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附子1個,生姜自然汁6兩(分3份)。
制法 : 上附子不去皮臍,破作2片;生姜汁2兩煮附干;又破4片,以姜汁2兩煮干;又破作8片,以姜汁2兩煮干,細切焙干,入丁香2錢半,同為末。
功能主治 : 冷吐翻胃,及吃食移時即吐。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以湯調(diào)服。
摘錄 : 《普濟方》卷三十六
全面介紹中國古代陣法
/post_1321746_1.html
鶴翼
鶴翼是古代戰(zhàn)爭常用陣形.不用猜也知道這是人類一定會發(fā)展出來的.因此是專供包圍用的陣形.此種陣形,主將位于中央(多半是弓步兵),兩側(cè)是副將.兩側(cè)最好使用強的部隊(騎兵為多),當敵人后方有我方部隊出現(xiàn)時,兩翼立刻可以拉長,跟我方部隊會合,立刻形成包圍.三國志五代中有說到,是唯一可以積極攻擊的陣形,其實嚴格說來,他說的就是要形成包圍圈. @種陣形的弓箭攻擊力較不集中,所以不強.等一下會跟雁形去比較.
魚鱗
魚鱗是把兵團分成五到六段,一 層壓一層的陣形.主將的位置是位于中后方.請注意,魚鱗跟錐形的不同點,就在于三角形的寬度,錐 屋^寬.而且魚鱗在前方的部隊,通常跟保護主將的是一樣是很密集的.這樣的排列造成跟錐形不一樣的結(jié)果.由于錐形的部隊比較散,所以互相推擠效果小,移動速度非???但是速度稍慢的 ~鱗卻可以突擊(因為最前方的部隊很密集,全軍才不會被沖散,錐形卻會).不用看也知道, ~鱗跟鶴翼都是";文官陣形";,也就是主將不用在前面親自帶頭攻擊,而是躲在后面(例如武田信玄,諸葛亮).但是 ~鱗防守力很弱,被人背后一沖,立刻全軍潰散.因為背后露出太多了.
鋒矢
顧名思義,就是在全軍形成箭狀的樣子.主將的位置在最前面,所以適合戰(zhàn)斗力高的勇將.由于最前面的部隊非常密集,所以也是突擊陣形.請注意,所謂的突擊陣形,并不是只有這種陣形可以突擊,事實上所有陣形都可以下突擊令但是不見得能夠做到突擊效果(全軍穿入敵陣不會被沖散),也就是說,三國志五里面說的可以突擊,是說真正戰(zhàn)場上有突擊的效果,而非只有此部隊可以下突擊令.此外,此種陣形的后方是一平行隊形, 所以在山地的移動效果相當好,當然此陣防守也是很弱的(背后露出太多
沖軛
顧名思義是車前方的橫木,也就是英文字母X形陣.把隊形排成X形有什么效果呢最大的效果就是從前,左,右三方來的敵人,都如同前方一樣(請注意兩排的部隊前方朝東北跟西北方).是個相當好的山地防守陣形(因為也是線形,所以山地移 輿夠快長蛇
是人的自然會發(fā)展出的陣形.這種隊形專為山地移動用.事實上攻擊,防守均不利.不過歷史上描述這種隊形常常會有,例如陳壽三國志:";孔明觀姜維陣形,勢如長蛇.";車懸
在歷史上卻赫赫有名.車懸不是指形態(tài),指的是涵義.車懸是一種騎兵陣.軍隊排成不互相推擠的多列,也就是說,這種是一車輪戰(zhàn)法.謙信用此陣,說穿了就是要沖散信玄隊形,取信玄的性命.雁形
雁形是英文字母V字型陣.兩翼相當近,所以弓箭攻擊效果奇佳.但是由于包角太小,所以無法包住敵人只能做射擊.此外,跟鶴翼相同,由于是線形構(gòu)造,所以平地移動也不快偃月
偃月在古代赫赫有名,在唐代被當作宿營陣形.可能是韓信使用的背水陣 .由于全陣成為一種奇特的新月狀構(gòu)造,其實在士兵被敵人追到河邊,然后倒轉(zhuǎn)回來想攻擊敵軍時,這種新月狀構(gòu)造就會出現(xiàn).使用這種背水陣必須 富有戰(zhàn)爭經(jīng)驗的將領(lǐng) (也就是三國志五中說的 勇名要夠高 ),要不然會控制不住士兵,新月狀也不會形成(大家都嚇的掉入河里.)唐代把當作宿營陣形是有道理的.因通常會找個依山傍水之處(有水,才可煮飯;有山才可砍柴).也就是險地,特別需要這種陣形. 方圓
方圓不用多說,也是人類自然發(fā)展出的陣形.在印地安戰(zhàn)爭片中,白人常常把車子推翻然后排成圓狀,全軍槍口朝外,這就是圓陣.不用這種陣形機動力極差,因為可能有士兵要倒退走.不過防守力最高,因為根本沒有背后
陣與中國古代戰(zhàn)爭
陣對于中國戰(zhàn)爭的影響,這個題目很大,個人能力有限,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海涵.
首先要分三個階段,既大量騎兵投入實戰(zhàn)以前為一段,騎兵對步兵為一段,步騎混合為一段,擬定三篇.本篇是騎兵大量出現(xiàn)以前.
騎兵大量出現(xiàn)以前,也就是秦,漢之前,從有記載的周到秦 滅六 國的這一段歷史.這一時期由于騎兵還沒有投入實戰(zhàn),(雖然已用來偵察,傳遞消息)中原各國的主戰(zhàn)兵力依然是車兵和步兵,而當時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時常用‘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作為標準,如此龐大而昂貴的戰(zhàn)車部隊自然要步兵的掩護(單純的戰(zhàn)車在弩兵,長戈,長戟兵面前很容易被消滅,原因就在于戰(zhàn)車的沖擊力有限,至少和騎兵比起來是這樣),于是乎,步車陣便出現(xiàn)了(在此之前就有,但從沒有像春秋,戰(zhàn)國時對陣這么講究)
有人會認為中國歷史上的陣純粹是扯淡,那他是誤解了,真正原因在于中國的演義和影視將古代的陣兒戲化了(如一字長蛇陣啦,六丁六甲陣啦,九宮八卦陣啦,八門金鎖陣啦,白癡的編導,虛假的道具,不合格的群眾演員,蹩腳的導演,給人的影響就是假的,也難怪有人認為中國歷史上的陣都是假的),真正的陣,或者說春秋至秦的陣, 沒影視劇中表現(xiàn)的那么復雜,很簡單,大致分進攻和防守兩種,<;孫臏兵法>;中將陣完整系統(tǒng)地分為八種陣型,既:“方,圓,錐行,雁行,鉤行,玄襄,疏陣,數(shù)陣,及火陣,水陣,”后兩種是特殊戰(zhàn)法情況下才使用,一般以方,圓,錐為主.這三種是在打堂堂之陣時用,依兵力,兵士的戰(zhàn)斗力,戰(zhàn)車的數(shù)量不同而定,并沒有多少玄機可言,只要隊列整齊既可.錐行陣主攻,將最精銳的車兵放置前沿作沖擊用,圓陣主守,車兵置于陣中央.方陣攻守兼?zhèn)?車兵置于后,保證陣型有足夠的厚度和反沖擊的力度. 疏陣,數(shù)陣是以步兵打車兵的戰(zhàn)法,類似于以后的散兵陣,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獨自作戰(zhàn),尤以吳,楚用得多(戰(zhàn)車少,倒不是裝備不起,是用處不大,水網(wǎng)密集,不適合車兵馳騁).雁行陣是弩兵的特殊戰(zhàn)術(shù),長處在于加大弩兵的正面遠程火力密度,玄襄,鉤行則較復雜,除非訓練有素,才能運用自如,威力也大,相當于大兵團的兵種配合,以玄襄為例,弩兵在前陣,射完后后撤,車兵在兩側(cè),長戟在中陣,長矛在后陣,講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擊,當時的中原可能只有魏,秦兩國能列此陣迎敵.(<;荊柯刺秦>;中有一段秦軍攻韓的一段列玄襄陣陣勢的場景很好看,黑衣黑甲,戰(zhàn)場上一片死寂,各兵種依次出擊,很有氣勢).鉤行陣則是標準的車兵終極陣法,預(yù)先將車兵排在鉤的兩頭,中間放置弩,戟,矛諸兵種,由中間先出動攻擊,兩側(cè)縱列的車兵出擊,戟兵等集群兵種再跟上.
此外,還有林林總總的‘陣”。比如射擊時用“云陣”,包圍敵軍要用“贏渭”陣,奇襲用“闔燧”陣,而向山陵要用“封(那個字打不出,是封字半邊加右邊刀形)”陣,反正總加起來不會少于20種陣。(前面引用的大多是<孫臏兵法>中的陣型,也就是戰(zhàn)國中期的事,估計比孫子,吳起所列的陣要全面,畢竟年代相差了百多年)
說到列陣,首先要治兵,要使士兵做到聞鼓出擊,聞金退兵的概念,具體到列陣時的排列,直擊還是迂回,由兩,伍長之類的下級軍官看中軍旗決定,一伍的成員本身就是一個小的戰(zhàn)斗集體,大致分(按步兵計)殳,戈,戟,矛,弩五兵,以長兵器和遠射兵器為主(短兵缺乏也與當時的青銅器鑄造工藝不精,難以造出適合短兵相接的長劍有關(guān)),后又去殳加入大盾,這其中弩兵站第一排(近戰(zhàn)時撤至最后)持盾兵站第二排(兩軍對射時到第一排),其下是戈,戟,矛三件長兵器,戈在最前,以橫掃為主,主要對付對方的戰(zhàn)車和戰(zhàn)馬,戟可掃可刺,屬于多功能兵種,矛以刺為主,主要作戰(zhàn)對象是對方的作戰(zhàn)人員,各伍之間成縱列向前推進(伍為陣型之中最小的作戰(zhàn)單位,四伍為一兩,五兩為一旅,五旅為一師,五師為一軍,皆為春秋以前兵制).之間嚴格禁止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出現(xiàn)(再直接一點就是說,不允許逞匹夫之勇),這大概也是秦以前單騎突陣的情況不多的原因(單獨一輛戰(zhàn)車,突擊訓練有素,配合精熟,基本以長戟,長矛為主要兵器的重陣,跟送死沒什么巨別).
再來重點說一說當時的兵器狀況,也許會有助于了解為什么秦代以前陣那么流行.前面說了,青銅器時代短兵刃不可能做得很長,一般到50~80CM之間,這樣短的兵刃,韌性又不好,易斷,用來作主戰(zhàn)兵器好像不適合。主戰(zhàn)兵器最主要的就是穩(wěn)定性,攻擊性倒是其次,而以長戟,長矛和戰(zhàn)車為主要兵器,近身的時候。特別是面對的是吳,越這類以短兵為主的步兵時會很吃虧(吳越的鑄造工藝比當時的中原要發(fā)達,這點從越王劍可以看出來),畢竟長達兩丈四尺(5.5~6米)的長戟運轉(zhuǎn)起來是遠不如只有60~80厘米的劍的(雖然也有長一丈二尺的短矛,但那是以投擲為主要作戰(zhàn)方式的,雖然也可以近戰(zhàn)),結(jié)果是只要對手能搶進身來,則長兵器的一方幾乎必敗,為了有效地進行對抗,只有使對手不得近身,這就需要配合,也從客觀上推動了陣的發(fā)展。只有戈,戟,矛有效配合,才能使對手不得近身這點道理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
還有一點,秦以前由于長期處于戰(zhàn)爭之中,各國的常備軍數(shù)量龐大且有效(既便是臨時征召的士兵也有很高的戰(zhàn)斗技能和很強的紀律意識,因為他們時常要被征召),也從客觀上保證了陣對他們能進行有效的約束.也保證了將領(lǐng)們能有效地排出他們想要排出的,最適合戰(zhàn)場形勢和雙方兵力對比的陣勢,這一點很重要,也是這時的軍隊和以后的中國戰(zhàn)爭時大量的烏合之眾的區(qū)別。(自漢以后,只有岳家軍的步兵陣才能算是真正的陣,噢,還有戚家軍)秦滅六國,天下一統(tǒng),秦二世時,陳勝吳廣起義,天下重又大亂,涌現(xiàn)出兩股有影響力的義軍。一是西楚霸王項羽(名籍),二是漢王劉邦(字季)。應(yīng)該說這時的步兵陣在中國幾乎已發(fā)展到一個高潮,隨著三十幾萬秦軍主力被項羽在巨鹿擊敗,早期的楚漢爭霸幾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大兵團,有組織的將陣用于戰(zhàn)爭。這樣比劉邦更強悍的項羽占盡了優(yōu)勢,一度將劉邦打得狼奔琢突,潰不成軍。只是在韓信出現(xiàn)之后,漢軍才憑借其出色的用兵,有效的戰(zhàn)陣(二者缺一不可,再強的計策,再突然的奇襲,士兵不守紀律也是徒勞,試想漢,趙井陘之戰(zhàn),一萬老弱漢軍能擊敗二十萬趙軍,背水一戰(zhàn)是不假,但若沒有有效的陣,能堅持到漢騎偷襲成功嗎?),終于擊敗不可一世,只憑勇力的西楚霸王。
楚,漢爭霸從總體來說,只是烏合之眾的較量,有效使用陣的情況很少。漢帝國建立后,隨著北方匈奴的屢屢入侵,漢軍的步兵又幾乎沒有用處(戰(zhàn)不能勝,勝不能追,敗不能逃),只好憑借強大的國力組建龐大的騎兵集群,而騎兵又不大可能象步兵一樣進退有序地列陣,(儀仗兵也許能做到,但大規(guī)模的騎兵再拘泥于陣而不能放膽突擊,就將騎兵的優(yōu)勢徹底放棄了)同時也將步兵的陣近乎完全放棄。(只有弩兵的戰(zhàn)術(shù)雁行陣還保留著)
騎兵的戰(zhàn)術(shù)大部份時間里就是正面突擊,長途奔襲,戰(zhàn)略合圍,斷敵后路等等,既使是騎兵戰(zhàn)術(shù)的祖師爺匈奴人也只有這些。但這時的漢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琢磨出了一種新戰(zhàn)術(shù),車懸。(玩過三國八的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另看過日本電影<天與地>的朋友也能從影片中找到一些漢家騎兵的影子,哪里面出現(xiàn)過車懸之陣)車懸其實也就是突擊戰(zhàn)術(shù)的威力加強版,但比突擊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擊哪樣一窩蜂似的一擁而上,更注重各騎之間的間隔,(前后,左右,各兵器的使用,有時甚至還有意將橫列的間隔拉得大一點,以使敵軍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軍的路,留給后邊的騎兵收拾)配合,等于一個騎兵版的錐行陣,不同之處在于寬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因為車懸陣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能算是陣(至少相對步兵的陣來說是這樣,并沒有各兵種間有效的配合,純騎兵的沖擊戰(zhàn)術(shù)),所以后世兵家大都不認為有此陣,如<曹操兵法>,<將苑>(諸葛亮),<百戰(zhàn)奇略>(作者不詳,成書于宋代)都對此陣抱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個人認為還是真實存在過的,只是隨著中國騎兵的衰弱,后人無法親身感受其威力罷了。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陣的發(fā)展處于停滯,甚至是倒退狀態(tài),因為步兵只是處于守城,護衛(wèi)的地位,不怎的要他們上陣廝殺。
兩漢之后,進入三國兩晉,中國在騎兵方面對北方民族的優(yōu)勢喪失殆盡,(不管是戰(zhàn)馬的來源,數(shù)量,還是長于騎術(shù)的士兵,以致于當時評價一個將領(lǐng)武藝精熟也要用“弓馬嫻熟”來表示,而這在兩漢時是很正常的事,因為當時有大量的邊地良家子)不得已重操舊業(yè),又把陣這個東東給提了出來。但這時的步兵陣威力已大不如前,首先是陣所遇到的對手不同于戰(zhàn)國時期了,當然自身也不同,多以步騎兵混合軍隊,總不能將騎兵放在步兵陣中吧?這樣將大幅降低騎兵的威力,而不能將騎兵的作用進行有效的發(fā)揮,這個將領(lǐng)幾乎也就是個常敗將軍了。另外這時的兵員也大成問題,人口之少難以想像,能提起兵器上戰(zhàn)場的更是少之又少,(如蜀漢政權(quán),不足百萬人口,兵員竟有十幾萬,怎么也想像不出這都是些什么兵?)這種結(jié)果使得這時期的兵員質(zhì)量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當然也有少量精兵),又不可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訓練,(戰(zhàn)爭頻繁,時間不等人啊,你還沒訓練好,敵軍就打來了,只好上,而河西兵,岳家軍都是經(jīng)過常年的訓練才出來的),對各兵種,個人需要緊密配合,并且要有非常嚴明的紀律的陣對他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那又怎么辦?最典型的是曹操的打法,他可以說是深知陣的奧秒,不在兵的多少,而在紀律是否嚴明,士兵是否有足夠的戰(zhàn)斗力。(雖然道理很淺顯易懂,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不太容易,很多庸才只知其形,不知其髓,最后畫虎不成反類犬)選其精銳,練成精兵,(時間非常長,也非常有效,因為他們的統(tǒng)帥是孟德)而以騎兵單獨作戰(zhàn),執(zhí)行諸如急襲,包圍的戰(zhàn)略目的。(所謂以正合,以奇勝,也就是將純步兵為正陣,將騎兵作為決定性的力量,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求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這也是他能以兩萬兵擊敗十倍于已的袁紹軍的主要原因。(從破黃巾得青州兵到對袁紹開戰(zhàn),近十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是諸葛亮所無法擁有的)又大敗于赤壁的原因跟這也有很大關(guān)系。(水戰(zhàn),河流眾多,不適合步兵擺陣,騎兵又沒有突襲的空間,再加上大量新加入的荊州兵,其實這些荊州兵對其軍隊的戰(zhàn)斗力是個負增長的因素,否則也不會潰敗成哪樣)相同的戰(zhàn)例還有淝水之戰(zhàn),百萬秦軍一敗涂地,(當中有大量新招入的新兵)而此之前,前秦軍隊幾乎都是以弱敵強,卻累戰(zhàn)累勝,王猛還以十萬步兵列陣擊敗了前燕的數(shù)十萬鐵騎,可見陣的威力。
OVER
經(jīng)過隋,唐短暫的二百多年的強盛之后,中國又一次迎來了軍事上的低潮,反過來說,對步兵的陣,又一次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
由于宋軍對外戰(zhàn)爭的累戰(zhàn)累敗,其步兵在戰(zhàn)爭中拙劣的表現(xiàn)引起了全國性的反思,不久,在中原又出現(xiàn)了一股重新起用陣對付遼,金騎兵的潮流,但由于宋的兵權(quán)大都由文官掌握(一個個高談闊論,貪生怕死,男 盜女 娼,當然有少數(shù)例外,如范仲淹等人),他們哪里懂得什么叫實戰(zhàn),于是乎一種種,一套套華而不實,中看不中用的奇形怪陣出現(xiàn)了,典型如:車輪陣,沖方陣,常山陣,八卦陣,風揚陣,龍飛陣,太乙陣,五花陣,彎陣,直陣,長虹陣,握奇陣,當頭陣,滿天星陣,重霞陣,六花七軍陣,等等,諸如此類,還有很多,而忘了一個根本性的條件,人,眾所周知,宋代實行的是內(nèi)重外輕的策略,換言之,就是精銳在內(nèi),老弱在外,憑這些老弱病殘,能對付得了北胡的鐵騎?這個神話也只有朝廷和哪些個文官們才能相信,結(jié)果是遼(金)人益輕宋軍,每戰(zhàn)無不奮勇直擊,而宋軍是但遇北人便走,無顧其他,還管你什么陣不陣的,命最要緊。
這種情況持繼了百多年之后,在抗金的戰(zhàn)場上出現(xiàn)了一位名將,岳武穆,他再一次將陣的威力發(fā)揮了出來,以步兵擊敗了號稱無敵的女真人的鐵騎,(岳家軍中也有少量騎兵參戰(zhàn),但數(shù)量之少,和女真騎兵一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使當世乃至后世兵家不得不重新對陣的作用再作一番認識。其實呢,倒不是岳飛的陣法有多先進,憑岳家軍軍紀之嚴明,作戰(zhàn)之勇敢,便是不列陣,每個人都單打獨斗,也不會吃多大虧,當然了,這樣的話要想取得如此大的戰(zhàn)果也是不現(xiàn)實的,嘿嘿。很多人認為岳飛所列的乃是“滿天星”陣法(也有人認為是“七星陣”不過大同小異),我看過“滿天星”陣法的布陣圖,很復雜,非常復雜,必須要有人從中指揮(置于高桿之上,總觀全局),而在與女真騎兵的戰(zhàn)斗中,這種讓你安心指揮,從容調(diào)度的陣法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女真人的鐵騎會直沖中軍,擋,便是以血肉這軀扛對手的金戈鐵馬,不擋,便是棄中軍。不管是小說,還是演義,還是正史都有岳飛親自出戰(zhàn)的記載,想想,連主帥都親戰(zhàn)了,哪來的中軍護衛(wèi)這個指揮樞鈕?所以我更傾向于岳家軍擺的是一陣復古的陣法“疏陣”,以數(shù)人為一小的戰(zhàn)斗團體,長槍,長刀,刀牌,鉤槍,樸刀等形成一個組合,一個個小的組合之間各自為戰(zhàn),既不用硬扛女真人的鐵騎的沖擊(很可怕的,還有重騎兵?。?,又可以在敵騎沖擊過后從側(cè)面或背后襲擊,這對士兵的膽氣要求是很高的,想像一下,幾個人,在對手無數(shù)的騎兵從身側(cè)沖擊過后,戰(zhàn)場上一片煙塵,也不知已方還有幾個人活著,恐怖。當然了,處于這種混戰(zhàn)的場面也是步兵最有利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憑岳家軍的配合,勝局基本已定。
但血肉這軀終究沒能抵擋住北胡們的鐵騎,宋亡之后,中原歷經(jīng)了百多年的異族統(tǒng) 治,直至紅巾軍大起 義及朱無璋的出現(xiàn),提起明王朝,就不提不說到徐達,這是個用兵不亞于孫,吳的名將,當時天下割 據(jù),勢力比朱明大的大有人在,徐達硬是靠著嚴明的軍紀,有效的戰(zhàn)陣將他們一一擊敗,一統(tǒng)中原(雖然名義上是朱無璋干的,但沒有徐達,朱無璋只能看著中原的花花世界干著急,道理很簡單,他打不過蒙古人的鐵騎兵,憑那些烏合之眾)由于小說中將徐達所用的陣描述得太玄乎,以致于后人普遍認為徐達可有可無,對于朱元璋。事實上,徐達可能是自岳飛以后,戚繼光之前唯一能有效地使用戰(zhàn)陣的人(至少從見載于史籍的東西來看是這樣),雖然陣在很多人眼里是虛構(gòu)的東西。(是不是虛構(gòu)的,前文已經(jīng)討論過,不再贅述)他與岳飛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兵力比岳飛要雄厚很多(明軍最強時達到過一百多萬,雖然不一定都歸他管),兵源也要好(雖以南人為主,但后期北方兵也不少),還有不少的騎兵(剽悍程度不亞于蒙古騎兵)和火槍兵。所以他比岳飛的難度,壓力要小一些,但組織能力要比岳飛強。(岳家軍最強時也不超過十萬)也不拘泥于局部得失,大局觀要比岳飛要強,怎么說呢?他的陣型更類似于擴大化了的古代的玄襄陣,以單一兵種為一個集群,然后一個集群一個集群地對敵軍實施打擊,(弩兵(火槍),騎兵,長槍,刀牌,校刀)直致敵軍崩潰逃跑為止。(當然這時明軍的個人戰(zhàn)斗力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步兵中最強的,沒有這個條件,孫武在這也沒用)
明很快的走向沒落,土木堡一戰(zhàn)更是損失精兵四十幾萬,以后國家武備松馳,士氣不振,以致于數(shù)十人的倭寇入侵時竟視數(shù)十萬明軍不顧,長驅(qū)數(shù)千里,殺傷數(shù)千人,雖被殲滅,也從中可見明中后期兵士之差(也有很多地方,將校沒有那么多兵,卻多報名額,以吃空晌的原因,但差是不爭的事實)。這種局面直到戚繼光的出現(xiàn)才有所好轉(zhuǎn)(只是局部,因為他不是全國統(tǒng)帥)?!傍x鴦陣”,是很多人,包括我所津津樂道的戰(zhàn)陣,雖然說他對付小股倭寇(千人規(guī)模,并且皆為步兵)時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他以后在薊鎮(zhèn)游擊將軍對北元并沒有取得很大戰(zhàn)果,可以認定,這個陣作用一般,特別是對付明帝國的心腹之患,蒙古人時作用有限。(這其中也有他在任時間不長有很大關(guān)系)。以后隨著漢人僅有的一點血性都喪失的時候,再先進的陣,漢人也沒有膽氣來試著驗證一下了,于是,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南京 大屠 殺”等等等等如此之類的教訓
陸小鳳傳奇》系列
《陸小鳳傳奇之陸小鳳前傳》
《陸小鳳傳奇之鐵鞋傳奇》
《陸小鳳傳奇之大金鵬王》
《陸小鳳傳奇之決戰(zhàn)前后》
《陸小鳳傳奇之劍神一笑》
《陸小鳳傳奇之鳳舞九天》
《陸小鳳傳奇之血衣之謎》
《陸小鳳傳奇之幽靈山莊》
《陸小鳳傳奇之銀鉤賭坊》
《陸小鳳傳奇之繡花大盜》
陸小鳳
英俊瀟灑、文武全才、足智多謀。人稱”有四條眉毛的男人”。重情義,但風流成性,半生桃花不斷。紅顏知己就有歐陽倩、牛肉湯和沙曼。屢破江湖奇案,卻不謀功名。武功雜而博、博而精,不帶武器,絕招為”靈犀一指”以拇指與食指夾住來襲武器。
陸小風是個很奇怪的人,你只要見過他一面、就永遠再也不會忘記,他不但有兩雙眼睛和耳朵有三只手.還長著四條眉毛。兩雙眼晴和耳朵,當然是說他能看見的和聽見的都比別人多。三只手也許是說他的手比任何人都快,都靈活。但“四條眉毛”是什么意思呢?因為他嘴唇上兩撇胡子看來跟眉毛完全一模一樣,因此有人說他是個有四條眉毛的人。
他的最厲害的武功就是“靈犀指”,說白了就是無論對手是什么兵器,刀劍鞭矛,都能被他用右手食指和中指一下子夾住,再不能動。能與之媲美的武功,大概只有李尋歡的小李飛刀,楚留香的輕功或是丁鵬的圓月彎刀了。
他有很多朋友,他對友誼極為珍視,隨時可以為朋友犧牲自己。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一點。
古龍先生說:“陸小鳳是一個人。是一個絕對能令你水難忘懷的人。
在他充滿傳奇性的一生中,也不知遇見過多少怪人和怪事。也許比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所聽說過的都奇怪?!?
第一部:陸小鳳傳奇之《陸小鳳前傳》
假銀票興風作浪,大通錢莊面臨倒閉之災(zāi)。江湖浪子陸小鳳臨危受命,官府限期三日之內(nèi)查破此案。陸小鳳判斷假銀票的印版必定是工匠岳青所造,不成想,岳青已經(jīng)死于一場大火,他的女兒也去向不明。根據(jù)大通錢莊掌柜錢老大提供的線索,陸小鳳發(fā)現(xiàn)詭秘的“極樂樓”可能就是假鈔集團的老巢,于是乎,陸小鳳與花滿樓、司空摘星等一干好友冒死三探“極樂樓”,幾經(jīng)周折,終于將假鈔集團一網(wǎng)打盡。然而面對極樂樓主人尸體的時候,陸小鳳又說出了驚人的真相,原來真正的幕后黑手就是錢莊掌柜的錢老大。
第二部:陸小鳳傳奇之《鐵鞋傳奇》
陸小鳳摯友花滿樓在幼年時曾遭“鐵鞋大盜”毒手,致使雙目失明,飽受心理折磨。十五年后,適逢花父六十大壽,“桃花堡”壽宴之上,陸小鳳與各大門派掌門人一起謀劃假扮“鐵鞋大盜”欲解開花滿樓的心結(jié),然而這場“游戲”在進行當中卻出了岔子,血案接連發(fā)生,眾掌門人神秘地死去,染血的鐵鞋腳印又驚現(xiàn)“桃花堡”!難道“鐵鞋大盜”并沒有死?真的“鐵鞋”又回來了?危機時刻,陸小鳳力挽狂瀾,設(shè)巧計揭開了“鐵鞋大盜”的真面目,一段埋藏多年的恩怨情仇終于到了了結(jié)的時刻。
第三部:陸小鳳傳奇之《大金鵬王》
神秘幫派“青衣樓”在江湖上掀起血雨腥風,陸小鳳查辦“青衣樓”之際,西域的丹鳳公主突然有要事相求。原來,她的父親大金鵬王請求陸小鳳向昔日的三個叛臣,也是當今江湖中最有權(quán)、最有錢和武功最高的三個人討還血債。陸小鳳左右為難,只因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無奈之下,陸小鳳只得請好友花滿樓和劍神西門吹雪出手相助,可是沿途之上殺機重重,雖然三個仇家相繼被除,但是危機卻沒有因此結(jié)束?;M樓、丹鳳公主接連失蹤,而所謂的大金鵬王竟然是冒牌貨。驚愕之余,陸小鳳絕地反擊,終于將大金鵬王國的秘密弄得水落石出。
第四部:陸小鳳傳奇之《決戰(zhàn)前后》
劍神西門吹雪與白云城主葉孤城相約在“月圓之夜,紫禁之巔”進行決戰(zhàn),消息傳出四海皆驚,江湖人士齊聚京城欲睹崢嶸。決戰(zhàn)前夕,群雄紛紛為之下注豪賭,可是西門吹雪突然失蹤,葉孤城又身負重傷,陸小鳳不禁為朋友憂心忡忡。不久,大俠李雁北遭到暗算,龜孫大爺被人滅口,紅顏知己歐陽晴也身中劇毒,而陸小鳳追查兇手卻毫無頭緒,但是他預(yù)感到“紫禁一戰(zhàn)”的背后一定暗藏玄機。月圓之夜,紫禁之巔,西門吹雪與葉孤城雙雙亮劍,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候著這場曠世決斗的開始,突然,陸小鳳在葉孤城的寶劍上看出了所有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
第五部:陸小鳳傳奇之《劍神一笑》
劍神西門吹雪請陸小鳳出手相助,陸小鳳奇怪天下難道還有西門吹雪辦不了的事?不久,陸小鳳造訪魚龍混雜的大漠邊陲小鎮(zhèn),而西門吹雪讓他找的人——巴山劍派大師兄柳乘風竟然已經(jīng)被人一劍封喉。陸小鳳發(fā)現(xiàn)這座黃石小鎮(zhèn)竟是龍?zhí)痘⒀?,破落的大眼客棧里也是殺機四伏。陸小鳳順藤摸瓜發(fā)現(xiàn)命案與小鎮(zhèn)中一位被貶的王妃宮素素有牽連,而宮素素卻對他情有獨鐘。幾經(jīng)周折,陸小鳳終于在荒蕪人煙的沙漠中發(fā)現(xiàn)了秘密寶藏,與此同時,小鎮(zhèn)上的黑手正在密謀除掉陸小鳳……
第六部:陸小鳳傳奇之《鳳舞九天》
江湖告急,太平王之女玉屏公主突遭綁架,王爺震怒,黑白兩道人人自危。此時此刻,大家唯一的救星陸小鳳卻已遠走他鄉(xiāng)躲得清靜自在。遠游途中,陸小鳳偶遇岳洋、牛肉湯等神秘高手頓發(fā)好奇心,于是設(shè)法同舟而行。奇峰突起,一場海難讓陸小鳳飄落荒島,誰知荒島之上不但藏龍臥虎,而且還有一個神秘女子沙曼讓陸小鳳一見傾心。纏綿悱惻之際,陸小鳳探明玉屏公主竟然被關(guān)在島上,而且這里的一切都被一個綽號叫“宮九”的絕頂高手所掌控。陸小鳳與官府攜手鏟平荒島救出公主,卻不見宮九和沙曼的蹤影。風波平息,陸小鳳護送公主回到王府,突然宮九從里面迎了出來,陸小鳳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陰謀是在太平王府里……
第七部:陸小鳳傳奇之《血衣之謎》
武林秘笈重現(xiàn)江湖,神秘人假扮陸小鳳夜入皇宮奪走“星邪劍譜”。一時間,陸小鳳成了武林公敵朝廷要犯,“血衣堂”借機要挾陸小鳳加入組織,原來真的“星邪劍譜”還在皇宮大內(nèi),需要陸小鳳與六位血衣童子聯(lián)手才能盜出真劍譜。陸小鳳走投無路只得“從命”,其實他早與南平郡王定下計策欲借此機會鏟除武林毒瘤“血衣堂”。幾經(jīng)周折,陸小鳳終于盜出真劍譜,突然形式陡轉(zhuǎn)直下……
第八部:陸小鳳傳奇之《幽靈山莊》
陸小鳳因染指西門吹雪的妻子遭西門吹雪追殺。為避免朋友相殘,陸小鳳由勾魂使者引見,藏身于人間鮮有耳聞的幽靈山莊。初來乍到,陸小鳳就因涉嫌殺害葉孤鴻而被葉雪、葉靈責難。有幽靈山莊莊主老刀把子作證,陸小鳳得以清白。經(jīng)過老刀把子一番考察試探,躲避殺身之禍的陸小鳳被老刀把子收留,成為幽靈山莊的一員。 藏身于幽靈山莊,陸小鳳深得葉雪、葉靈的愛慕。為老刀把子將葉雪許配陸小鳳一事,葉靈很是氣惱。葉雪、葉靈為情而惱,讓陸小鳳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一個藏了十年的秘密:葉靈十五年前神秘失蹤的父親就在幽靈山莊附近,只不過如今面相丑陋。解開葉雪、葉靈的情感疙瘩,老刀把子謀劃已久的“天雷行動”即將開始,幽靈山莊全體成員被老刀把子兵分三路,向武當秘密進發(fā)。四月十三日,是江湖人士齊聚武當,參加武當冊封新掌門人大典的日子。老刀把子制定“天雷行動”,想利用這個機會殺死武當掌門人石雁、長老木道人、苦戒大師、鷹眼老七四大仇人,奪取藏匿于石雁頭頂紫金冠里一本記錄江湖人士隱秘的帳薄。大典當日,江湖人士齊聚武當,有老刀把子的周密計劃,陸小鳳順利得手。大功告成,以酒相慶,陸小鳳突然撕下老刀把子的偽裝。 原來,獲取木真人的七星劍才是“天雷行動”的真正目的。“勾魂使者”喬裝的老刀把子喪命木真人的劍下。誰是真正的老刀把子?帶著這個疑問,陸小鳳重返幽靈山莊,從剛剛遭受殺戮的幽靈山莊救出葉靈。此時,一縷劍穗讓陸小鳳找到涂炭幽靈山莊的線索。趕回武當,適逢武當掌門人石雁暴病而亡,資歷最深的木道人出任新掌門。冊封在即,陸小鳳當眾揭開木道人就是老刀把子的真相,使一個藏了十五年的秘密浮出水面。 十五年前,木道……
第九部:陸小鳳傳奇之《銀鉤賭坊》
西方魔教玉羅剎教主之子玉天寶被殺,銀鉤賭坊主人藍胡子栽贓陸小鳳。作為洗清冤屈的條件,藍胡子讓陸小鳳幫忙找回自己的原配夫人李霞,和被李霞偷走的魔教圣物羅剎牌。羅剎牌系嗜賭成性的玉天寶在輸?shù)镁夂罅粝碌牡盅?,卻沒想被李霞偷走。按西方魔教的教義,教主去世后,誰擁有羅剎牌誰將是魔教的新任教主。 陸小鳳原本不想管此等閑事,但西方魔教兩大護法孤松、枯竹找上門來,陸小鳳也就答應(yīng)下來。按照藍胡子提供的原配夫人李霞四小姐妹圖,陸小鳳從李霞的表妹丁香姨身上打開缺口。巧遇丁香姨,陸小鳳發(fā)現(xiàn)丁香姨不僅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更知道西方魔教教主玉羅剎暴病而亡密不發(fā)喪的消息。 得知李霞此時已經(jīng)帶著弟弟李神童隱居蜀中老屋古鎮(zhèn),陸小鳳隨丁香姨即刻起程。在丁香姨的配合下,陸小鳳截獲應(yīng)邀前往蜀中與李霞交易的山西富商賈樂山,以賈樂山的名義前往蜀中找到李霞。精明詭異的李霞派貼身丫鬟陳靜靜前來驗身不說,光是一個似傻如狂的李神童都讓陸小鳳不可小視。但即便如此,陸小鳳依然在與黑虎唐旗下黃犬堂主聶小全的較量中,拿到羅剎牌。 羅剎牌輕易到手,陸小鳳斷定其中有詐。果不其然,到手的羅剎牌純屬贗品不說,丁香姨的神秘開始引起陸小鳳的懷疑。在陸小鳳面前,聶小全揭開丁香姨的真實面目。原來,丁香姨是黑虎堂旗下白鴿堂的堂主,其在黑虎堂中的任務(wù)就是刺探情報,但陸小鳳發(fā)現(xiàn),丁香姨決不是一個白鴿堂堂主那么簡單。為拿到真正的羅剎牌,陸小鳳暗中尾隨李霞。剛剛發(fā)現(xiàn)李霞藏匿羅剎牌的地方,李霞卻被一只“老虎”咬死。 李霞死后,陸小鳳和丁香姨起獲了被丁香姨藏匿的羅剎牌。丁香姨暗點穴道,從陸小鳳手上得到羅剎牌。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丁香姨剛到手的羅剎牌被妄圖控制西方魔較的陳靜靜得到。陳靜靜為自己的欲……
第十部:陸小鳳傳奇之《繡花大盜》
振遠鏢局八十萬兩黃金被劫,戒備森嚴、機關(guān)重重的平南王府失竊,王府總管江重威被劫匪刺瞎雙眼,一切系一紅衣蒙面繡花大盜所為。束手無策的“六扇門”總捕頭金九齡用激將法請陸小鳳出馬,約定八天之內(nèi)破案。因大盜每次作案都留下刺繡精美的紅緞羅帕一方,陸小鳳從神針薛夫人入手,卻引得薛夫人孫女薛冰執(zhí)意一同前往。 根據(jù)紅緞羅帕的質(zhì)地,陸小鳳帶薛冰找到京城的福瑞祥,得知兩個月前有一神秘道姑曾來買過這種紅緞。除此之外的另外一個收獲是,陸小鳳偶遇司馬摘星。司馬摘星就是沖著陸小鳳手中盜賊留下的一方羅帕而來。是誰在背后挾持天馬行空的司馬摘星?陸小鳳故意讓司馬摘星得手,希望能通過司馬摘星揭開繡花大盜之迷。薛冰借神針引線之力,暗中跟隨司馬摘星,留下陸小鳳獨自前往棲霞庵?!?/p>
……
利尿原理與增強腎臟活動有關(guān),使尿量增加,大量服用對腎臟有刺激性,使腎臟充血,發(fā)生血尿。
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
大量服用可引起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尤以舌下神經(jīng)易受損害,故舌之運動麻痹而致語言障礙,重者可致昏迷。
殺蟲。
體外試驗對蛔蟲和絳蟲有一定殺滅效果。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水腫、腹水證。
牽牛子苦寒,其性降泄,既能瀉下,又能利尿,
使水濕從二便排除,適用于水腫、腹水等證。其逐水力雖比甘遂、大戟等緩和,但究屬峻下逐水之品,以水濕停滯,正氣未衰者為宜??蓡斡?,或入復方。單用如《千金要方》治水腫,單用牽牛子末服以小便利為度。復方常與木香、厚樸等行氣藥配伍,以提高療效。如《普濟本事方》治四肢腫滿,配以厚樸;《鄭氏小兒方》治小兒水腫,配青皮或木香;《儒門事親》禹功散,治停飲腫滿配以小茴香,或加木香。
痰飲咳喘證。
本品能瀉肺氣,逐痰飲,用治肺氣壅滯,痰飲咳喘,面目浮腫者,如《保嬰集》牛黃奪命散,治小兒肺脹喘滿,胸高氣急…痰涎潮塞,用黑丑、白丑與大黃、檳榔為末服。
食積便秘證。
本品有瀉下、通便、去積作用。用治腸胃濕熱積滯,便秘腹脹。如《本草衍義》治大腸風秘壅熱結(jié)澀,以牽牛子配桃仁為丸服。
蟲積腹痛證。
本品能去積殺蟲,并可借其瀉下作用排出蟲體。治蛔蟲、絳蟲及蟲積腹痛者可與檳榔、使君子同用,研末送服,以增強去積殺蟲之功。
(三)牽牛子的性味歸經(jīng)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別錄》:"苦,寒,有毒。"
②《藥性淪》:"味甘,有小毒。"
③《日華子本草》:"味苦薟。"
【歸經(jīng)】 入肺,腎,大、小腸經(jīng)。
①《綱目》:"走氣分,通三焦,達右腎命門。"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大、小腸二經(jīng)。"
③《本草通玄》:"入肺,大、小腸。"
④《本草新編》:"入脾與大、小腸,兼通膀胱。"
牽牛子的藥用價值
【 牽牛子的炮制 】
炮制牽牛子: 取原藥材,揀去雜質(zhì),用清水洗凈泥土,曬干。
炒牽牛子:取牽牛子,置炒藥鍋內(nèi),用微火加熱翻炒至微鼓起、透香氣、顯火色時,取出,攤涼。成品偶見焦黃色。炒后,可緩和其利水通便的作用。
【 配伍應(yīng)用 】
配大黃,兩者性味同屬苦寒、均為峻厲瀉下之晶。牽牛子偏走氣分,大黃偏走血分,二藥相伍、一治氣分之水濕壅結(jié),一治血分之實邪結(jié)滯,相濟為用、瀉下之力甚峻,具有導濕利水、瀉泄熱毒、破積通滯之功。
配葶藶子,同入肺經(jīng)、性味均有辛散苦降之功,均能瀉肺氣、宣上竅而通下竅,二者相須配用,同增強瀉肺行水、定喘消腫之功。臨床常用于痰壅氣滯,咳逆喘滿。
配木香,二者是逐水藥與行氣藥相配所組成的藥對。蓋水飲內(nèi)停必兼氣滯,氣滯不行則水濕難去,故有導水必先行氣之謂。本品得木香使氣行、木香又可防本品苦寒傷胃。二者合用、相輔相制、可用于水飲內(nèi)停、胸腹積水、腹大脹滿、小便不利等癥。
配檳榔,檳榔本具殺蟲消積之功,二藥相須配對同用,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從而加強殺蟲藥力,并可借此二藥的利氣,消積、破滯作用、排除蟲體?!镀諠健吩唬骸皺壚?、牽牛子二藥組成、為殺蟲專劑?!?/p>
配茴香:本品苦寒有毒、性烈走泄、利水道而瀉水濕,兼通大腸氣秘。茴香辛溫、有溫腎祛寒、理氣止痛之功,能暖丹田、除小腸冷氣,為治疝要藥。二藥并用,專入下焦以消腫,止痛療疝之功。
【 方劑制劑 】
牽牛大黃丸(《奇效醫(yī)術(shù)》) :黑牽牛(炒半生,取頭末36克)120克、馬蹄大黃(酒拌炒)4:5克,檳榔、枳實、厚樸、三棱、莪術(shù)各l8克。上為末,米飲為丸,如菜子大,飲服9克。治內(nèi)熱腹痛,熱氣上沖而嘔。
牽牛湯(《圣濟總錄》) :本品、檳榔、木香、陳皮、茯苓、水煎,每日一劑、分2次服、治水腫。
追蟲丸(《大同方劑學》): 黑牽牛(取頭米),檳榔各240克,雷丸(醋炙),木香(為末),茵陳各60克,皂角、川楝皮各30克,上后3味,煎濃汁、和煎4味,水丸綠豆大、大人每服FJ克、小,JL 6克或4.5克、量人虛實,用砂糖水吞下,待追去惡毒蟲積2---3次,方以粥補之。治一切蟲積。
柿靈丹(《壽世仙丹》) :黑牽牛(生炒)各9克,大黃l8克,木香、阿魏(焙),丁香,檳榔各7.2克,香附(生用)12克。上共為細末,用柿餅7個,每個開孔,入藥末、仍以柿餅合口,放老米飯上、蒸過慢火,瓦上焙干,每服1餅、早午晚各嚼食一枚,能飲,火酒送下,不能飲白酒下。忌鹽醋百日。治十種蠱脹屢驗。
舟車丸(《景岳全書》引劉河間方) :黑丑l20 克,甘遂、芫花、大戟各30克,大黃60克,青皮、陳皮、木香、檳榔各l5克,輕粉30克,上藥為末、水糊丸如小豆大,清晨空服,溫開水送下,每服3—6克,每日1次。治水腫水脹、形氣俱實。腹部脹滿而堅、二便不利、脈沉數(shù)有力。
利膈丸(《博濟方》) :本品(半生半熟)120 克、皂角(酥炙)60克。上為末,生姜汁煮米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荊芥,生姜煎湯送下。治三焦氣逆,胸隔壅塞、頭眩目昏,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 附方 】
治水腫:牽牛子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一,以小便利為度。(《千金方》)
治停飲腫滿:黑牽牛頭末四兩,小茴香一兩(炒),或加木香一胡。上為細末,以生姜自然汁調(diào)一、二錢,臨臥服。(《儒門事親》禹功散)
治水氣蠱脹滿:白牽牛、黑牽牛各二錢。上為末,和大麥面四兩,為燒餅,臨臥用茶湯一杯下,降氣為驗。(《宣明論方》一氣散)
治小兒腹脹,水氣流腫,膀胱實熱,小便赤澀:牽牛生研一錢。青皮湯空心下。一加木香減半,丸服。(《鄭氏小兒方》)
治四肢腫滿:厚樸(去皮,姜汁制炒)半兩,牽牛子五兩(炒取末二兩)。上細末。每服二錢,煎姜、棗湯調(diào)下。(《本事方》)
治小兒肺脹喘滿,胸高氣急,兩肋扇動,陷下作坑,兩鼻竅張,悶亂嗽渴,聲嗄不鳴,痰涎潮塞,俗云馬脾風:白牽牛一兩(半生半熟),黑牽牛,一兩(半生半 熟),川大黃、檳榔各一兩。上為細末。三歲兒每服二錢,冷漿水調(diào)下,涎多加輕粉少許,無時,加蜜少許。(田氏《保嬰集》牛黃奪命散)
治腳氣脛已滿,捏之沒指者:牽牛子,搗,蜜丸,如小豆大五丸,吞之。(《補缺肘后方》)
治一切蟲積:牽牛子二兩(炒,研為束),檳榔一兩,使君子肉五十個(微炒)。俱為末。每服二錢。沙糖調(diào)下,小兒減半。(《永類鈴方》)
治大腸風秘 壅熱結(jié)澀:牽牛子(黑色,微炒,搗取其中粉)一兩,桃仁(末)半兩。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溫水服三、二十丸。(《本草衍義》)
治冷氣流注,腰疼不能俯仰:延胡索二兩,補骨脂(炒)二兩,黑牽牛子三兩(炒)。上為細末,煅大蒜研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蔥須鹽湯送下,食前服。(《楊氏家藏方》牽牛丸)
治腎氣作痛:黑牽牛(炒熟)、白牽牛(炒熟),等分。上為末。每服挑三錢匕,豬腰一副,薄切開縫,入花椒五十粒,小茴香一百粒,以牽牛末遍摻入腎中,線系濕紙數(shù)裹煨,香熟,出火氣。燈后空心嚼吃,好酒送下,少頃就枕,天明取下惡物即愈。(《直指方》腰子散)
治腸癰有膿,脹閉不出:牽牛子頭末三錢,大黃二錢,穿山甲(煅)二錢,乳香、沒藥各一錢。俱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diào)服。(《張三豐仙傳方》)
治梅毒,橫痃:白牽牛仁,每次五、六錢,煎湯內(nèi)服。(《泉州本草》)
治風熱赤眼:黑丑仁為末,調(diào)蔥白湯敷患處。(《泉州本草》)
治腰腳濕氣疼痛:黑牽牛、大黃各二兩,白術(shù)一兩。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湯下。如要快利,加全百丸。(《世傳神效名方》牛黃白術(shù)丸)
治傷寒瘀熱在內(nèi),濕氣郁而不散,熏發(fā)肌肉,小便不利,身體發(fā)黃:牽牛子(炒)半斤(只取末二兩),赤茯苓(去黑皮)、木香、陳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上四味,為散。每服二錢匕,煎蔥白湯調(diào)下,不計時候。(《圣濟總錄》消濕散)
治氣筑奔沖不可忍:黑牽牛半兩,檳榔一分(銼)。上為末,每服一大錢,濃煎紫蘇生姜湯調(diào)下。(《衛(wèi)生家寶方》牽牛丸)
治驚疳,啼哭煩躁,面赤痰喘:黑丑頭末一兩,雄黃一兩,天竺黃二兩。為末,飯丸粟米大。每歲五丸,入粥內(nèi)與食。(《嬰童類萃》)
治新久積聚、胸脅脹滿等癥:大黃、黑牽牛(頭末)各四兩,甘遂半兩,芒硝三兩。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溫水食前送下,量虛實加減,或五六十丸亦得。(《普濟方》引《海岱居士方》牛黃利隔丸)
治一切所傷,心腹痞滿刺痛,積滯不消:黑牽牛二兩(炒,末),五靈脂(炒),香附(炒)各一兩。上為末,醋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湯下。(《衛(wèi)生寶鑒》消滯丸)
(21)治小兒心腹氣脹,喘粗,不下食:牽牛子(微炒)、木香、馬兜鈴各一份。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渣,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圣惠方》)
(22)治小兒疳證:木香二錢半,黑牽牛半兩(生用),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三歲兒三十丸,用米飯湯送下,不拘時服。(《奇效良方)分氣丸)
(23)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疒頹)腫脹,大小便不利:白牽牛(略炒)二兩,白術(shù)半兩,桑白皮、陳皮、木通各半兩。上為末。沖服二錢,姜湯調(diào)下,空腹進。初進一服,未覺再進。(《三因方》三白散)
(24)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無名腫毒:牽牛黑、白者各一合。用布包槌碎,好酒一碗,煎至八分,露一夜。溫熱服,以大便出膿血為度。(《魯府禁方》黑白散)
(25)治咽喉諸疾腫痛生瘡:黑牽牛(炒)、甘草(炒)各四兩,防風一兩,牛蒡子(炒)八兩。上件各慢火炒令熟,與防風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一大盞,點藥澄清,服不拘時候。(《御藥院方》利膈散)
【 臨床應(yīng)用 】
牽牛子治小兒夜啼真絕
以牽牛子治療小兒夜啼癥的方法十分簡單,取7粒搗碎,用溫水調(diào)成糊狀,臨睡前敷在小兒肚臍上,再用膠布固定。一般敷后當夜就能止哭。這種方法適用于白天飲食、嬉玩如常,黑夜入睡后則開始哭鬧,天明即止,而經(jīng)醫(yī)院檢查無其他異常的小兒。外用牽牛子能治療這種小兒夜啼的原因,雖然現(xiàn)在還未找到解切的闡釋,但其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
牽牛子副作用
毒副作用
臨床應(yīng)用本品,對人有一定毒性,但不大。大量牽牛子對胃腸的直接刺激可引起嘔吐、腹瀉、腹痛及黏液性血便,繼而脫水及電解質(zhì)紊亂。并能刺激腎臟,引起腰酸、血尿。嚴重者可損害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現(xiàn)語言障礙、突然高熱、甚者有昏迷、四肢厥冷、口唇發(fā)紺、全身皮膚青紫、呼吸急促淺短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入丸、散,1—3分;煎湯,1.5—3錢。
用藥禁忌:
孕婦及胃弱氣虛者忌服?!侗静菅芰x補遺》:不脹滿,不大便秘者勿用?!镀穮R精要》:妊娠不可服?!侗静輦湟罚喝魸駸嵩谘?,胃弱氣虛人禁用。
用量過大可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及便血、腹痛、嘔吐等副反應(yīng)。因此,本品只宜轉(zhuǎn)用,正氣虧虛所致的虛脹不宜應(yīng)用。
用于腹水腫脹,可配合攻下逐水藥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用于痰壅氣滯、咳逆喘滿,常與葶藶子、杏仁等配合應(yīng)用。用于蟲積腹痛,常配伍檳榔、大黃等同用,對蛔蟲、絳蟲都有驅(qū)殺作用。
牽牛子為峻下的藥品,少用則通大便,多用則瀉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臨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腫脹、二便不利及宿食積滯、大便秘結(jié)等癥。至于用治痰壅氣滯、咳逆喘滿,則只宜暫用,不可久服。如屬脾弱胃呆、氣虛腹脹者,當以健脾補中為要,不宜用本品攻瀉消積,克伐胃氣。
識別真?zhèn)螤颗W?/strong>
牽牛子正品水浸后自腹面棱線處龜裂,并有明顯粘性;偽品則無此特性。
牽牛子又名草金鈴,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每年7—10月間果實成熟時,將藤割下,打出種子,除去果殼雜質(zhì),曬干即可入藥,黑色者稱為“黑丑”,米黃色者稱為“白丑”,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肺、腎、大小腸經(jīng),含有牽牛子苷、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生物堿麥角醇、裸麥角醇和野麥堿等成分,具有瀉水、下氣、殺蟲的功效,用于治療水腫、喘滿、痰飲、腳氣、蟲積食滯、大便秘結(jié)等癥。市場上有同科植物打碗花干燥的種子冒充牽牛子,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牽牛子
外觀呈卵形而具三棱,兩側(cè)面稍平坦,背面弓狀隆起,有類圓形淺色的種臍。種子長4—8毫米,背面及平坦面寬3—8毫米,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黃白色(白丑);種皮堅硬,橫切面可見極為皺縮而重疊的二片子葉,呈黃色或淡黃色。種子水浸潤后,種皮作龜裂狀,并自腹面棱線處破裂,有顯著的黏液性;聞之無味,口嘗味微辛辣,有麻辣感,并有豆樣味。
偽品打碗花的種子
外觀呈卵形,長3—5毫米,寬2—3毫米,整體個兒比真品小,表面灰黑色,具眾多小突起,種臍明顯,呈缺刻狀;種子亦質(zhì)地堅硬,橫切面也見皺縮折疊的子葉,但水浸無真品現(xiàn)象;聞之亦氣微,但口嘗味淡,無真品之辛辣味道。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牽牛子所含的牽牛子苷化學性質(zhì)與瀉根素相似,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在腸內(nèi)遇膽汁及腸液后,分解出牽牛子素,刺激腸道,增強蠕動,導致瀉下,并能加速菊糖在腎臟中之排出,具利尿作用,而偽品打碗花雖與牽牛子為同科植物,但其種子不具有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牽牛子使用。
上一頁全文完(共 21441 字) 展開全部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277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丁附五香湯
下一篇: 丁附散