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桂心1兩,大黃1兩,白術(shù)1兩,細(xì)辛1兩,川芎1兩,干姜2兩,丹參5兩,蜀椒1升,巴豆10枚,大附子2枚
制法 : 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 : 耳聾,齒痛。
用法用量 : 丹參膏(《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四)。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耳聾多緣痰濕閉遏,齒痛良由寒菀熱邪,故用桂、附、椒、姜以破少陰之結(jié),芎、細(xì)辛以散腦戶之邪,白術(shù)、丹參逐濕和營,大黃、巴豆一開熱結(jié),一破寒結(jié),苦酒、豬脂,與前陳醋、雞膏同意,但雞走肝而豬達(dá)腎,稍有不同,其潤竅之用則一??煞赡Γ芍尉妹@,可治齒痛,蓋耳與齒總皆屬腎也。
摘錄 : 《千金》卷六
制法 : 先極微火煎地黃汁、烏麻臘3分減1,乃下丁香、熏陸香,煎30沸,乃下黃丹,次下蠟煎之使消,以匙攪數(shù)千回,下之停凝用之。
功能主治 : 生肌肉。主一切火瘡、灸瘡、金瘡、木石傷損,不可愈者。
用法用量 : 涂上。一宿即愈。
摘錄 : 《千金翼》卷十六
制法 : 上(口父)咀。以苦酒漬一宿,合微火煎3上下,白芷黃即膏成,絞去滓用。
功能主治 : 傷寒鼽鼻;賊風(fēng),癰疽腫,身體惡氣,久溫痹,骨節(jié)疼痛;瘑疥諸惡瘡;鼠瘺,疽,痔下血,身體隱疹,癢搔成瘡,汗出,馬鞍牛領(lǐng);腰背手足流腫,拘急屈伸不快;婦人產(chǎn)乳中風(fēng)及難產(chǎn);魚哽,耳聾,息肉,眼齒痛,白膚翳。
用法用量 : 傷寒鼽鼻,每服如棗核大1枚,溫酒下;賊風(fēng),癰疽腫,身體惡氣,久溫痹,骨節(jié)疼痛,向火摩之;瘑疥諸惡瘡,以帛薄之;鼠瘺、疽、痔下血,身體隱疹,癢搔成瘡,汁出,馬鞍牛領(lǐng),以藥敷之即愈;腰背手足流腫,拘急屈伸不快,以膏敷之,日3次;婦人產(chǎn)乳中風(fēng)及難產(chǎn),服如棗核大,并以膏摩腹,立生;如魚哽,日服5次愈;如耳聾,以膏如小豆大,著耳中;患息肉,以膏納鼻中,愈;眼、齒痛,以膏如粢注眥中;白膚翳擋瞳子視,以膏如粟注眥,愈。
摘錄 : 《鬼遺》卷五
制法 :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 婦人面上粉滓。
用法用量 : 以面脂1升,納藥中,和攪令極稠。如敷面脂法,香漿水洗,敷藥,避風(fēng)經(jīng)宿,粉滓落如蔓菁子狀。
摘錄 : 《外臺(tái)》卷三十二引《備急方》
目錄1拼音2《全國中草藥匯編》:鉛丹 2.1拼音名2.2鉛丹的別名2.3來源2.4性狀2.5炮制2.6性味2.7功能主治2.8鉛丹的用法用量2.9注意2.10摘錄 3《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鉛丹 3.1出處3.2拼音名3.3英文名3.4鉛丹的別名3.5來源3.6生境分布3.7性狀3.8化學(xué)成份3.9鉛丹的藥理作用3.10鑒別3.11炮制3.12性味3.13歸經(jīng)3.14功能主治3.15鉛丹的用法用量3.16注意3.17附方3.18各家論述3.19摘錄 4《三因》卷十七 4.1方名4.2鉛丹的別名4.3組成4.4功效4.5主治4.6鉛丹的用法用量4.7制備方法4.8附注 附:1用到中藥鉛丹的方劑2用到中藥鉛丹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鉛丹 1拼音 qiān dān
2《全國中草藥匯編》:鉛丹
3《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鉛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1.《本草經(jīng)疏》:吐逆由于胃虛及因寒發(fā)吐者,皆不宜服。
2.《本草匯言》:驚癎由于血虛者,毋亂投也。
2.《別錄》:止小便利,除毒熱臍攣,金瘡溢血。
3.《藥性論》:治驚悸狂走,嘔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
4.《日華子本草》:鎮(zhèn)心安神,療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瘡,長肉,及湯火瘡,染須發(fā),可煎膏。
5.《本草衍義》:治瘧及久積。
6.《醫(yī)學(xué)入門》:主中惡心腹脹痛。
7.《本草衍義補(bǔ)遺》:丹出于鉛而曰無毒,又曰涼,予觀竊有疑焉。曾見中年一婦人,因多子,于月內(nèi)服鉛丹二兩,四肢冰冷強(qiáng)直,食不入口。時(shí)正仲冬,急服理中湯加附子,數(shù)帖而安,謂之涼而無毒可乎?8.《綱目》:鉛丹,體重而性沉,味兼鹽、礬,走血分,能墜痰去怯,故治驚癎癲狂,吐逆反胃。能消積殺蟲,故治疳疾、下痢、瘧疾有實(shí)積。能解熱拔毒,長肉去瘀,故治惡瘡腫毒、及入膏藥,為外科必用之物也。
4《三因》卷十七
用到中藥鉛丹的方劑 鉛丹丸 iāndānwán《圣惠》卷五十二:方名:鉛丹丸組成:鉛丹1分(炒令紫色),人參1兩(去蘆頭),天雄...
鉛丹散 ndānsǎn《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鉛丹散:處方:鉛丹胡粉各15克栝樓根甘草各75克澤瀉石膏赤...
鉛丹膏 ndāngāo《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二:方名:鉛丹膏組成:鉛丹10兩,風(fēng)化石灰1斤,豬脂1斤。主治:小兒...
大通水銀丸 dàtōngshuǐyínwán處方:水銀1兩,鉛丹(研)1兩,丹砂(研)1兩,胡粉(研)1兩,鉛霜...
神應(yīng)膏 半兩,東南槐枝2條,柳枝2條(各長7寸,銼細(xì)),鉛丹3兩,巴豆3分(去皮研),清油6兩。功效:去惡肉...
更多用到中藥鉛丹的方劑
用到中藥鉛丹的中成藥 拔毒生肌散 方劑約有2首。中成藥拔毒生肌散的主要成分為紅粉、鉛丹、輕粉、煅龍骨、爐甘石、煅石膏、冰片、白蠟?zāi)?。?..
艾煙丸 ,去皮尖雙仁,炒,研)14粒,膽礬(研)半豆許,鉛丹(研)半兩,膩粉1分。制法上藥再同研勻,入粟米粥...
千金散 )1兩1分,白石脂(研)1分,赤石脂(研)1分,鉛丹(炒,研)1分,胡粉(炒,研)3分,石膏(碎,研...
陽和解凝膏 渣再煎諸藥至枯,去渣隔宿使油冷,每油一斤,入炒透鉛丹七兩攪和,次日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為度...
黑錫丹 全錄》卷一五四:方名:黑錫丹別名:二味黑錫丹、黑鉛丹組成:黑鉛2兩,硫黃2兩。主治:口瘡。陰陽不升降...
更多用到中藥鉛丹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鉛丹 《普濟(jì)方》:[卷三百十三膏藥門]總論 。再入乳香末三兩。松脂六兩。更煎烊后濾去滓。細(xì)羅鉛丹三斤。別炒紫色。旋入藥油內(nèi)煎。柳枝攪紫色去火。滴...
《圣濟(jì)總錄》:[卷第一百三十]一切癰疽諸瘡膏藥 撲損。烏犀膏方白芷板藍(lán)根苦參芎(并細(xì)銼各一兩半)鉛丹(六兩)清麻油(一十五兩)上六味,先將油并前四味...
《本草述鉤元》:[卷四五金部]鉛丹 一名黃丹??扇胪枭?。熬膏藥。不入湯用。炒鉛丹法。用鉛一斤。土硫黃十兩。硝石一兩。熔鉛成汁。下醋點(diǎn)之。...
《本草綱目》:[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鉛丹 )、鉛華?!菊`】見粉錫下?!炯狻俊秳e錄》曰∶鉛丹生于鉛,出蜀郡平澤。弘景曰∶即今熬鉛所作黃丹也。...
《圣濟(jì)總錄》:[卷第五十八消渴門]消渴
做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所有的食材都準(zhǔn)備出適量,首先將赤小豆、薏仁、芡實(shí)等放入在炒鍋中,小火干炒一會(huì),差不多半個(gè)小時(shí)的時(shí)間,將所有的食材都炒熟;
第二步、炒熟的食材需要放涼,然后放入在研磨機(jī)中磨成粉,待用,淮山藥、茯苓放入在炒鍋,小火干炒5分鐘,炒熟后,晾涼,同樣也要打成粉;
第三步、熟黑芝麻準(zhǔn)備出,取一半磨成粉,另一半待用,熟糯米粉也準(zhǔn)備到位,將赤小豆、茯苓、薏仁混合粉,加入一半的黑芝麻粉、黑芝麻粒、熟糯米粉,以及一半的蜂蜜和麥芽糖;
第四步、混合攪拌均勻,再分次少許加入剩余的,將其揉成面團(tuán),用搟面杖搟成一米粒厚的長方形面片,搟的過程中撒上熟糯米粉防粘,再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
第五步、撒糯米粉防粘,裝入盒子中,放入食品干燥劑,加上蓋子密封保存,隨取隨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69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赤腳大仙種子丸
下一篇: 赤芍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