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可達120厘米,單葉對生,葉片卵形至長卵形。
馬鞭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它的鞭鞘呈現(xiàn)為穗狀,所以被又稱為馬鞭草,馬鞭草莖為四方形,上部呈方形,下部呈近圓形,棱和節(jié)上被短硬毛。單葉對生,葉片為卵圓形,有類似于雞爪的深裂,裂片呈現(xiàn)出不規(guī)則的羽狀分裂,葉片上下表面被有硬毛,下表面葉脈的毛尤其密集。
馬鞭草的花為藍紫色的穗狀花序,一般在夏秋兩季開放;花萼為膜質(zhì)筒狀,頂端如雞爪般5裂;馬鞭草果包藏于萼內(nèi),成熟時裂開成4個小堅果;馬鞭草的花期為7-8月,果期為10-11月。
馬鞭草生長習性
馬鞭草喜肥,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長,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長勢健壯,低洼易澇的地不適合種植;馬鞭草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但是怕澇,所以在澆水時忌盆內(nèi)積水。選擇土層較厚的壤土或沙壤土為種植地。
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防止草荒,做到田間無雜草。田間長時間的大量積水有根腐病發(fā)生只要及時排水、松土就可以避免。分布在西南、山西、陜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馬鞭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120厘米,基部木質(zhì)化,單葉對生,葉片卵形至長卵形,兩面被硬毛,下面脈上的毛尤密。頂生或腋生的穗狀花序,花藍紫色,無柄,花萼膜質(zhì),筒狀,花冠微呈二唇形,花絲極短;子房無毛,果包藏于萼內(nèi),小堅果?;ü?-10月。馬鞭草多數(shù)生長于原野;原產(chǎn)于歐洲,中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qū)都有分布。全草供藥用,
性涼, 味微苦,
有涼血、散瘀、通經(jīng)、清熱、解毒、止癢、驅(qū)蟲、消脹的功效。產(chǎn)中國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新百疆、西藏。全世界的溫帶至熱帶地區(qū)均有分布。
馬鞭草
Verbena officinalis?Linn.
馬鞭草科??Verbenaceae??馬鞭草屬
別名:龍牙草??鐵馬鞭??風頸草??馬鞭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9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尋找金銀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