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厚樸3兩半,蒼術(shù)5兩半,橘紅3兩半,甘草1兩,草果1枚,烏梅1枚。
功能主治 : 脾寒痞疾。
用法用量 : 定齋草果飲子(《醫(yī)方類聚》卷一二二引《簡易》)、草果飲子(《永類鈐方》卷十三)。
摘錄 : 《易簡方》
處方 : 蒼術(shù)(去皮,米汁浸2日)5兩,厚樸(去皮,姜制,炒香)3兩2錢,陳皮(去白)3兩2錢,甘草(炒)30兩,草果。
功能主治 : 暖胃消痰,除山嵐瘴氣,調(diào)理脾胃。主脾胃不和,不進飲食,寒熱瘧疾。
用法用量 : 對金飲子(《醫(yī)學入門》卷八)。方中草果用量原缺。
摘錄 : 《醫(yī)方類聚》卷一○○引《醫(yī)方大成》
制法 : 上為末。
功能主治 : 脾虛作瘧,不問寒熱先后,飲食不進。
用法用量 :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2個,煎7分,空心多服收效。
摘錄 : 《得效》卷二
目錄1拼音2《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草果飲 2.1處方2.2功能主治2.3草果飲的用法用量2.4摘錄 3《普濟方》卷三九六:草果飲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草果飲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傷寒大白》卷二:草果飲 4.1處方4.2功能主治4.3草果飲的用法用量4.4摘錄 5《赤水玄珠》卷八:草果飲 5.1處方5.2功能主治5.3草果飲的用法用量5.4摘錄 6《普濟方》卷三八六:草果飲 6.1處方6.2功能主治6.3草果飲的用法用量6.4摘錄 7《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草果飲 7.1處方7.2功能主治7.3草果飲的用法用量7.4摘錄 8《普濟方》卷三九○:草果飲 8.1處方8.2制法8.3功能主治8.4草果飲的用法用量8.5摘錄 9《醫(yī)貫》卷六:草果飲 9.1處方9.2功能主治9.3注意9.4各家論述9.5摘錄 10《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三 10.1方名10.2組成10.3主治10.4草果飲的用法用量10.5附注 11《普濟方》卷一九八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草果飲的用法用量 12《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12.1方名12.2草果飲的別名12.3組成12.4功效12.5主治12.6草果飲的用法用量12.7制備方法12.8附注 13《醫(yī)學綱目》卷三十九引湯氏方 13.1方名13.2草果飲的別名13.3組成13.4主治13.5草果飲的用法用量13.6附注 14《朱氏集驗方》卷二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草果飲的用法用量14.5附注 15《傳信適用方》卷二 15.1方名15.2草果飲的別名15.3組成15.4主治15.5草果飲的用法用量15.6制備方法15.7附注 附:1古籍中的草果飲 1拼音 cǎo guǒ yǐn
2《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草果飲
3《普濟方》卷三九六:草果飲
4《傷寒大白》卷二:草果飲
若發(fā)時惡寒身痛,此后感之表邪,急加羌活、柴胡、升麻,口渴唇焦,先感之積熱重,加梔、連。
5《赤水玄珠》卷八:草果飲
寒多者,加干姜、附子;熱多者,只加柴胡;瘴瘧,加檳榔。
6《普濟方》卷三八六:草果飲
7《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草果飲
如妊娠瘧疾,去青皮、厚樸、半夏、茯苓、烏梅、檳榔、枳實、常山,加川芎、白芷、良姜。
8《普濟方》卷三九○:草果飲
9《醫(yī)貫》卷六:草果飲
10《醫(yī)學綱目》卷二十三
11《普濟方》卷一九八
12《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13《醫(yī)學綱目》卷三十九引湯氏方
14《朱氏集驗方》卷二
15《傳信適用方》卷二
古籍中的草果飲 《濟陰綱目》:[卷之十三產(chǎn)后門·下]瘧疾 四物湯調(diào)之,熱多者草果飲子,寒多者生熟飲子。(草果飲生熟飲是截法,柴胡四物是調(diào)理法,而暑瘧虛瘧久瘧...
《女科經(jīng)綸》:[卷六產(chǎn)后證下]產(chǎn)后瘧疾屬氣血虛宜補胃氣為主 薛立齋曰∶產(chǎn)后瘧疾,總以補胃氣為主,佐草果飲之類。若胃氣稍充,以草果飲為主,佐以補胃藥。蓋氣虛則寒...
《證治準繩·雜病》:[第一冊寒熱門]瘧 ,皆為要藥。戴復法∶不問寒熱多少,且用清脾飲,草果飲,二陳湯加草果,生料平胃散加草果、前胡。初發(fā)之...
《癥因脈治》:[卷四瘧疾總論]內(nèi)傷瘧疾 ,痰食之診。左手弦滑,瘧邪尚結(jié)?!臼撤e瘧之治】草果飲、清脾飲、枳術(shù)湯、香砂平胃散、海石二陳湯、常山...
《普濟方》:[卷一百九十七諸瘧門]諸瘧(附論)
目錄1拼音2《全國中草藥匯編》:溪黃草 2.1拼音名2.2溪黃草的別名2.3來源2.4性味2.5功能主治2.6溪黃草的用法用量2.7摘錄 3《中華本草》:溪黃草 3.1出處3.2拼音名3.3英文名3.4溪黃草的別名3.5來源3.6原形態(tài)3.7生境分布3.8栽培3.9性狀3.10化學成份3.11溪黃草的藥理作用3.12性味3.13歸經(jīng)3.14功能主治3.15溪黃草的用法用量3.16注意3.17附方3.18各家論述3.19摘錄 附:1用到中藥溪黃草的方劑2用到中藥溪黃草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溪黃草 1拼音 xī huáng cǎo
2《全國中草藥匯編》:溪黃草
3《中華本草》:溪黃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abdosia (Maxim.) Hara [Plectrantnus serra Maxim.]2.Rabdosia olphanthoides (Buch.Ham. Ex D. Don) Hara [Hyssopus lophanthoides Buch.Ham.ex D. Don; plectranthus striatrs Benth.; Isodon striatus (Benth.) Kudo]
采收和儲藏: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約在栽后3個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約75d進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曬即可,每11hm2產(chǎn)干草3750kg左右。
本種與溪黃草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塊根小,球形。葉片卵形或闊卵形至長圓狀卵殂,兩面被具節(jié)微硬毛,下面滿布黃紅色腺點,葉折揉碎后有黃色汁液,故稱“溪黃草”?;ㄝ嗤饷姹恢闋罹吖?jié)長毛和褐色腺點;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具紫色斑點;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之外?;?、果期812月。
喜生于山坡、溝邊、河旁或林下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南方多用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其他季節(jié)均可扦插,選取頂部無病的健闐枝條,剪成長約10cm,帶有23個莖節(jié)的截段,扦插于具40%50%的蔭蔽度的苗床上,行株距5cm×3cm。
田間管理 插后注意澆水,保持苗床濕潤,57d后可生根發(fā)葉,1520d便可移栽。行株距20cm×20cm為宜。
(2)線紋香茶菜 莖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葉展開后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8.8cm,上面被具節(jié)微硬毛,下面被具節(jié)微硬毛并布滿褐色腺點;圓錐花序由聚傘花序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花萼長約2mm,外具串珠狀具節(jié)長柔毛,布滿紅褐色點;花冠白色,具紫色斑點;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1)溪黃草非腺毛少,圓錐形,較短,13(4)個細胞組成,基部細胞多膨大,頂端尖,疣突密且明顯,下表面同葉脈處有明顯波狀紋線,毛茸密,近平匍狀或斜向著生,有時頂端細胞主糨成弧形;腺鱗略呈平碟形,有四條棱突。
(2)線紋香茶菜 非腺毛多,寬圓錐形略扁癟,15(9)個細胞組成,頂端略呈三角形,向前下方略彎,表面有密點狀突起,近基部細胞寬可至110150μ,表面有縱向或放射狀突起的波狀紋理。
2.《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肝利膽,退黃祛濕,涼血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腫。
用到中藥溪黃草的方劑 復方膽通片 ts概述:復方膽通片為中成藥,主要成分為膽通、溪黃草、茵陳、穿心蓮、大黃。具有清熱利膽,解痙止痛的...
膽石通膠囊 。主要成分為蒲公英、水線草、綿茵陳、廣金錢草、溪黃草、枳殼、柴胡、大黃、黃芩、鵝膽干膏粉。具有清熱...
濕熱型膽石湯 ,茵陳1兩,延胡索3錢,山梔子3錢,柴胡3錢,溪黃草(或虎杖)1兩,石菖蒲3錢。功效:疏肝利膽,清...
三黃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補丸,本方方名見《丹溪心法》卷三:三黃丸即三補丸,三補丸出自《太平圣惠...
更多用到中藥溪黃草的方劑
用到中藥溪黃草的中成藥 消炎利膽片 yanLidanPian處方:穿心蓮868g、溪黃草868g、苦木868g制法:以上三味,穿心蓬、...
復方膽通膠囊 :WS3B097491處方:膽通100g溪黃草900g茵陳600g穿心蓮300g大黃30g制...
復方膽通片 ts概述:復方膽通片為中成藥,主要成分為膽通、溪黃草、茵陳、穿心蓮、大黃。具有清熱利膽,解痙止痛的...
膽石通膠囊 。主要成分為蒲公英、水線草、綿茵陳、廣金錢草、溪黃草、枳殼、柴胡、大黃、黃芩、鵝膽干膏粉。具有清熱...
三黃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補丸,本方方名見《丹溪心法》卷三:三黃丸即三補丸,三補丸出自《太平圣惠...
更多用到中藥溪黃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溪黃草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藎草 生太山山谷。恭曰∶青衣縣名,在益州西。今處處平澤溪澗側(cè)皆有。葉似竹而細薄,莖亦圓小。荊襄人煮以染黃...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門]藥方 名草果平胃散。或為細末,每服二錢,鹽湯調(diào)下。(丹溪)保和丸消滯寬胸進食。虛者煎補脾藥送下。山楂(二...
《本草簡要方》:[卷之八獸部]羚羊 生姜水煎服。治子癇。又方。羚羊角(鎊)一兩。黃芩黃草決明車前子升麻防風大黃芒硝各五錢。研末。每服二三...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蜀椒 尸勞疰∶最殺勞蟲。用真川椒紅色者,去子及合口,以黃草紙二重隔之,炒出汗,取放地上,以砂盆蓋定,以火灰...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八章·傷寒兼證]第二節(jié)·傷寒兼濕
目錄1拼音2《易簡方》:草果平胃散 2.1草果平胃散的別名2.2處方2.3功能主治2.4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2.5摘錄 3《得效》卷二:草果平胃散 3.1處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3.5摘錄 4《醫(yī)方類聚》卷一○○引《醫(yī)方大成》 4.1方名4.2草果平胃散的別名4.3組成4.4功效4.5主治4.6草果平胃散的用法用量4.7附注 附:1古籍中的草果平胃散 1拼音 cǎo guǒ píng wèi sǎn
2《易簡方》:草果平胃散
3《得效》卷二:草果平胃散
4《醫(yī)方類聚》卷一○○引《醫(yī)方大成》
古籍中的草果平胃散 《奇效良方》:[卷之十七脾胃門(附論)]脾胃通治方 ,紅棗二枚,煎至一盅,食遠服。一方加草果,名草果平胃散,或為細末,每服二錢,用鹽湯調(diào)服亦可?!镀嫘?..
《普濟方》:[卷一百九十八諸瘧門]足太陰脾瘧(附論) 過兩服而止。后再一服。不拘老少孕婦皆可用服。草果平胃散(出危氏方)治脾虛作瘧。不問寒熱先后。飲食不...
《證治準繩·類方》:[第一冊]瘧 片,棗一枚,煎服。一方,加草果,倍用蒼術(shù),名草果平胃散。五積散(見中寒。)人參養(yǎng)胃腸(《和劑》)加...
《證治準繩·雜病》:[第一冊寒熱門]瘧 山飲吐之。劉立之法∶先當化痰下氣,調(diào)理榮衛(wèi)。草果平胃散、理中湯加半夏、藿香正氣散、不換金正氣散、對...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門]藥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65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草果厚樸丸
下一篇: 草果建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