楂1斤,甘草半斤
      ,黑豆半斤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固衛(wèi)御風湯
      處方 : 炙黃耆9g
      ,防風9g,炒白術9g
      ,桂枝9g
      ,赤芍9g
      ,白芍9g
      ,生姜3片,大棗7枚
      。功能主治 : 調營固衛(wèi)
      ,以御風寒。主冷激性蕁麻疹
      。用法用量 : 日久發(fā)作不休者
      ,加烏梅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洗,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當歸
      、云母粉
      、白術、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甘草
      、川續(xù)斷
      ,各一兩。炮制 : 上挫
      ,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春五日
      、夏三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
      。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