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川芎4錢,甘草1分,川烏頭半兩,吳白芷半兩,天南星半兩,麻黃半兩。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清神。主風熱上攻,偏正頭痛,無問微甚久新,頭面昏眩。
用法用量 :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半盞,投清酒半盞。
注意 : 服后避風。
摘錄 : 《宣明論》卷三
目錄1拼音2《類證活人書》卷二十:連翹飲 2.1連翹飲的別名2.2處方2.3制法2.4功能主治2.5連翹飲的用法用量2.6摘錄 3《活人書》卷二十:連翹飲 3.1連翹飲的別名3.2處方3.3制法3.4功能主治3.5連翹飲的用法用量3.6摘錄 4《喉證指南》卷四:連翹飲 4.1處方4.2功能主治4.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4.4摘錄 5《圣濟總錄》卷一三○:連翹飲 5.1處方5.2制法5.3功能主治5.4連翹飲的用法用量5.5摘錄 6《異授眼科》:連翹飲 6.1處方6.2制法6.3功能主治6.4連翹飲的用法用量6.5摘錄 7《幼科直言》卷五:連翹飲 7.1處方7.2功能主治7.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7.4摘錄 8《玉案》卷六:連翹飲 8.1處方8.2功能主治8.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8.4摘錄 9《種痘新書》卷九:連翹飲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9.4摘錄 10《麻癥集成》卷三:連翹飲 10.1處方10.2功能主治10.3摘錄 11《得效》卷十九 11.1組成11.2主治11.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11.4制備方法 12《圣濟總錄》卷一八三 12.1組成12.2主治12.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12.4制備方法 13《圣濟總錄》卷一三一 13.1組成13.2主治13.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13.4制備方法 14《萬氏家抄方》卷六 14.1組成14.2主治14.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 15《醫(yī)學入門》卷八 15.1組成15.2主治15.3連翹飲的用法用量15.4加減 16《白喉全生集》 16.1方名16.2組成16.3主治16.4連翹飲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連翹飲 1拼音 lián qiào yǐn
2《類證活人書》卷二十:連翹飲
3《活人書》卷二十:連翹飲
4《喉證指南》卷四:連翹飲
5《圣濟總錄》卷一三○:連翹飲
6《異授眼科》:連翹飲
7《幼科直言》卷五:連翹飲
8《玉案》卷六:連翹飲
舌上無苔,去大黃。
9《種痘新書》卷九:連翹飲
弱者,加人參、黃耆。
10《麻癥集成》卷三:連翹飲
11《得效》卷十九
12《圣濟總錄》卷一八三
13《圣濟總錄》卷一三一
14《萬氏家抄方》卷六
15《醫(yī)學入門》卷八
16《白喉全生集》
古籍中的連翹飲 《丹臺玉案》:[卷之六治痘總論秘訣]落痂余毒訣 如竹膜。色煤黑者。險也。有虛實寒熱。實而熱者。連翹飲主之。虛而寒者。方內(nèi)加參。肉桂治之。治廨色亦然...
《醫(yī)宗金鑒》:[卷五痘疹心法要訣]收靨證治 毒氣大盛之故也,須用大連翹飲以解之。(大連翹飲)連翹去心防風牛蒡子炒研荊芥黃芩當歸蟬蛻柴胡滑石梔子赤...
《醫(yī)宗金鑒》:[卷五雜證門]□填 悴頻頻汗,胸高氣促口唇紅,肝盛瀉青丸最效,裹熱連翹飲堪行,因表防風升麻劑,□冷屬陰用理中。[注]□...
《續(xù)名醫(yī)類案》:[卷二十八·小兒科]赤丹 鋒擊刺遍身出黑血,以神功散涂之。查春田用大黃連翹飲而愈。又王國戚子,未彌月,陰囊患此,如前治之而愈...
《痘疹心法要訣》:[卷一]收靨證治
目錄1拼音2阿膠酒的別名3處方4制法5功能主治6阿膠酒的用法用量7摘錄附:1古籍中的阿膠酒 1拼音 ā jiāo jiǔ
2阿膠酒的別名阿膠湯
3處方阿膠3兩(炙)。
4制法上為末。
5功能主治孕婦血痢。
6阿膠酒的用法用量阿膠湯(《赤水玄珠》卷八)。
7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六引《梅師方》,名見《普濟方》卷三四四引《圣惠》
古籍中的阿膠酒 《婦科玉尺》:[卷二胎前]治胎前病方 如圣湯治胎動腹痛?;蛱ヂ?。鯉魚皮酒當歸白芍熟地阿膠酒川斷川芎炙草等分每粗末四錢。加苧根少許。姜五片...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四妊娠諸疾門]諸血 小豆中。更熬令黃黑。為末。和酒服一匕。日三服。阿膠酒(出圣惠方)治妊娠無故卒下血不絕方。用阿膠二兩...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二妊娠諸疾門]安胎 豬肉櫓圣功散食之。仍服神功散解熱毒。如治漏胎。加阿膠、百草霜。桑寄生湯治妊娠胎動不安。桑上寄生(銼)...
《臨證指南醫(yī)案》:[卷二]吐血 桃。皆辛熱甘辣。絡(luò)中血沸上出。議消酒毒和陽。生地阿膠麥冬嘉定花粉川斛小黑豆皮沈脈左堅上透。是肝腎病。...
《普濟方》:[卷三百五十五產(chǎn)后諸疾門]下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76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川芎石膏湯
下一篇: 川芎羌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